蝴蝶飞舞中班绘画教案27196.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39164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4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蝴蝶飞舞中班绘画教案2719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蝴蝶飞舞中班绘画教案2719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蝴蝶飞舞中班绘画教案2719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蝴蝶飞舞中班绘画教案27196.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蝴蝶飞舞中班绘画教案 蝴蝶飞舞中班绘画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1.借助图片发现蝴蝶翅膀大小、颜色、花纹都是对称的,理解对称的含义。2.通过拼摆、绘画的方法表现蝴蝶对称的翅膀和花纹。3.在创作时体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套油画棒、一支胶水棒。2.若干形状图片(偶数量),画有蝴蝶身体的白纸人手一份。3.PPT蝴蝶,实物手工蝴蝶。4.梁祝音乐;喜洋洋音乐。活动过程:(一)猜谜引题:教师:头上有着两根须,身上穿着花衣服,喜欢飞在花丛中,快快乐乐在跳舞。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二)引

2、导幼儿欣赏各种蝴蝶,发现蝴蝶翅膀的秘密-对称。1.教师:让我们跟着蝴蝶姑娘到蝴蝶王国去看看吧!(欣赏PPT)。2.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各种蝴蝶的图案和线条。教师小结:各种颜色的蝴蝶都有4 只翅膀,上面 2 只翅膀大,下面 2 只翅膀小。翅膀上面还有各种图案和色彩。3.教师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一只蝴蝶图片,发现对称的秘密。4出示手工蝴蝶,让幼儿感受蝴蝶的对称。教师小结:原来蝴蝶不仅左右两对翅膀的大小、形状是一样的,翅膀上的颜色、图案也是一样的,这就叫对称。(三)师幼共同探索用各种形状以及对称图案来表现蝴蝶。1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个别幼儿上来摆蝴蝶翅膀。2进一步探索运用绘画对称的方法来装饰蝴蝶。(四)幼

3、儿自由作画,教师同时播放梁祝中化蝶的音乐。(五)展示和分享作品。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蝴蝶的形态,学习对称彩绘的基本方法,发挥想象彩绘出美丽的花蝴蝶。2、通过彩绘,感受蝴蝶的美。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幼儿彩绘用具若干、范例、卡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谜语:身穿花衣爱打扮,两对翅膀光闪闪。不会唱歌只跳舞,花丛里面跳的欢。(蝴蝶)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蝴蝶的翅膀是对称的。1、师:老师请你小朋友仔细

4、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蝴蝶两边翅膀的形状、颜色、花纹是怎样的?(翅膀是对称的)三、老师讲解示范 1、出示范例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蝴蝶漂亮吗?那你想不想用你手中神奇的毛笔来画一只花蝴蝶出来呢?师:你们看,老师已经画好了一只,请你看看我画的蝴蝶是什么样的?2、老师讲解示范画喇叭花 师:我们在画蝴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蝴蝶的两对翅膀是对称的。画好翅膀后,我们在蝴蝶的翅膀上画上美丽的花纹。三、组织幼儿作画 1、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装饰进行彩绘。2、提醒幼儿注意用笔的姿势及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四、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最喜欢谁的蝴蝶?为什么?2、老师小结并表扬认真画画

5、,并有很好的彩绘习惯的幼儿。教学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蝴蝶飞舞中班绘画教案篇二 一、主题的产生:随着天气渐渐的暖和了,孩子们在户外的时间多起来,很多孩子喜欢趴在花坛边上玩土,我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行为,等回到教室的时候,我问他们玩土时有没有发现什么?有的小朋友说看见土里有绿色的小芽,我问他们知不知道绿色的小芽是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可能是小草吧?有的小朋友说是种子发芽了吧?我对他们的说法没做任何评价。接着我又问他们还发现了什么?有的说土没有以前那么硬了。我接着问为什么?很多

6、幼儿摇头表示不知道。于是我根据季节的特点设计“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二、网络的编制:我根据主题活动预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单实线为预设的活动,双实线为完成的活动,若有幼儿自己生成的内容将用虚线来表示。体育游戏 春天春天的照片找春天画春天(远足)(谈话)(美工)学儿歌 三、探究过程:一、谈话找春天 目标:1、通过观察,让幼儿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2、通过谈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准备:让幼儿父母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公园里看大自然的变化或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过程:1、教师问:“小朋友,你们到公园去玩了吗?”幼儿说去过了。2、教师问:“那你们说春天来了吗?”幼儿说春天来了。3、教师问:“谁能说说春

7、天在哪儿?”张珈浩说:“小草变绿了,小树上长出叶子了。”任婉瑜说:“迎春花开了。”赵航说:“天气不冷了。”赵海川说:“我看书上说燕子在春天会飞回来。”赵惠宇说:“在冬天睡觉的动物会醒来。”胡俊宇说:“那叫冬眠。”教师接着问:“你能说说哪些冬眠的动物在春天醒来了吗?”胡俊宇说:“有青蛙、有熊、有蛇。”李沛然说:“还有乌龟。”刘佳睿说:“我上动物园时看见很多的小动物从它的房子里出来了。”教师接着问:“我们出去玩时,衣服上有什么变化呀?”毕睿宁说:“不用穿棉衣了。”洋洋说:“不用戴帽子,不用戴手套了。4、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可真好,春姑娘来了,春风轻轻地吹着,小草会变绿,各种花会陆续的开放,小动物

8、们也出来活动了。那些睡了一个冬天的熊、青蛙、乌龟和蛇也醒来了,我们出去玩时再也不用穿上厚厚的棉衣了。你们喜欢春天吗?”幼儿说:“喜欢。”教师说:“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春天还有哪些变化吧!”反思与体会:在谈话中没想到孩子们把春天说的这么具体,并且情绪高涨,可见家长已经带孩子进行了观察或者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这就增加了教师进行此项活动的信心。二、远足春天的照片 目标:通过拍照,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准备:进行安全教育、照相机。过程:1、向幼儿提出观察的要求 小朋友我们要到外面去看看美丽的春天,在走路的时候可以把你喜欢的地方或者喜欢的花儿、树告诉老师,我们把它拍下来好吗?2、带领幼儿到外面去拍春天的景

9、象,只要幼儿认为是春天的景象都给拍照。3、把照片洗好后布置出春天的像册。4、教师和幼儿共同说说美丽的春天。反思与体会: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视野发现春天,在照片面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讲述着春天的美景。三、美术画春天 目标:1、学习用点线画出小草,并能选择绿色的笔来画。2、学习粘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准备:画好的大树、各种半成品(搓好的柳条、剪好的柳叶、花枝、纸做的迎春花)、笔、胶水。过程:1、教师介绍材料并按材料分成三组(在大树周围画小草、粘贴柳叶、做迎春花)2、幼儿按意愿分组进行活动,教师给予分别指导。3、展示幼儿作品。延伸活动:利用作品装饰春天的环境。反思与体会: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

10、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使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作品,并在展示中把春天述说的有声有色。四、体育游戏小猴植树 目标:1、练习双脚跳过 20cm 的平行线。2、培养幼儿钻爬技能,提高游戏的积极性。准备:1、小猴头饰、沙堆、“小树苗”、录音带。2、场地布置如图:过程:1、准备活动:幼儿成一路纵队走入场地,走成圆形队,做模仿操、活动身体各部分。2、游戏:小猴植树(1)幼儿排成人数相等的两路纵队分别在起点处站立。语言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猴妈妈要带小猴去植树,可是路上要过河,钻山洞,我们克服困难才能植树,孩子们愿意和妈妈一起去植树吗?(2)教师示范动作,指导幼儿分组进行练习。(3)幼儿练习后,听到教

11、师“出发”的口令,排头幼儿起跑,跳过20cm 的“小河”,再钻过“山洞”,到终点处取“小树苗”插到沙堆处返回,第二名幼儿继续前进,最后以先完成的一队为胜。(4)集体游戏 23 次,要求幼儿动作准确、四肢协调。3、放松活动 猴宝宝们真能干,种了这么多的树,让我们一起跳个舞吧。幼儿听音乐自由模仿猴子的动作,如猴子挠耳、挠痒、舞棒等动作,自然结束。活动目标: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调动各种感官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2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班级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3通过小组活动,使班级学生

12、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请闭上眼睛认真地听一听。(播放风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呼呼的北风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再让我们一块来看一看,谁愿意说一说 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课件出示冬景图)2师:你们真会观察!你们发现了这是什么季节吗?班级学生说一说冬天里的感受。师:现在,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说说你们现在的感觉。师:的确,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听,(课件播放鸟叫声)是什么季节来了?让鸟儿也高兴的唱起了歌儿?生:春天来了!3板书课题,美读课题。活动一 寻找春天 1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春天的歌曲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歌里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呀?双休日,老

13、师让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春天藏在哪里呢?2 出示文中插图,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班级学生从植物和动物两方面来说。师: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地播种,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师:农民伯伯听到你们的话一定会干得更起劲的。活动二 春天里的变化 1我们从植物、动物等方面感受到春天已经来到!叶老师发现了一个春天的秘密。早上起床,我发现天亮得比以前早了,晚上我发现天黑得比以前晚了。你们感觉到了吗?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2小兔贝贝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请同学们找开品德书,请来读一读要求?(看看你身边的春天有哪些变化,试着填一填。)3班级学生填空。4课件出填空题,指名答,并随机出示答

14、案。师:说得真好,我想你一定是在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全班齐读。活动三 颂春天老师 1谁能用一个字来说出春天带给你的感受?板书:美 我们都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春天吧!分成四组:画 诵 唱 写 2 作品展示 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 活动四 导行 1谈话 师:春天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们身边,校园里到处弥漫着春的气息,我们能为美丽的春天做些什么吗?指名答:爱护花草 师:说的好,老师为咱们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骄傲,就让我们一块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小手,为春天添一份炫目的色彩。2小小设计师 课件出示:争做小小设计师,为校园设计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3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并板贴在黑板上。

15、课外拓展 师: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趁着美好的春光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放风筝)师: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蝴蝶飞舞中班绘画教案篇三 一、设计理念: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基于这点要求,我通过让幼儿在听过故事,学过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欣赏这一过程,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另外,纲要还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

16、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于是,我深刻理解和贯彻纲要精神,尽可能的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于是,我通过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通过幼儿合作,使之学会谦让和理解,共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二、活动目标: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乐意参与美术活动中,体验手指点画的无穷乐趣。难点:学习手指点画的技巧,自由表现春天可爱的小蝌蚪的形象。四、活动准备:记号笔、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五、活

17、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1)教师:小朋友,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了。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2)教师:小朋友,老师刚才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呀?(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让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2、引

18、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教师:小蝌蚪们快活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1)教师示范: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幼儿先徒手在桌上练习,让幼儿在纸上作画时增加一次就成功的几率。小朋友我们画小蝌蚪的时候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如果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2)讲解尾巴的画法。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

19、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幼儿充分练习,解决了活动难点并注意到幼儿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设计给青蛙妈妈找宝宝的环节,是想激发了幼儿学画小蝌蚪的欲望

20、,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5、评价和欣赏作品(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评价时同时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总评与点评相结合使每个幼儿都有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6、结束游戏: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游戏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这样的游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消除幼儿精神上的疲劳。)六、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讲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故事,并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作品。七、活动反思:这是一个有关春天的

21、主题活动,我充分利用这次绘画活动展示了师生共同布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再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在幼儿作画时,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结束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活跃气氛和缓解幼儿疲劳。一、设计理念: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基于这

22、点要求,我通过让幼儿在听过故事,学过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欣赏这一过程,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另外,纲要还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于是,我深刻理解和贯彻纲要精神,尽可能的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于是,我通过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通过幼儿合作,使之学会谦让和理解,共同体验自由表

23、达和创造的快乐。二、活动目标: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乐意参与美术活动中,体验手指点画的无穷乐趣。难点:学习手指点画的技巧,自由表现春天可爱的小蝌蚪的形象。四、活动准备:记号笔、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五、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1)教师:小朋友,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了。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

24、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2)教师:小朋友,老师刚才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呀?(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让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教师:小蝌蚪们快活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1)教师示范: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幼儿先徒手在桌上练习,让幼儿在纸上作画时增

25、加一次就成功的几率。小朋友我们画小蝌蚪的时候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如果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2)讲解尾巴的画法。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幼儿充分练习,解决了活动难点并注意到幼儿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

26、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设计给青蛙妈妈找宝宝的环节,是想激发了幼儿学画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5、评价和欣赏作品(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评价时同时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总评与点评相结合使每个幼儿都有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6、结束游戏: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

27、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游戏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这样的游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消除幼儿精神上的疲劳。)六、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讲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故事,并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作品。七、活动反思:这是一个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我充分利用这次绘画活动展示了师生共同布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再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在幼儿作画时,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结束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活跃气氛和缓解幼儿疲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