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练题总结5874.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38290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练题总结587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练题总结587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练题总结587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练题总结5874.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练题总结 单选题 1、下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菠菜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色素 A、B 分别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B在层析液中,色素 A 的溶解度较 B 小 CA、B 色素也分布在叶肉细胞的液泡中 D提取 A、B 两类色素的试剂是无水乙醇 答案:C 解析: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2)、由图可知:色素 A

2、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是叶绿素,色素 B 主要吸收蓝紫光,是类胡萝卜素。A、由图可知,色素 A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是叶绿素,色素 B 主要吸收蓝紫光,是类胡萝卜素,A 正确;B、色素 A 是叶绿素,色素 B 是类胡萝卜素,叶绿体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比类胡萝卜素小,B 正确;2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叶绿体中,不在液泡中,C 错误;D、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D 正确。故选 C。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细胞中的无机盐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C酶、抗体

3、、激素、淋巴因子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 D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答案:D 解析:1)、细胞中的水包括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良好的溶剂,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参与许多化学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提供化学反应介质,维持细胞形态。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3)、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可直接参与生化反应,如

4、呼吸作用,A 错误;B、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 错误;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而酶和激素不都是蛋白质,因此核糖体与抗体、部分酶、部分激素的合成有关,C 错误;D、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如磷脂)、调节代谢(如性激素)和储存能量(如脂肪)等生物学功能,D 正确。3 故选 D。3、下列物质中,能直接为萤火虫发光提供能量的是()AATPB葡萄糖 C脂肪 D蛋白质 答案:A 解析:ATP 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 ADP 在体内迅速转化;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酶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

5、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ATP 的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萤火虫发光过程中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为荧光虫的发光提供能量,A 正确。故选 A。小提示:4、下图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 AD 为不同的反应过程,代表不同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 A 和过程 D 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只发生在生物膜上 B无氧条件下 ATP 的合成发生在过程 A 和过程 D 中 C图中、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O2、ADP+Pi、C5 D过程 D 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 ATP 中 答案:C 4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A 表示光反应阶

6、段,B 表示暗反应阶段,C 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 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是氧气,是 NADP+,是 ADP 和 Pi,是 C5。A、图中 A 表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D 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A 错误;B、D 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无氧条件下大豆叶肉细胞不能进行 D 过程,B 错误;C、图中、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O2、ADP+Pi、C5,C 正确;D、D 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量储存于 ATP 中,D 错误。故选 C。5、叶肉细胞的下列部位中,不能合成 ATP 的是()

7、A线粒体 B叶绿体基质 C细胞质基质 D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答案:B 解析: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酶ADP+Pi+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而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能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场所,这两个阶段都能产生 ATP,A 错误。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基质为暗反应的场所,暗反应消耗 ATP,B 正确;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也能产生少量的 ATP,C 错误;D、叶绿体

8、的类囊体膜为光反应的场所,可产生 ATP,D 错误。故选 B。5 多选题 6、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并用气泵抽出叶片内气体直至沉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分别转至含有等浓度的 NaHCO3溶液的多个培养皿中,然后给予一定的光照,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测量不同温度下的叶圆片全部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叶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反映净光合速率的相对大小 B在 ab 段,随着水温的增加,净光合速率逐渐减小 C叶片真正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位于 bc 段 D在 cd 段,可能是由于 NaHCO3浓度下降、CO2减少导致上浮时间延长 答案:AC 解析:分析题干

9、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原理是当叶圆片抽取空气沉入水底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产生的氧气在细胞间隙积累,使圆叶片的浮力增加,叶片上浮,根据上浮的时间判断出光合作用的强弱。A、根据叶圆片上浮的原理可知,叶圆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反映净光合速率的相对大小,A 正确;B、ab 段,随着水温的增加,叶圆片上浮需要的时间缩短,说明氧气产生速率加快,光合速率逐渐增大,B 错误;C、根据 A 项分析可知,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反映净光合速率的相对大小,而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温度变化也会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所以叶片真正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位于 bc 段,C

10、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组中含有等浓度的 NaHCO3溶液,所以在 cd 段,不是由于 NaHCO3浓6 度下降、CO2减少导致上浮时间延长,而是温度过高,导致光合作用酶活性降低,使叶圆片上浮需要的时间延长,D 错误。故选 AC。7、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它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图 2 为来自树冠不同层的甲、乙两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点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变化对于合理密植有重要指导意义 Bab 段群体光合速率增加量大于群体呼吸速率增加量 Cc 点时甲、乙两种叶片固定 CO2的

11、速率相同 D甲净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高于乙,可判断甲叶片来自树冠上层 答案:BC 解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 ATP 和 NADPH,同时释放氧气,ATP 和 NADPH 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 a 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 a 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据此可以看出过度密植会导致产量下降,因而图示的研究对于合理密植具有重要

12、指导意义,A 正确;B、ab 段群体光合速率增加量小于群体呼吸速率增加量,因而当叶面积系数大于 a 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7 下降,B 错误;C、c 点时甲、乙两种叶片净光合速率相等,均为零,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但两种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同,因此,此时甲、乙两种叶片固定 CO2的速率不同,C 错误;D、由于上层叶片对阳光的遮挡,导致下层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较弱,因此下层叶片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较上层叶片低,据此分析图示可推知:甲叶片位于树冠上层,D 正确。故选 BC。8、如图为某多细胞动物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部分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

13、包括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 B在图示两细胞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若细胞有氧呼吸消耗等量 O2,底物分别为脂肪和糖类,则消耗脂肪的量大于糖类 D过程和均能产生少量H,但过程不释放能量 答案:BCD 解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 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和少量 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 ATP。2)、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8 A、由图可知,该动物神经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 正确;B、细胞无氧呼吸过程释放少量能量,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留在酒精或乳酸中,B 错误;C、等质量的脂肪比等质量的糖类含氢多,故细胞有氧呼吸过程消耗 O2多,所以若消耗等量的 O2,细胞有氧呼吸消耗脂肪的量应小于糖类,C 错误;D、过程可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能量,过程不产生H,也不释放能量,D 错误。故选 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