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作用专题阅读练习29097.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36684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8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称作用专题阅读练习2909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称作用专题阅读练习2909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称作用专题阅读练习2909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称作用专题阅读练习29097.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都要通篇一致,一般不宜随意转换,但有时作者可根据写作的需要来转换人称。【阅读技法】1.注意叙述的角度,弄清人称的变化。人称专题阅读练习【阅读目标】通过阅读指导和训练,弄清文章记叙人称的概念,掌握人称的分类和表达作用,更好地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概念阐释】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或描写一个景点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第一人称是指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常 用代词“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与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常用代

2、词“你”“你们”等;第 三人称是指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常用代词“他”“她”“他们”等。一 般来讲,记叙文中叙述的人称必须一致。无论是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叙述,具体来说,第一人称“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 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大多出现在小说中;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大 多出现在纪实散文中。有的文章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出现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 际上仍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二、明白人称的优劣,掌握人称的表达作用。一般情况下,叙述人称的运用是各有利弊

3、的。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便于抒情、利于心理描 写;第二人称写作中很少用到,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 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便于作者与文中人物或读者情感交流,显得亲切感人,还能起到拟人化 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是常见的写作方法。所以阅读时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叙述人称来分析其表达的作用。【即学即练】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一)我有天下最好的继父 周冬雨 1、我还读小学时,亲生父亲就在一场车祸中遇难。我痛心地以为,父亲走了,从此世界上不会再 有一个男人像父亲一样爱我。而继父的出现,消除了我心底的隐忧

4、。2、一个冷冷的冬日,母亲带着我走进继父的家。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继父穿着蓝色的旧棉 衣,将双手搓热后紧紧捂在我的小手上,说:“小雨,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听说过太多继父虐待继子 继女的故事,我以为自己的灾难就从这天开始了。我冷冷地瞟了他一眼,把头埋在妈妈怀里,泪流满 面n 3、继父让他那比我大一岁的儿子搬出次卧,住进狭小的阁楼里,让我住进原本属于哥哥的房间。有时我和哥哥发生冲突,继父总是批评哥哥:“她是你妹妹,比你小,你要让着她!”尽管继父的爱如阳 光般照耀着我,但我总觉得这种爱冷冰冰的。4、初三那年,母亲和继父又为我生下了一个妹妹。母亲本就没有固定工作,继父月收入不过 2000 元,一

5、家五口的日子捉襟见肘。为挣钱补贴家用,母亲从工艺品厂拿回两编织袋珠子,让我每天晚上做 完作业后,坐在灯下穿珠帘。几天后,我放学回家,见母亲坐在窗前眼泪汪汪,担心地问她:“妈,你 怎么了?是不是他欺负你了?”5、母亲哽咽着说:“小雨,你叔叔是天底下难得的好人。我让你晚上穿珠帘,他担心你睡不好,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和我大吵一场。这不,他已将珠子全部送回厂里了。”几年相处,我渐渐真切 地感受到,继父对我的爱是真挚的,泪水从我眼眶涌出 6、我从小就有舞蹈天赋,进入石家庄十二中后,老师鼓励我参加学校的艺术特长班。学舞蹈要买 练功服、舞鞋,还要缴纳不菲的培训费。这样一来,我比其他同学每年要多出几千元花销

6、,这让继父和 母亲感到了巨大的经济压力。7、从 2008 年 3 月开始,继父每天晚上都出去,很晚才回来。我多次问他:“你晚上出去干什么?”继父呵呵一笑:“我最近迷上了象棋,每晚都要与老同事老朋友杀几盘。”原来如此!但继父身上散发的 淡淡药香又让我疑窦丛生。8、一天深夜,我半夜醒来上洗手间,客厅里的一幕刺痛了我的双眼:昏黄的灯光下,继父光着膀 子坐在沙发上,后背贴满了膏药,母亲正将旧膏药揭下来,换上新的,疼得继父龇牙咧嘴。我似乎意识 到了什么,冲过去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含泪告诉我:“你叔叔为了给你挣培训费,每天晚上都去 建筑工地背水泥。100 来斤一包的水泥,他要来回背 50 多趟。”我再

7、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饱含深情 地叫了一声“爸”。继父轻轻摩挲我的头发,说:“小雨,我等这一天已等了很多年。我太幸福了!”9、父亲身上的片片膏药,是我奋进的动力。2009 年 5 月,我有幸被著名导演张艺谋发现,成为山 楂树之恋的女主角。戏拍完后,我将片酬全部交给继父:“爸,我能挣钱了,你不用像以前那么累了。这些年你吃了太多的苦。”继父的话真挚而感人:“小雨,有你这句话,爸就知足了!”10、9 月中旬,我赴北京参加山楂树之恋首映式,有记者问我:“能成为张艺谋导演戏里的女 主角,是不是你最引以为自豪的?”我告诉记者:“能上张导演的戏,只能说明我比其他人多一份幸运。我最感骄傲自豪的,是我拥有一位天

8、底下最博大无私的继父!没有他的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会一 直敬重他、孝顺他,将他当做亲生父亲。”(选自青年文摘 2010 年 24 期)1.说说第二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记叙人称,并说出你是怎样理解的。(1)将双手搓热后紧紧捂在我的小手上,说:“小雨,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2)我冷冷地瞟了他一眼,把头埋在妈妈怀里,泪流满面 2.本文最主要的记叙人称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其好处。3阅读第十自然段,说一说画线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4.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5你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二)竹蔑 左建明 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

9、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 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一一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男孩儿的 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蔑,那竹蔑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 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蔑。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 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我是终于将那竹蔑踩住了。

10、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蔑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 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 _ “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 手被竹蔑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蔑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 个永生难忘的激灵。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 了。(11)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蔑的神态。是啊,竹蔑那么

11、长,后边的人不小心儿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12)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13)那条长长的竹蔑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14)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15)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至懦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 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 儿拿蔑子耍。”(16)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17)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 30 年了。那条长竹蔑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 何地,只要听到(更不

12、用说见到)另从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 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18)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19)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 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蔑,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20)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选自走过心灵的脚步没有声音)【注释】竹蔑:竹子劈成的薄片。4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分)5 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6“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蔑子耍。”第5段中,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

13、说?(3 分)7 从全文看,“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 的?(3 分)&将选文最后两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3 分)(三)唤醒生命 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自己驾着车远赴 2000 多公里外的西藏。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 3000 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只身旅行,难免孤寂,但在那片 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影和炊烟都难得一见。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车子进入高原腹地。穿越戈壁和沙丘的道路,两旁没有成活的草木,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 狂风。他一路上领略着

14、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赖以行进的汽车却出了故障。他仔细检查了半天,竟然没有找 到任何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过往的车辆,请别 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帮助拖着坏了的车离开这里。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竟没有任何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 见。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死一般的沉寂、空旷。他携带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处境非常险恶,女口 果再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又过了两天,一场大雪将他的车慢慢覆盖。他又冷又饿,因为食物已经完全吃完了。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吵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趴着一

15、只不知名的小鸟。那 只小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正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鸣叫着。霎时间,他的泪水禁不住 涌出,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他伸出手,轻轻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里。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 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汽车,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原来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车子修好 了,他靠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驶了 40 多公里,驶抵一个牧民居住点,他终于得救了。只是,那只 吵醒他的小鸟在车子行驶的途中不幸地死去了。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直到今天,作为纪 念,他还把那只风干得比拳头还小

16、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但我想说,那只殒命高原的小鸟,它并不曾想起过要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小鸟的叫声唤醒了他 求生的欲望,才使他得以绝处逢生。是啊,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能够走出眼前看似无际 的困境和厄运。9、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 什么好处?(5分)10、“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请概述他的“这段经历”。(30 字左右)(4 分)11、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得比拳手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橱里”这一做法?(3 分)12、作者说“救他的还是他自己”,这和第段“他”所说的“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4

17、分)1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它同前文有什么关系?(4 分)【参考答案】我有天下最好的继父 1.(1)第三人称“他”,指继父。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继父对“我”的关心、爱护和劝慰。(2)第一人称“我”。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继父的冷漠、敌视与痛苦之情。2.第一人称“我”。好处:显得亲切、自然、真实;便于描写心理和 感受,也便于抒情。如文中关于继父言行的记叙,因为用了第一人称,所以显得真实可信。此外,心理 描写如“我痛心地以为,父亲走了,从此世界上不会再有一个男人像父亲一样爱我。”,直接描写心理和 感受,也显得真实而自然。再如“我最感骄

18、傲自豪的,是我拥有一位天底下最博大无私的继父!”,直抒 胸臆,真挚感人。3.不能。因为如果去掉,后边的人称“他”就是指前面的张艺谋了,指代混乱,作者 的意思发生了变化。再者,这句话是全段乃至全文的重点语句,作者的目的是借山楂树之恋首映式 的机会表达和抒发自己对继父深厚的感情和对继父的评价。4.主要表达了“我”对自己拥有一位天底下 最博大无私的继父而骄傲自豪的感情。(意思对即可)5.收获:示例:人与人之间可以感化不可以被驯 服,自己首先奉献了无私的爱,也必然会收获到无私的爱。(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竹竹蔑 4.要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便于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5.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

19、写出了小男孩甩脱竹蔑的情形,突出了竹蔑对小男孩子伤害,同时表现了“我”当时的恐惧心情。(修辞手法 1 分,表达效果 2 分,满分 3 分)6.要点:老婆婆不知道我是故意的;老婆婆怕“我”受到孩子父母的责备而难堪;老婆婆是个宽 厚善良的人。(每点 1 分,满分 3 分)7性格特点:天真(顽皮或单纯)、善良、怯懦。描写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性格特点 2 分,描写人物的方法 1 分,满分 3 分)8.不好。因为最后两段:在结构上照应前文;在内容上表现“我”的反思与自责,突出中心;在 表达效果上,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每点 1 分,满分 3 分)唤醒生命 1、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能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意思对即可)2、他驾车去西藏旅游,陷入困境。一只小鸟唤醒他求生的欲望,他自救成功。(意思对即可)3、这是对小鸟的敬重,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意思对即可)4、不矛盾。因为小鸟只是唤醒他求生的欲望,而挽救生命是因为他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 的力量和智慧摆脱了困境。(意思对即可)5、点明题旨,画龙点睛。前文的记叙是这段议论的基础,这段议论是对前文的深化。(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