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网站营销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328965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NS网站营销模式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SNS网站营销模式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NS网站营销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S网站营销模式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绩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中国SNS网站营销模式研究 授课教师: * * *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系部名称: 经济管理系 专业班级: 工商*班 学生姓名: * * * 学 号:2010* 2011年12月30日摘 要2003年以来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会化网络服务)网站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新的应用模式以其所具有的参与、分享和互动的特点推动着网络社交风靡全球。 Facebook、MySpace、Twitter、开心网、人人网等众多SNS网站先后迅速兴起。它们既满足了当代互联网用户的新需求,同时也引领了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从2010年开始,社交网络特别是SN

2、S行业进入了一个瓶颈期,用户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本文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来探讨SNS网站在今后拓展的方向,寻求多元发展的途径,旨在为为社会化网络营销方式提供新的参考与思路。关键词:SNS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服务 营销策略1 SNS网站发展现状在SNS网站掀起的社交网络浪潮席卷全球时,国内SNS网站也顺浪潮而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几家SNS网站均以模仿Facebook起家,均以校园为核心,向上延伸至白领、职业人等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的领域,向下延伸至高中这些不久将进人大学校园的人群,社交网站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民的不断增多以及移动互

3、联网的不断发展,SNS市场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1 SNS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国内SNS从2010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用户增长速度放缓,行业内网站也在不断减少。在2011年6月日均有访客访问的行业站点数量只有633家,相比1月下降了3.28%。越来越多的中小SNS陷入了生存困境之中,这些网站要么关闭,要么进行转型,放弃以SNS为主的道路。不仅仅中小SNS行业网站如此,行业顶级网站也遇到了用户增长速度严重放缓,用户流失严重的问题,SNS网站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方向重新赢回用户的忠诚1。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社

4、交网站的使用率已由上年底的51.4%回落至47.4%,社交网站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2。1.2 社交网络集中化趋势明显由于竞争日益激烈,社交网站在为终端客户提供的各种服务很大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不断凸显,这样逐步重视并进入社交网站开发领域的大公司将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近年来国内外的领先SNS网站开始转向与与互联网巨头的重量级合作,据相关报道微软集团将与中国最大社交网络“人人网”建立“战略性”技术合作,实现和人人网相关的在线业务;腾讯公司战略投资开心网以及脸谱网站计划与百度展开合作等。伴随着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的进入,传统社交网络产业必将走向集中。2 SNS网站市场分析2.1 市场规模

5、Facebook之后,在国内,以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也开始崛起,迅速占领了国内社交网站的半壁江山。在用户规模上,截至2011年5月底,人人网的用户总数已达到1.22亿,开心网的用户数在同年年初也突破1亿大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各类社交网络用户总数占互联网用户人数近半。2.2 用户特点在国内SNS用户群体中年轻化的特征非常突出。CNNIC互联网报告显示,年龄为20到29岁的用户占到总用户数的52.6%,远远高出这一年龄段在全国网民中的比例。此外用户群体受教育程度良好。 作为

6、国内最大的两家社交网站,人人网主要面向学生群体,而开心网主要针对白领大众。截止到2011年底学生和职场人士这两大社交网络的用户主力分别占到了50.3%和31.1%3。3 SNS网站营销优势作为互联网在社交领域的高效应用,SNS网络以其本身固有的先天优势在网络营销方面显示了巨大增长潜力。3.1 传播优势SNS 是网络人际传播向传统人际传播回归的代表。SNS 用户关系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这张网络可以容纳全世界的人,形成一种联动效应,当这张网络中的某一个节点(用户)产生一个动作,就会传递给他关系网络周围的其他节点(用户),如果其他节点(用户)有所反应,就会不断扩散到这些节点(用户)的关系网络周围的其他

7、节点(用户),如此下去,就会不断扩散到整张网络,进行无线循环,永无休止地进行传播,也就是说SNS网络利用用户关系为信息传播提供渠道基础。3.2 技术优势从技术特点来上,SNS是采用P2P技术构建的基于个人的网络基础服务。通过P2P技术,SNS平台可以共享利用个人用户及部分企业用户的闲置带宽,为那些正需要高带宽的应用提供一个软件解决方式。通过P2P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在SNS上添加各种媒体,如博客、播客等,使其成为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的综合性媒体。个体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应用各类媒体,使其真正地实现对传播渠道的控制。4 SNS网站的营销方式 相对于SNS网站传统的营销模式而言,伴随着当前互

8、联网新阶段的发展,新领域的探索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社交网络营销方式呈现出新变化。4.1 SNS网站与传统网络的合作SNS开始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与其他网络巨头合作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利用SNS自身庞大的用户群与游戏、图书、安全及电子商务等领域进行交叉结合,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 SNS-EC(social commerce)社交电子商务, 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衍生模式。它充分利用了社交网络的传播方式,通过在线人际关系网络的交流互动,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行为。在Web2.0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和行为是由终端用户来产生和主导的,比如淘江湖、淘帮派。在这些社交电子商务中,一类营销方式主要是通

9、过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个人购物体验、在社交圈推荐商品的应用。另一类是比较新的模式,通过社交平台直接介入了商品的销售过程,例如社交团购网站Groupon.,还有就是社交网店平台如辣椒网等,这类网站是让终端用户也介入到商品销售过程中,通过社交网络媒介来销售商品。4.2 SNS网站 SoLoMo营销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毫无疑问未来将开启一个SoLoMo的大时代。约翰杜尔提出了著名的SoLoMo的概念Social(社交)、Local(基于地理位置的应用)和Mobile(移动)。以前,我们以PC为中心,现在,这个中心正在向Mo转移。 截止到2011年4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了3.03亿,采用移

10、动终端上网用户在全国互联网用户中比重不断提升,占到66.2%。预计到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将会首次超过传统互联网用户数量。SoLoMo时代里社交网络机遇空前。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已经与各大主流手机厂商、运营商合作,相继或即将推出基于IOS、Android、Symbian、WP7等系统的客户端,这一措施极大延伸了用户的社交半径,同时又大大地促使了SNS社交网络打破传统社交方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例如2011年7月由人人网与中国电信天翼空间共同开发推出brew客户端,在延续人人网社交功能的同时,突出了brew系统瘦薄、快速、开放、安全等核心优势,极大满足了天翼手机用户对于通信、沟通、娱

11、乐、位置服务等多方面的社交需求。用户将在顺畅的操作中,时时关注好友的新鲜事,更新自己的人人网状态,并把有意思的照片上传至人人网相册,感受与网页版人人网一致的社交体验。如上所述,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所持有的移动智能终端访问SNS网站享受社交网络服务,也或者直接通过其所持终端内置的社交网站的第三方软件参与网络社交活动。通过这种途径大量的用户势必参与到SNS网站的互动中,SNS网站因此也可以保证用户流量,极大的保证了营销效果。4.3 趋于真实化、日常化的SNS社交网络促使以兴趣爱好等真实的面貌聚合在一起的这种真实社交功能集中体现了SNS网络的优越性,满足了用户真实社会交往的需求,让网络与

12、现实生活相互交融,实现网络社交由“虚拟性”向“日常性”的跨越。SNS 网络由于其相对真实的资料注册门槛,在很大程度上纯洁了注册用户的身份来源,给用户提供了一条相对绿色、自由的交流空间,极大提高了网络人际传播的效率,优化了网络社会交往的效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社交网站爱情公寓在2009年2月16日至3月17日联合网络服装品牌“时尚起义”发起的“30天变装真人秀” PK活动,在这个为网络服装品牌“时尚起义”所做的营销活动中,参与者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络T台,连续三十天每天将个人新鲜的服饰搭配发布在该平台上进行展示4。这种网络变装真人秀活动满足了普通人参与时尚的愿望,通过每个参与者个性化的搭配和展示,表达

13、各自的时尚主张,并与更多的用户之间实现交流、分享,这就使SNS营销从控制性的单纯广告形式中摆脱出来,并且网友亲自现身说法,起到一种拉近情感的作用。通过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种方式,SNS社交网络使得顾客自己主动接受自己在网络世界中了解或享受到的产品与服务,继而参与到产品或服务向现实生活社交圈推广的过程中去,这一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营销的精准度和产品亲和度。4.4 SNS网站融合微博式的发展虽然同属于Web2.0类网站,但严格意义上当下互联网领域呈爆发式增长的微博产品并不属于社交网站范畴,但是两者都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同的。国内的最主要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用户人数已经

14、分别达到了2.5亿和3.1亿,其中必然有相当多的微博用户同时是SNS社交网络用户,这就为SNS融合微博的发展以及营销模式提供了可能。SNS网路相对于微博具有更强的用户黏性,而微博则拥有更为活跃的用户群体和更加迅猛的增长速度。两者的融合式发展必然推动了SNS网站营销的新发展。融合了微博的SNS社交网站不但保证了其营销宣传所影响的用户规模的稳定性,而且借助新浪微博的媒体性,腾讯微薄的草根性以及微博所共有的及时性、热点性的特点可以实现营销信息快速 传播的目的。结 论本文通过对我国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的分析,认识到当前国内SNS网站用户增长速度开始放慢,社交网络集中化发展趋势明显的问题与形势,并结合

15、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推动SNS社交网站发展的新的营销模式与策略。通过分析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国内SNS社交网站发展放缓,其盈利模式和营销模式都有待探索。(2)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大型互联网企业开始重视并进入SNS社交网络领域,SNS网络发展呈集中化趋势。(3)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SoLoMo前景广阔。(4)新的Web2.0网络模式微博产品强势冲击SNS社交网络。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对当前互联网新趋势分析并提出了SNS社交网络营销发展的新模式,以此为SNS网站发展提供新参考。参考文献1 王亮 SNS网站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电信科技 2009年第6期2 中国社交网站进入瓶颈期 用户规模出现萎缩 3 古玉立 李大鎏 从Facebook到校内网:我国校园SNS网站发展分析 南论刊 2008年第7期4 薛薇 试析中国SNS网站广告营销模式创新由意见领袖引导的用户卷入广告营销模式新闻知识 2009年第9期5 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 袁梦倩论SNS新型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与功能传媒论苑 2009年第4期7 SNS拓展新方向,寻求多元发展8 移动社交助力SNS行业规模回暖9 开心网程炳皓:未来每一家互联网企业都将SNS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