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材料3250.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7932879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173 大小:1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材料325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材料325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材料325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材料3250.pdf(1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版)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三月 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项目名称: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项目单位:珲春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工咨甲10820070043 单位负责人:王金山 总 工 程 师:郭荣辉 技术负责人:邹 军 高级工程师 经济负责人:刘凤祥 高级工程师 参加编制人员:王琳琳 高级工程师 翟伟娜 高级工程师 赵 蕾 高级工程师 宋学丹 助理工程师 校 核:赵红音 校 对:徐 静 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 项目

2、概况.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 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5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 1.5 问题与建议.7 第二章 现状分析与建设必要性.9 2.1 城市概况.9 2.2 城市生态本底.11 2.3 现状评价.12 2.4 需求分析.15 2.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 第三章 建设地点与区域条件.20 3.1 项目地点.20 3.2 区域建设条件.20 第四章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28 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28 4.2 建设原则.28 4.3 主要建设任务.28 第五章 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方案.32 5.1 工程概况.32 5.2 设计依据.32 5.3 海绵型道

3、路平纵横设计方案.33 5.4 海绵型道路技术措施.37 5.5 海绵型道路工程部分道路改造、交通设施.47 5.6 合流制改造工程.32 5.7 工程量.69 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第六章 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方案.73 6.1 概述.73 6.2 建设方案.75 6.3 工程量.90 第七章 城市水系统建设方案.94 7.1 工程概况.94 7.2 建设方案.94 7.3 堤顶路工程.114 7.4 工程量.137 第八章 节约能源.139 8.1 设计依据.139 8.2 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141 8.3 节能措施.141 8.4 节能管理措施.144 8.5 节能效果分析结论与建议

4、.145 第九章 环境保护.146 9.1 建设地点现状.146 9.2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146 9.3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146 9.4 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148 9.5 环境影响控制预期效果.149 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50 10.1 劳动安全卫生.150 10.2 消防.151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及建设管理.154 11.1 组织机构.154 11.2 项目建设管理.154 11.3 运营管理.154 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招标.155 12.1 项目建设期及进度安排.155 12.2 项目实施进度表.155 12.3 项目工程

5、招标.156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58 13.1 编制依据.158 13.3 项目总投资估算.160 13.4 资金筹措.161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14.1 编制依据.错 误!未定义书签。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错 误!未定义书签。14.3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错 误!未定义书签。14.4 利润估算.错 误!未定义书签。14.5 偿债能力分析.错 误!未定义书签。14.6 不确定性分析.错 误!未定义书签。14.7 财务评价指标.错 误!未定义书签。14.8 财务评价结论.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五章 社会评价.165 15.1 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16

6、5 15.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165 15.3 社会风险分析.165 15.4 社会评价结论.166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167 16.1 结论.167 16.2 建议.167 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附图:1、海绵型道路平面布置图 2、海绵型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3、海绵型道路人行道结构图 4、污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 5、园林绿地系统平面分布图 6、库克纳河上游段标准横断面图 7、库克纳河城郊段1 标准横断面图 8、库克纳河城郊段2 横断面图 9、库克纳河城区段1 横断面图 10、库克纳河城区段2 横断面图 11、库克纳河下游段横断面图 12、北干渠上游段标准横断面图 13、北干渠中游段标准

7、横断面图 14、北干渠下游段标准横断面图 15、库克纳河生态拦蓄坝构造图 16、北干渠生态拦蓄坝构造图 17、景观跌水坝剖面图 18、景观跌水坝平面图 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项目实施机构 珲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项目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珲春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6 年 9 月 20 日 企业性质:国有独资 单位概况:珲春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珲春市人民政府为了加大对城市建设投资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投资建设高效合理,于 2006 年 9 月 20 日

8、经市政府同意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000 万元,由珲春市财政局划拨珲春市国有资产3,500 万元,占股本总额的70%,货币资本1,500 万元,占股本总额的30%,货币投资全部由市财政局投资,市财政局是公司唯一股东。公司主要从事组织运营城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房屋、土地的收购储备、转让;土地的开发及项目建设等经营活动。借鉴国内大型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搭建的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自身造血机能、可持续投融资的集团公司。1.1.3 项目地点与范围 本项目建设范围为近期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主要建设珲春市老城区,北至城北路,

9、西至铁路线,南至滨河北街,东至东关大路,规划范围面积17.39k。1.1.4 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排蓄结合、系统治理为导向,重点实施规划区域内的市政道路系统、园林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统等工程。按主体工程类别主要建设海绵型道路工程、分流制改造、排水泵站建设、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水系整治生态修复与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型建筑与小区系统随城市小区改造建设一同实施,不在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本项目建设范围之内。主要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模与内容 备注 一 城市道路系统 1 珲春街(站前大街-东关大路)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6600,透水铺装62629,敷设DN500 污水管

10、道8300 米。改造DN800-1200雨水管道3400 米。2 河南街(中华路-东关大路)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5400,透水铺装72699,敷设DN400-500 污水管道7700 米。改造DN800 雨水管道1200 米。3 站前大街(珲春街-崇文路)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32400,透水铺装200177,敷设DN500 污水管道8200 米。改造DN800 雨水管道500 米。4 沿河街(中华路-东关大路)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5200,透水铺装52084,敷设DN500 污水管道3800 米。5 口岸大路(站前大街-滨河北街)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3400,透水铺装44598,敷设DN500-

11、1000污水管道6700米。改造DN1500雨水管道2200 米。6 新安北路(站前大街-河南街)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9200,透水铺装32781,敷设DN500-600 污水管道4600 米。改造DN1000 雨水管道1200 米。7 文化路(北干渠-新安北路)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9200,透水铺装26269,敷设DN500-600污水管道2300米。改造DN800-1600雨水管道2000 米。8 森林山大路(北干渠-滨河北街)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14800,透水铺装76456,敷设DN500-600 污水管道7400 米。改造DN120 雨水管道1400 米。9 龙源街(中华路-东关大路)新建

12、下沉式树池绿地14200,透水铺装63041,敷设DN500 污水管道3550 米。10 迎宾大路(新华街-站前大街)新建下沉式树池绿地2400,透水铺装5400。11 中华路(珲春街-河南街)改造DN1000 雨水管道1400 米。12 东关大路(珲春大街-河南大街)改造DN1200 雨水管道700 米。二 园林绿地系统 1 北山公园生态修复 改造公园面积780000 2 龙源公园改造 改造公园面积320000 3 滨河苑 改造游园面积7400 4 靖东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10100 5 墨香园 改造游园面积8500 6 景名园 改造游园面积14000 7 春和园 改造游园面积13000 8

13、同馨园 改造游园面积20000 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9 龙源华府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7000 10 金三角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4600 11 馨安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5000 12 老财政局西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1760 13 滨河游园1 改造游园面积20000 14 滨河游园2 改造游园面积15000 15 滨河游园3 改造游园面积7030 16 高速接待区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8000 17 八骏坪广场 改造游园面积7400 18 靖河西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4000 19 西出口游园 改造游园面积74000 20 长白园1 改造游园面积20000 21 长白园2 改造游园面积15000 22 政府西游园

14、 改造游园面积11000 23 行政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45000 24 腾飞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22000 25 森林山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40000 26 世纪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32000 27 迎宾广场 改造广场面积28000 三 城市水系统 1 防洪及清淤 1.1 库克纳河(上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12km,河道疏浚90000m 1.2 库克纳河(城郊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7km,河道疏浚52500m 1.3 库克纳河(城区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10km,河道疏浚180000m,设置水质水量检测仪9 套。1.4 库克纳河(下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2km,河道疏浚1

15、5000m 1.5 北干渠(上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22km,河道疏浚99000m 1.6 北干渠(中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12km,河道疏浚14400m 1.7 北干渠(下游段)防洪工程 两岸堤防总长度14km,河道疏浚16800m,设置水质水量检测仪3 套。2 生态修复 2.1 库克纳河生态修复 敷设透水铺装24000 平方米,木栈道8000 平方米,种植乔木2100 株,灌木8400 丛,草坪79000 平方米,水生植物37000 平方米。2.2 北干渠生态修复 种植乔木4200 株,灌木16800 丛,草坪87000 平方米。3 堤顶路 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3.1 道路

16、 新建道路总面积57720 平方米,其中机动车道31080平方米,下沉式数池绿地8880 平方米,透水铺装28860 平方米。3.2 桥梁 建设中华路桥一座,位于中华路北段,桥长25 米,宽 30 米。3.3 排水 敷设DN300-500 雨水管道2283 米。3.4 照明 安装路灯126.盏,50kva 变压器2 台。1.1.5 建设期及进度安排 按照统筹规划,计划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总建设期为4 年。即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1.1.6 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本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57558.11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建设单位自筹及申请银行贷款。并根

17、据各项目特点,拟采取PPP项目模式。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 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6 年版)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16 年版)1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2016 年版)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18、JJ37-2012)(2016 年版)14、透水砖路面设计规范 (CJJ/T188-2012)15、透水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CJJ/T190-2012)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16、吉林省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17、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2.2 依据的政策文件及相关规划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 75 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 36 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201323 号)4、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 2

19、01664 号)5、珲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6、珲春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5-2030)7、珲春市给水专项规划(2012-2030)8、珲春市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2010-2020)9、吉林省珲春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3-2020)10、珲春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05-2020)11、珲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12、珲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2.3 其它依据与主要资料 1、2016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 年 12 月 20 日)2、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珲春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

20、5年 9 月 14 日)3、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2016-2020年)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等 7、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最东端,图们江下游,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窗口城市。地区属中纬度、中温度、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生态环境极佳。城市濒江临海、依山拥水,拥有河流、湖泊、湿地、草原、森林、沙漠等多种地貌类型,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凭借“三疆边城”的独特区位、丰富的

21、自然人文资源,优美的自然山水魅力,是东北重点的旅游城市,具有国家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美誉。作为我国东部沿边开发开放城市,国家实施长吉图战略的桥头堡,珲春市在全省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按照国家赋予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全市围绕把珲春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东北亚著名休闲旅游城市、通达开放的国际合作示范城市的发展目标,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加快提升开放窗口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和承载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建设美丽珲春,打造中国北方边境风貌城市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2015 年城镇化率已达到65%左右。良好的自然生态本底条件,以及城

22、镇化推进和建设国际化边境开放城市要求,使得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具有了切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5 年 9 月 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珲春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赋予珲春市政府地级市政府管理权限,加大对珲春市公益性建设项目支持力度,支持珲春市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6 年6 月珲春市被确定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落实国家、吉林省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城市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全市加快推动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为此,珲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吉林省吉林轻工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本“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2016 年

23、 10 月我院接受委托成立项目组,在全面了解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和基本建设条件后,对项目规划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调研论证,在了解和掌握大量基础资料后,征求珲春相关部门的意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规划,以及珲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年),结合吉林省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2016-2020 年),对项目的可行性展开了全面研究,根据珲春海绵城市建设实际,提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实施方案,完成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工作。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规划区域面积 k 17.39 2 建设规模

24、 2.1 城市道路系统 2.1.1 下沉式树池绿地 142800 2.1.2 渗透铺装 623138 2.1.3 铺设污水管道 m 52550 2.1.4 改造雨水管道 m 14000 2.2 园林绿地系统系统 2.2.1 改造公园面积 万 110 2.2.2 改造游园面积 万 M 27.28 2.2.3 改造广场面积 万 M 16.7 2.3 城市水系统 2.3.1 堤防 km 79 2.3.2 清淤 467700 2.3.3 生态建设 232000 2.3.4 机动车道 31080 2.3.5 下沉式树池绿地 8880 2.3.6 透水铺装面积 28860 2.3.7 中华路桥 座 1 2

25、.3.8 雨水管道 m 1678 2.3.9 水质水量检测仪 套 11 3 建设期 年 4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57558.11 1.5 问题与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其作为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系统工程、长期性工程,关乎城乡环境的改善,百姓福祉,是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本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统筹实施城市水系统、公园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工程,总体建设规模和投入资金较大,工程建设管理和资金落实是

26、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特提出建议:1、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覆盖相关规划,涉及各层次和多个专业,项目建设要统筹建设、加强规划管理、设计和施工。2、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要做优质工程,精品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各个环节都要以招标方式求得高水平,满足需要。3、在项目实施阶段,要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和工程进度,使工程如期完工投入使用,更好发挥项目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效益。4、项目建设需要持续的投资支撑,建议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项目建设,采取PPP 的模式操作,建立海绵城市投融资机制。5、强化项目进程中的质量、投资、进度控制,注重生态保护与

27、开发利用结合,注重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条件及变化因素的预测提前设定防范对策,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第二章 现状分析与建设必要性 2.1 城市概况 2.1.1 地理区位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端,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30 03 21 130 18 30,北纬42 2520 43 30 18。东部与东南部以分水岭为界限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桑区接壤,中俄边界线长246.25 公里;西部与西南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咸镜北道赛别尔郡、恩德郡、罗先市相望,中朝边界线长139.5 公里;东北部以老爷岭支脉为界同汪清县和黑龙江

28、省东宁县为邻;西北与图们市相接。与国内相邻市、县界长为148 公里。从图们江大区域来看,珲春市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是中国至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2.1.2 行政区域与人口规模 珲春市现辖4 个街道、4 个镇、3 个乡、2 个民族乡、1 个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1 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含出口加工区、中俄互市贸易区),市域行政区划面积5145.38k,全市总人口约22 万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66.72k,由老城区、河北新城区、河南新城区和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区四个区组成。2.1.3 城市性质、定位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城市性质 东北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

29、纽,国际化窗口城市,图们江区域中心城市之一。2、城市定位 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东北亚著名休闲旅游城市、通达开放的国际合作示范城市、图们江区域交通枢纽城市。3、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珲春边境区位独特,是国家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节点城市,吉林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门户,是中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沿边开发开放发展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功能定位为:立足珲春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市、依托长吉图、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建设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

30、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吉林省关于支持珲春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珲春市在吉林省开发开放中担负着打造吉林省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的重任,加快建设成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边境贸易便捷繁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窗口城市和我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真正成为带动全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2.1.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珲春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政策等优势,围绕加快开放发展,建设美丽珲春,坚持扩大项目投资、强化产业基础、创新开放发展、加强城市建设,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建设智慧之城、科技之城、生态之城、

31、开放之城和旅游之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2015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7 亿元,同比增长8%,是2010 年的1.9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2 亿元,同比增长10.7%,是2010 年的2.7 倍;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4.3 亿元,同比增长12%,是2010 年的2.6 倍;地方级财政收入20 亿元,同比增长13%,是2010 年的3.8 倍;财政支出38 亿元,同比增长4%,是2010 年的2.7 倍;外贸进出口总额13.6 亿美元,同比增长7%,是 2010 年的1.7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 亿元,同比增长11.2%,是2010 年的2.1 倍;城镇居民人

32、均可支配收入21530 元,同比增长7%,是2010 年的1.6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0978元,同比增长10%,是2010 年的1.7 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从2010 年的第25 位跃升至第5 位。在城市建设中和管理上,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突出体现城市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发展空间,推进绿色转型发展。规划建设以珲春河为轴线,两河(库克纳河、太阳沟河)为框架,分化成四个功能分区,形成老城综合商业中心区、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区、河北新城区和河南新城区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营造城区近自

33、然水源涵养,道路水系绿色走廊,周边山川建成绿色屏障的生态格局。至 2015年末,全市绿化覆盖率为42.6%,绿地率为3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5 平方米,珲春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到85%以上,2015 年珲春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为加快建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设宜居宜业宜人的新型国际化窗口城市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2.2 城市生态本底 珲春位于中国图们江下游地区,长白山东麓,依山面海,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 617.9mm,生态环境优异。市域东、南、北三面环山,山地面积占全市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5%。域内内河水系十分发达,境内遍布大小河流52 条,拥有天然湖泊、沼泽、湿地8000 余公顷

34、,城市生态本底较好。2.2.1 河流水系及湿地 珲春市域内河流均属图们江水系。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平均每平方公里河长 0.3km 左右。全市流域面积30k 以上的河流有52 条,十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33条,其中一级支流5 条,二级支流34 条,三级支流11 条,四级支流2 条。城市中心城区内共有珲春河、库克纳河、太阳沟河以及北干渠等主要河流,珲春河横穿中心城区,太阳沟河源于南部太阳山,库克纳河源于北山,北干渠源于北山支脉,是一条灌溉渠。珲春河发源于汪清县复兴乡盘岭山脉北侧,经珲春市境内注入图们江,河道长度198 公里,河道平均坡度2.1,流域面积3963 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内珲春河全长

35、约11 公里,将珲春市城区分割成南北两城区,是珲春市人民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的生命之河。库克纳河发源于汪清县复兴镇杜荒子屯西南秃头岭,在珲春市城区西南侧汇入图们江,河道长度14.6km,河道比降7.3,流域面积为31.2km。其中中心城区内河道全长约9 公里,库克纳河靖边三村以上为山地,两岸为林地,植被较好,靖边村以下两岸为稻田,城区内部为水系,属于半开发状态。太阳沟河发源于太阳山支脉,全流域集水面积68.7km,河长20.3km,河道平均比降5.9%,在珲春市城区内注入珲春河。其河道全长约7 公里,河流两侧为基本农田和民居,属于尚未开发状态。珲春市湿地有十三处,除一个在春化镇外其余均分布在

36、敬信镇。其中九个湿地与圈河联为一体,被誉为珲春八景之一的“九曲连塘”。敬信镇的湿地水质肥、水草茂盛,水面面积达2070 公顷、水深2-3 米,遇到大旱之年也不枯竭。2.2.2 森林资源 珲春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经营总面积8800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6979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公顷,有林地面积80095 公顷。用材林面积72937 公顷,防护林面积4484 公顷,特用林2583 公顷,经济林91 公顷。疏林地面积77 公顷,灌木林地1339 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81 公顷。无林地面积564 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1025 公顷。全市活立木总蓄积7365372 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为73

37、05824 立方米,疏林地蓄积为 656 立方米,散生木蓄积为58892 立方米。2.2.3 水资源 珲春市水资源丰富,1988-2005 年之间多年平均降水为615.8mm,平均降雪量为30mm;年降水量为34.6 亿 m。多年平均径流深361mm,河川径流量为18.02 亿 m,地下水补给量为3.86 亿 m。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4.86 亿 m,可开采量为4815.14万 m 年。珲春老龙口水库位于珲春河中下游,距珲春市区约30km,在珲春河与图们江汇合口以上50.0km 处,水库总库容为3.674 108m,控制流域面积为3008km。电站装机容量为19.2MW,年发电量为5199.1

38、104kw h。防洪保护人口(P=2%)60.83万人,城区供水量(P=95%)2.828 108m。2.2.4 土地资源 珲春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全市土地总面积514538.33hm,2012年耕地28950.17hm,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63%;园地1465.94hm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29%;林地434957.6hm,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4.54%;牧草地12518.97hm,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44%;其他农用地2699.467hm,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52%;居民点及工矿7676.427hm,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49%;交通运输用地1044.91hm,占全

39、市土地总面积的0.20%;水利设施用地1470.82hm,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28%;未利用地11182.74hm,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17%;其他土地12571.25hm,占全市土地总面积2.44%。2.3 现状评价 珲春是典型的依山濒江临海城市,多年平均降水为615.8mm,多集中在6-9 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69.85%以上,尤其在7、8 月份最为集中。降水量的年季变化也较大,暴雨大部分受台风所影响造成。年降水量为34.6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361mm,河川径流量为18.02 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为3.86 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位较高。尽管全市建成了一批供水、污水、雨水控制利

40、用、排水防涝、防洪等涉水基础设施项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目,但在快速城市化推进中,关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及水安全的问题已变得十分突出。2.3.1 水资源现状分析 近年珲春城镇化建设加快,由于缺少海绵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开发建设中相当比例的透水性地面(绿地等)被不透水表面(各种屋面、路面等)所覆盖。过度硬化地面加速了雨水径流汇流速度,使雨水流量过程线变的陡尖、汇流历时缩短、峰值时间提前。城市出现强降雨天气时,90%的雨水要靠排水管网排走,雨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城市供水现状方面,珲春市现有1 个供水水源地老龙口水库,尚未划定保护区,水源地没有严格依法设置标识标志,保护区内仍存在居民、排污口及畜禽

41、养殖项目,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同时,老龙口水库环境监管能力在监测站点覆盖率、监测项目数量、监测方式、监测分析方法及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基础薄弱,难以满足全面、科学、客观评价水源地水质状况及环境的需求。老龙口水库上游为珲春紫金矿业尾闸库,该库未做防渗设施,未来将会对饮用水原地产生重金属污染风险。同时市区现有大部分供水管网敷设二十年以上,基本已过使用年限,锈蚀漏损十分严重,由此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珲春市虽然水资源相对较充足,却也存在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环境要求、供水保障供给及水质安全等问题。而城市雨水作为地下水水源最大补给和重要的非常规水源之一,雨水资源化利用还未能被城市所用。2.3.2 水环境及水

42、生态现状分析 珲春市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建于2006 年,设计处理规模为3 万t/d,现已满负荷运行。随着城区逐步发展,污水量也在逐渐提升,致使污水处理厂处理压力增大,急需扩建,解决水污染问题。城区既有排水系统还不完善,目前老城区仍然是合流制排水系统,现有排水管渠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库克纳河以北,且基本上为直排式的合流体制。新建城区也相应缺少污水及雨水管道,雨天雨水沿地势就近流入水体中,城区的初期雨水也流入内河水系中,存在面源污染问题。污染源的存在致使河体成为黑臭水体,影响水体质量和居住环境。同时这些污染物质会随着径流和渗流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体中,产生持续污染,水体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形成水安全隐患。同

43、时,排入的污水量大大超过了河道自身的自净能力,原有城市河道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以及河道资源进行过度利用,大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量的抽取河道内的水量、挖掘河道的沙子,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影响城市水体生态功能,也严重影响城市水生态环境。2.3.3 水安全现状分析 城区目前防洪、排涝工程体系薄弱,部分河道两岸现有堤防防洪能力不足,河道护岸结构单一,汛期洪水过境,导致了城区经常遭受江河洪水和内涝积水的威胁。1、防洪现状情况 库克纳河现有堤防工程上游起点为靖边村,终点为库克纳河与珲春河汇合口,堤防总长度约为18 公里。库克纳河城区段自城东桥至铁路桥堤防,2004 年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初步设计

44、,吉林省水利厅吉水技【2004】469 号文批复,设计标准为30 年一遇洪水标准。城区上游靖边至城东桥以及城区下游铁路桥至河口段堤防均为土堤,没有护坡及护脚措施,标准低,达不到防洪标准要求。北干渠现有堤防仅城区中游段约6km 为 PP纤维混凝土,底宽6-8m梯形断面结构。其余段均为土堤,防洪标准远远达不到防洪要求。珲春市城市防洪排涝预警系统尚未形成,防洪排涝应急预案仍待完善,预防意识淡薄,尚未建立洪涝灾害保险制度;管理手段落后,缺少必要的通讯设备;缺乏现代的治水理念;缺少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现有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薄弱,导致了城区经常遭受江河洪水和内涝积水的威胁。完善防洪工程系统建设,保障城市

45、防洪安全。同时,通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削减降雨径流总量和降雨峰值流量,减轻城市排水压力,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由于以往的护岸工程主要考虑的是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河道护岸结构单一,水域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不足,而忽略了河道的水文化生态景观功能。2、内涝现状情况 在城市开发建设受规划初期影响,缺乏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没有足够考虑到下垫面变化对城市水系统的影响,传统的排水依然以“快速排除雨水”作为设计理念,利用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组织排水,缺少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支持。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雨水系统利用管理落后,造成了城区积水点频度高。已不能适应珲春

46、市城市发展需要。珲春市城区既有设计排水设施能力不足,排水设施标准较低,管径单一,后部管径偏小,形成“卡壳”现象,对降雨量的承担能力小,加上管道敷设坡度小,一遇大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雨,城市街区路面积水严重。雨水管网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城区现状使用的雨水管网及少量污水管网,现有管线基本都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区,市区内尚无完善的内涝防治设施。城镇化发展中城市硬覆盖面积大,城区相当比例的透水性地面(绿地等)被不透水表面(各种屋面、路面等)所覆盖,硬化地面加速了雨水径流汇流速度,使雨水流量过程线变的陡尖、汇流历时缩短、峰值时间提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中道路两边绿地,甚至公共绿地广场地坪高于道路,下渗量减少,

47、地面和树木冠层的截流作用变差,未能有效发挥蓄滞的作用,反而造成涝水转移,增加城市内涝现象发生。现在遇到短时强降雨天气,不少地方积水内涝严重,为市民出行带来不便。2.4 需求分析 目前珲春城市建成区下垫面硬化面积较大,中心城区老城区建设密度较大,缺乏绿地空间,地面硬化导致降雨时渗透水量减少,调蓄量减小,径流量增加,排水压力增大问题突出,尤其是雨水径流污染导致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破坏、“洪涝”双重问题导致的内涝加剧等现象依然存在,需要通过统筹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加以解决。根据城市生态本底,以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依据珲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

48、0)要求,珲春海绵城市建设要针对性的采取海绵化技术措施,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减少灰色工程增量,控制雨水径流,维持和恢复城市自然水文特征,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目标。本珲春海绵城市建设近期需要解决水生态恶化、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污染、水安全保障等主要问题,成为珲春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撑和需求所在。2.4.1 水生态 通过对珲春市水生态的问题识别,需要从控制年径流总量、恢复江河水系生态岸线,保持地下水位稳定等方面,运用生态的手段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增加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植草沟以及蓄水池等低影响开发方式,削减峰

49、值流量、净化雨水,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控制,解决城市内涝等多重目的。加强城区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保护,修复水生态,推进城市江河湖泊生态化治理,采用生态措施做好护岸护坡,修复河滩及滨水带生态功能,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消除或减轻水体污染,重点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和功能进行恢复和保护,实用文档 标准文案 严格控制河道水体污染,调节水量和水的流态,保持生态最低需水量。加强对河道河底和岸坡的形态结构进行生态改造,创造城市优美的水生态景观。2.4.2 水环境 重点解决珲春市水系水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完善中心城区的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逐步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将污水收

50、集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入河污染物总量。加快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改造方案实施,有效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城市自然水体现状,针对中心城区水体污染的问题,推进城市江河湖泊生态化治理,重点对库克纳河及太阳沟河起源地北山及太阳山水源涵养林进行有效整治,清理库克纳河的垃圾和淤泥,整治黑臭水体,同时整治水系的面源污染。2.4.3 水资源 需要加强水资源涵养保护,推动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再生利用和有效利用雨水资源,补充城市地下水,以减少未来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发生。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着重解决城市饮用水源老龙口水库水源保护问题,保障城市饮用水供水能力和水质安全。推动老旧供水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