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3).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31409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3).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谈“留守儿童”的教育 吴忠市利通区第八小学 石 钧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是农村班主任感觉棘手的问题。 一、现象了解 认定目标近两年来,班主任总是是说现在的学生很难教育,让他们头痛。作为一名校长,协调班主任工作教育好学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利用课余时间把班主任召集来,了解具体的原因。反映如下:有些学生放学了,到半路上趁老师都回家又返回学校,玩到天黑才回家,还说父母反正都不在身边,爷爷、奶奶

2、又不怎么问,反正理由好找。学生习惯越来越差,有的学生不在家吃早点,买零食带到学校吃,随手把纸袋扔到了垃圾桶,垃圾桶满了掉在地下也无所谓。还说爸妈不在家也有好处,除了学习什么都有爷爷奶奶代做了。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让买小零食吃人家从大商场买高档一点的吃,说父母应尽的责任。还有班主任说,有一次学生在班里玩,把班务园地给弄坏了,于是,班长说罚五元重新办。学生说五元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不是小菜一碟,我可以要十元,爷爷、奶奶不会说什么的!开家长会来的一半以上都是爷爷、奶奶,姑姑、姨姨班主任反映的这些问题大都是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农田

3、被承包,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二、调查分析 掌握实情 针对以上问题,我开始了问卷填写,走访、询问等形式的调查,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留守儿童的成因:从打工者的收入来看,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身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从打工者自身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薄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

4、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父母也觉得自己不在家对孩子有种愧疚感,孩子的钱愿意怎花就怎花;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搞帮派;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从学校说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以上的成因造成留守儿童存在如下问题: 1.学习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

5、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心理障碍。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

6、、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5.监护堪忧。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

7、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1)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2)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

8、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转托给另一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 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铺路架

9、桥 体验快乐留守儿章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作为一校之长,面对本地的事情,协调办主任做好教育工作,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蓝天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1、重视留守儿童生长组织全校班主任以我为组长,就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留守儿童自理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培养研究(学习自理能力、生活自理及安全能力);留守儿童自信能力培养研究(心理承受能力、生活安全能力、与他人相处能力);留守儿童自强能力培养研究(自我保护能力、正确认识人生、善于调空自我、追求美好事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及思想品德教育初探。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学生大都是隔代教育。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学生中

10、,由祖辈监护的占90,由亲戚朋友监护的占10%,留守学生中家长一年回家一次占50%,两年回家一次占28%,三年以上未回家的占22%;留守学生期待父母之爱。在同留守学生谈话和问卷调查中发现,多数十分想念自己的父母,希望父母能在家关心照顾自己。2、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课题组对留守学生进行综合调查,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班主任负责管理,教导处负责检查督促。班主任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补充档案内容,为留守学生的动态管理提供了依据。建立家校联系卡,登记了学校及班主任与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联系方式、详细地址。并要求

11、班主任定期做好联系记录,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3、建立了留守学生帮扶制度 学校把留守学生结对帮扶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教师对每一位留守学生做到“五心”,即“信心”、“恒心”、“耐心”、“诚心”、“关心”。正确认识留守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帮助留守学生找回自信心。帮扶教师经常通过家访或与留守学生谈心,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帮助留守学生总结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引导他们认识自我的价值,不断增强他们改掉不良习惯、追求进步的信心。给留守学生更多关爱,激发其学习与成长热情。同时学校党组织、少先队、工会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列为工作内容,发动党员、队

12、员与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通过结对帮扶,留守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4、心理辅导 增强自信(1)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交流,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正确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及社会的交往。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如何让孩子们明白,父母不在身边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当自己遇

13、到困难的时候该如何去做,又如何和他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于是我们对留守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留守学生心理承受、自我调节心理、团结协作、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我充分利用网上优势,网上心理老师组织开展了一次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团结 互助”主题活动。我们也依据录像模仿让做,让留守学生体验。 首先是利用一张桌子作为道具,先后让两位留守学生分别去搬动这张桌子,两个同学在搬动的过程中小脸憋得通红,显得比较吃力。然后又让两位学生合力去搬动这张桌子,这次明显感觉比较轻松。事后,让搬动桌子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几位同学都明确地说独立完成这个任务不如合力完成那么容易。游戏开头就让学生慢

14、慢地明白团结、互助的道理。 其次是由“上帝的长筷子”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小游戏。把留守学生分成两组,每人手持一个黄瓜,比一比在手肘不能弯曲的情况下,哪个组能将各自的手中的黄瓜吃完。游戏刚开始时,很多学生都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开始。在经过商量后,部分年龄大点的孩子发现了诀窍,开始带动其它年龄小的,在相互帮助下都吃到了黄瓜。事后让带头这样做的孩子谈了心中的看法,普遍认为只有帮助了别人,才能让自己顺利地完成任务。而其余年龄稍小的孩子,也感受到了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原以为无法完成的任务时的快乐。通过游戏孩子们知道了,在遇到困难时要相互帮助,通力合作,帮助了别人也就是帮了自己。 此次活动目的在于启发、提高留守

15、儿童相互团结、相互合作、多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活动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顺利完成,学生的反响很好,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提高,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5、开设校园留守学生“悄悄话信箱”为了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帮助留守学生及时倾吐内心真言,解答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缓解心理压力,排解他们遇到的困难。使留守学生能敞开心扉,大胆倾诉,教师也能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成功搭建了留守学生心理倾诉的平台。6、亲情电话 温暖家人就我校的现实情况,我自己也出一部分资金建立起了“留守学生之家”,配设起了留守学生亲情电话。一部留守学生亲情电话,拉近了孩子与父母的距离。电话那头传来的爱与温暖,让他们愁容逐渐展开,如获至宝

16、,心中的烦恼与不快,委屈与思念顿时烟消云散,很开心很满足。7、定期联系 多方了解(1)帮扶教师定期与代理监护人、家长的沟通联系制度。每月帮扶教师要与代理监护人或家长,或通过电话联系,或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学生在家的各方面表现及所遇到的困难,及时施以援手予以抚慰,让他们安下心来努力学习,愉快生活。不少非留守儿童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说:“还是留守儿童好”。(2)把温暖时时送到每一名留守学生心里。新年元旦到了,为留守学生送去一张小贺卡,对他们加以勉励,给予希望;六一来了,与他们一起游戏,庆祝节日,同享节日的快乐;端午、中秋到了,句句亲切的问候,声声真诚的祝福,件件抚慰的小礼品,使个个留守学生虽远离亲人

17、,却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家庭的温馨与快乐。8、积极倡议 都来关心对留守学生的关怀不仅限于教育者中,我们还在全校学生中倡议:大家都来关心留守学生。首先积极制造氛围,让全体学生了解我们课题主要是在干什么,哪些是我们要帮助的留守学生,同学们应该做些什么。其次通过校会、校黑板报、班黑板报、班会、班队活动大力宣传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进展。然后在班上开展“人人尊重、关注留守孩子成长的活动”。给留守学生在同学中留下“优势”,增强留守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精神。最后建立留守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同学们报名踊跃,都愿意为留守学生出一份力。服务中尽心尽职,受到了各留守学生的欢迎。9、参与活动 享受快乐 培养能力 活

18、动一:低年级组有“穿衣服裤子”。 “穿针引线”在规定时间2分钟内有4名学生完成。 活动二:“包书皮”。高年级组30名留守儿童参加。包书皮是每个学生开学时自己做的事,在规定时间内所有学生都完成了任务,第一名是六年级班的何方取得,时间为1分28秒。 活动三:“缝扣子”。高年级组12名留守儿童参加。这项活动对于这代孩子都有一定难度,他们现在很难得拿起针线做事,所以在完成活动的时候,还有4名孩子不能够完成。这组活动设计上注重了难易搭配,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既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也能体会到劳动的辛劳,促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不断地锻炼自己,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即使在没有爸爸妈妈的日子里也能活得精彩!还有模仿

19、猜谜游戏、 “写字、叠衣 洗衣服”等,这项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生活、学习的能力,又成就了他们认真思考,比较准确通俗地表述,与同伴协作的能力。在活动中,课题组的老师把留守儿童看成自己的孩子,细心指导,为他们的每一步成功而高兴,当他们失败时,及时地给予抚慰和鼓励,激发孩子们在失败中能勇敢地面对,坚强地站起来,迎接新的挑战。老师们的鼓励也给留守孩子们以极大的力量,使孩子们在游园活动中既享受到了快乐,又获取了知识和为人的真谛。10、监护培训 拉近距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于

20、代理监护人年龄和组合结构的原因,针对他们在教育管理留守学生方面的缺失,少走弯路,积极配合学校促进留守学生的能力培养,健康发展,我们举办了代理监护人培训会。代理监护人中,有的是爷爷、奶奶;有的是外公、外婆;有的是舅舅、舅母,有的是伯伯、伯母;有的是叔叔、婶婶;有的是姑姑、姑父;还有的是叔叔、阿姨。他们中绝大部分古稀已过,行动不便,蹒跚拄棍而来,但是,精神饱满,兴致勃勃。这一群老人来学校干什么呢?尽管角色不同,但目的却是共同的,为了自己的孙儿、侄女,他们乐于付出自己的心血,勇于承担起教育亲人孩子的责任。总之,我们竭尽所能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以和谐的人文环境塑造人,营造留守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但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的内容还很多。我们将为更新和提升留守学生教育理念,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确保留守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也希望上级领导给我校这方面更多的支持,让为支撑起的留守学生的蓝天更烂!希望所有留守学生能健康、愉快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