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说课.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30977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载火箭》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载火箭》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载火箭》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载火箭》说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引领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实验小学:李祖艾一、教材分析: 本科在学生认识【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将这些航天器送入太空的工具运载火箭,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使学生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从而点燃小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艰辛的探索、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这些知识将为本节课的学习

2、奠定基础。参加本课学习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具有初步理性思维的特点,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能力, 为此,教师以期全面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有效的自主探究发现与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行为的养成,让学生体验着更多的学习乐趣。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导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3、。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类比推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首先出示运载火箭的课件,通过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人类的祖先,很早就有遨游太空的梦想,这个梦想当巨大的火箭成功的冲向云霄时变成了显示,由于运载火箭在飞船升天中担负着超级梯子的作用,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神话般的名字通天之梯。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和了解运载火箭。”(利用多媒体资源,产生壮观的立体感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对宇宙太空的探索欲望,形成对科学新发展的兴趣)。由于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陌生、抽象,所以我采用

4、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感知问题。 (二)充分猜测,激发探究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本课在学生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探究的问题:火箭能升空,大家认为它的力量从哪儿来?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老师对学生的假设做整理。(三)探索体验,解决问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运载火箭这堂课,学生足够的活动时空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根本保证。为了让探究活动更加有效,课堂上我们还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讨论、交流、实验操作与探究体验的时间,以及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去观察、

5、去发现,学生在讨论交流时才会有话可说,独立思考时才能有所思,探究活动才能更加有效,才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学生充分的猜测之后,我先让学生观看神舟十号火箭发射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思考:火箭发射时有哪些现象?火箭升空的巨大力量从哪里来?由于有了充分的猜测,又有具体的观察任务,学生带着疑惑和问题去观看视频,一定会全身心的投入。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会发现:火箭升空的巨大力量是来自于火箭向下喷出燃气的反冲作用。学生有了这个认识,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实验一:喷气反冲实验,把气球吹足气,分别把口朝向各个方向,送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二:教师演示喷水实验,出示器材,先让学生猜测瓶子运动的方向

6、,然后演示。(四)、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教是为了不教。教与学,应该是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课堂不应是静止的、预设的课堂,而是注重生成的过程。在学生观察、实验之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不难发现:当水或空气从物体中喷出时,物体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反冲现象这一科学概念。学生有了反冲实验的体验,对火箭升空的原理就水到渠成了。最后通过拓展应用:“除了火箭,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反冲现象?”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加深学生对反冲现象的认识。来我国科学教育的泰斗刘默耕先生曾提出“一英里深,一英尺宽”,意思就是课堂上应该注重科

7、学探究的深度,而不必在意科学知识的大量铺垫。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探索创新,自我解答,使思维不断升华,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同时,课后经过反思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引导得过多,老师有些急于想让孩子跟上自己的思路向预料中方向回答,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新颖,基本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展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汇报方面,形式较单一,使大部分的学生被置于了“听众”或“观众”的席位,这种汇报缺少了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