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掘语用价值落实语用训练.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30616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挖掘语用价值落实语用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挖掘语用价值落实语用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挖掘语用价值落实语用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挖掘语用价值落实语用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挖掘语用价值,落实语用训练吴道宇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对语文课堂落实语用训练的几点思考内容摘要: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习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挖掘文本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指向。字词句段篇的形式与结构,修辞的运用,情境的设置,角色的体验,情节的延伸等都可以是挖掘语用价值的因素,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素材。关键词:语用价值 运用词语 迁移句式 模仿修辞 创设情境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这一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为“语言文字

2、的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笔者设想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用词语,学习表达。一位老师在教学九色鹿时,首先出示了三组词语。第一组:洁白如雪、毛色鲜艳、纵身救人、不要回报;第二组:扣头感谢、郑重起誓、进宫告密、背信弃义;第三组:重金悬赏、调集军队、非常惭愧。师:这三行词语分别写了三个人物,知道写的是谁吗?生:第一行写的是九色鹿;第二行写的是调达;第三行写的是国王。师:你能不能用上这些词语来介绍一下这些角色呢?在这里,老师选取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巧妙地通过“介绍角色” 这个环

3、节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进行角色描述,既培养了学生运用习得的词语描述人物形象的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二迁移句式,学习规则。如在匆匆一文中,对于“一个日子”的匆匆,作者用了一大段话来描述,修辞手法贴切而丰富,语言堪称精美绝伦,意味深远。为了让学生对这一段的语言加深体会,可以借用文本的语言形式,练习说话:读书时,时间从_;写字时,时间从_;唱歌时,时间从_;跳舞时,时间从_。进行语言的迁移性训练,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和结构的领悟。在教学中,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被字句、把字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各种特色句式,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说、仿写,既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

4、解,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领悟,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形式有着很好的帮助。三品味修辞,引导模仿。在语文教学中,语言中的“修辞”常常体现了作者的言语智慧,比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等。恰当的运用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因此,要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修辞的巧妙,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模仿运用。如威尼斯的小艇中,“(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威尼斯的小艇是怎么样的,学生没有见到过,把它比作新月,学生不仅明白了小艇的模样,而且脑海中浮现出一弯新月,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新课标”中反复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有些基本的修辞可以转化为让学生在仿写中创造,在创造中运

5、用。例如小池塘中的比喻句:“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1)对比。“池塘像一只大眼睛”和“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读了第一句话,你看到的是什么?第二句又让你看到了什么?(2)模仿。出示一幅图:树林中,一片片树叶正从树上落下来。引导学生想象落叶掉下来的样子:它们像什么呢?如,“落叶像一只只小鸟,纷纷从大树上飞落下来”,“落叶像五颜六色的蝴蝶在飞舞”等等。(3)创造。在模仿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比喻句,如“小明一蹦一跳的,像一只快乐的小兔子”,“下课了,同学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出了教室”,等等

6、。四创设情境,想象表达。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也是沟通学生与文本的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会恰当地运用想象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各项有利因素,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就能使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融入生活,放飞思维。但是,没有表象和经验为基础的想象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教师可利用插图、语句、联系生活等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想象材料,使学生能够借助这些想象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思考、情感等,训练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利用插图。语文教材中大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直观、形象、内涵丰富,它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

7、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艺术语言”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运用文本插图,并引导学生借图练说,借图促写,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语用训练效果。如小音乐家扬科中的插图:月光下,孩子跪在地上,望着上面的一把小提琴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后可以适时引导孩子: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是在月光下?扬科的眼里看到了什么?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孩子们的心里一定会有许多的想法,急于一吐为快,说写能力自然得到了训练。2.角色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中的角色,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情境体验中练笔,是以写促读的常用策略。对于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心理,感悟思想情感,激发表达欲望都会有很好的帮助。如薛法

8、根老师在教学九色鹿时的一个环节:师:调达虽然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卑鄙小人,但受到惩罚以后,他面壁思过,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最后成了五百罗汉的第一百五十七尊,我们来想象一下,国王非常惭愧,那调达呢?心里怎么想?用一个词来形容。生:难过。师:“难过”一词不能很准确地形容他的心情。应该是?生:后悔。师:下面我们写个片段,写国王的心理可以,写调达的心理也可以。想象一下,国王心里会怎么惭愧地想?调达心里又是怎样后悔的?(师提示用上“唉”、“竟然”、“难道吗?”等)值得提醒的是,此类练笔往往因内容过泛,人文价值大于语用价值,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如果能以积累和运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为目标,把课堂中重点学习的词语、

9、短语复现,让学生运用这些词句来练笔,日积月累,这些在文本中学习到的词句就会滴水成川,聚沙成塔,成为学生的积极语用。3.拓展情节。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文本中的“空白”之处有的写的含蓄,有的写的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延伸空间。教师可以借助文本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练笔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既能进一步领会文本内容,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进行语用训练。如在顶碗少年中,练写的选项可以进行多项设计:.课文第一处省略号处的仿写。这一处省略号让人联想到少年还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引导学生试着接写“忽而”,进而感悟顶碗少年表演的精彩。.课文结尾省略号处

10、的续写。可以让学生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从这一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通过写话,进一步升华对“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轻言放弃”“宽容与关爱能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认识,让语言与人文同生共长。.故事情节的想象练写。课后,我们不妨让学生做这样一次练笔:如果顶碗少年第三次表演仍没有成功,你认为故事会怎么发展?联系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如此,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表达,课堂就有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时空,学生的语用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学文本可以千差万别,教学风格可以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行为等都应该指向“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主要参考文献:1. 薛法根.繁华落尽见真醇.上海:小学语文教师,2012.12.2. 曾扬明.化“修辞现象”为“语言运用”.太原:小学教学设计,20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