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ppt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29878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ppt(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一课时课标;课标;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原因、条件)。原因、条件)。2、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3、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重点重点)楚王问鼎楚王问鼎(前(前606年,楚庄王一直打到洛水边,年,楚庄王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观兵于周疆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在德不在鼎。”庄王庄王曰: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2、。九鼎。”王孙满曰:王孙满曰:“桀有乱德,鼎迁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问也。”楚王乃归。楚王乃归。史记楚世家史记楚世家(西周)(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诸侯争霸、兼并(战国)(战国)各国掀起自上各国掀起自上而下变法运动而下变法运动秦的统一秦的统一王权衰落,少王权衰落,少数民族的进攻数民族的进攻诸侯势力强大诸侯势力强大封建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的发展秦商鞅变法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成效最大“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咸阳秦秦秦兼兼

3、并并六六国国探究一 秦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原因有那些?客观原因1、社会基础: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全国统一2、政治基础:兼并战争,实现局部统一3、民心基础: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4、理论基础:韩非子的法家思想5、民族融合:春秋战国以来各族人民的初步 融合,有利于统一主观原因1、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其它国家2、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任用外来人才 正确的战略(远交近攻)(2005上海)上海)“六合之内,皇帝之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汉武帝开拓疆土

4、D忽必烈一定乾元忽必烈一定乾元B例题例题1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上最突出的表现是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各国普遍进行改革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奴隶起义频繁奴隶起义频繁例题例题2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发生在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发生在A公元前三世纪前期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B公元前三世纪后期公元前三世纪后期C公元三世纪前期公元三世纪前期 D公元三世纪后期公元三世纪后期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A.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最强秦国实力最强 B.B.

5、人民渴望统一,秦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人民渴望统一,秦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C.C.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战略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战略 D.D.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B一个历史事件能否成功或评价它的标准就是是一个历史事件能否成功或评价它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本题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本题为最佳选择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各地为最佳选择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人民对统一的渴望等,都属于区联系的加强,人民对统一的渴望等,都属于统一的条件,这是统一的前提和基础。而其他统一的条件,这是

6、统一的前提和基础。而其他条件,只有建立于基本前提条件下才能实现。条件,只有建立于基本前提条件下才能实现。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来统治呢?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专制主义专制主义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就是就是就是就中央决策中央决策中央决策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权;体现在人的专权;体现在人的专权;体现在人的专权;体现在中央官制中央官制中央官制中央官制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就是就是就是就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7、而言的,具体的关系而言的,具体的关系而言的,具体的关系而言的,具体指指指指地方服从中央地方服从中央地方服从中央地方服从中央;体现在地方官制的;体现在地方官制的;体现在地方官制的;体现在地方官制的变化。变化。变化。变化。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矛盾。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矛盾。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矛盾。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矛盾。(1)皇帝制度的建皇帝制度的建立立(2)中央官制的建立中央官制的建立(3)地方建立郡县制地方建立郡县制2、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皇帝制度的建立皇帝制度的建立1)、皇帝称号的由来嬴政认为自己嬴政认为自己德高德高“三皇三皇”,功过,功过

8、“五五帝帝”2)、皇帝制度的内容材料一:材料一:“法令出一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大事无论大小皆天下大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决于上”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材料二:“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史记卷六史记卷六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u皇帝独尊皇帝独尊 确立确立确立确立“皇帝皇帝皇帝皇帝”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

9、朕朕朕朕”;命令称;命令称;命令称;命令称 “制制制制”或或或或“诏诏诏诏”,印称,印称,印称,印称“玺玺玺玺”。u皇权皇权至上至上(核心核心)u皇位世袭皇位世袭皇帝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御史大夫丞相太尉诸卿(牵制)(牵制)(统率)(统率)(统率)(统率)直直接接控控制制(2)中央官制的建立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学思之窗学思之窗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载:载:有一天,秦始皇到梁山宫,从山上看见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了朕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

10、场者,并全部杀掉。回答:回答:(1)秦始皇为什么如此在乎丞相车骑的多少?)秦始皇为什么如此在乎丞相车骑的多少?(2)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3)试就此总结皇帝制度的特征和本质。)试就此总结皇帝制度的特征和本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丞相乃文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丞相乃文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秦始皇之所以注意丞相的活动,是为了防高权重。秦始皇之所以注意丞相的活动,是为了防止相权威胁皇权。止相权威胁皇权。当然也可能秦始皇认为丞相车当然也可能秦始皇认为丞相车骑多,过于讲排场,易于形成奢华腐败之风。骑多,过于讲排场,易于形成奢华腐败

11、之风。(2(2)在场者全部杀掉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残酷性,皇)在场者全部杀掉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残酷性,皇帝的话就是法令,事无小大,皇帝独裁;也反映秦帝的话就是法令,事无小大,皇帝独裁;也反映秦政严苛、残暴。政严苛、残暴。(3(3)皇帝制度的特征:)皇帝制度的特征:皇位终身与世袭、皇权至上皇位终身与世袭、皇权至上(核核心)心)皇帝独尊皇帝独尊 本质本质:是是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例题例题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基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设

12、三公等官职中央设三公等官职C地方实行郡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例题例题4秦朝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秦朝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掌丞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天子,助理万机”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事务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制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由太尉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由太尉“掌武事掌武事”ABCD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发生在秦始皇时期一次朝议发生在秦始皇时期一次朝议:丞相绾等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13、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其宁息,岂不难哉。”(3)废分封,设郡

14、县废分封,设郡县郡郡县县县令、县长县令、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形成过程:形成过程: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初设郡县;初设郡县;战国商鞅变法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统一后全面推行。全面推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郡县制的作用郡县制的作用乡乡里里中央政府以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地方行政机构构郡的下级行郡的下级行政机构政机构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不同点不同

15、点:分分封封制制郡郡县县制制官员产生官员产生方式方式划分标准划分标准影影响响相同点相同点:目的:目的:巩固自己的统治巩固自己的统治古代重要的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性质:性质:世袭产生世袭产生皇帝任免皇帝任免以以血缘血缘关系为基础关系为基础按按地域地域划分划分易形成分裂易形成分裂割据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统一思考 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君主世袭制相同;中央官制更为完备,主要职能部门分工明确;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皇帝至高无上,掌握实权比夏商周时期的天子更大。皇帝皇帝中央政权中央政权郡县及以下政权郡县及以下政权广大劳动者广大劳动者秦朝这套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确立皇帝皇帝中央中央地方地方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A 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以什伍为基层单位 B B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C C以编户为基层单位以编户为基层单位 D D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