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课.ppt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29863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第一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必修2第一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一课.ppt(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二 古代中国经济 主题一 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一、早期农业的出现及发展(原始社会的出现及发展(原始社会 夏夏商周)商周)1、耕作方式:2、生产工具:3、农作物品种:4、土地制度:5、生活方式:一、早期农业一、早期农业的出现及发展(原始社会的出现及发展(原始社会 夏夏商周)商周)1、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使用耒耜耕作并逐步懂得灌溉、除草、施肥;集体劳作。2、生产工具:从木石到商周使用少量青铜3、农作物品种:从南稻北粟到西周丰富的五谷桑麻均具备4、土地制度:从原始社会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周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5、生活方式:从迁徙到定居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先清

2、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用石犁翻土播种播种左图为左图为打制石器。打制石器。右图为右图为磨制石器磨制石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黍稷粟麦稻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战国以来)1、耕作方式:2、耕作技术:3、耕作制度:4、水利灌溉:5、土地制度: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战国以来)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1)春秋战国出现,汉朝以后成主要方式(为什么?)2)铁犁牛耕在汉、唐的突出发展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汉代、魏晋有何突出表现?3、耕作制度:汉代和

3、宋代以后有何显著不同?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战国以来)4、水利灌溉:战国、汉代、魏晋、唐朝、宋朝、明清有何突出发展?5、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发展铁制农具铁制农具汉代代田法汉代代田法 垄作法的特点是:在高垄作法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上田弃亩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这就叫“下田弃畎下田弃畎”。高田。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

4、于通风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透光。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隔年代换隔年代换隔年代换所以称作所以称作所以称作所以称作代田法代田法代田法代田法。”水旱从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无荒年,谓之天府。天府。“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都江堰。都江堰。都江堰。(余秋雨余秋雨余秋雨余秋雨)李冰父子李冰父子李冰父子李冰父子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

5、海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拔约500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之地,号称 八百里秦川八百里秦川。郑郑国国渠渠白渠白渠漕渠漕渠六辅渠六辅渠龙首渠龙首渠翻车的模型翻车的模型筒车筒车高转筒车高转筒车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南方南方高转筒车高转筒车宋代宋代水转筒车水转筒车水力为动力水力为动力清代清代风力水车风力水车风力为动力风力为动力三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小农经

6、济 1、含义: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吗?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特点是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部分,最本质点是家庭经营,规模小。2 2、特点:特点:1 1)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自给自足,具有封闭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性和和分散性分散性2 2)易受天灾、苛政、土地兼并等因素的影响,)易受天灾、苛政、土地兼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脆弱性具有脆弱性3 3)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耕细作3、形成形成于于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的原因的原因铁农具、牛耕的出

7、现和普及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井田制瓦解,封建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所有制确立有利:有利:有利:有利: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民农民农民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加强;政府的政府的政府的政府的重农政策重农政

8、策重农政策重农政策不利:不利: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沉重的剥削(赋税徭役)、严重的沉重的剥削(赋税徭役)、严重的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动荡的政局动荡的政局4、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5 5、地位及作用、地位及作用1 1 1 1)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2 2 2 2)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兴衰直接关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9、,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3 3 3 3)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末期,又严重地阻碍末期,又严重地阻碍末期,又严重地阻碍末期,又严重地阻碍了了了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近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近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近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近代中国落后代中国落后代中国落后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的重要原因的重要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之一。之一。之一。四、江南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南移1、以魏晋、

10、唐后期、五代两宋为例,分析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鼓励垦荒等重农措施;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民族融合、统治中心南移的影响等。2、经济重心南移魏晋时期,南北差距缩小;唐安史之乱之后,开始南移;南宋,重心移至北方江浙地区。A、耕作方式的进步、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赋税制度的变化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中国、中国“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和和“农本思想农本思想”的的影响影响2、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主,主要是因为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主,主要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