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新思考.ppt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29397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新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新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新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新思考.ppt(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新思考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新思考 华美芳 2004年10月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w(一)(一)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概念 w(二)(二)设计的概念设计的概念 w(三)(三)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的含义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一)、(一)、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通过信息传播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特定学习目标的活动。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原先不知道的知识,获得原先不具备的技能,形成和发展原先所没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进而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我们必须对学习活动进行精心地设计与安排,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我们把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与学的活

2、动称为教学。目标指向性、组织性和计划性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二)、(二)、设计的概念设计的概念 正是由于教学活动本身的特点,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活动进行设计。所谓设计是指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在开发某些事物和实施某种方案之前所采取的系统化计划过程。设计与其他形式的计划区别在于计划过程中所要求的精确性、仔细性和科学性的程度不一样。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一、教学设计的含义(三)、(三)、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的含义 综合教学与设计的概念,我们可以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

3、问题与需求,确立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试行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的一个系统过程。二、教学设计的意义二、教学设计的意义 w(一)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一)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w(二)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二)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 w(三)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三)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w(四)有利于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四)有利于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 w(五)有利于电化教育的开展和媒体教材(五)有利于电化教育的开展和媒体教材质量的提高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设计的特点三、教学设计的特点 w(一)教学

4、设计的系统性。(一)教学设计的系统性。w(二)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二)教学设计的灵活性。w(三)教学设计的具体性。(三)教学设计的具体性。四、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及教学四、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及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采用文字或图解的模式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描述是教学设计研究中体现系统论思想的一个特色。当代关心教学实践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教育技术学家都常用这样的模式来简化自己对教学设计过程的看法。五、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及五、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及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w肯普肯普 五、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及五、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及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过程

5、的基本要素w邵瑞珍邵瑞珍教授等教授等 开始陈述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原有水平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修改教程提出补救教学措施教学评定找出成绩不良的原因学生是否达到目标停止是否四、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及四、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及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w教学设计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设计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w1、制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求用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精确表述学习目标,这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w2、进行任务分析。、进行任务分析。确定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教学目标之间所需获得的能力和子能力及其层次关系。w3、选用教学方法。、选用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形式、媒体、活动等方面

6、的选择与设计。w4、开展教学评价。、开展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为修正教学系统设计提供实际依据。五、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五、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理念w(一)、教材理解(一)、教材理解个性化个性化w(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整合化整合化w(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简约化简约化w(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互动性互动性w(五)、学习方式(五)、学习方式有效性有效性w(六)、教学评价(六)、教学评价发展性发展性(一)、教材理解(一)、教材理解个性化个性化w什么是教材理解的个性化?什么是教材理解的个性化?酷不失规矩的自由发挥。教材理解的“个性”“不失规矩的自由发挥

7、”。(一)、教材理解(一)、教材理解个性化个性化 掌声一文生动地讲述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透过小英的神态、动作等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过程,由“自卑感激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而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都是由掌声引起的。随着小英的情感变化,读者也回渐渐领悟到“掌声”的内涵。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感情的变化,深刻领会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8、(一)、教材理解(一)、教材理解个性化个性化 掌声一文生动地讲述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课文以同学们的掌声为线索,具体描述了掌声前后小英的神态、动作,反映了小英的情感变化,并藉此揭示了掌声的深刻内涵。本文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动人,事理贴近学生生活,利于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整合化整合化w教学整合教学整合w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

9、教学策略。它是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科知识、课程资源等诸多相关的教学因素进行巧妙、有机的融合,使教学诸多因素相互渗透,纵横贯通,从而达到整体联动、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整合化整合化w目标整合目标整合w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不存在主与次。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目标则应该以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作为依托和载体。(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整合化整合化w实施阅读教学整合,必须敏锐地捕捉和准确地把握整合的契点。所谓契点,是指主线推进与各维度各层级

10、目标横向联动的交叉点、契合点、纵横贯通点。w找到了点,还要因点而异研究和设计整合之法。这个法应该在渗透上做文章。所谓渗透,即各维度各层级目标的教学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整合化整合化w什么叫料子?(指衣服)这就是料子,这种适合做(指衣服)这就是料子,这种适合做外套,那种适合做毛衣。人就和料子一样,有的人适合外套,那种适合做毛衣。人就和料子一样,有的人适合做演员,有的人适合做老师。(追问)梅兰芳小时侯适做演员,有的人适合做老师。(追问)梅兰芳小时侯适合唱戏吗?合唱戏吗?w为什么去拜师学艺?说说你的理想,揭示:每个说说你的理想,揭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梅兰芳的理

11、想是唱戏。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梅兰芳的理想是唱戏。(三(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简约化简约化w简约:现代汉语辞典释义,同简略。(三(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简约化简约化 w简约是一种自由的感觉,简约是一种优雅,简约是一种品味;简约也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性情的释放;简约是一种心境,能将都市人浮躁的心境趋向平和。现代生活中,我们要承受太多的压力,炫目的繁复设计慢慢遭到拒绝,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时期人们的一种较为放松的心态。但简约并不是简单。首先,简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生活品质,而不是简朴、吝啬、敷衍等对生活质量缺乏重视的生活态度。在喧嚣都市里,让我们的生活空间更自然、纯净、简洁、清新并且宁静。(

12、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互动性互动性 w课堂不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该拘泥于某些程式化的设计,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强调实施过程中开放地吸纳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意料之外的体验,鼓励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互动性互动性斯霞老师教斯霞老师教“祖国祖国”w师:小朋友,谁能说说祖国是什么?w生:祖国是一个城市。w师:上海、北京、南京是城市,它是我们的祖国吗?w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w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是一个国家,它们是我们的祖国吗?w生:(南京的孩子知道南京大屠杀)不,日本不是我们的祖国。w师:祖国是什么呢?w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四)、教学策

13、略(四)、教学策略互动性互动性w一:感悟不深入时一:感悟不深入时 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w生: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想让孩子出去看看花,散散心。w师:只是想让孩子去看花、散心吗?请再细细读文。w(学生阅读后还是不做声。)w师:读读最后一段看。w(学生反复读最后一节,有所感悟。)w生1:我明白了,母亲让我去看花还要让我像菊花那样坚强。因为文中说“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w生2:母亲想让我从菊花身上得到启示,秋风、寒意就好比是我瘫痪的腿,而菊花怒放,就启示我能像菊花那样,勇于面对困难。w生3:我还了解到后来我明白了母亲的心,懂得了要好好儿活。(四

14、)、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互动性互动性w二:碰到疑惑时二:碰到疑惑时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w师:说得很对,那你知道为什么要叫天门山吗?(生都摇头。)w师(边板画山边问):这 两座山像什么?w生1:啊,我知道了!这两座山就像是开着的门。w生2:这两座山非常雄伟高大,好像从天而降,又像是门户,所以把它叫做天门山。w师(颔首肯定):我想也是这样。w生:什么叫“天门中断楚江开”?w师:有懂的吗?(学生都摇头。)w师取出粉笔板画滔滔江水,从上而下,通过天门山。w生1:哦,这下我懂了。因为这叫天门山,好像两扇门被打开了。w生2:这句诗让我感受到楚江的水很汹涌,你看,好像把一座山冲成了两座。w生3:我知道了这

15、句诗实际是说楚江水很急,气势雄伟。(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互动性互动性w三:出现分歧时三:出现分歧时 可爱的草塘可爱的草塘w师(边出示卡片:没膝盖深,边问):谁来读?w生1:没mi膝盖深 生2:没mi膝盖深w生3:应该读没m膝盖深,因为是说水没m过膝盖。w生1:我觉得还是应该读没mi膝盖深,因为没过膝盖的水,他的脚踩进去会很冷的,再说,课文是说“我”脱掉鞋袜,没说挽起裤管。w师:你读得很仔细,说得也挺有理,让我们读读课文,看这时是什么季节。(生默读,探究)w师:在这里确实应读“m”,“膝盖”是一样东西,什么叫“mi膝盖深”?虽然,我们家乡话在表达时可能也会这么说,但这不规范,读“没mi

16、”时,在这里还应加上一个“到”字,叫“没到膝盖深”。读读看,是不是这样?(生自读,揣摩后点头同意。)(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互动性互动性w四:感悟偏差时四:感悟偏差时w师:“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中“我”需要的“它”是指什么?w生1:我觉得不是画,而是挑山工身上的一些精神。w生2:我觉得挑山工挑货上山是为了赚钱。他身上有什么精神?w师:我不否认他挑货上山是为了赚钱。但我们想一想,他是为了生活在辛勤地劳动,为了到达山顶在认真地工作。你看,他是不是认准了一个目标,而且为了这个目标在努力?w(生点头同意。)(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互动性互动性w五:冒出意外时五:冒

17、出意外时 海上日出海上日出w一生读文:“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w师:评价一下。w生:他读得很流利。不过,“透过云缝”读成了“射过云缝”了。w师:听得很仔细。那么,这里的“透过”能换成“射过”吗?认真读读想想。(生认真读文体会。)w生1:不能换,因为太阳是躲进云里,外面有云。w生2:因为是早晨的太阳,阳光还不是很强烈,光是透过来的。w生3:“透”表现了阳光努力要钻出云缝的意思。w生4:如果这里用“射”就与下面的“射”重复了,读起来不流畅。(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互动性互动性 全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的全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的“导导”。教师的

18、“导”可以体现于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体现于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沉浸在和谐、宽松而又积极、热烈的课堂情境中。可以体现于学习方法的选择,让学习方法随着学习内容的需要而需要。可以体现于学习价值的取向,让学生们思想的交锋、碰撞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还可以体现在丰富的学习形式、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等等。(五)、学习方式(五)、学习方式有效性有效性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的状态,使学习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成为人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因此,教学设计要关注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

19、责任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五)、学习方式(五)、学习方式有效性有效性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是否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与目标,是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任何轻松愉快的教学形式都必须要与教学的本质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魅力。(六)、教学评价(六)、教学评价发展性发展性 现代教学设计要强调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教育发展功能,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自己,赏识自己,找到进步的方向。同时,要通过深入有效的评价,及时强化和矫正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一句话,以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六)、教学评价(六)、教学评价发展性发展性一评价回归真实。一评价回归真实。二评价投入真情。二评价投入真情。三评价呼唤沟通。三评价呼唤沟通。四评价引领思维。四评价引领思维。五评价追求生动。五评价追求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