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十二交通五规划.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292105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75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洪市十二交通五规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景洪市十二交通五规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洪市十二交通五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洪市十二交通五规划.pdf(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章章章章章章章章 概概概概概概概概述述述述述述述述 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最便捷的水、陆、空联系枢纽。景洪市还是我国、云南省到东南亚、南亚旅游和货运的集散地,是我国同时开通陆上、水上、空中通往东南亚三国的唯一州市地区,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处亚洲公路网出入口的州市地区,是中路国际大通道的前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地缘优势十分突出。借助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景洪市已被云南省政府定为参与中、泰、缅、老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经济区计划的中心城市。“十一五

2、”时期,景洪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二五”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等因素要求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快速增长、运输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这就要求景洪市加强统筹规划,优化交通结构,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因此,尽快研究制定适应“十二五”发展新要求的交通发展对策和措施,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在此背景下,景洪市交通局委托江苏省交通规划院开展景洪市“十二五”交通规划。1.2 规划规划规划规划目标目标目标目标 1、系统总结“十一五”发展现状及存在不足。2、分析景洪市发展形势。3、根据景洪市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形势,分析景洪市交通发展的要求;从

3、切实指导全市交通建设有序开展出发,研究“十二五”期间交通发展目标,明确“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4、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成为景洪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技术性指导2 文件、领导决策的重要支撑。1.3 研究特征年研究特征年研究特征年研究特征年 基准年:2008 年 特征年:2010 年、2015 年、适当展望远景 2020 年 1.4 规划范围和对象规划范围和对象规划范围和对象规划范围和对象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景洪市域 6959 平方公里,包含下辖 10 个乡镇,1 个街道办事处,16 个社区,81 个行政村,710 个自然村,不包含城市规划区,但包括与主城区的衔接规划。2、研究内容 公路、

4、水运、铁路、航空、枢纽等的区域交通发展规划。1.5 研究过程研究过程研究过程研究过程 2010 年 3 月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发改委下达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景洪市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对各部门各专业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2010 年 4 月 景洪交通局联系我院开展景洪市“十二五”交通规划研究。2010 年 5 月 大纲形成,当月项目组赴景洪交通局汇报大纲,得到交通局认可,按照大纲编制思路,能够满足编制要求,并在交通局带领下前往各部门搜集资料。2010 年 6 月-8 月 形成征求意见稿。2010 年 9 月-11 月 征求意见。2010 年 11 月下旬 根据各部门反

5、馈意见,对报告进行完善,形成送审稿。3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二二二二二二二二章章章章章章章章 发发发发发发发发展展展展展展展展现现现现现现现现状状状状状状状状分分分分分分分分析析析析析析析析 2.1 景洪市经济发展现状景洪市经济发展现状景洪市经济发展现状景洪市经济发展现状 2.1.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概况概况概况概况 景洪市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是全州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的中心。东临江城县和勐腊县,西接勐海县、澜沧县,北连普洱市,南与缅甸接壤,紧邻老挝、泰国,国境线长 112 公里。景洪城位于澜沧江和流沙河之间,澜沧江由北向南穿城而过,昆洛公路从东到西越境而出。

6、景洪市东西横距 98 公里,南北纵距 112 公里,土地面积 6959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 95%,平坝占 5%。地形北高南低,境内山脉走向多由西北至东南,北部是无量山尾梢,有菠萝大山、三达山、关坪山、曼岔大山、基诺山等,西部是怒山余脉,有安麻山、路南山、广西边山、勐松西山等。境内河网密布,沟壑纵横,共有江河 71 条,皆属澜沧江水系。景洪是全国少有的湿热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静风少寒,基本无霜,一年分干季和湿季。当年 11 月到翌年 4 月为干季,5 月至 10 月为湿季。年降雨量 12001700 毫米,年平均日照 18002300 小时,风向多为西南风和东南风,年平均

7、风速 0.51.5 米/秒。景洪市居住着傣、汉、哈尼、布郎、基诺、拉祜、彝、瑶等 13 个民族。2008年末,辖区有人口 115865 户,390311 人。少数民族人口 272378 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69%。农业人口 233347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59%。图图图图2-1 景洪地理区位示意图景洪地理区位示意图景洪地理区位示意图景洪地理区位示意图 2.1.1 社会社会社会社会经济经济经济经济发展现状发展现状发展现状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景洪市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增加投入,促进消费,强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8 年,全市地

8、区生产总值 63 亿元,增长 16%(按可比价计算)。其4 中,第一产业 17 亿元,第二产业 17 亿元,第三产业 29 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 272746,固定资产投资 46 亿元。2.2 景洪市综合交通现状景洪市综合交通现状景洪市综合交通现状景洪市综合交通现状 2.2.1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公路 预计至 2010 年,全市公路总里程将达到 3338 公里(不包含农场公路),其中:国道 166 公里、省道 101 公里、省管县道 167 公里、地管县道 217 公里,乡村公路里程达 2687 公里。景洪市农村公路中,按技

9、术等级分二级公路有 6 公里,四级公路有 1155.67公里,等外公路有 1754 公里。按路面类型分沥青路面有 220 公里,水泥路面有36 公里,砂石路面有 983 公里,无路面有 1675 公里。?航道、港口 景洪市辖区有两条江(澜沧江、小黑江),15 个水库,但真正能具备船舶通航的水域只有澜沧江。澜沧江在景洪市辖区内只有 108 公里,西起南果河电站,东至罗梭江岔口宫丙山止。在全市辖区内有 15 道民间渡口,经市人民政府已审批具备合法手续的渡口有 10 道,其余 5 道渡口至今未经审批,还属于民间渡口,渡运量比一些已审批的渡口量还要大。“十一五”期间,景洪建设了曼迈桑康水库景区码头,勐

10、罕镇渡口码头、14公里、4 公里渡口码头、库区电站码头。?航空 西双版纳机场位于景洪市城市的西南,距市中心直线距离约 5 公里,机场于1987 年 12 月 1 日动工兴建,1990 年 4 月 7 日正式投入使用,飞行区等级为 3C。1995 年底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国籍飞机开放的航空口岸,1997 年 1 月正式对外5 开放。为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九五”期间西双版纳州先后两次对机场进行了改造,1996 年建成了面积为 3931 平方米的国际航站楼;2000 年改造了国内航站楼,使面积增加到 4870 平方米,并与国际航站楼联成一体。1995 年西双版纳机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际口岸机场,目前也

11、已开通了昆明、重庆、成都、广州、武汉、长沙、桂林等国内十余航线及到泰国曼谷等地的国际航线。每天有 610 个航班,即将开通至仰光、万象等航线,为省内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2009 年客运吞吐量达到了 163.7 万人次。机场建成运营至今,州、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对机场的建设十分关心,并加强了安全运输监督,使之成为了版纳最快速、最安全的交通运输线。?铁路 目前,景洪市境内尚无铁路。图图图图2-1 景洪景洪景洪景洪交通现状交通现状交通现状交通现状图图图图 2.2.2 综合运输量现状综合运输量现状综合运输量现状综合运输量现状 2.2.2.1 客运 作为州府所在地,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州的政治

12、、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州的人员交流和物资集散中心。在快速发展的州域客运市场中,景洪市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1991 年以来,景洪市全社会客运量占全州客运总量的比例在 57%至 83%之间波动,平均为 68%。2008 年,景洪市综合客运量达到 1640 万人,占到西双版纳总量的 76%。西双版纳州及景洪市历年全社会客运量西双版纳州及景洪市历年全社会客运量西双版纳州及景洪市历年全社会客运量西双版纳州及景洪市历年全社会客运量 表表表表 2 2 2 2-1 1 1 1 年份 客运量(万人)西双版纳州 景洪市 景洪市占全州的比例(%)1991 424 291 68 1992 534 304 57

13、1993 558 322 57 1994 662 418 63 1995 726 599 82 6 1996 782 621 79 1997 1172 671 57 1998 1022 696 68 1999 1132 657 58 2000 871 579 66 2001 953 678 71 2002 1021 674 66 2003 965 670 69 2004 1227 783 63 2005 1297 956 73 2006 1858 1374 74 2007 1942 1529 78 2008 2167 1640 76 注:参考景洪公路运输枢纽客运枢纽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图图图图2

14、-1 景洪市全社会客运总量景洪市全社会客运总量景洪市全社会客运总量景洪市全社会客运总量变化趋势图变化趋势图变化趋势图变化趋势图 图图图图2-2 1991-2007 年景洪市全社会客运量占全州的比例年景洪市全社会客运量占全州的比例年景洪市全社会客运量占全州的比例年景洪市全社会客运量占全州的比例 从各种运输方式承担的客运量比例来看,公路运输在景洪市综合客运体系中一直居主导地位,公路客运的分担比例基本上均维持在 80%以上。尽管2000-2004 年间受西双版纳机场投入运营的分流影响,公路客运量所占比例由98.1%降为 84.9%,但从 2005 年开始又有所回升,2008 年公路客运分担比例达到了

15、 90.0%。景洪市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及比例一览表景洪市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及比例一览表景洪市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及比例一览表景洪市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及比例一览表 表表表表 2 2 2 2-2 2 2 2 年份 客运量(万人)分担比例(%)公路 水路 航空 合计 公路 水路 航空 1990 320 4 2 326 98 1 1 1991 280 5 6 291 96 2 2 1992 290 5 9 304 95 2 3 1993 307 1 14 322 95 0 5 1994 393 1 24 418 94 0 6 1995 544 3 52 599 91 1 8 1996 550 2 69

16、621 89 0 11 1997 591 1 79 671 88 0 12 1998 604 1 91 696 87 0 13 1999 521 1 135 657 79 0 21 2000 493 1 85 579 85 0 15 7 2001 585 1 92 678 86 0 14 2002 583 1 90 674 87 0 13 2003 574 1 95 670 86 0 14 2004 665 1 117 783 85 0 15 2005 833 1 122 956 87 0 13 2006 1213 2 159 1374 88 0 12 2007 1347 2 180 1529

17、 88 0 12 2008 1476 1 163 1640 90 0 10 增长率(%)1991-1995 11-6 88 13-1996-2000-2-20 10-1-2001-2008 15 10 11 15-注:参考景洪公路运输枢纽客运枢纽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2.2.2.2 货运 在快速发展的州域货运市场中,景洪市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西双版纳州的货物运输组织也主要是由景洪市承担。1996 年以来,景洪市全社会货运总量占全州货运总量的比例在 35%至 91%之间波动。2008 年,景洪市综合货运量达到703 万吨,占西双版纳总量的 87%。西双版纳州及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西双版纳州及景洪市

18、历年全社会货运量西双版纳州及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西双版纳州及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 表表表表 2 2 2 2-3 3 3 3 年份 货运量(万吨)景洪市占全州的比例(%)西双版纳州 景洪市 1996 391 232 59 1997 604 212 35 1998 756 33 44 1999 683 362 53 2000 619 311 50 2001 621 301 48 2002 654 344 52 2003 690 420 60 2004 1193 445 37 2005 1101 670 60 2006 1091 991 91 2007 854 618 72 2008 806 7

19、03 87 注:参考景洪公路运输枢纽货运枢纽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8 图图图图3-13 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 图图图图3-14 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占全州的比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占全州的比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占全州的比景洪市历年全社会货运量占全州的比 从各种运输方式承担的货运量比例来看,公路运输一直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尽管 2001 年以后公路货运承担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公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总量的比例一直维持在 90%以上,在景洪市的综合货运体系中公路货运的优势非常明显。景洪市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及比例一览表景洪市各种运输方式

20、货运量及比例一览表景洪市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及比例一览表景洪市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及比例一览表 表表表表 2 2 2 2-4 4 4 4 年份 分担比例(%)公路 水路 航空 合计 公路 水路 航空 1995 348 3 0 351 99 1 0 1996 230 2 0 232 99 1 0 1997 210 2 1 213 99 1 0 1998 333 1 1 335 99 0 0 1999 360 2 1 363 99 1 0 2000 308 3 1 312 99 1 0 2001 297 4 1 302 98 1 0 2002 331 13 1 345 96 4 0 2003 407

21、13 1 421 97 3 0 2004 431 14 1 446 97 3 0 2005 639 30 1 670 95 5 0 2006 951 39 1 991 96 4 0 2007 577 40 1 618 93 7 0 2008 668 33 2 703 95 5 0 增长率(%)1996-2000-2 0 50-2-2001-2008 9 45 5 10-注:参考景洪公路运输枢纽货运枢纽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2.3 交通发展交通发展交通发展交通发展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现状评价 2.3.1 发展成就发展成就发展成就发展成就 1.1.1.1.公路公路公路公路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

22、施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9“十一五”期间,景洪交通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景大公路由四级提升为二级,绕城公路有序推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撑。到 2010年,景洪市初步形成以国道 213 和国道 214 为骨架,利用县道、乡道沟通各乡镇的公路网络。通往地州市府所在地公路均为四级以上沥青路面;通往口岸公路也均为四级以上沥青路面。“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乡镇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共建成农村公路 629.26 公里,总投资 13196.53 万元;农村公路桥梁共 11 座,全长 308.314 米,总投资 472.4235 万元。“十一五

23、”末农村公路规模达到 1435.26公里。景洪市于 2009 年提前完成了“村村通”工程,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村公路分年度具体建设完成情况如下:、2006 年通达工程,公路全长 15 公里,总投资 240 万元。、2007 年通达工程,公路全长 182.8 公里,总投资 3580 万元。、2007 年追加通达工程,公路全长 59 公里,总投资 1174 万元。、2007 年路网改造工程,基诺山乡扎吕村通村公路,建设里程 4.3 公里,总投资 178.24 万元。、景洪市 2006-2007 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工程,公路全长 47.3 公里,总投资 341.4

24、万元。、2007 年兴边富民工程,景讷乡大寨至大桥公路,建设里程 15.79 公里,总投资 159.99 万元。、2007 年经济干线工程,大渡岗大干坝至新山公路,建设里程 34.63 公里,总投资 176.8 万元。、2008 年克木人项目,公路全长 33.5 公里,总投资 1005 万元。、2008 年通乡油路工程,景哈乡至八分场公路,公路全长 25 公里,总投资 1839 万元。、2008 年通达工程,公路全长 78.2 公里,总投资 1174 万元。、2008 年县道景讷公路大修工程,公路全长 10 公里,总投资 520 万元。10、景洪市 20082009 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交通

25、建设项目:昆格村委会曼坝老至曼蚌汤公路、跳坝河村委的新山至跳坝河公路、跳坝河村委会芹菜塘至新田坝公路,全长 19.05 公里,总投资 250 万元。、2009 年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普文镇试验林场至联合村公路,全长 7 公里,总投资 82.6 万元;景哈乡曼龙至官木公路,全长 24.5 公里,实际修建里程23 公里,总投资 248.6 万元。、勐龙镇南盆村委会龙秋大寨公路,全长 10 公里,总投资 68.9 万元、云南西双版纳灵长类模式动物中心进场公路,项目位于景洪市大渡岗乡关坪村委会,全长 2.37 公里,总投资 207.2 万元。、嘎洒镇南联山至曼弄枫连接线公路,全长 2.32 公里,路基宽

26、 6.5 米,路面 3.5 米,手摆石路面,总投资 76.8 万元。、基诺山巴卡村委会公路,四级沥青路面,全长 1.7 公里,总投资 129万元。、其它农村公路桥梁工程,完成普文镇蔬菜队 1-40 米纲吊桥,全长 64 米,总投资 21.8895 万元;普文镇大窝塘龙潭河 1-8 米板桥,全长 19.98 米,总投资13.458 万元;普文镇称杆村委会李宝田村马鞍山 2-8 米板桥,全长 27.5 米,总投资 27.9802 万元;基诺乡巴来村委会小巴洒村桥 18 米板桥,全长 15.18 米,总投资 37.041 万元;基诺乡巴来村委会巴来小寨村小组 18 米板桥,全长 16.04米,总投资

27、 19.7999 万元;基诺山中学人行天桥;全长 22.104 米,总投资 33.2758万元;大渡岗乡曼岔村桥梁工程 2-16 米预应力空心板桥,全长 44.01 米,总投资116.1791 万元;勐龙镇班南坎 1-18M 装配式钢桥,全长 24 米,宽 5.85 米,总投资 32.9 万元;勐旺乡瑶家村委会大寨村小组 1-10 米现浇空心板桥,长 22.9米,建设资金 29.6 万元;勐旺乡瑶家村委会懒板凳村小组 1 号 1-16 米预应力空心板桥,全长 26.3 米,总投资 70.6 万元;勐旺乡瑶家村委会懒板凳村小组 2号 1-16 米预应力空心板桥,全长 26.3 米,总投资 69.

28、7 万元。(19)、2009 年通达工程,公路全长 58.3 公里,总投资 1745 万元。11 2 2 2 2.水运水运水运水运码头建设逐步码头建设逐步码头建设逐步码头建设逐步推进推进推进推进 “十一五”期间,景洪市完成曼迈桑康水库景区码头、勐罕镇渡口码头、14公里、4 公里处渡口码头、库区电站码头。澜沧江在景洪市辖区上游已形成一个库区,渡口有 5 道,未经审批属民间农业生产渡口;库区下游有 10 道渡口。3 3 3 3.民航系统已取得较大成绩民航系统已取得较大成绩民航系统已取得较大成绩民航系统已取得较大成绩 “十一五”期间,西双版纳机场扩建有序推进中,主要是对国内航站楼进行改造。西双版纳机

29、场为国际口岸机场,已开通了昆明、重庆、成都、广州、武汉、长沙、桂林等国内十余航线及到泰国曼谷等地的国际航线,为省内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4 4 4 4.运输运输运输运输生产生产生产生产明明明明显提高显提高显提高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景洪市的综合交通网完成客货运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客运量增长迅速。2008 年共完成客运量 1640 万人次,比“十五”末增长了 72%,完成运量 703 万吨,比“十五”末增长了 5%。2.3.2 存在存在存在存在不足不足不足不足 1 1 1 1.综合交通发展不平衡综合交通发展不平衡综合交通发展不平衡综合交通发展不平衡 景洪市公路、水运和航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30、,而铁路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十一五”期末,景洪市尚无铁路线直接利用,综合交通网络未能统一布局,协调发展。2 2 2 2.公路结构尚欠公路结构尚欠公路结构尚欠公路结构尚欠均衡均衡均衡均衡 12 景洪市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虽然已有较为长足的发展,但作为祖国西南的对外门户,身处运输大通道的重要位置,景洪市对外交通高等级公路比重仍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洪市群众出行及大量过境交通的出行。景洪市地管公路中,技术等级较高的为二级公路,且里程仅为 6 公里,其余都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同时,低级路面和无路面公路里程所占比例比较高90%多,每逢阴雨天,公路运输极其困难,个别路段经常出现塌方和泥石流现象,交通事

31、故时有发生,成为制约社会及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3 3 3 3.水运潜力仍待挖掘水运潜力仍待挖掘水运潜力仍待挖掘水运潜力仍待挖掘 澜沧江黄金水道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在景洪市辖区内有 15 道民间渡口,经市人民政府已审批具备合法手续的渡口只有 5 道;其余 10 道渡口至今未经审批。“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码头中,尚有勐宋渡口码头、曼听渡口码头、16公里处渡口码头、曼飞龙水库码头、曼么耐水库码头未能完成,大大制约了景洪市水运系统的运输效率和效益。4 4 4 4.机场集疏运系统尚需完善机场集疏运系统尚需完善机场集疏运系统尚需完善机场集疏运系统尚需完善 西双版纳机场目前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对景洪市乃至

32、西双版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为西双版纳机场集疏运服务的高等级公路仅有机场高速和国道 214,未能形成能力充分、结构均衡的机场集疏运体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机场优势的发挥。5.5.5.5.客货运场站建设滞后客货运场站建设滞后客货运场站建设滞后客货运场站建设滞后 景洪市站场建设相对滞后,客、货运经营主体分散、负担重、效益差、积极性不高。农村客运网络还未真正建立起来,缺乏整体规划指导。作为面向东南亚大型枢纽中心的基础配套设施尚未建成。6 6 6 6.交通建设资金保障能力仍然严峻交通建设资金保障能力仍然严峻交通建设资金保障能力仍然严峻交通建设资金保障能力仍然严峻 13 交通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筹资渠道和融

33、资能力等资金保障能力还较脆弱。交通建设难以从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更难以转变为社会行为。良性、稳定的筹融资体制尚未构建,交通建设筹融资体系缺乏,地方财政无力支撑交通建设。2.3.2 经验借鉴经验借鉴经验借鉴经验借鉴 丘北经验是指云南省东南部的丘北县在建设发展当地公路交通网络,培育农村客运市场,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丘北县盛产的辣椒,风景优美,林业发达,是云南省度假休闲基地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云南省林业重点县,优质烟叶基地。因此当地的公路交通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发展公路交通的过程中,丘北县各级各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建设农村公路网络、培育农

34、村客运市场、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络、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丘北县实际的工作模式,给其他地区发展农村公路网络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1)在培育农村客运市场方面,丘北县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区别不同情况减免营运税费,压缩营运成本,降低客运票价;(2)在农村机动车和驾驶员管理方面,按户籍式的管理方法,建立了农村机动车和驾驶员登记簿,实现“一车一档”,并对车辆、驾驶员实行“一盯一”的管理方式,强化了源头管理;(3)在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方面,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办法,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养”的原则,通过出让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权,

35、鼓励私营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修路、护路,改善农村道路的通行条件;(4)在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丘北县选评村委会主任或支书兼任交通协管员,选拔知法懂法、办事公道的人员担任基层监督员,初步构建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5)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印发了交通安全宣传手册,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14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形势与需求发展形势与需求发展形势与需求发展形势与需求 3 3 3 3.1.1.1.1 发展形势发展形势发展形势发展形势 3.1.1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政策环境 1、国际门户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景洪市被云南省 25 个“兴边富民工程”县市之一。“十二五”时期

36、,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先导作用和基础作用,打破行政区域束缚,加快交通一体化进程,构建一个联系更加紧密、对外更加开放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重点加强与临近市县、相邻国家等地区的对接,谋求合作共赢,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机构改革的深化推进 云南省“大部制”改革正在实施,目前云南省部分州、地级市、县已经完成县(市)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十二五”期是县市交通系统机构改革深入落实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围绕“整合交通运输行政资源,统筹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的总体要求,深化“大部制、大交通”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平稳承接相关职责,加强其职能转变后应对措施研究,提升行

37、业管理能力,推动综合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发展。3、燃油税费改革理顺税费关系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燃油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决策,也是理顺税费关系,建立依法以税筹集交通运输发展资金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对交通运输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燃油税费改革后,原先利用交通运输规费质押贷款筹集公路建设资金的融资平台出现了新的情况,各地交通运输建设与养护资金的拨付管理出现新的变化;取消二级公路收费还贷使普通公路的建设与发展面临新问题。景洪市高等级公路比例相对较低,现有公路的管养,基本依赖州、省、国家的补贴,“十一五”期间,公路的

38、管养仍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十二五”期,15 需要结合成品油税费改革,探索交通长远发展的投融资新体制,借鉴省内外好的经验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3.1.2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 “十一五”时期,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景洪市被列为云南省 47 个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市、30 个工业园区重点规划县市和 15 个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县市之一,这一系列扶持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景洪市自我发展的能力。景洪市紧抓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达到了 15%,景洪市经过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十一五”黄金时期。目前景洪市 GDP 居全省第 23

39、位,2008 年景洪市曾提出:“举四手借外力,以景洪速度推经济发展,到 2020 年景洪市经济跃入全省前十强”的经济发展目标,景洪市的经济发展任重道远。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交通需求的增长,无论是市民随着收入的增多而增加的出行需求,还是企业随着生产的扩大而增加的运输需求,加上景洪市较发达的旅游事业,都对交通部门提出了更多更大的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交通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降低交通成本,带动物流成本、商务和制造业成本的降低,进而带动经济成本的降低,提高景洪市竞争力优势。3.1.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1、“改善民生”成为重要取向 国家致力于推动社会发

40、展模式转型,满足人民群众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求。“十二五”期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民生的改善,社会发展今后重要着眼点将以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幸福感为首要目的。景洪市是多民族聚集的城市,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方能有效地促进景洪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各民族村之间已经实现村村通,但部分道路存在硬化率低、路幅窄等问题,建议“十二五”期间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有效地促进各民族村的团结稳定的发展。16 交通运输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服务水平,统筹区域、城乡之间一体化发展,保障民生幸福。一方面要注重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阶段提供“量”和“质”同

41、步提升的高品质运输服务,另一方面,满足多样化的百姓出行需求,在发展高端交通产品,提供高端运输服务的同时,更要把最广阔的交通空间留给最广大的普通群众,实现基本交通服务均等化。另外,要更加重视建立健全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各种突发事件的交通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应对反应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2、资源环境制约要求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 2003 年 7 月,景洪市政府向国家旅游局递交了景洪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申请书。并根据景洪市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选择申报了两个专项内容,即:“中国最佳民俗风情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绿色旅游城市”。景洪市动植物、地热、矿产、水资源极其丰富,有“绿

42、色宝库”、“物种基因库”之称,建有亚洲最大的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出口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蝴蝶养殖场;风光风情旖旎浓郁,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2008 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30.87 亿元。“十二五”交通发展依然面临土地、环境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又成为全球焦点。因此要求我们在谋求交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切实转变交通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铁路、水运等资源节约型运输方式,致力于提供畅达的运输服务,提高效率、减少拥堵、节约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变资源约束型发展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着力打造以“低碳排放”为特

43、征的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合云南省铁路网规划,“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建设泛亚铁路建设;根据云南省航道网规划,“十二五”将进一步做好澜沧江航道等级提升等建设。3.1.4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 交通运输行业是信息技术运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景洪市交通局并17 没有自己的门户网站,挂靠于西双版纳州政务信息网。“十二五”期间,景洪市交通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信息化的建设,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积极推进物联网在交通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3.2 3.2 3.2 3.2

44、 交通需求预测及发展格局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及发展格局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及发展格局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及发展格局分析 3.2.1 需求总量预测需求总量预测需求总量预测需求总量预测 根据景洪市客货运量与经济的关系分析,结合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采用回归分析、弹性系数、趋势外推等多种方法进行运量预测,再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影响运输需求的相关因素与运输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的需求总量验证预测结果,最后得到景洪市未来交通运输需求总量。预测基年:2008 年;预测特征年,2015 年、2020 年。(1 1 1 1)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 本次综合客运量预测主要考虑经济、服务发展、人口因素,其中人均 G

45、DP指标用于反映经济因素,总人口指标用于反映人口因素,第三产业用于反映服务因素;综合货运量预测主要考虑 GDP、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运输需求的影响,以下为各指标的历史年数据,综合运量选取五种运输方式的总和。通过 Origin7.5 软件分析,运量指标与各自变量具有相关性显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下表:基于模型一定基础上的可信度,得到运量与社会经济等指标的模型参数如下:(2 2 2 2)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 一个地区 GDP 年均增长率与其客货运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18 以用运输量的需求收入弹性来表示。弹性系数主要考虑未来经济增长对运输需求的影响。运输需求的收入

46、弹性系数=运量增长率/GDP 增长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7 年至 2008 年,景洪市的客运量、货运量的需求弹性分别为 0.92、1.01,但是不同年份之间的客货运需求弹性系数差别很大,很难找到其变化的规律。为了更好的反映运输需求弹性系数的变化,对这些年份的运输需求以 3 年、4 年、5 年作了更长跨度的移动平均。图 3-1 和图 3-1 反映了三个时间跨度的运输需求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反映出无论是客运量需求弹性系数还是货运需求弹性系数变化仍然较大,客运量需求弹性系数在(0,1.0)之间收敛,货运量需求弹性系数在(0,1.2)之间运行。考虑到未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推

47、进,客运需求弹性系数趋于增长;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货运需求弹性具有下降的趋势。由此,我们推荐未来年的客货运需求弹性取值区间如下:注:未来时期运输需求弹性系数取推荐区间的中间值。由此,结合未来时期 GDP 增长情况的预测,得到未来时期客运量、货运量两个指标的年均增长速度,从而得到未来特征年的客运量和货运量,如下:(3 3 3 3)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 虽然事物发展有跳跃过程,但主要还是渐近发展的,运量的发展也同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相关政策影响下渐近式发展的,因此可采用趋势外推法对综合运量进行预测。通过对几种外推模型的计算,最终选择 S 曲线、复合曲线模型和指数曲

48、线作为预测模型。根据以上推算模型和近 10 年景洪市综合运量的统计值,应用 Origin7.5 软件进行数据拟合,拟合结果如下,S 曲线:2R=0.9237(客运)、2R=0.8931(货运);复合曲线:2R=0.9245(客运)、2R=0.9166(货运);指数曲线:2R=0.925819(客运)、2R=0.9352(货运),预测的 2015 和 2020 年综合客运量和综合货运量见表 3-8。综合客运量预测模型:S 曲线:263447143.32)tety=(复合曲线:53t8.3 101.068ty=指数曲线:40.0658t7.84 10ety=综合货运量预测模型:S 曲线:21687

49、7119.84)tety=(复合曲线:43t8.26 101.0557ty=指数曲线:40.0542t6.85 10ety=(4 4 4 4)综合运量预测值综合运量预测值综合运量预测值综合运量预测值 根据以上综合客货运量预测过程,由统计数据推算的各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汇总如下:3.2.2 运输需求结构分析运输需求结构分析运输需求结构分析运输需求结构分析 随着景洪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未来全市运输结构将面临较大的调整空间:客运结构上,随着泛亚铁路的投入运营,长距离出行又将增加一种出行方式,铁路运输总量将存在一个从无到有的增长过程,至“十二五”末铁路运输将占到总量的一定比例

50、,但是总体上说公路客运依然是景洪市客运不可撼动的主体运输方式。同时,航空运输和水运仍将在景洪市客运中占到一定的比例。货运结构上,泛亚铁路的投入运营导致铁路运输总量将存在一个从无到有的增长过程;同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公路运输份额在“十二五”期内可能持续保持在高位;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时,货物需求20 的特性也将出现变化,小批量多样化的需求会显著增长,特别是高附加值货物比重的增多使公路承担的货运量比重有所下降。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4.1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