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7927401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页(共 页) 学年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 分钟,满分 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 分)诗词,描摹自然美好的意境,寄寓丰盈隽永的情思,抒写勇担使命的理想,激励世代传承的担当,展现优秀文化的魅力。 郑州某中学八()班正在开展“诵读经典诗词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识音形】请给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 分)读诗,可以洗涤( )心灵。 当我们身处逆境,那就去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

2、豪迈便会横扫你潜( )滋暗长的阴晦情绪,让自信驻守心间;当我们屡获赞誉,那就去读“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徐庭筠的豁达便会消散你妄自尊大的傲慢之气,让谦逊 ( )显智慧让我们穿越时光 ( )道,冲破思想禁 ( ),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洗涤( ) 潜( )滋暗长 ( )显( )道 禁 ( ) 【填名句】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 分)关键词古诗文名句新闻摘录老当益壮 ,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放弃高薪,重返故土! 尹志尧退休后回国创业,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志向坚贞 ? 。 刘桢 赠从弟(其二)教育扶贫,矢志不移! 张桂梅坚守滇西,攻坚克难,点亮乡村女孩的梦想。誓死报国 ,

3、。 李贺 雁门太守行保卫国土,寸步不让! 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四名中国战士用生命践行誓言。思考:古今英雄的精神是贯通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改变,他们的立场、志向绝不会转移,这正如孟子在富贵不能淫 中所言: “,。” 【晓词牌】结合古诗词知识,为下面两首词选择合适的词牌名。 ( 分)(甲)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乙)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页(共 页) 采桑子 浣溪沙 天净沙 如梦令 渔家傲甲: 乙: 【辨意象】结合诗句内容,选择或书写正确的

4、意象。 ( 分)斜阳流水推 ( )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纪昀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篷 蓬 鹏鸟啼芳树丫,( )衔黄柳花。 (张可久 凭栏人暮春即事) 【保连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分)诗词有一个共通的特点 。 韵律讲的是两件事情:一是韵,即所谓押韵。 诗歌的押韵,使作品具有音韵和谐之美; 。诗歌的节奏,使作品具有张弛有度的音乐美。 诗歌的韵律需要吟咏才能体会,韵律不能简单地一分为二:韵中有律,注重押韵的诗词自有节奏;律中有韵,节奏鲜明的诗词自有神韵。 【解疑惑】假如你是李老师,请结合右图解答小豫同学的疑惑。 ( 分)李老师:您好。 我酷爱诗词,小学阶

5、段就能背诵几百首古诗词,感觉自己俨然是一个小诗人。初中阶段您带领我们探究了意象、韵律等古诗词知识,可是探究越深入,我就越觉得自己知之甚少,现已信心全无。 我还有必要坚持自己的爱好吗? 请老师指点迷津。您的学生:小豫 年 月 号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图二、阅读与鉴赏(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题。 ( 分)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是孟郊的句子,人与疲马羁禽无异,高飞远走,疲于津梁,不免怀念自己的旧家园。我的老家在北平,是距今一百几十年前由我祖父所置的一所房子。 地基比街道高得多,门前有四层石台阶,情形很突出,人称“高台阶”。 原来门前还有左右分列的上马石凳,因妨碍交通

6、被拆除了。 门不大,黑漆红心,浮刻黑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门框旁边木牌刻着“积善堂梁”四个字。 打开大门,里面是一间门洞,左右分列两条懒凳,从前大门在白昼是永远敞着的,谁都可以进来歇歇腿。父母带着我们孩子住西厢房,姊妹兄弟四个孩子睡一个大炕,好热闹。 尤其是到了冬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页(共 页)天,白天玩不够,夜晚钻进被窝齐头睡在炕上还是叽叽喳喳笑语不休,母亲走过来巡视,把每个孩子脖梗子后面的棉被塞紧,使不透风,我感觉异常舒适温暖,便怡然睡了。 我活到如今,夜晚睡时脖梗子后面透凉气,便想到母亲当年那一份爱抚的可贵。 母亲打发我们睡后还有她的工作,她需要去伺候公婆的茶水点心,直到午夜;她

7、要黎明即起,张罗我们梳洗,她很少睡觉的时间。 等到“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情形又周而复始,于是女性惨矣!我生在西厢房,长在西厢房,回忆儿时生活大半在西厢房的那个大炕上。 炕上有个被窝垛,由被褥堆垛起来的,十床八床被褥可以堆得很高,我们爬上爬下以为戏,直到把被窝垛压到连人带被一齐滚落下来。 炕上有个炕桌,那是我们启蒙时写读的所在。 我同哥姐四个人,盘腿落脚地坐在炕上,或是把腿伸到桌底下,夜晚靠一盏油灯,三根灯草,描红模子,写大字,或是朗诵“一老人,入市中,买鱼两尾,步行回家”。 我会满怀疑虑地问父亲:“为什么他买鱼两尾就不许他回家?”惹得一家大笑。 有一回我们围着炕桌夜读,我两腿清酸,一时忘形把

8、膝头一拱,哗啦啦一声炕桌滑落地上,油灯墨盒泼洒得一塌糊涂。 母亲有时督促我们用功,不准我们淘气,手里握着笤帚疙瘩或是掸子把儿,做威吓状,可是从来没有实行过体罚。这西厢房就是我的窝,夙兴夜寐,没有一个地方比这个窝更为舒适。小时过年固然热闹,快意之事也不太多。 除夕满院子撒上芝麻秸,踩上去咯吱咯吱响,一乐也;宫灯、纱灯、牛角灯全部出笼,而孩子们也奉准每人提一只纸糊的“气死风”,二乐也;大开赌戒,可以掷状元红,呼卢喝雉,难得放肆,三乐也。 但是在另一方面,年菜年年如是,大量制造,等于是天天吃剩菜,几顿煮饽饽吃得人倒尽胃口。 杂拌儿么,不管粗细,都少不了尘埃细沙杂拌其间,吃到嘴里牙碜。 撤供下来的蜜供

9、也是罩上了薄薄层香灰。 压岁钱则一律塞进“扑满”,永远没满过,也永远没扑过,后来不知到哪里去了。 天寒地冻,无处可玩,街上店铺家家闭户,里面不成腔调的锣鼓点儿此起彼落。 厂甸儿能挤死人,为了“喝豆汁儿,就咸菜儿,琉璃喇叭大沙雁儿”,真犯不着。 过年最使人窝心的事莫过于挨门去给长辈拜年,其中颇有些位只是年齿比我长些,最可恼的是有时候主人并不挡驾而教你进入厅堂朝上磕头,从门帘后面蓦地钻出一个不三不四的老妈妈:“哟,瞧这家的哥儿长得可出息啦!”还有一个后院,四四方方的,相当宽绰。 正中央有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榆树。 后边有榆(余)取其吉利。 这棵榆树不但大而且枝干繁茂,其圆如盖,遮满了整个院子。 每逢春

10、暮,榆树开花结荚,名为榆钱。 榆荚纷纷落下时,谓之“榆荚雨”(见荆楚岁时记)。 我们北方人生活清苦,遇到榆荚成雨时就要吃一顿榆钱糕。 名为糕,实则捡榆钱洗净,和以小米面或棒子面,上锅蒸熟,舀取碗内,加酱油、醋、麻油及切成段的葱白葱叶而食之。 我家每做榆钱糕成,全家上下聚在院里,站在阶前分而食之。后院东边有个小院,北房三间,南房一间,其间有一口井。 井水是苦的,只可汲来洗衣洗菜,但是另有妙用,夏季把西瓜系下去,隔夜取出,透心凉。想起这栋旧家宅,顺便想起若干儿时事。 如今隔了半个多世纪,房子一定是面目全非了。 其实人也不复是当年的模样,纵使我能回去探视旧居,恐怕我将认不得房子,而房子恐怕也认不得我

11、了。(选自梁实秋文集,作者梁实秋,有删改)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页(共 页) 作者围绕“自己的旧家园”回忆了哪些“儿时事”?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分) 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 分)()有一回我们围着炕桌夜读,我两腿清酸,一时忘形把膝头一拱,哗啦啦一声炕桌滑落地上,油灯墨盒泼洒得一塌糊涂。 (从细节描写的角度) ()等到“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情形又周而复始,于是女性惨矣!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有人评价梁实秋的散文语言风格是“文白夹杂,风趣幽默”,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 请以第段为例简要赏析。 ( 分) 本文以“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为题有何妙处? 请简要分析。 ( 分

12、)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 题。 ( 分)【文本一】 眼镜是如何“欺骗”大脑的? 电影在今天已经相当普及了,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其实, 电影是利用大脑的成像规律耍了一个小把戏。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看一件东西时,我们左右两只眼睛看到的景象其实是略有差别的(不信的话,可以盯着桌面上的水杯,然后左右眼轮换关闭试试)。 电影给我们左右眼输入的图片是不一样的,这样图像经过我们大脑的处理就会变成立体图像。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观看 电影时,我们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镜。当然,不同时期的 电影使用的是不同的 眼镜。 例如,几年前的 眼镜主要是蓝绿色的。 这种 眼镜的红色的眼镜片可以过滤掉蓝光,而蓝色的眼镜片可

13、以过滤掉红光,这样透过两个镜片看到的像就会有细微的差别,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我们看到的就是立体的像了。 这种红蓝镜片的 眼镜透过的光大多数都是红光或蓝光,因此看到的 影像会有一些失真,色彩也并不是十分鲜明,时间长了有些人还会感到头晕恶心等。而现在,大多数电影院采用的都是偏振光 眼镜。 偏振光指的是光波的振动方向沿着同一个平面,我们平时看到的灯光或者太阳光,光在每一个平面都有偏振,因此它们都属于非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页(共 页)偏振光。 而偏振光 眼镜,每个镜片只允许特定的偏振光通过。 左右镜片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它们携带的成像信息略有差别,这样最后我们看到的就是立体的 图像了。现在 电

14、影的成像技术有很多,比如不闪式 技术、时分法技术、光栅式技术等。它们都各有优缺点,不过它们最终的实现依靠的还是上面所讲的原理。 不闪式 技术就是上面提到的偏光式 成像;时分法技术是通过提高屏幕刷新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左右眼连续交错显示的两组画面,然后通过特殊的 眼镜使得这两组画面分别进入左右双眼,最终在大脑中合成 立体图像;而光栅式技术是通过光栅屏障来控制光线行进方向,让左右两眼接受到不同的影像,从而产生视差,最终形成立体显示效果。由于 电影需要给我们的左右双眼输入不一样的图像,因此 电影在拍摄的时候也是用两架摆放位置稍有差别的摄影机同时拍摄的。可能有些同学还听过全息投影,全息投影和 成

15、像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这里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全息投影。 成像通过给我们的左右眼输入不同的图片信息来获得立体感,全息投影却不是,全息投影通过激光记录了物体反射或者投射的光波的全部信息,然后通过全息投影的胶片可以完全重建物体的成像信息。通过我们的左右双眼,我们看到的是物体不同方位的成像信息,这样我们看到的就是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因为全息投影记录了物体不同方位的成像信息,因此无论我们怎么看物体都是具有立体感的,仿佛真的物体在那里一样。 但是 电影就不一样了,现在大部分 电影拍摄时,相机的位置只有水平方向的差别,垂直方向没有,当观众歪头去观看 电影时,就能看到两个未重合的影像。其实不管是 成像还是全息投

16、影,他们的起源与发展都离不开科学不停的探索与进步。 因此,科技的发展能真真切切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摘编自中国科普博览)【文本二】对许多近视的人来说,观看 电影也会带来一些不便。 因为将两副眼镜架在鼻梁上,会造成屈光不正,很容易引起视疲劳,还会造成眼睛干涩和压迫鼻梁。 对于想看 阿凡达的近视观众来说,可佩戴隐形眼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视觉疲劳,减轻观看时的不适感。此外,观影时位置的选择也很重要,最好选择坐后排,这样画面的立体感会降低,对眼睛的刺激也会减少,还可以随身携带抗疲劳的眼药水,在观影前和散场后分别滴上,可防止干眼病的发生。 在观影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多眨眼,对于

17、缓解视疲劳也有帮助。(摘编自生命时报)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分) 文本一第段括号里的内容对前面的语句进行附加说明,形象直观,让读者了解得更透彻。 文本一运用时间顺序说明 电影的成像技术,向读者展现了 电影与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 文本一第段采用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电影不同的成像技术。 文本二中加点词语说明佩戴隐形眼镜不能够完全减轻视觉疲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文本二中近视的人观看 电影时出现的不适感,是由 眼镜看到的影像失真引起的。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页(共 页) 阅读文本一,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 分)()其

18、实, 电影是利用大脑的成像规律耍了一个小把戏。 (“把戏”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全息投影的胶片可以完全重建物体的成像信息。 (“重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文本一和文本二在说明 电影时各有侧重,为什么? 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 ( 分) (三)整本书阅读( 分) 阅读名著,要有合适的关注点,如下表所列。 结合你对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的阅读,填写下面的阅读记录卡。阅读策略原文选摘阅读记录关注人 物 它拣选烟筒做窠,完全是为了家庭的安适。 因为它的家庭与黄蜂和蜜蜂不同,必须有较高的温度。我曾在一家丝厂的机器房里,见过它的窠,正造在大锅炉上面的天花板上。 (昆虫记) 彭德怀看见我瞧着他

19、,便开玩笑说:“那边这个人是著名的赤匪。 你认出他来了吗?”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 (红星照耀中国) 句中的“它”是: 句中的“他”是:关注情节 我借用了小镇的炮,炮手把炮装上火药,到我家来射击。 一共有两门炮,都像在最盛大的节日狂欢时那样装满了火药。 炮响了,声如霹雳经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确定。 (昆虫记)文中“我们”可以确定的事情指什么?关注评价 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 他们精神极好。 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

20、的。 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 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发展前途。 (红星照耀中国)有人认为新闻纪实作品不应有文段中作者这样多的主观评价,你的看法呢? 请简述理由。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页(共 页) (四)古诗文阅读( 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题。 ( 分)(一)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

21、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选自周亚夫军细柳)(二)郗超与谢玄不善。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唯超曰:“是必济

22、事。 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节选自世说新语识鉴)【注】问晋鼎:指谋夺东晋的政权。 传说夏朝铸九鼎,将其作为国宝,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履屐之间:泛指鞋子,这里喻指小事。 容:也许,或许。 元功:大功,此指谢玄在淝水之战中的战功。 举:成,实现。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分) 天子且至 年且九十 苟且偷生 穷且益坚 郗超与谢玄不善择善而从 多谋善断能歌善舞 上自劳军劳其筋骨 不劳而获汗马功劳 锐兵刃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不厌诈草木皆兵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3、。 ( 分)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请用“ ”给语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 (限划两处)( 分)元 功 既 举 时 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 又 重 其 不 以 爱 憎 匿 善 语段(一)中“不”字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 分) 语段(一)中的汉文帝和语段(二)中的郗超在为政处世方面有哪些相同点? 请结合两个语段简要分析。 ( 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页(共 页)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 题。 ( 分)【甲】春望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花鸟,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 请简要分析两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 分) 三、作文( 分) 阅读以下新闻标题,完成写作。 ( 分)校刊芳草地启动了“有 谁都了不起”征文活动。 请你阅读新闻标题,结合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向芳草地投稿。 岁独臂篮球少年帅炸了! 网友看呆: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人民日报 :他们与天地同色,了不起,中国青年! 大连海洋大学师生志愿者顶风冒雪送防疫物资央视新闻 :小小男子汉,你真了不起! 八岁男孩独自带着重症父亲异地就医!光明网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抒写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校名、人名、地名等信息。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