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概要.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9210212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概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概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概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概要.ppt(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版)2009.7.282009.7.28背 景2008年4月29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l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l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指南(试行)(待发)2008年4月30日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2008年5月2日 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2008年5月2日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2008年11月19日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同时废止。2009年6

2、月4日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内 容目的 疾病概述 病例定义 疾病监测 预防控制 目 的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与监测。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疾病概述 -病原学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柯萨奇病毒A组(CA):2、4、5、7、9、10、16 型 柯萨奇病毒B组(CB):1、2、3、4、5 型 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病原学特性病原学特性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75

3、%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传染源: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l 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l 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l 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l 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流行病

4、学易感性 l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l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l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l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特征 l无明显的地区性 l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 l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l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疾病概述 -临床表现 目前无特

5、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病例的治疗方法参考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疾病概述 -治疗原则 病例定义 -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

6、出诊断。检测做出诊断。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实验室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确诊病例: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人肠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等标本中检测到CVA16 或EV71特异性核酸,或从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人肠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

7、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的特异性核酸。血清标本人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的升高。病例定义 -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定义 -聚集性病例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疾病监测 -疫情报告 个案报告 l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l如为重症病例,请在“重症患者”处选择

8、“是”;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请在“实验室结果”处选择相应的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信息。l报告时限24小时。聚集性病例 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疾病监测 -病原学监测目的:了解病原动态分布变化 内容:l普通病例标本采集l血清学标本采集l病原分离所有病例的采样均由医疗机构完成检测机构将实验室检测结果于24小时内反馈给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结果后,于24小时内对检测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信息进行订正,将其病例类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并在“实验室结果

9、”处补填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信息。疾病监测 -监测信息分析与反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每日对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浏览,及时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审核、查重、订正等工作,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发病趋势,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时,要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定期向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预防控制 -现场调查处置 流行病学调查 l聚集性病例调查 l重症或死亡病例调查 l专题调查 医疗机构要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的管理: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标本采集和检测 消毒措施:病家、托

10、幼机构和小学的消毒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健康教育 预防控制 重点人群重点人群 重点机构重点机构 为降低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聚集性病例,避免医院感染,各地要做好以散居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医疗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的预防控制工作。新乡市手足口病监测工作新乡市手足口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实施方案(试行)依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依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和河南版)和河南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实施方案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实施方案目的:目的:掌握我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流行特点;掌握我市手足口病的流

11、行规律、流行特点;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识别病例与暴发疫情;及时发现、识别病例与暴发疫情;掌握我市手足口病病原型别、分布特征及其变化。掌握我市手足口病病原型别、分布特征及其变化。为制订我市手足口病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制订我市手足口病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监测工作内容 1、流行病学监测:发现、报告所有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并对报告的部分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开展暴发调查与控制。2、实验室监测:建立由省、市两级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实验室组成的实验室检测网络,对部分手足口病病例和暴发点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有代表性地开展健康人群和环

12、境标本的采集与检测工作。监测病例定义 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版)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普通病例 重症病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 聚集性病例聚集性病例 爆发爆发 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聚集性病例聚集性病例爆发爆发根据我省流行水平及现阶段工作需要,将手足口病暴发定义为:以村、居委会、托幼机构、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7天内发现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作为手足口病暴发,并按国家突发

13、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监测范围和时间 常规监测常规监测 全市常年开展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所有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以及聚集性与暴发的典型病例的个案调查、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暴发疫情的调查;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工作。监测方法 -常规监测常规监测疫情报告 个案报告 聚集性病例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监测方法 -常规监测常规监测病例调查和个案管理原则:病例的调查和个案实行属地化管理 调查单位:调查工作由病例发生地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或委托有能力的乡镇防保站(卫生院)的人员调查,若出现异地转诊,则由接诊地疾控机构协助完成调查。调查对象:重症病

14、例和死亡病例 必须全部调查;普通病例可抽样,抽样数量不低于每县每月5例,如不足5例则全部调查 监测方法 -常规监测常规监测病例调查和个案管理调查时限:调查要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完成 调查用表:附件1与附件2,并及时录入数据库 附件1: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附件2: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上报时限:县级至市级每月5日前将上月数据库上报 监测方法 -常规监测常规监测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采样对象 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全部采集标本;聚集性发病或暴发疫情选择症状典型的病例35例采样;以县(区)为单位,每月最少采集5例首次就诊普通病例标本;当月县(区)病例总数少于5例时,全部采样。监测方法

15、-常规监测常规监测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采样与检测工作要求 全市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工作由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完成,所有病例的采样均由医疗机构完成。及时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详细填写登记表(附件3),及时送市级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在3天内完成PCR核酸检测工作,结果及时录入数据库。通过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结果交由病例报告单位进行网络订正。监测方法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监测评价指标监测评价指标 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调查率达到100;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标本采集率达到100;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100;标本及时检测率达到80;突发公共卫生

16、事件报告和调查率100;手足口病暴发调查率达到100。监测方法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上报资料个案调查表数据库;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报告;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监测方法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定期报告、反馈资料定期报告、反馈资料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5例普通病例及所有重症个案调查表数据库上报至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暴发疫情结束后7日内,暴发调查报告必须逐级上报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7月中旬和次年1月中旬将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反馈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上所有数据库、报告、总结均报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

17、急办信箱:以上所有数据库、报告、总结均报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信箱:工作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市监测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对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与评价。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内手足口病监测工作,提供所需的监测经费,保证人员到位、技术到位,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职责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组织实施本市的常规监测工作,定期对本市的监测工作进行督导、质量控制与评价。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暴发疫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调查处置和样本的收集及检测工作;负责培训下级单位业务人员,指导、参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定期对疫情资料、监测资料

18、进行分析、反馈。每年对辖区内手足口病监测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工作职责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逐项落实各项监测工作。接受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培训与指导,规范各项监测工作。负责开展个案调查,暴发疫情、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转运,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汇总和上报监测数据。定期对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价。工作职责 -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病例的发现与报告;负责所有各类标本采集工作;对医护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相关业务培训。附 件附件1、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附件2、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

19、表附件3、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健康人群标本采集登记表附件4、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健康人群标本检测结果报表 附件5.手足口病暴发调查环境标本检测结果报表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一、一般情况一、一般情况二、发病及就诊情况二、发病及就诊情况三、临床情况三、临床情况四、流行病学资料四、流行病学资料五、实验室检测情况五、实验室检测情况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一、患儿及及其家庭的一般情况一、患儿及及其家庭的一般情况二、发病、就诊及治疗情况二、发病、就诊及治疗情况三、既往病史及其它相关信息三、既往病史及其它相关信息 四、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四、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五、临床症状及体征五、临床症状及体征 附件附件3

20、3 市市 县县(区)手足口病(区)手足口病临临床病例床病例/健康人群健康人群标标本采集登本采集登记记表表人群人群类别类别 (1 1)临临床床诊诊断病例(断病例(2 2)健康人群)健康人群 序号序号姓名姓名性性别别年年龄龄职业职业家庭住家庭住址址是否重是否重症症采采样样日日期期标标本本类类型及份数型及份数粪粪便便咽拭子咽拭子血液血液疱疹液疱疹液附件4 市 县(区)手足口病临床病例/健康人群标本检测结果报表人群类别 (1)临床诊断病例(2)健康人群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职业是否重症采样日期检测日期粪便咽拭子 血液 疱疹液EV71CA16PEEV71CA16PEEV71CA16PEEV71CA1

21、6PE附件5 市 县(区)手足口病暴发调查环境标本检测结果报表 暴发地点:暴发时间:标本类型采样日期检测日期检测结果EV71CA16PE Epidata3.1、建立调查表文件、数据文件的建立和修改、建立CHK文件等内容EpiData是一个数据录入和数据管理软件。开发者是丹麦欧登塞(Odense,Denmark)的一个非盈利组织。数据录入软件Epidata3.1具有简单、好用、实用的特点,而且是完全免费的软件,并已基本实现汉化,极其方便相关人员使用。EpiData使用方法简介和手足口病例个案数据库霍乱监测数据库使用介绍1、安装EpiDataEpiData程序。程序。2 2、在、在d:d:盘建立手

22、足口、霍乱数据库文件夹,盘建立手足口、霍乱数据库文件夹,切忌不要在切忌不要在c:c:建立。建立。3 3、把手足口数据库文件和霍乱数据库文件分、把手足口数据库文件和霍乱数据库文件分别复制到对应的文件夹。别复制到对应的文件夹。4 4、复制、复制recrec文件并改名为:文件并改名为:XXXX县县XXXX月手足口普月手足口普通病例个案数据库。通病例个案数据库。5 5、运行、运行EpiDataEpiData程序,打开复制好的数据库,程序,打开复制好的数据库,切忌不要对原始数据库操作。切忌不要对原始数据库操作。6 6、每月、每月5 5日前上报手足口病、霍乱数据库。邮日前上报手足口病、霍乱数据库。邮箱: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