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船轮机图纸审查研究.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9191699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船轮机图纸审查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河船轮机图纸审查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船轮机图纸审查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船轮机图纸审查研究.ppt(5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船轮机图纸审查2012年月12月合肥审图流程审图流程要满足质量体系文件和VIMS5.0系统的要求,以及相关工作制度。申请(预审)、受理(权限范围内)、指派、初审、复审、会审、审图意见交换备忘录(审图意见书)、审核、答复意见审查、批准、盖章、收费、发放、归档审图依据:经评审后确定的法规和规范为依据。符合性:根据审图依据核查送审的图纸的符合性,满足法定和规范要求。审图受理:图纸的完整性。1、图纸是否清析,是否存在残缺情况;2、目录上的图纸是否齐全;3、规范、法规要求的送审图纸是否完整。4、设计审核人员签名,设计单位盖章。5、适用的法规、规范是否正确(针对转籍船舶)说明以下提及的“相关要求”主要择

2、选于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及其修改通报、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适用于船长大于20米的内河普通货船船舶。审图时应根据船舶类型、大小、审图的性质确定审图重点和方法。一、轮机说明书(一)审查点:规范依据、船舶情况介绍、设备及系统的介绍。(二)相关要求1、轮机说明书应介绍该图纸设计的法规、规范依据,审图时首先要审查图纸设计选用的法规、规范依据是否正确。2、轮机说明书应介绍设计船舶的船舶类型、航区、船长等主要船舶参数,介绍设计船舶设备选用情况及全船各系统的情况。3、审查图纸时,应核实轮机说明书介绍的船舶主要参数是否与船体图纸一致,检查说明书是否把全船各系统均已作介绍、是否满足规

3、范要求。二、机械设备明细表(一)审查点:选用设备的正确性、设备持有船用产品证书情况、所列出设备的完整性及各图纸间表述的一致性。(通常与机械设备计算书一同审查)(二)相关要求1、审图时应审查设备型号、数量及参数的正确性,选用的设备是否满足相关计算书的要求,如消防泵、舱底泵、通风机、固定灭火等设备的排量、数量等参数是否满足相应的计算的要求。2、审查选用的设备持有船用产品证书的情况。3、审查是否列出所有主要机械设备。4、审查表中所列的设备与其它图纸所表述的一致性。三、机械与设备计算书审查点:燃油舱(柜)容量计算、滑油储存舱(柜)容量计算、舱底总管及支管内径计算、舱底泵的排量计算及选用、消防水总管内径

4、计算、消防泵的总排量计算及选用、机(泵)舱通风量计算及通风机的选用、受内压钢管壁厚计算(舵机液压管、压缩空气管、C02管等)。四、轴系强度计算书(一)(一)审查点:参数选用的正确性、材质的选用、轴径及紧配螺栓直径的计算及选用、法兰厚度及轴承长度的计算、键的计算。(二)相关要求1、轴的直径d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的值:四、轴系强度计算书(二)式中:Ne轴传递的额定功率;ne轴传递Ne的额定转速;Rm轴材料的抗拉强度;K不同轴的设计特性系数。(分有无键、热套等;取1-1.2)2、锻钢轴的抗拉强度,一般应在下列范围内选择:(1)碳钢和锰钢为400760N/mm2;(2)合金钢不超过800N/mm2;3、

5、轴的材料应采用锻钢,直径小于150mm(2009建造规范要求)的中间轴和尾轴也可采用热轧圆钢。五、固定式灭火系统1船上需设置的固定式灭火系统主要有:水灭火系统、压力水雾系统、高压二氧化碳系统、低压二氧化碳系统、机器处所的低倍泡沫灭火系统、机器处所的高倍泡沫灭火系统、自动喷水器灭火系统及甲板泡沫灭火系统。2按规则的有关规定,除应装设水灭火系统外,每艘船上应根据其种类、大小、用途、航行区域及载货种类,尚需相应设置上述固定式灭火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灭火系统。3CO2灭火系统计算实例六、机舱布置图(一)(一)审查点:设备布置、舱柜分隔、通信、防护设施、维修通道。(二)相关要求1、出入口机舱至少应设有2个

6、通向干舷甲板的出入口,并尽可能分设于两舷,且相互远离。出入口应有通向机舱花钢板的带有扶手的金属梯道,梯子与花钢板的倾角应不大于65。船长小于40m的船舶,若2个出入口之间设有格栅联通,则可仅设1个带倾角有扶手的梯道。船长小于30m的船舶,其机舱梯道允许1个为直梯。2、通道机舱内主、辅机及各种设备的布置,应有足够的通道,以便于操纵、维护和检修。六、机舱布置图(二)3、通风机器处所应有良好的通风,其主要工作处所的温度,应尽可能不大于40。机舱通风设备应能从机舱外易于达到的处所予以关闭。4、舱柜分隔下列舱柜相邻布置时,应以隔离空舱隔开(压载水舱可以代替隔离空舱):(1)滑油舱柜与燃油舱柜;(2)滑油

7、舱柜与清水舱柜;(3)清水舱柜与燃油舱柜。六、机舱布置图(三)5、通信机舱控制主机的处所与驾驶台之间至少应设有2套独立的通信设备,其中1套应为能在机舱和驾驶台均可显示指令和回令的传令钟。主机总功率不超过220kW的船舶可仅设1套通信设备。6、防护设施所有机械设备和管路的表面温度可能伤人时应以栏杆或围护进行保护,当其表面温度可能超过220时,其表面应有有效的防护设施(不允许用石棉制品)。飞轮、链条及皮带传动等运动部件应设有栏杆或防护罩等防护设施。七、尾轴、中间轴、联轴节、尾管图(一)(一)审查点:材料、尺寸、紧配螺栓、技术要求、不同材料轴承长度。(二)相关要求1、审查轴的材料、最小轴径是否满足计

8、算书的要求。(结合轴系强度计算书)2、成品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m的尾管轴、螺旋桨轴、推力轴、中间轴应为锻钢件,成品直径等于或大于250mm的上述轴,应进行超声波检测。(技术要求)3、安装联轴器的轴锥部的锥度应在1/10至1/20的范围内。对单机额定功率等于或大于220kW的具有尾轴架的轴系,应在常用转速范围内没有过大的回旋振动,否则应设转速禁区或采取必要的调频措施七、尾轴、中间轴、联轴节、尾管图(二)4、对于连接两轴的法兰联轴器,法兰厚度应不小于中间轴直径的20%,且不能小于与轴材料抗拉强度相等的联轴器紧配螺栓的直径。5、联轴器法兰的连接螺栓一般应有紧配螺栓。(技术要求)6、对油润滑的白合金

9、轴承的长度,应不小于螺旋桨轴直径的2倍;对油润滑青铜轴承的长度,应不小于螺旋桨轴直径的4倍。7、尾管在船上安装以前,应进行压力为0.2MPa的液压试验。(技术要求)8、图纸应标有足够详细的尺寸,以及加工精度要求。八、尾轴管总图(一)审查点:装配结构的合理性、装配间隙、密封装置、尾轴润滑。(二)相关要求1、尾轴尾管装配的结构要合理,且方便日后的拆装检修。2、对油润滑的轴承,应装有可靠的油封装置。3、对油润滑的轴承,如采用重力油柜润滑系统时,则油柜应设在满载水线以上适当的位置,且在机舱内应设有一低油位报警装置(目前大多采用)。九、管系审图的一般要求(一)1、图纸上应注明管子、阀和附件等的材料、连接

10、方式、尺寸、类型、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安全阀的整定压力等。管子、阀件的选用及管子的连接方式应满足规范要求。管子的材料、管径、壁厚应满足计算书的要求。2、应注明各类管子的试压要求:所有管路应按表2.4.4.1在车间内进行液压试验和装船后进行密性试验。当管路液压试验适宜在船上进行时,可以和装船后的密性试验一起进行,但试验压力应为1.5倍的设计压力,但不必大于设计压力加7MPa。管系液压试验要求九、管系审图的一般要求(二)3、管路应加以固定,并应能避免因温度变化或船体变形而损坏。4、管子穿过水密或气密结构处,应采用贯通配件或座板。5、燃油舱柜的空气管、溢流管和测量管应避免通过居住舱室,如有困难时,则

11、通过该类舱室的管子不应有可拆接头。6、蒸汽管、油管、水管、油柜和其他液体容器应避免设在配电板上方及后面。如管路必须通过时,则不应有可拆接头。油管及油柜尚应避免设在锅炉、烟道、蒸汽管、柴油机增压器、排气管及消声器等的上方。7、所有蒸汽管、排气管和温度较高的管路,应包扎绝热材料,绝热层表面温度一般应不超过60。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一)(一)(一)审查点:泵的配置、管径、舱底水吸口设置、消防栓设置、止回装置、管系布置。(二)相关要求1、每艘自航船舶的舱底泵数量应满足: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二)(二)独立动力的卫生泵、压载泵及总用泵,如

12、排量足够且与舱底水系统有适当的连接时,均可作为独立舱底泵。舱底泵应为自吸式,或采取可靠吸水的措施。2、船舶都应具备有效的抽排水设备,其吸水和排水装置的布置,应能保证任何分舱或其他水密空间的积水均能排出。3、首、尾尖舱如作干舱及首尖舱以上的锚链舱和水密舱室,可用手动泵排水。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三)(三)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四)(四)4、机器处所应设直通舱底泵的吸口,该吸口直径应不小于该船舱底水总管的内径。5、机器处所应设应急舱底水吸口,该吸口应与舱底泵以外的排量最大的泵进口相连,吸口直径应不小于该泵进口直径。主机总功率不超过44

13、0kW的船舶可免设应急舱底水吸口。机器处所应设2个舱底水吸口进行排水。6、舱底泵与舱底水管系的连接,应确保当其他舱底泵在拆开检修时,至少有1台泵仍能继续工作。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五)(五)7、下列附件应装设截止止回阀:(1)舱底水管系阀箱;(2)直通舱底泵的舱底水管吸口处;(3)应急舱底水管吸口处;(4)舱底水支管吸口处。8、货船消防泵的配置按GT进行,大于等于1000,2台独立动力驱动;300-1000GT,1台独立动力驱动;小于300GT,1台独立动力驱动或主机带动。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十、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图(六)(六)9、应急消防泵及其原动机应

14、能在船舶横倾15和纵倾10时正常工作。10、消防栓的数目和布置,应至少保证能有2股不是由同一消火栓射出的水柱到达保护处所的任何部分。11、被保护处所的出入口处应设有消火栓。12、机舱出口附近每舷应至少各设一只消火栓;250总吨及以下的货船,可仅在一舷设置1只消火栓。十一、空气管、测量管和溢流管布置图十一、空气管、测量管和溢流管布置图(一)(一)(一)审查点:设置要求、管径、管系布置。(二)相关要求1、储藏水、燃油、滑油的舱柜以及隔离空舱等均应设置空气管,空气管应从舱柜高处引出并远离注入管;所有双层底舱都应设置空气管。2、空气管总截面积应不小于该舱柜注入管的截面积的1.25倍,且空气管的内径应不

15、小于50mm。3、当舱柜仅装1根空气管时,该空气管不应兼作注入管。空气管不应兼作测量管。十一、空气管、测量管和溢流管布置图十一、空气管、测量管和溢流管布置图(一)(一)4、燃油舱柜的空气管管端应装有金属防火网,防火网的有效通流面积应不小于空气管的截面积。5、用动力泵灌装的日用燃油舱柜应装设溢流管,溢流管应引向溢流柜或贮存舱柜,溢流管截面积应不小于该舱柜注入管截面积的1.25倍。6、每一压载水舱、燃油舱、滑油舱、清水舱、隔离空舱和其他不易到达的分舱均应装测量管。7、测量管内径应不小于32mm。十二、燃油管系图十二、燃油管系图(一)(一)(一)审查点:泵的配置、舱柜及管系布置、燃油切断装置。(二)

16、相关要求1、单机功率超过370kW时,对1台主机的船舶,应设置备用燃油供给泵;对多台方机的船舶,若主机均自带燃油供给泵时,可只设置1台备用燃油供给泵或备品泵。2、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应能由至少2个日用油柜或1个中间有油密隔板的油柜供给燃油,每个油柜的容量应至少能供应主机在最大持续功率和发电机及辅锅炉在正常负荷情况下运行4h。日用燃油柜的下面应设置油盘。十二、燃油管系图十二、燃油管系图(二)(二)3、日用燃油柜应设有自闭式液位计,如采用玻璃管式液位计应设有防护罩。液位计不应用塑料管制作。4、所有双层底以外的贮油舱柜、沉淀柜及日用燃油舱柜,其向外供油管的截止阀和旋塞应直接装在舱柜壁上或加焊的短管上

17、。5、双层底以上的燃油舱柜的供油管上的阀件,除能就地关闭外,尚应能在机器处所之外易于到达的位置予以关闭。主机总功率不大于440kW的船舶,可免除此项规定。十二、燃油管系图十二、燃油管系图(三)(三)6、主机总功率大于440kW的船舶,若燃油驳运泵为独立动力驱动,其动力供应除能就地切断外,应能在机器处所之外易于到达处予以切断。7、油管、油柜应避免设在配电板上方及后面。如管路必须通过时,则不得有可拆接头。油管及油柜尚应避免设在锅炉、烟道、蒸气管、柴油机增压器、排气管及消声器等上方。8、靠近主机操纵台处,应设有迅速切断燃油或其他有效的紧急停车装置,该装置应独立于驾驶室控制系统。(速闭阀)十三、主辅机

18、冷却、滑油管系图十三、主辅机冷却、滑油管系图(一)(一)(一)审查点:泵的配置、管系布置。(二)相关要求1、对单机功率超过370kW的多台主机船舶,应设置1台备用冷却水泵或备品泵;对单机功率超过370kW的1台主机船舶,应设置备用冷却水泵。2、开式冷却的柴油机,冷却水应通过高出柴油机最高冷却水腔的排出阀通至舷外,并在排出管路上装设观察器。十三、主辅机冷却、滑油管系图十三、主辅机冷却、滑油管系图(二)(二)3、闭式冷却的柴油机,其淡水系统应设置膨胀水箱;4、对单机功率超过370kW的多台主机船舶,应设置1台备用滑油泵或备品泵;对单机功率超过370kW的1台主机船舶,应设置备用滑油泵。5、滑油泵的

19、排出管路应设双联滤器,滤器前后应设压力表。十四、主、辅机排气管系图十四、主、辅机排气管系图(一)(一)(一)审查点:消声器、绝热措施、布置。(二)相关要求1、柴油机排气管应装设消音器。但若装有废气涡轮增压器或废气锅炉,可以免设。2、排气管及消声器应有绝热措施。3、柴油机排气口或废气涡轮增压器排气口应装设膨胀接头。4、主机排气管路若须经船侧或船尾导出时,应防止江水倒灌。十四、主、辅机排气管系图十四、主、辅机排气管系图(二)(二)5、排气管不应布置在日用燃油柜或燃油管法兰接头的垂直下方,且其间距应不小于450mm。排气管应尽量远离电器设备及电缆。6、油船及装运危险品的船舶的排气管应设置火星熄灭器。

20、7、主排气总管上如设有冷却水套,则水套在安装前应以0.2MPa的压力进行水压试验。8、冷却水套上应设置管路,将冷却水引出舷外,该管路不得设置阀件。十五、压缩空气管系图十五、压缩空气管系图(一)(一)(一)审查点:空气瓶及空压机的配置、减压装置的要求、安全阀及截止止回阀的设置。(二)相关要求1、用压缩空气起动主机的船舶至少应设2只空气瓶。对于额定功率小于220kW且带有离合装置的单机船,则可仅设1只空气瓶。其总容量应在不补充充气的情况下,对每台可换向的主机能从冷机连续起动不少于12次,试验时应正倒车交替进行,对每台不能换向的主机能从冷机连续起动不少于6次。十五、压缩空气管系图十五、压缩空气管系图

21、(二)(二)2、供主机起动用的充气设备至少应设2套。其中1套应为主机以外动力驱动的空气压缩机;主机额定功率小于110kW时,其中1套充气设备可为排量足够的手动空气压缩机。3、每台空气压缩机的排出管应直接接至每只起动空气瓶。空气压缩机或空气管路上应设有分离油水的设备,并在压缩空气管路上装有放泄阀。十五、压缩空气管系图十五、压缩空气管系图(三)(三)4、在通往柴油机的起动空气管路上,应设有截止止回阀或等效设施;5、空气压缩机应设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不大于工作压力的1.1倍。6、减压阀后端应设安全阀和压力表。减压阀管路应设旁通管。十六、舵机液压管系原理图十六、舵机液压管系原理图(一)

22、(一)(一)审查点:系统原理的合理性、动力设备的配置、系统的隔离、控制系统、安全阀、对管子的要求。(二)相关要求1、自航船舶应根据其用途和航区设置1套动力或人力(机械或液压)操舵装置。动力操舵装置应具有2台操舵能力相同的舵机装置动力设备。2、电控型舵机应设置2套均能在驾驶台操作的独立操舵装置控制系统,但并不要求设2套操舵手轮或操舵手柄。十六、舵机液压管系原理图十六、舵机液压管系原理图(二)(二)3、对转舵扭矩大于16kNm的电控型舵机,其动力设备的管系和附件应互相独立设置,仅在油缸入口隔离阀处汇合。当其管系或1台动力设备发生单项故障时,此缺陷能被隔离,且能迅速转换至另1台使用,转换时间应不大于

23、10s。4、对电控型和液控型舵机,除能在驾驶室遥控操舵外,还应能在舵机处所设操纵手柄或按钮进行操纵。5、液压系统中由于动力源或外力作用可能产生过高压力且能被隔断的任何部位,均应设置安全阀。十六、舵机液压管系原理图十六、舵机液压管系原理图(三)(三)6、舵机工作油箱应设液位计和低液位报警装置。7、操舵装置应设置坚固的机械舵角限制器。对电控型舵机,还应设有可靠的舵角限位开关。8、驾驶室内和需在舵机处所操舵时,均应在操舵处所分别设有便于观察的舵角指示器,其电源应独立于操舵装置控制系统。9、对可以在舵机处所实施操舵的船舶,在驾驶室与舵机处所之间应设有通信设备。十六、舵机液压管系原理图十六、舵机液压管系

24、原理图(四)(四)10、对动力操舵装置,船舶在最大营运前进航速时,每台操舵装置动力设备的转舵时间应满足:对转舵角度为35的舵机,舵从一舷35至另一舷30时,急流航段的船舶12s,对于船长小于30m的船舶15s;非急流航段的船舶20s11、对航行于非急流航段的船舶,其转舵扭矩大于16kNm的液控型和机械控型舵机均应设置备用换向阀,正常操舵的换向阀与备用换向阀之间应能有效地隔离,并设有转换装置进行切换十七、固定灭火系统(一)1船上需设置的固定式灭火系统主要有:水灭火系统、压力水雾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机器处所的低倍泡沫灭火系统、机器处所的高倍泡沫灭火系统、自动喷水器灭火系统及甲板泡沫灭火系统。2

25、按规则的有关规定,除应装设水灭火系统外,每艘船上应根据其种类、大小、用途、航行区域及载货种类,尚需相应设置上述固定式灭火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灭火系统。十七、固定灭火系统(二)1、货船固定灭火系统配备要求总吨位2000的船舶,货舱应配备水和CO2灭火系统;机器处所应配备水、CO2或压力水雾灭火系统;起居服务处所应配备水灭火系统。总吨位2000的船舶,货舱、机器处所及起居服务处所应配备水灭火系统。2、CO2灭火系统计算实例。十八、防止油类污染系统图十八、防止油类污染系统图(一)(一)(一)审查点:油水分离设备的配备、标准排放接头、污油水柜的配备。(二)相关要求1、主辅柴油机总功率220KW及以上的船

26、舶应至少装设一套油水分离设备,该设备应满足MEPC107(49)决议的要求;2004法规为MEPC60(33)决议。2、主辅柴油机总功率22KW及以上但小于220KW的船舶,应至少装设一套处理量不小于0.04m3/h的油水分离设备;十八、防止油类污染系统图十八、防止油类污染系统图(二)(二)2、装有油水分离设备的船舶应设置污油舱(柜),污油柜应设有空气管、测量管及液位计。3、船舶排放的处理水的含油量应不超过15ppm。4、排放管应引至干舷甲板上,且应设有标准排放接头。5、燃油舱的布置对单舱容积为30m3及以上的燃油舱,其布置距船体外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76m。十八、防止油类污染系统图十八、

27、防止油类污染系统图(三)(三)6、未配备油水分离器的船舶(如三峡库区、京航运河),应设置污油水舱(柜),其容积应不小于下式计算值:V=2(0.6P+35)/24t(L)P主辅柴油机总功率,kw;t-船舶计划排放污油水的时间间隔(h)。7、对于主辅柴油机总功率小于110kW小型船舶,若设置污油舱(柜)较困难可设置简易储存桶存放污油。标准排放接头图十九、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一)(一)1、适用范围:(1)400总吨及以上的新船;(2)小于400总吨但核定载运船上人员15人以上的新船。2、装设生活污水贮存舱(柜)的船舶,船上应设有便于将生活污水排往接收设备的泵、管系和标准排放接头

28、。与油污接头的区别4个螺栓孔。3、生活污水贮存舱(柜)一般应设液位报警装置,防止溢出。4、生活污水贮存舱(柜)应设液位计和透气管。十九、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二)(二)5、为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水域,船舶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1)装设生活污水贮存舱(柜),该贮存舱(柜)应有足够的容积以贮存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并应将生活污水排往接收设施;(机械设备计算书)(2)装设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对船舶产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域;(3)装设打包收集设施,将船舶产生生活污水打包收集,打包后的生活污水应送到接收设施。十九、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

29、三)(三)6、生活污水贮存舱柜容积不得小于下式计算值:Vs=10-3fpDq(m3)Vs-生活污水贮存舱柜容积,m3F-营运条件系数,连续航行8小时以上的船舶取1,4小时取0.5,2小时取0.1数其他用内插法。P-船上人数;D-需容纳生活污水的天数;q-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采用真空便具者取25,普通便具取50。二十、防止船舶防止船舶垃圾垃圾污染污染(一)(一)1、排放控制,特别强调所有船舶垃圾都不应排往水域,修改了04法规里食品垃圾粉碎后可以排入水域的规定。2、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载运船上人员15人及以上的船舶,应配备垃圾记录簿。3、若船上装有垃圾压制装置,应有船检机构颁发的船用产品

30、证书。4、垃圾收集装置的布置不应对人员通过、逃生造成利影响。二十、防止船舶防止船舶垃圾垃圾污染污染(二)(二)5、垃圾收集装置的总容积VV=10-3GpT(m3)V-垃圾收集装置的总容积,m3G-航行过程中每人每天所产生的垃圾量,取2.5L;p-船上人数;T-清理垃圾的间隔天数。6、垃圾应分类收集,并应遵守港口主管当局规定。二十一、防止船舶防止船舶造成空气造成空气污染污染(一)(一)1、严禁消耗臭氧物质的任何任意排放。2、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要求(1)适用于单机功率超过130kW的柴油机;(2)不适用于应急发动机及救生艇上的柴油机;(3)柴油机应持有证明其满足氮氧化物排放要求的证明文件;(4)若

31、柴油机进行重大改装,应对其氮氧化物排放进行检验,确认其满足排放要求。二十一、防止船舶防止船舶造成空气造成空气污染污染(二)(二)3、柴油机重大改装系指如下几重改变:(1)柴油机由其他船用柴油代替或新增安装柴油机,或;(2)对柴油机进行由IMO制定的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规则中定义的任何实际性改变,或(3)对柴油机最大持续额定功率进行超过10%的增加改装。谢谢!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