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430-2017,建筑施工,经典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79069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50430-2017,建筑施工,经典培训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GBT50430-2017,建筑施工,经典培训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BT50430-2017,建筑施工,经典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50430-2017,建筑施工,经典培训教材.ppt(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2015征求意见稿),1 总 则,1.0.1 为加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以下简称“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行为,提升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1.0.3 本规范是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标准,也是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1.0.4 本规范与其他管理标准相兼容,可以相互整合。1.0.5 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 语,2.0.1 施工企业 指依法设立、具备市场准入条件,从事建筑、市政、

2、铁路、公路、水利、电力、矿山、冶金、化工等工程施工相关活动,并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组织。 注:本术语包括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涵盖施工企业内部的不同层级,如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等。,2 术 语,2.0.2 质量管理活动 为达到质量管理要求而实施的行动。2.0.3 质量管理制度 按照质量管理要求建立的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质量管理活动准则。质量管理制度应规定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程序、方法、职责 。质量管理制度一般应形成文件。需要时,质量管理制度可由更加详细的准则加以支持。,2 术 语,2.0.4 质量信息 反映工程质量和质量活动过程的数据、资料和知识。2.0.5 施工机具及设施 在施工过

3、程中为了满足施工需要而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工具、临时道路、水、电、通讯、应急救援设施、检验试验设施(设备)、装置、生产用房(棚)、办公和生活用房等,包括自有、租赁和分包方的设备、装置与设施。 注:施工机具及设施还包括搭建脚手架、起重机械基础等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3 质量管理基本要求3.1 一般规定,3.1.1 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风险预防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3.1.2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进行策划,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3.1.3 施工企业应检查、分析、评价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3.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2.1

4、 施工企业应制定文件化的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体现企业质量管理的宗旨和方向,确保其在界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 (1)依法服务于发包方,增强其满意程度; (2)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 (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绩效。,3.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2.2 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方针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确保质量方针在企业内部得到沟通,并可为相关方所获得。 3.2.3 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明确企业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应达到的水平,确保质量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3.2.4 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制度。质量目标应分解到相关管理职能、层次和过程,并定期加以考核。

5、,3.3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3.3.1 施工企业应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与企业宗旨、发展方向有关的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方及其要求,并对改进机会加以识别。3.3.2 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确定质量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内容一般包括:,3.3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1)质量方针和目标; (2)组织机构和职责; (3)文件和记录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5)投标及合同管理 ; (6)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 (7)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 (8)分包管理; (9)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10)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11)工程竣工交付与服务; (12

6、)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3.3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3.3.3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应考虑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规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下列要求: (1)质量管理活动及相互关系;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3)质量管理制度; (4)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3.3.4 对质量管理体系变更进行策划时,施工企业应识别和评价变更的风险与机遇,并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3.3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3.3.5 施工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1)质量方针和目标; (2)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及说明; (3)质量管理制度; (4)质量管理作

7、业文件; (5)质量管理活动记录。3.3.6 施工企业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沟通过程,对沟通的时机、对象、内容、步骤、方式做出规定。,3.4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3.4.1 施工企业应确定并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人员、技术、资金、设备、设施、信息和其他资源。3.4.2 施工企业应集成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3.4.3 施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和监督机制。3.4.4 施工企业应评审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3.5 文件和记录管理,3.5.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范围、流程、职责和要求。3.5.2 文件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8、: (1)文件经审批后方可发布; (2)根据质量管理需要对文件的适用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并重新审批、发布; (3)识别并获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外来文件,控制其发放; (4)确保在使用场所获得所需文件的适用版本; (5)保证相关人员明确其活动所依据的文件; (6)将作废文件撤出使用场所或加以标识。,3.5 文件和记录管理,3.5.3 施工企业应明确记录管理过程,规定记录填写、标识、收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要求。记录的存档管理应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4 组织机构和职责4.1 一般规定,4.1.1 施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4.1.2 施

9、工企业应规定相关管理层次、部门、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界定范围、明确责任和授予权限,并形成文件。,4.2 组织机构,4.2.1 施工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并规定其组织和协调质量管理工作的职能。4.2.2 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需要和规定要求,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或岗位。4.2.3 各层次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满足资源与需求匹配、责任与权利一致的要求。,4.3 管理职责,4.3.1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其管理职责: (1)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2)组织制定、批准质量方针和目标; (3)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 (4)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5)确

10、定和配备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 (6)实施、评价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4.3 管理职责,4.3.2 施工企业可在最高管理层中设置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指定,其管理职责: (1)协助最高管理者实现其职责; (2)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活动; (3)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的需求; (4)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与外部联系的有关事宜。,4.3 管理职责,4.3.3 项目经理应确保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其管理职责: (1)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组织和质量管理制度; (2)组织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策划; (3)落实项目质量目标实现所需资源; (4)组织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5)履行合

11、同约定的其他事项。,4.3 管理职责,4.3.4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有关部门、岗位的管理职责应与管理需求一致,并传递到各相关层次。4.3.5 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时,施工企业应对部门和岗位的管理职责做出相应调整,对相关文件进行更新和发布。,5 人力资源管理5.1 一 般 规 定,5.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质量管理人员配置和培训做出规定。5.1.2 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应满足员工职业发展和质量管理需要。,5.2 人力资源配置,5.2.1 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与质量管理相适应的岗位要求,包括: (1)教育程度; (2)工作经历; (3)专业技能; (4)培训要求。5.2

12、.2 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要求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及作业人员,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持证上岗。,5.2 人力资源配置,5.2.3 各层次管理者应确保与质量有关的人员意识到: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重要性; (2)对质量管理有效性的贡献,包括质量改进的益处; (3)偏离质量管理要求的后果。5.2.4 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应规定与质量管理相关的考核内容、标准、方式、频次,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和质量管理改进的依据。,5.3 培 训,5.3.1 施工企业应识别培训需求,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做出安排。5.3.2

13、 施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包括: (1)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意识; (2)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3)质量管理制度; (4)专业知识、作业要求; (5)继续教育方面的内容; (6)其他。,5.3 培 训,5.3.3 根据岗位特点和需求,施工企业应分层分类实施培训。5.3.4 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改进培训的有效性。,6 投标及合同管理6.1一般规定,6.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合同管理制度。6.1.2 施工企业应明确投标及工程合同管理的控制流程,并履行工程合同。,6.2 投标管理,6.2.1 施工企业应识别投标工程项目的有关要求,包

14、括: (1)招标文件和相关的明示要求; (2)发包方未明示但应满足的要求; (3)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4) 其他。,6.2 投标管理,6.2.2 施工企业应通过评审,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有关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并保证投标文件和投标过程的合规性。6.2.3 施工企业应保存评审和投标的相关记录。,6.3 合同管理,6.3.1 工程合同签订前,施工企业应评审合同内容,确认合同条件,并保存相关记录。6.3.2 施工企业应依法签约,并通过合同交底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确保相关人员掌握合同的内容和要求。,6.3 合同管理,6.3.3 对合同履行中发生的变更,施工企业应按要求以书面文件签认,并

15、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必要时应对变更进行评审。变更的内容、程序应符合相关约定。6.3.4 在合同履行的各阶段,施工企业应与发包方或其代表进行有效沟通,形成必要记录,并定期检查、分析、评价合同履行情况。,7 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7.1 一般规定,7.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制度,对施工机具与设施的配备、安装调试与验收、使用与维护做出规定。7.1.2 施工机具与设施的配置数量、技术性能及使用管理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配置计划的规定。7.1.3根据施工机具与设施的相关规定,施工企业应建立并保存相关档案或记录。,7.2 施工机具与设施配备,7.2.1 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需求制定施工机

16、具与设施配备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7.2.2 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机具与设施供应方评价制度。在采购或租赁前进行供应方评价,并保存相关资料和评价记录。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1)企业资质、经营状况、信誉; (2)产品和服务质量; (3)技术性能; (4)供货能力; (5)价格。,7.2 施工机具与设施配备,7.2.3 采购或租赁施工机具与设施时,施工企业应依法与供应方订立合同,并明确风险管理条件。,7.3 安装调试与验收,7.3.1 项目部应对进场的施工机具与设施进行验收,并由项目监理机构或发包方确认具备条件后方可使用。安装调试、验收和确认记录应予以保存。7.3.2 大型施工机具与设施安装

17、、拆除作业前,施工企业应按法规和管理制度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规定程序批准后组织实施。7.3.3 特种施工机具与设施验收时,项目部应对相应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7.4 使用与维护,7.4.1 施工机具与设施的使用和维修保养应符合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施工方案的要求。需要时,施工企业应评价施工机具与设施供应方的服务过程。7.4.2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具与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并保存检查记录。,8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8.1 一般规定,8.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验收、现场管理及不合格品的控制做出规定。

18、 8.1.2 施工企业应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验收、现场管理与不合格品的控制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和改进。,8.2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8.2.1 施工企业应依据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编制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方式、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时间、验收规定和技术质量要求,经审批后方可实施。,8.2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8.2.2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采购前,施工企业应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和选择。评价方法和标准应依据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对施工及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1)企业资格和信誉; (2)产品质量、安全、环保、

19、节能技术性能; (3)供货能力; (4) 产品价格; (5)售后服务。,8.2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8.2.3 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重新评价过程,施工企业应确保符合工程合同、验收规范与管理制度要求,并保存适当的记录。8.2.4 施工企业依法与供应方订立的采购合同应满足采购的管理要求。,8.3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8.3.1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对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验收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应符合相关要求。必要时,应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8.3.2 施工企业应确保所采购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节能与环保的要求。,8.4 发包

20、方提供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8.4.1 施工企业应按合同要求对发包方提供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验收过程需符合相关规定要求。8.4.2 发包方提供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发生变更时,施工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控制。,8.5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8.5.1 施工企业应实施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储存、保管、发放、使用、搬运、防护过程的控制,保存相关记录。8.5.2 对现场的重要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项目部应进行标识并具有可追溯性。8.5.3 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施工企业应按规定进行检查,分析和改进相关过程。,8.6 不合格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控制

21、,8.6.1 施工企业应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记录、标识、隔离,防止误用,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存相应记录。8.6.2 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验收、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企业应形成记录,向相关方报告,并按规定程序处理。8.6.3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禁止用于工程。,9 分包管理9.1 一般规定,9.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分包管理制度,对分包方的选择与分包合同管理、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分包工程的质量验收做出规定。9.1.2 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实施管理,检查、监督分包合同履行情况。项目部应对分包项目实施现场检查控制。9.1.3 施工

22、企业对依法分包的工程承担连带责任。,9.2 分包方的选择与分包合同管理,9.2.1 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依据工程项目需要经评价后选择分包方,并保存相关记录。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1)经营许可和施工资质; (2)工程业绩与社会信誉; (3)人员结构、执业资格和素质; (4)施工机具与设施; (5)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6)协作、配合、服务与抗风险能力。,9.2 分包方的选择与分包合同管理,9.2.2 分包合同应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和工程需要订立,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并经企业授权人员审核,确保其合法性。,9.3 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9.3.1 施工企业应依据分

23、包合同对分包方的下列施工和服务条件进行验证和确认: (1)项目管理机构; (2)进场人员的数量和资格; (3)主要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与设施。9.3.2 分包项目实施前,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进行施工和服务要求交底,审批分包方编制的施工和服务方案。,9.3 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9.3.3 对分包方的下列施工和服务过程,施工企业应进行监督管理: (1)关键岗位、技术措施、质量控制、人员变动和材料验收; (2)施工进度、安全条件、污染防治和服务水平。 9.3.4 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应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的依据。,9.4 分包工程的质量验收,9.4.

24、1 分包方自检合格后,施工企业应按照设计文件、验收规范和分包合同对分包工程实施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9.4.2 项目部应对分包工程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并重新验收。9.4.3 分包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应按照竣工资料归档要求和分包合同约定,验收分包方移交的归档资料。,10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10.1 一般规定,10.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工程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变更和服务做出规定。10.1.2 项目部负责实施项目质量管理活动。施工企业应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10.2 质量管理策划,10.2.1 施工企

25、业应收集项目质量管理策划所需的信息。10.2.2 施工企业应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并明确下列策划内容: (1)质量目标;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3)项目质量管理的依据; (4)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和相关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活动分析; (5)人员、技术、施工机具及设施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6)进度实施及偏差控制措施;,10.2 质量管理策划,(7)设计方法、施工技术措施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专项方法; (8)设计、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计划及相关标准; (9)质量问题及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10)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11)应收集的工程管理信息、形成的记录及传递要求;

26、(12)与工程建设相关方的沟通、协调方式; (13)质量控制措施; (14)其他要求。,10.2 质量管理策划,10.2.3 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应按规定形成文件,经审批后方可实施。10.2.4 施工企业应对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行动态管理,调整相关文件并监督实施。,10.3 工程设计,10.3.1 施工企业应建立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按照设计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工程设计,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进行控制。10.3.2 施工企业应明确工程设计的依据,对其内容进行校对、审核,并保存相关记录。施工企业应按照设计策划安排对工程设计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评审、验证和确认记录应予以保存。设计结果应满足规定的要

27、求,形成文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10.3.3 施工企业应明确设计变更及其批准方式和要求,规定变更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程序,并保存相关实施记录。,10.4 施工准备,10.4.1 施工企业应依据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施施工准备。项目部应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对结果进行确认。10.4.2 项目部应确认施工现场已具备开工条件,按规定报审、报验,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工。10.4.3 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应在实施前进行交底,并保存适当记录。 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管理需要,确定交底的层次、阶段及相应的职责、内容、方式。,10.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0.5.1 施工企业应对

28、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通过下列活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 (1)正确使用工程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作业指导书。必要时,对施工过程实施样板引路; (2)调配合格的操作人员; (3)按需求配备和使用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 (4)按规定进行施工和检查;,10.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5)按要求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 (6)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7)对成品、半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8)对突发事件实施应急响应与监控; (9)对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控; (10)确保分包方的施工过程得到控制; (11)保证各项变更满足规定要求。,10.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0.5.2 当施工过

29、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工程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时,项目部应在工程实施前或实施中进行下列确认: (1)对技术文件和工艺进行评审; (2)对施工机具和人员的能力进行核实; (3)定期或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环境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确认; (4)记录必要的确认活动。,10.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0.5.3 项目部应负责工程移交期间的产品防护。10.5.4 根据施工状态的控制需求,施工企业应进行施工过程标识,重要过程应具有可追溯性。10.5.5 施工企业应保持与工程建设相关方的沟通、协商,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并保存必要的记录。沟通、协商的内容应包括: (1)工程质量情况; (2)工程变更与协商

30、要求; (3)工程质量有关的其他需求。,10.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0.5.6 施工企业应建立和保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记录的形成应与工程施工过程同步,内容包括: (1)图纸的接收、发放、会审与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 (2)施工日记; (3)交底记录; (4)岗位资格证明;,10.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5)工程测量、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检查验收记录; (7)施工机具、设施、检测设备的检测验收及管理记录; (8)施工过程检测、检查与验收记录; (9)质量问题的整改、复查记录; (10)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规定的其他记录。,10.6 施工变更控制,10.

31、6.1 施工过程发生变化时,施工企业应实施施工变更控制。10.6.2 施工企业应规定相关层次施工变更的管理范围、岗位责任和工作权限,项目部应明确施工变更的工作流程和方法。,10.6 施工变更控制,10.6.3 施工变更控制应确保质量偏差得到有效预防。变更控制依据下列程序实施: (1)变更的需求和原因确认; (2)变更的沟通与协商; (3)变更文件的确认或批准; (4)变更管理措施的制定与相关施工活动的调整; (5)变更管理措施有效性的评价。10.6.4 项目部应实施和跟踪施工变更管理,进行偏差控制。,10.7 交付与服务,10.7.1 施工企业应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交付,确保工程交付满足发包方要

32、求。10.7.2 施工企业应策划并组织服务的实施。服务由下列活动组成: (1)工程保修; (2)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工程使用说明; (3)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 (4)工程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10.7 交付与服务,10.7.3 在规定期限内,施工企业对服务的需求信息应做出响应并组织实施,并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检查和验收。10.7.4 施工企业应收集服务的有关信息,分析发包方的满意程度,评价质量管理持续满足发包方需求的能力。,11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11.1 一 般 规 定,11.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层次对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职责和程序,并对检查、验收、检

33、测设备、质量问题及事故处理、分包工程检查验收活动做出规定。11.1.2 施工企业应对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活动进行策划,内容包括检查和验收的依据、内容、步骤、对象、人员、时间、抽样、方法和记录。11.1.3 实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检测和相关资料管理的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和能力。,11.2 工程质量检查,11.2.1 项目部应根据工程质量检查策划的安排,对工程质量实施检查,跟踪整改情况,并保存相应的检查记录。 11.2.2 施工企业应实施工程质量检查,并对项目部的工程质量检查活动进行监控。,11.3 工程质量验收,11.3.1 施工企业应按设计文件、质量验收规范实施质量内部验收。项目部应确保过程验收

34、和竣工验收符合规定要求,并在合格后按规定程序报验。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转序和交付。11.3.2 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企业应组织内部验收,按规定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和实施相关的质量整改。,11.3 工程质量验收,11.3.3 施工企业应按工程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和相关要求,收集、整理工程资料和竣工验收记录。11.3.4 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向相关方移交竣工资料,提交的资料应符合归档整理的规定。,11.4 检测设备管理,11.4.1 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检查和验收活动需要,确定和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11.4.2 施工企业对检测设备的管理应符合下列条件: (1)根据需要采购或租赁检

35、测设备,并对检测设备供应方进行评价; (2)使用前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验收; (3)按照规定的周期检定或校准检测设备,标识相应状态,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保存检定或校准记录;,11.4 检测设备管理,(4)对国家或地方没有校准标准的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校准依据; (5)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在使用期间保持其完好状态; (6)在发现检测设备失准时评价和记录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并对检测设备产生的质量问题采取适当措施; (7)为保证用于质量检测的计算机软件的适宜性,在使用前进行确认或再确认。,11.5 工程质量问题与事故处理,11.5.1 施工企业应规定质量问题的分类标准和相应的处理流程,依法将质量

36、事故报告相关方,并配合质量事故调查处理。11.5.2 施工企业应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经审批后实施。对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严重质量问题,整改专项方案应经原设计方确认后实施。质量问题的整改处理结果应进行检查验收。,11.5 工程质量问题与事故处理,11.5.3 施工企业应明确和实施质量事故责任追究的流程和方法。11.5.4 施工企业应保存质量问题和事故处理相关记录,作为工程质量改进的信息。,12 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12.1 一般规定,12.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和改进管理制度。12.1.2 施工企业应明确各管理层次和岗位的质量管理

37、检查、分析、评价、改进职责,相关人员需具备符合规定的能力和资格。12.1.3 施工企业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可靠、快捷、安全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利用质量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12.2 质量管理检查,12.2.1 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需求,实施质量管理检查策划,包括年度审核和例行检查计划。必要时,形成相应的书面文件。12.2.2 质量管理检查策划应明确检查的内容、时机、步骤、人员安排、组织管理、记录和发现问题时的处理要求。12.2.3 质量管理检查策划应依据: (1)质量管理职责; (2)质量管理的重要过程和薄弱环节; (3)相关的建议和需求; (4

38、)以往质量管理检查的结果。,12.2 质量管理检查,12.2.4 质量管理检查应包括: (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合同的执行情况; (2)质量管理制度及其作业文件的落实情况; (3)各层次管理职责的落实程度; (4)质量目标的实现效果和工程质量的符合程度; (5)企业和相关方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12.2.5 施工企业应实施年度审核和例行检查计划,编制审核和检查报告,提出不合格报告和整改要求,并形成相关管理记录。,12.3 质量管理分析,12.3.1 质量管理分析应确保其结果的有效性,分析程序包括: (1)收集质量管理信息; (2)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确定质量管理状态; (4)形成信息分析

39、结果。,12.3 质量管理分析,12.3.2 施工企业应规定收集质量管理信息的途径,获取下列相关信息: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 (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管理; (4)合作方的质量管理能力;,12.3 质量管理分析,(5)工程设计校审和批准、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各类质量管理检查和评价; (6)工程建设相关方对质量管理的评价; (7)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执行情况; (8)行业、专业机构的质量信息及其他施工企业的经验教训; (9)市场需求及工程质量发展趋势; (10)知识管理的情况; (11)其他。,12.3 质量管理分析,12.3.3 针对获取的质量管

40、理信息,施工企业应进行质量管理分析,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和需求。质量管理分析的结果包括: (1)工程建设相关方对工程质量与质量管理的满意程度; (2)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服务质量达到要求的程度; (3)与供应方、分包方合作的情况; (4)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发展趋势以及改进的需求。,12.4 质量管理评价,12.4.1 最高管理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策划并实施质量管理评价,识别改进机会、提出改进需求,并形成质量管理评价记录。12.4.2 质量管理评价应涵盖下列内容并形成结果: (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12.4 质量管理评价,(2)工程设计、施工和服务质量管理发展趋势、潜在问题预测

41、、改进机会和体系变更需求; (3)工程设计、施工和服务质量的改进需求; (4)以往质量管理评价的跟踪措施; (5)资源需求。,12.5 质量管理改进,12.5.1 施工企业可依据质量管理分析和评价结果、组织变更、风险变化、新的机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施工企业应规定相关的应用范围、时机和步骤。,12.5 质量管理改进,12.5.2 根据已识别的质量改进需求,施工企业应确定改进的优先顺序、领域、目标和措施,实施并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应修改相应的管理制度。质量改进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已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2)对潜在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12.5 质量管理改进,12.5.3 对改进措施中所识别的新的质量问题或控制需求,施工企业应对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在实施前进行评价,以确保纠正、预防措施的充分性。12.5.4 按照企业发展需求,施工企业可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制度和方法。12.5.5 施工企业应规定保存质量管理改进活动的记录及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医学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