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语言随着社.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9063774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语言随着社.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v语言演变的原因复杂,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去探讨。v一、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v社会的发展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是外因。社会的发展会引起语言的演变,这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评议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发展了,语言当然也需要演变,不然,这种工具就落后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v其一,社会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v其二,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v其三,民族之间的联系、交往、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二、语言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与语言的发展v语言结构要素的朴素影响引起语言的演变,这是内因。语言发展的种种事实并不能全部从社会发展中找出直接原

2、因。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只是语言发展的推动力,而导致语言演变事实的还是语言的内部矛盾。语言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及每个要素的各成分都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吾现一种平衡状态。在社会条件刺激下,其中一个要素成分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如语音的变化能引起词汇、语法的变化,词汇的变化会引起语音、语法的变化。v如把山西汾阳话、北京话和隋唐时的中古音加以比较,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v例字 中古音 北京 汾阳v戈*kua k kuv姑*kuo ku kuv“戈”和“姑”在中古音里依靠元音舌位的高低互相区别:“戈”的元音是ua,“姑”的元音是uo。这个区别在北京话里通过半高不圆唇元音和后高圆唇元

3、音u来保持。而在汾阳话里面,“戈”的元音已经变成了舌位最高的u,“姑”的元音无法再高化,为保持两个韵的区别,只能复化为u。看来汾阳话的“姑”类字的u是“戈”类字的元音高化后引起的连锁反应。v人类语言就是以社会的发展为变化的条件,以语言结构要素的矛盾为变化的根据而不断演变的。二、语言演变的特点v语言演变的特点突出表现为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两个点。v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v关于这两个特点,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角度来深入认识。(一)语言发展的渐变性v1.渐变性:v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

4、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语言的发展变化,是由新质要素的长期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不会出现质的突变。2.为什么语言发展变化会有渐变性特点呢?v语言的社会功能决定渐变性!v(1)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v(2)语言时刻在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反映生活的全部。v 因此语言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马上巨变,这样才能与人们的语言需要相适应,而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交际。(二)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v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v第一,语言系统的各子系统发展不平衡。

5、(词汇、语音、语法)v词汇最快,语音比较慢,语法最慢。v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观念的改变,是经常在发生的。v这些变化在语言的词汇中得到反映,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v例如,随着人类登月计划的实现,英语中就有“deep space”(外层空间)、“moonwalk”(月面行走)等新词;随着月球卫星的发射,产生“perilune”perilu:n(近月点)和“apolune”pulju:n(远月点)等新词。v不仅语音、语法、词汇、词义各部门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就是在一个部门内部,同样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v北京话的辅音音位vk ts组合开、合二呼

6、,v t组合只有齐、撮二呼v原因:t组是从kts两组变来的:开、合二呼前的kts保持不变,齐、撮二呼前的kts变成了t,这是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语音系统内部的具体表现。v另一方面,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区也可以不一样,它在有些地区不变,有的地区这样变,有的地区那样变,因而产生了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同样在iy前的kts,在北京变成t,在广州不变,在江苏的苏州是k变成t,而ts不变(ts后的撮口变齐齿)。v v这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区的表现。社会的分化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社会原因,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的原因。一般说来,语言系统中

7、的所谓不规则现象、种种例外以及某些惯用法等等,都是古代语言保留在今天语言系统中的历史层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见证。这些现象为探索语言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v第二,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v社会发展步伐快语言(文化)发展快。反之就慢。比如:v当今科技经济的发展,新词的大量出现,国际文化的广泛交流接触,促进了语言的相互渗透。v第三,不同地域的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v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变化,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有的地区是另一种变化,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地域方言。第四,不同的社会方言的发展变化不平衡。v比如青年人的语言发展变化较快,科技语言发展变化较快,各种语体的发展变化也不平衡

8、。v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这两个特点,使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既能随时满足新的交际要求,又能维持稳固的基础,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三)语言与社会共变v所谓“语言与社会共变”是指语言与社会作为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作用而引起互相变化。其主要内容是从社会生活观察语言的变异,从语言的变异或“语言遗迹”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图景。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v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v语言分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化,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化出不同的社会分工,不同的社会阶层等;因为政治、经济等原因造成一部分人口的迁徙。这些社会分化都会对语言的分化产生直接的影响。语言分化的结果: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方言。二

9、、社会方言v社会方言是言语社团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v(一)阶层方言人们都分属于一定的社会阶层(在阶级社会中还要分属于不同的阶级),不同阶层的人在语言使用上往往会显示出不同待点,形成阶层方言。(二)职业方言v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有自己的“行话”。每门学科的专门术语都是最明显的行话。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即使不谈论自己的职业,也往往会用评多行话。因此,听一个人讲话,常常能够判断出该人所从事的职业,或是他的某种经历。(三)性别方言v性别是一种生理现象,

10、性别角色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具有反映文化的功能,自然它也可以反映性别角色。在一定的语言社团中,男女性别角色的语言,往往有较大的差异。这在语音、词语和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所反映。v(四)年龄方言不同的年龄,说话待点往往有较大差异,形成年龄方言。三、方言v1.地域方言v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区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语言分化的一种结果。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方言是语言分化的一种结果。地域方言是从同一种母语分化而产生的,但在不同的地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一种语言可分出几种方言,即同一个共同语又可以分出几个方言区,方言下面还可以分出次方言,依

11、次可以分到一个村庄或一个城市居民区。例如汉语就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种,各种方言又包含各自的次方言等等。2.方言的特点v地域方言有以下几个特点:v(1)方言是以地区上的分布定范围的,方言在一个地区内,是该地区的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具有全民性。v(2)方言与共同语以及其他方言的差别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但突出的表现是在语音方面。v(3)方言是一种历史现象。一种语言的几种方言之间的差别是不断扩大的还是逐渐缩小的,取决于它们所服务的社会是进一步分化还是进一步走向统一。3方言的形成v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区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语言分化的

12、一种结果。一种语言可分出几种方言,即同一个共同语区可以分出几个方言区,方言下面还可以分出次方言,依次可以分到一个村庄或一个城市居民区。形成方言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v第一,形成方言的首要原因是地理条件。如果某个地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使用语言交际的机会少,而本地区在语言交流中逐渐发生语音、词汇等方面的演变,形成了这一地区的语言特点,就可成为一种方言。v第二,社会条件是产生方言的第二个原因。因为两个较远的地区之间也可能有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两个较近的地区也可能缺少各种社会往来。两个地区之间不管相距远近,只要长期没有社会交往,或联系较少,就会形成各自的方言。v第三,形成方言的第三个原

13、因是语言的内部原因。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产生方言的外部条件,语言自身的原因则是产生方言的内部根据。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发生演变,不断增加或减少、改变语言成分。而各地区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人们的不同交际需要必然造成语言的不同演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4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的区别v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v第一,地域方言是以地区上的分布定范围的,在同一个区域内,一般只有一种地域方言,这种地域方言在这一区域内是全民性的。v社会方言不是按地区来划分的,在同一个区域内,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社会方言,这些不同的社会方言只给自己阶级、阶层、社团、行业服务,不为社会服务

14、,不具有全民性。v第二,地域方言的特点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而社会方言的特点基本上表现在一般词汇方面,即在词汇方面有些特殊的词语。v第三,地域方言在结构方面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只在一般词汇方面有某些特点,没有自己的语法和基本词汇,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v第四,地域方言可以走向消失,而社会方言在有社会分工的情况下,是会长期存在的。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v(一)亲属语言v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为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一般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共同

15、点。(二)语言的谱系分类v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语言的谱系分类法也叫“发生学分类法”。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种等。v源自一个共同语分化的语言归属于同一个语系,这个成为不同语言发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母语或原始基础语。确定语言亲属关系的方法:是历史比较法。这里的“历史”是指联系使用语言的人们的历史;“比较”是指研究语言之间是否存在有规则的对应关系。v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

16、、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等。v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v印欧语系是分布最广的语系,研究的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也是印欧语系。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三)印欧语系v印欧语系是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的从原始印欧语分化出来的亲属语言的总称。主要包括印度语族、伊朗语族、斯拉夫语族、波罗的语族、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凯尔特语族、希腊语族、阿尔巴尔语族、亚美尼亚语族等。v(四)我国各民族语言语系分属v我国各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和南岛语系等。(五)汉藏语系语言的主要特征v(1)汉藏语系语言的语音特征是:除个别

17、语言和方言外,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声调能区别词汇意义,在有些语言里,声调还能区别语法意义。v(2)其语法特征是:以虚词和词序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有量词;广泛应用各种助词来表达复杂的语法意义;除藏缅语族外,形态不丰富。v(3)其词汇特征是:大多数语言的词汇主要是由单纯词和复合词组成;语素多是单音节的;合成词多是复合词,派生词(相对复合词而言)较少。第三节 语言的统一v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v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一个地方割据的,不很统一的社会可以完全统一起来,而当割据的社会趋向统一时,原来分歧的方言就不便于全社会范围内的交际,妨碍社会完全统一或统一的巩固。因此与社会分化引起语言分化的

18、过程相适应,社会的统一也会引起各地已分化的方言减少分歧、趋向一致的方向发展。在社会统一的时候,统一是语言发展的总趋势。v语言的统一演变中,首先是在某个方言的基础上产生地位高于方言的共同交际语,然后是共同语影响方言的发展,并通过共同语的推广、双语并存直至替代,完成语言的统一。v汉语的书面语自古以来大体上都是统一的,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统一的书面语,当时叫做“天下通语”。元初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讲到编写曲文时说:“可作乐府语、经史语、天下通语”,“不可作俗语、蛮语、谑语、嗑语、市语、方语、书生语(按:指文言)”等。二、共同语v(一)共同语:v语言统一的结果:是逐步形成共同语。共同语是在

19、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v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共同语在某一地域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哪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决定于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因此语言的统一不同于语言的分化,它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产生共同语,共同语再向方言渗透。共同语可以说是语言统一的标志(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v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这主要是由政治原因决定的,其代表点北京近千年来一直是政治中心,同时又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全国具

20、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就成为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三、共同语的规范v共同语的规范:是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字的标准,并加以推广。v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准是“约定俗成”。v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参考资料:v1.岑麒样历史比较语言学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2.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3.陈 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4.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郭 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6.曲彦斌中国民间秘密语,上海三联书店,19907.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8.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9.于根元等语言哲学对话,语文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