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膜间皮瘤.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904695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恶性胸膜间皮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恶性胸膜间皮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恶性胸膜间皮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胸膜间皮瘤.ppt(8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恶性胸膜间皮瘤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张力 v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胸膜间皮瘤v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v源于胸膜间皮表面的恶性肿瘤源于胸膜间皮表面的恶性肿瘤 解剖图解剖图解剖图解剖图vMPMMPM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率不断上升v过去过去1010年每年上升年每年上升50%50%v2010201020202020年达高峰年达高峰v美国每年新病例美国每年新病例30003000例,死亡例,死亡400400例例中国中国&协和协和v我国文献报告我国文献报告 10241024例例 男性男性 675675例例 女性女性 349349例例 发病率发病率

2、 0.02/100.02/10万万 0.03/10 0.03/10万万v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1992200419922004年年 恶性间皮瘤恶性间皮瘤 3737例例 MPM 21MPM 21例例 腹膜间皮瘤腹膜间皮瘤 1616例例致病因素致病因素 石石 棉棉云南大姚县云南大姚县80年代开采青石棉年代开采青石棉 MPM发病率发病率 19771983 85.0/10万万 19871995 177.5/10万万石棉暴露史石棉暴露史v 青石棉青石棉 致癌作用最强致癌作用最强v 铁石棉铁石棉v 温石棉温石棉 尚不清尚不清非石棉因素非石棉因素(1)(1)v 矿物纤维矿物纤维 沸石沸石v 矿矿 物物 镍

3、、二氧化硅、铍镍、二氧化硅、铍v 放射线放射线v 有机化合物聚胺基甲基乙酯、黄霉属物(黄有机化合物聚胺基甲基乙酯、黄霉属物(黄 曲霉素曲霉素B1B1相关复合物)、氧化乙烯相关复合物)、氧化乙烯v N-N-甲基甲基-N-N-亚硝基脲类亚硝基脲类3-3-甲基胆蒽、甲基甲基胆蒽、甲基 亚硝脲、亚硝脲、1-1-硝基硝基-5,6-5,6-二氢尿嘧啶、乙烯雌酚、二氢尿嘧啶、乙烯雌酚、石油、液态石蜡石油、液态石蜡非石棉因素非石棉因素(2)(2)v 病毒:禽白血球增生病毒、猿病毒病毒:禽白血球增生病毒、猿病毒v 慢性炎症:复发性肺部感染、结核性胸慢性炎症:复发性肺部感染、结核性胸 膜炎、复发性憩室炎、家族性地

4、中海热膜炎、复发性憩室炎、家族性地中海热v 职业暴露:鞋、皮革、纺织厂工人、石职业暴露:鞋、皮革、纺织厂工人、石 化工人、石匠或职业暴露于铜、镍、橡化工人、石匠或职业暴露于铜、镍、橡 胶、玻璃纤维和粉末胶、玻璃纤维和粉末v 致癌辅剂:致癌辅剂:3-3-甲基胆蒽甲基胆蒽-石棉、石棉、N-N-甲甲 基基-N-N-亚硝脲亚硝脲-石棉石棉v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SV40感染感染猿病毒猿病毒Polyoma simian virusv MPM中中71%含有含有SV40v SV40 SV40阳性预后不良阳性预后不良v 抑癌基因异常抑癌基因异常遗传学遗传学v 土耳其土耳其Cappodocian区域显示了区域显示了

5、 MPM的遗传易感性的遗传易感性v 易感家族中易感家族中50%死于死于MPMv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v 染色体染色体1p,3p,9p和和6q缺失、缺失、22号号 染色体缺失染色体缺失病病 理理v 上皮型上皮型 50%预后较好预后较好v 肉瘤型肉瘤型 35%侵袭性强侵袭性强,生存生存%-找到间皮瘤细胞找到间皮瘤细胞 胸腔镜胸腔镜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1992-2004)37例间皮瘤临床表现例间皮瘤临床表现 胸膜间皮瘤胸膜间皮瘤 腹膜间皮瘤腹膜间皮瘤n=21(%)n=16(%)胸腔积液胸腔积液1990.4318.8胸闷胸闷1257胸痛胸痛115.4体重下降体重下降552.4531

6、.3咳嗽咳嗽419.0发热发热314.3212.5气胸气胸14.8胸膜肿物胸膜肿物14.8肾上腺转移肾上腺转移14.8心包积液心包积液14.8胸壁肿物胸壁肿物14.8纳差纳差 14.8腹胀腹胀637.5腹痛腹痛637.5腹腔包块腹腔包块318.8尿频、排尿困难尿频、排尿困难16.3阴道出血阴道出血16.3MPM治疗治疗方方 法法手术手术+术前化疗术前化疗单纯手术单纯手术单纯化疗单纯化疗GEM+DDPCAP(CTX+ADM+DDP)CBP+紫杉醇紫杉醇 NVB+CBP GEM+DDP+紫杉醇紫杉醇例数例数14 6 6 4 3 1 1 16 例例 随随 访访v 2例死亡例死亡 存活存活 8个月个月

7、 14个月个月 v 4例生存例生存 均接受手术均接受手术+化疗,化疗,2例分别存例分别存 活活36个月、个月、53个月;个月;1例例 63个月,术后接个月,术后接 受受GEM+DDP5;1例疗后例疗后2年患年患NHL失访失访v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期分期分期v IMIG系统于系统于19941994年由国际胸膜间皮瘤研年由国际胸膜间皮瘤研 究组制订究组制订v 2002 2002年美国癌症联合会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AJCC已采纳了该已采纳了该 分期系统分期系统v IMIG系统利于确定治疗模式系统利于确定治疗模式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分期系统恶性胸膜间皮瘤

8、的分期系统国际间皮瘤研究组国际间皮瘤研究组(IMIG)(IMIG)对恶性间皮瘤的分期标准对恶性间皮瘤的分期标准(1)(1)T 原发瘤及其程度原发瘤及其程度Tla Tla 肿瘤局限于壁层胸膜,包括纵隔和横膈胸膜;脏层胸膜未受累及。肿瘤局限于壁层胸膜,包括纵隔和横膈胸膜;脏层胸膜未受累及。Tlb Tlb 肿瘤累及壁层胸膜,包括纵隔和横膈胸膜;脏层胸膜也散在肿瘤病灶。肿瘤累及壁层胸膜,包括纵隔和横膈胸膜;脏层胸膜也散在肿瘤病灶。T2 T2 肿瘤累及全部胸膜表面(壁层胸膜、纵膈胸膜、横膈胸膜、脏层胸膜),肿瘤累及全部胸膜表面(壁层胸膜、纵膈胸膜、横膈胸膜、脏层胸膜),横隔和横隔和/或脏层胸膜肿瘤互相融

9、合,或者肿瘤从脏层胸膜侵犯下面的肺组织或脏层胸膜肿瘤互相融合,或者肿瘤从脏层胸膜侵犯下面的肺组织T3 T3 肿瘤为局部晚期,但有可能切除,肿瘤累及所有胸膜表面并累及筋膜(覆盖、肿瘤为局部晚期,但有可能切除,肿瘤累及所有胸膜表面并累及筋膜(覆盖、支持或连接肌肉或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薄膜);肿瘤侵犯胸腔其他部位形支持或连接肌肉或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薄膜);肿瘤侵犯胸腔其他部位形 成单一可切除的肿块;累计及心包。成单一可切除的肿块;累计及心包。T4 T4 肿瘤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累及所有胸膜表面,胸壁有肿瘤弥漫侵犯或形肿瘤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累及所有胸膜表面,胸壁有肿瘤弥漫侵犯或形 成肿块,伴有或不

10、伴有肋骨破坏;肿瘤直接穿破膈肌浸入腹膜;肿瘤直接蔓成肿块,伴有或不伴有肋骨破坏;肿瘤直接穿破膈肌浸入腹膜;肿瘤直接蔓 延至对侧胸膜;肿瘤直接蔓延至一个或多个纵隔器官;肿瘤直接侵犯脊椎;延至对侧胸膜;肿瘤直接蔓延至一个或多个纵隔器官;肿瘤直接侵犯脊椎;肿瘤侵犯心包膜的内层并伴有或不伴有心包积液,或者累及心肌。肿瘤侵犯心包膜的内层并伴有或不伴有心包积液,或者累及心肌。N N 淋巴结淋巴结 N0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N1 转移至同侧气管肺或肺门淋巴结转移至同侧气管肺或肺门淋巴结 N2 N2 转移至纵隔或气管隆突(位于气管转移至纵隔或气管隆突(位于气管 分叉下方)淋巴结分叉下

11、方)淋巴结 N3 N3 转移至原发瘤对侧淋巴结转移至原发瘤对侧淋巴结 M M 转移转移 M0 M0 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 M1 M1 有远处转移有远处转移 IMIG 分期标准分期标准(2)(2)临床分期临床分期aTIaN0M0bTibN0M0T2N0M0T3anyNM0anyTN1M0anyTN2M0T4anyNanyManyTN3anyMandyTanyNM1国际抗癌联盟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恶性间皮瘤的分期标准的恶性间皮瘤的分期标准T 原发瘤及其程度原发瘤及其程度T1 原发瘤局限于同侧壁层胸膜或脏层胸膜原发瘤局限于同侧壁层胸膜或脏层胸膜T2 肿瘤侵犯任何下述结构肿瘤侵犯任何下述结构 同

12、侧肺、皮下组织同侧肺、皮下组织(筋膜筋膜)横膈、心包横膈、心包T3 肿瘤侵犯任何下述结构肿瘤侵犯任何下述结构 同侧胸壁肌肉、肋骨、纵隔器官或组织同侧胸壁肌肉、肋骨、纵隔器官或组织T4 肿瘤播散到任何下述结构肿瘤播散到任何下述结构 对侧胸膜、对侧肺脏、腹腔内器官、脊椎、对侧胸膜、对侧肺脏、腹腔内器官、脊椎、颈部组织颈部组织国际抗癌联盟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恶性间皮瘤的分期标准的恶性间皮瘤的分期标准N 淋巴结淋巴结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转移至同侧气管肺或肺门淋巴结转移至同侧气管肺或肺门淋巴结N2 转移至纵隔或气管隆突(位于气管分叉转移至纵隔或气管隆突(位于气管分叉 下方)

13、淋巴结下方)淋巴结N3 转移至原发瘤对侧淋巴结转移至原发瘤对侧淋巴结M 转移转移M0 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有远处转移分分 期期T1N0M0T2N0M0T1N1M0T2N1M0T3N0M0T3N1M0T1N2M0T2N2M0T3N2M0T4N3M0T4anyNM0any TanyNM1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的Brigham分期系统分期系统 胸膜间皮瘤可切除,无淋巴结转移胸膜间皮瘤可切除,无淋巴结转移 胸膜间皮瘤可切除,有淋巴结转移胸膜间皮瘤可切除,有淋巴结转移 胸膜间皮瘤不可切除,侵入胸壁、心脏、胸膜间皮瘤不可切除,侵入胸壁、心脏、横膈或腹膜腔,有或无淋巴结转移横膈或腹膜

14、腔,有或无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胸膜间皮瘤Butchart分期系统分期系统分期分期 具体描述具体描述 胸膜间皮瘤位于左侧或右侧胸膜胸膜间皮瘤位于左侧或右侧胸膜 腔,也可能累及同侧横膈腔,也可能累及同侧横膈 间皮瘤侵犯胸壁或纵隔结构间皮瘤侵犯胸壁或纵隔结构 (如食管、心脏、胸膜等)(如食管、心脏、胸膜等)间皮瘤穿透横膈进入腹膜腔或腹膜间皮瘤穿透横膈进入腹膜腔或腹膜 胸壁的淋巴结也可能累及胸壁的淋巴结也可能累及 有远处转移证据有远处转移证据综综 合合 治治 疗疗 治治 疗疗MPMMPM治疗模式治疗模式方法方法选选 择择 评评 价价手术手术胸膜切除术胸膜切除术单一手术、一般不

15、能治愈单一手术、一般不能治愈胸膜腔外肺切除术胸膜腔外肺切除术死亡率、病残率高死亡率、病残率高(EPP)姑息治疗姑息治疗化疗化疗单药单药有效率低有效率低联合化疗联合化疗姑息性治疗姑息性治疗放疗放疗局部直接治疗局部直接治疗手术辅助治疗手术辅助治疗预防活检部位肿瘤细胞种植预防活检部位肿瘤细胞种植姑息性治疗姑息性治疗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手术手术/放疗和放疗和/或化疗或化疗三模式联合最有效三模式联合最有效外科治疗外科治疗vMPM中约中约1015%可手术可手术v肿物局限肿物局限 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外科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率年生率15%v手术方法手术方法 胸膜剥脱术、胸膜外肺切除术胸膜剥脱术、胸膜外肺切除术v术后生

16、存术后生存 6.7 21个月个月v上皮型间皮瘤上皮型间皮瘤:手术手术+放疗放疗+胸腔内化疗胸腔内化疗,中位生存中位生存15个个月。月。2年生存率年生存率 4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vMPM进展期 因肿块引起的症状v早期胸穿刺部位v胸部手术疤痕MPM化疗化疗v只接受支持治疗:中位生存期只接受支持治疗:中位生存期 67个月个月v单药化疗:单药化疗:有效率有效率 039%中位生存期中位生存期 6.8个月个月 治疗治疗MPMMPM的单药有效率超的单药有效率超20%20%极少极少 药药 物物 病人病人 缓解缓解(%)阿霉素阿霉素 66 11表阿霉素表阿霉素 69 12米托蒽琨米托蒽琨 62 5顺铂顺铂 59

17、 14卡铂卡铂 88 11长春瑞宾长春瑞宾 43 0紫杉醇紫杉醇 35 9环磷酰胺环磷酰胺 16 0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药物药物 例数例数 RR%中位生存中位生存(月月)烷化剂烷化剂 1563 抗代谢药抗代谢药 1663顺铂顺铂 2535卡铂卡铂 3141Pemetrexed 64 015 9.2 037 4.711 716 57.5 1314 7.18 14 10.7 16.7 9.3EMPHACIS顺铂顺铂+支持支持 222 顺铂顺铂+Pem+支持支持 168 45.5 13.3治疗治疗MPMMPM联合药物有效率联合药物有效率 联合方案联合方案%表柔比星表柔比星+5氮杂胞苷氮杂胞苷 29表柔比

18、星表柔比星+异环异环 24表柔比星表柔比星+顺铂顺铂 28表柔比星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环磷酰胺+达卡巴嗪达卡巴嗪 7表柔比星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环磷酰胺+达卡巴嗪达卡巴嗪+长春新碱长春新碱 21顺铂顺铂+吡柔比星吡柔比星 15顺铂顺铂+丝裂霉素丝裂霉素 31顺铂顺铂+丝裂霉素丝裂霉素+VP16 385FU+Alimta+顺铂顺铂 41化疗治疗化疗治疗MPMMPM的突破的突破v 健择健择顺铂顺铂v Alimta顺铂顺铂 健择健择+顺铂顺铂期试验期试验(n(n21)21)项 目 结果 PR 47.6%SD 42.9%PD 9.5%中位缓解期(周)25平均生存期(周)41显著症状改善 57.1%Alim

19、ta的作用机制的作用机制独特的独特的多靶点多靶点作用机制作用机制同时高效价的抑制三个叶酸依赖性酶同时高效价的抑制三个叶酸依赖性酶胸苷酸合胸苷酸合胸苷酸合胸苷酸合成酶成酶成酶成酶 二氢叶酸还二氢叶酸还二氢叶酸还二氢叶酸还原酶原酶原酶原酶 甘胺酰胺核甘胺酰胺核甘胺酰胺核甘胺酰胺核苷酸转移酶苷酸转移酶苷酸转移酶苷酸转移酶 59 59TS:thymidylate synthase TS:thymidylate synthase 胸苷酸合成酶胸苷酸合成酶胸苷酸合成酶胸苷酸合成酶DHFR:dihydrofolate reductaseDHFR:dihydrofolate reductase,二氢叶酸还原酶

20、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GARFT:glycinamide ribonucleotide GARFT:glycinamide ribonucleotide formyl transferaseformyl transferase甘胺酰胺核苷酸转移酶甘胺酰胺核苷酸转移酶甘胺酰胺核苷酸转移酶甘胺酰胺核苷酸转移酶Alimta的作用机制的作用机制Alimta与其他抗叶酸药物比较与其他抗叶酸药物比较嘌呤合成嘌呤合成嘧啶合成嘧啶合成DNA,RNA DNA,RNA 合成合成与与 5-5-氟氟/甲酰四氢叶酸相似甲酰四氢叶酸相似 与雷替曲塞相似与雷替曲塞相似与甲氨喋呤相似与甲氨喋呤相似与其他药

21、物的不同之处与其他药物的不同之处DNADNA合成合成 ALIMTAALIMTA直接抑制嘧啶和嘌呤的合成。直接抑制嘧啶和嘌呤的合成。胸苷酸合成酶胸苷酸合成酶甘氨酰胺核糖核苷酸转酰基酶甘氨酰胺核糖核苷酸转酰基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ALIMTA ALIMTA 抑制抑制ALIMTA ALIMTA 抑制抑制ALIMTA ALIMTA 抑制抑制ALIMTA ALIMTA 抑制抑制ALIMTA ALIMTA 抑制抑制ALIMTA ALIMTA 抑制抑制ALIMTAALIMTA抑制抑制未补充治疗未补充治疗 补充治疗补充治疗所有患者所有患者例数例数男男/女女中位年龄中位年龄(范围范围)KPS 70 80

22、 90-100III/IV期期肉瘤型肉瘤型上皮型上皮型混合型混合型不详不详2120/168(54-76)29106/113144=4333/1063(39-80)5122616/22531526453/1165(39-80)7213622/3384592ALIMTA 单药单药 II期临床试验期临床试验-患者情况患者情况Shin et al.Proc Amer Soc Clin Oncol 2002,(abstr.1175)未补充治疗未补充治疗补充治疗补充治疗 所有患者所有患者患者例数患者例数PRSDORR(95%CI)MST(months)MTTP(months)1年生存率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中

23、位生存期(范围范围)21279.5%(1.2,30.4)8 334.2%2.5(1-20)4372616.3%(6.8,30.7)134.854.2%6(1-17)6493317.1%(6.625)10.74.747.8%结果结果Shin et al.Proc Amer Soc Clin Oncol 2002,(abstr.1175)生存曲线生存曲线(mos.)mos.)Shin et al.Proc Amer Soc Clin Oncol 2002,(abstr.1175)肺功能改善肺功能改善Shin et al.Proc Amer Soc Clin Oncol 2002,(abstr.11

24、75)FEV1%Predicted =有效者(n=9)=无反应者(n=41)周期数目周期数目 CTC未补充治疗未补充治疗N=21补充治疗补充治疗N=43所有所有N=64贫血贫血中性粒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 血小板下降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中性减少性发热中性减少性发热胃炎胃炎恶心恶心乏力乏力G3(%)G4(%)G3(%)G4(%)G3(%)G4(%)414029884803851000000509505505000000282166356016230000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Shin et al.Proc Amer Soc Clin Oncol 2002,(abstr

25、.1175)ALIMTAALIMTA联合顺铂的联合顺铂的IIIIII期临床试验期临床试验-设计设计主要研究目标:生存期主要研究目标:生存期-80%power to detect hazard ratio of.67 in vitamin supplemented group-92%power to detect hazard ratio of.67 in bined groupFinal Analysis58 pts59 pts顺铂顺铂 75 mg/m2140 pts140 pts未补充叶酸和未补充叶酸和B12补充叶酸和补充叶酸和B12每组接受治疗每组接受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患者总数198 pts

26、199 ptsPemetrexed 500 mg/m2 顺铂顺铂 75 mg/m2RANDOMIZEVogelzang et al.J Clin Oncol.2003 Jul 15;21(14):2636-44治疗方案治疗方案A组组 ALIMTA 500mg/m2 q 21d Cisplatin 75mg/m2 q 21dB组组 Placebo q 21d Cisplatin 75mg/m2 q 21d 地塞米松地塞米松 4mg p.o.bid 3d 补充叶酸补充叶酸、B12维生素补充方法维生素补充方法在进行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在进行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ANC)须须1500/

27、mm31500/mm3,血小板,血小板计数须计数须100,000/mm3100,000/mm3,肌酐清除率须,肌酐清除率须45mL/min.45mL/min.。用药前须进行血液和生化检查用药前须进行血液和生化检查day-7day-1day 0day1day 21A LI M T A/C I S地塞米松地塞米松 4mg bid4mg bidVitB121000ug/9w叶叶 酸酸 400ug/d结结 果果 Alimta+cisplatin cisplatin P病人病人(例例)226 222RR(%)41 17 0.001生存时间生存时间(月月)12.1 9.3 0.020TTP(月月)5.7

28、3.9 0.001 Vogelzang,J clin Oncol2003 药物相关死亡药物相关死亡 中性粒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血小板下降中性减少性发热中性减少性发热呕吐呕吐胃炎胃炎腹泻腹泻各组各组3/43/4级毒性反应级毒性反应 (%)(%)所有患者所有患者未补充治疗未补充治疗补充治疗补充治疗Pem/CisPem/CisCisCis Pem/CisPem/Cis CisCis n=58n=58 n=59n=59 n=168n=168 n=163n=1637 73 33 32 241410 023233 3 7 70 05 50 05 50 01 11 121212 211114 4

29、7 70 03 30 07 70 04 40 0 Pem/CisCis n=226 n=2224228260211344040Vogelzang et al.J Clin Oncol 21(14)2636-2644,2003客观有效率客观有效率 50 40 30 20 10 0Pem/CisCis%(CI 35-48)n=225 n=222所有患者所有患者p 0.00141(CI 12-22)17(CI 14-27)补充治疗组补充治疗组n=167n=163p 0.001(CI 38-53)4620无补充或部分补充治疗组无补充或部分补充治疗组n=58n=59p=0.005(CI 18-43)(C

30、I 3-19)29 8Vogelzang et al.J Clin Oncol 21(14)2636-2644,2003中位生存期中位生存期 12.1 月月HRHR0.770.77Logrank p-valueLogrank p-value0.0200.020中位生存期中位生存期9.3 月月051015202530100Months7550250Method:Kaplan-Meier所有患者的生存曲线所有患者的生存曲线%AlivePemetrexed+Cisplatin(n=226)Pemetrexed+Cisplatin(n=226)Cisplatin Cisplatin(n=222)(n=

31、222)Vogelzang et al.J Clin Oncol 21(14)2636-2644,20031年生存率年生存率 50.3%1年生存率年生存率 38.0%完全补充叶酸和完全补充叶酸和B12B12的患者的患者%Alive0510152025301007550250Months中位生存期中位生存期 13.3 mos中位生存期中位生存期 10.0 mosHRHR0.750.75Logrank p-valueLogrank p-value0.0510.051Pemetrexed+CisplatinPemetrexed+Cisplatin (n=168)(n=168)Cisplatin Ci

32、splatin(n=163)(n=163)Vogelzang et al.J Clin Oncol 21(14)2636-2644,2003所有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所有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Method:Kaplan-Meier%Progression0510152025301007550250Months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5.7月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3.9月月HRHR0.680.68Logrank p-valueLogrank p-value0.0010.001Pemetrexed+CisplatinPemetrexed+Cisplatin (n=226)(n=22

33、6)Cisplatin Cisplatin(n=222)(n=222)Vogelzang et al.J Clin Oncol 21(14)2636-2644,2003完全补充叶酸和完全补充叶酸和B12B12的患者的患者%Progression05101520251007550250Months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6.1月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3.9月月HRHR0.640.64Logrank p-valueLogrank p-value0.0080.008Pemetrexed+Cisplatin(n=168)Cisplatin Cisplatin(n=163)(n=

34、163)Vogelzang et al.J Clin Oncol 21(14)2636-2644,2003肺活量变化情况肺活量变化情况 CycleVC(L)02462.702.652.602.552.502.452.40p=0.324p=0.034p=0.002Pem/CisCisPaoletti et al.Proc Am Soc Clin Oncol 22:659 2003 abstr 2651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BetterWorsep=0.004p=0.153CycleBoyer et al.Lung Cancer 41(2):S19 2003 疼痛的改善情况疼痛的改善

35、情况BetterWorsep=0.017p=0.064p=0.017p=0.009p=0.020CycleBoyer et al.Lung Cancer 41(2):S19 2003 v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S)v甲基丙二酸甲基丙二酸 L-methylmalony l-COA(MMA)水平增高是水平增高是3/4级毒性反应的可靠指标级毒性反应的可靠指标 因此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因此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Alimta/Cisplatin可显著改善-生存期生存期 -疾病进展时间疾病进展时间-肿瘤缓解率肿瘤缓解率 -肺功能肺功能 -生活质量生活质量v补充补充 FA和维生素

36、和维生素B12 -提高各组的治疗疗效提高各组的治疗疗效提高各组的治疗疗效提高各组的治疗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减少毒副反应减少毒副反应减少毒副反应(包括药物相关死亡包括药物相关死亡包括药物相关死亡包括药物相关死亡)vv补充维生素可以增加给予化疗的周期数补充维生素可以增加给予化疗的周期数补充维生素可以增加给予化疗的周期数补充维生素可以增加给予化疗的周期数,不不不不会降低化疗疗效会降低化疗疗效会降低化疗疗效会降低化疗疗效vv Alimta/CisAlimta/Cis 应作为目前恶性间皮细胞瘤的应作为目前恶性间皮细胞瘤的应作为目前恶性间皮细胞瘤的应作为目前恶性间皮细胞瘤的 标准治疗方案标准治疗方案标准治疗方案标准治疗方案研究进展研究进展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光动力治疗光动力治疗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抗血管形成或治疗抗血管形成或治疗Alimta、健择、雷替曲塞、健择、雷替曲塞(Tomudex)P-30(onconase)细胞因子克服间皮瘤内的免疫抵抗性细胞因子克服间皮瘤内的免疫抵抗性光敏剂聚集于肿瘤、用特定波长的光光敏剂聚集于肿瘤、用特定波长的光 激法杀死肿瘤激法杀死肿瘤效果尚待确定效果尚待确定MPM有毛细血管和大血管网的组织肿有毛细血管和大血管网的组织肿 瘤血管形成,将有益于瘤血管形成,将有益于MPMMPM的治疗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