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课程设计指导手册.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99122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网课程设计指导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接触网课程设计指导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触网课程设计指导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网课程设计指导手册.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设计指导手册学院:自动化学院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名称:接触网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学分数: 学时: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接触网设计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与扩大学生的电气综合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打下较坚实的基础。任务和地位接触网是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共分为接触网设计、接触网受流理论及接触网检测技术等三部分。知识要求在学习此课程前,学生应具备高等数学、理论力学、工程制图

2、、电路分析、供电系统等课程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接触网悬挂类型及技术标准,熟悉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特殊设计的技术原则,能够设计出基本的接触网平面设计布置图。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内容目的要求 学生要按照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根据题目所给的原始条件,通过所学习的理论,方法进行设计。1、 提出课程设计的框架2、 依据所选题目,提出多种方案或方法3、 对所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或方法进行理论论证4、 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5、 对选取的最优方案进行参数测量或选取6、 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或验证7、 绘制相应的表格及图纸8、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主要内容及设计举例 悬

3、挂线索的机械计算 链形接触悬挂的计算 基础设计及校核 接触网平面设计 接触网关键部位的设计 接触网相关设施的设计设计举例软横跨预制计算。在计算中,一般应具有以下原始结构尺寸数据:(1)、为侧面限界,在正线轨面水平面内,左右侧支柱内缘分别至临近线路中心的距离(m);(2)L为横向跨距,直两支柱悬挂点(支柱顶端内缘向下100mm处,下同)间的水平距离(m);(3)、为不等高悬挂或不对称悬挂,由横向承力索最低点分别至两悬挂点的水平距离(m);(4)、为支柱结构的斜率和调整倾斜度之和,即安装后的支柱内缘相对于铅垂线的总斜率(mm/m);(5)、为偏移距离,即支柱结构斜率和调整倾斜率值所形成的偏移距离之

4、和,简称偏距,其值为,(其中,、为在上部定位索处的偏移距离)。应该注意,考虑到支柱受力后产生的扰度和因基础返回而内倾,经验取值比一般计算值偏小;(6)、为基础面至正线轨面的高差,即支柱地面(钢筋混凝土支柱由地线孔至轨面)至轨面的垂直距离,当支柱底面高出轨面时,S为正值,反之为负值;(7)、为横向承力索的驰度,即由横向承力索最低点分别至两悬挂点铅垂方向的距离,当为等高悬挂时,;(8)、为相邻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其中:,。试确定图1所示钢柱双横软横跨的结构尺寸。支柱类型:。安装后外缘垂直,经现场实际测量,;接触网悬挂类型:正线:,站线:。图1 软横跨结构参考答案:1、确定有关参数:(1), (2)

5、(查表2-1-2钢柱型号规格表G:,)(3) (考虑到支柱受力后内倾及扰度影响,取,)(4)(5),(6)(7)(, 其中:为上不固定绳至正线轨面的高度,接触线高度,大站一般取,小站取,接触线距下部固定绳距离,一般取,为上、下部固定绳距离,一般取,对、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取值)。2、确定悬挂负载根据式和图1节点标注可得:()则悬挂点负载:(悬挂点中节点负载已包括接地侧绝缘子串自重负载造成的增加负载)3、确定最短吊弦位置利用对A悬挂点求支座反力方法来确定最短吊弦位置,根据公式、可得(这里按计算):则悬挂最低点便出现悬挂负载所在的悬挂点,即第股道上方。4、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及总长度(1)求子力矩根

6、据公式、式中:第i股道距悬挂点A的水平距离(m) 第K股道距悬挂点A的水平距离(m)第i股道距悬挂点B的水平距离(m)第K股道距悬挂点B的水平距离(m)其中,可得:(,)(2)求横向承力索水平力T及分界力Y根据式、可得:由,又可以说明前面判断是正确的。图2 横向承力索结构尺寸(3)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根据式以及图2所示可得:根据式可得:根据式,可得:(4)求横向承力索总长度根据式,可得:(5)求各悬挂点直吊弦长度(最短直吊弦取400mm)5、求上、下部固定绳长度6、计算校验结果三、课程设计的考核评估通过计算、总结报告和学习态度综合考评,并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成

7、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考核标准1、课程设计的正确性;2、学生的工作态度、动手能力、创新精神;3、总结报告。总成绩评定:满分为100分总分=第一项成绩50%+第二项成绩20%+第三项成绩30%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成绩单上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填写。四、课程设计实习题1、高速电气化铁道电分相设计;参考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2、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悬挂类型设计;参考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类型;3、高速电气化铁道自动过电分相的研究;参考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网供电设施及结构;

8、4、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分析与研究;参考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5、对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本图3.3.1中第105号支柱进行校验; 6、对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本图3.2.1中第22-23号软横跨进行预制计算; 7、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分析与研究; 8、接触网绝缘配合的分析与研究; 9、地区锚段长度的计算;10、地区跨距长度的计算;11、接触网的干扰影响及防护的研究;12、绘制全补偿链型悬挂的安装曲线,并对新线初伸长的处理进行研究。13. 研究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的概预算方案。14、研究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的一般施工组织方案。15. 研究分析目前接触网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五、教材与参考书1 于万聚著.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 李爱敏主编.接触网生产实习指导.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3 李伟主编.接触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