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罗.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898164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罗.ppt(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脑卒中患者早期长时间的卧床和制动易引发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尽早采用正确的体位和体位转换。患侧卧位可强化患侧伸肌的优势健侧卧位可强化患侧屈肌优势仰卧位可强化伸肌优势通过不断的体位转换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体位体位摆放的定放的定义体位体位摆放的目的放的目的良肢位的概念良肢位的概念体位体位是指是指人的身体所保持的姿人的身体所保持的姿势或某种位或某种位置。在置。在临床上通常是指患者根据治床上通常是指患者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理以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姿势和位置。和位置。l预防或减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的出或畸形的出现l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

2、功能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的作用l预防并防并发症的症的发生生良肢位良肢位的摆放是基本康复手段的一种。的摆放是基本康复手段的一种。顾名思义,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顾名思义,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位置或保持一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位置或保持一种姿势。种姿势。正确的卧位姿势在康复医学中称为良正确的卧位姿势在康复医学中称为良肢位。肢位。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48h可进行。可进行。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康复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越早

3、,肢体功能恢复越好。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开始的时间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开始的时间 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卒中后3 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过程。偏瘫早期卧床可采取偏瘫早期卧床可采取u 仰卧位仰卧位u 健侧卧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u 患侧卧位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u 床上坐位床

4、上坐位u 轮椅坐位轮椅坐位 5 5种姿势轮换,最好多采取侧卧位,种姿势轮换,最好多采取侧卧位,仰卧位一般要相对少采用。仰卧位一般要相对少采用。患侧上肢稍外展,肘、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分开或握一毛巾。在患侧肩部、髋部和膝部的后方分别放一小枕或软垫,使这些部位稍垫起,膝关节微屈,在患侧小腿下外侧垫一小枕,踝关节保持90,足趾向上仰卧位躯干四肢紧张性迷路反射躯干四肢紧张性迷路反射: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最强。(主要是下肢伸肌张影响,异常反射活动最强。(主要是下肢伸肌张力增加)紧张性迷路反射又称前庭脊髓反射,由力增加)紧张性迷路反射又称前庭脊髓反射,由于头部位置及

5、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中耳迷路感于头部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中耳迷路感受器受到刺激,经延髓前庭核、前庭脊髓束传到受器受到刺激,经延髓前庭核、前庭脊髓束传到脊髓束,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发生变化的反射,脊髓束,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发生变化的反射,又称躯干四肢紧张性迷路反射。又称躯干四肢紧张性迷路反射。此反射的主要特点:此反射的主要特点: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增高,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增高,俯卧位时屈肌张力增高。俯卧位时屈肌张力增高。这种体位还会使骶尾部、较常见的还有足跟外侧这种体位还会使骶尾部、较常见的还有足跟外侧和外踝处发生褥疮的危险大为增加(偏瘫骨盆后和外踝处发生褥疮的危险大为增加(偏瘫骨盆后旋,下肢

6、外翻,引起上述两处的褥疮)旋,下肢外翻,引起上述两处的褥疮)患患侧上肢放于体前一上肢放于体前一软枕上,患枕上,患肩向前屈曲肩向前屈曲约90,患,患侧下肢下肢稍屈稍屈髋屈屈膝膝放于体前的放于体前的软枕上,枕上,踝关踝关节保持保持90;健;健侧上、下肢放在上、下肢放在舒服的位置舒服的位置上上,保持,保持髋微伸和膝微屈。微伸和膝微屈。避免腕及手避免腕及手悬空,手空,手悬空出空出现腕屈曲,不易抑制腕屈曲,不易抑制痉挛的的产生。生。避免足避免足悬空,足空,足悬空出空出现足内翻,不利于以后的步行。足内翻,不利于以后的步行。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也对患侧肢体有益。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也对患侧肢

7、体有益。患侧上肢充分向前伸,肩关节向前屈曲约90,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分开;患侧下肢伸展;健侧上肢自然放在体侧,健侧下肢稍屈髋屈膝放于体前软枕上。1、整个患、整个患侧被拉被拉长而减而减轻了了痉挛的的产生。生。2、患者的体重、患者的体重压在患在患侧的床面上,增加了的床面上,增加了对患患侧感感觉刺激刺激输入。入。3、健手能自由活、健手能自由活动,如拉起床,如拉起床单,摆放枕放枕头或或打打电话等。等。髋关节保持髋关节保持9090度的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度的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上。上。最好臀下置一坐垫,双膝屈曲最

8、好臀下置一坐垫,双膝屈曲50-6050-60度,膝下度,膝下垫一软枕,患侧足底放一硬枕,保持踝关节垫一软枕,患侧足底放一硬枕,保持踝关节背屈或足中立位。背屈或足中立位。双足垂直于膝下,平放在地板上,脚尖向前,双足垂直于膝下,平放在地板上,脚尖向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髋关节、膝关节、踝关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均保持节均保持9090度。患侧上肢放于体前,于上肢度。患侧上肢放于体前,于上肢下垫一枕头给与支撑。下垫一枕头给与支撑。上肢良肢位上肢良肢位患者上身直立患者上身直立 ,在轮椅靠背处垫一木板。,在轮椅靠背处垫一木板。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后方。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后方。偏瘫侧

9、要避免肘关节的过度屈曲偏瘫侧要避免肘关节的过度屈曲 偏瘫侧前臂和手用软枕支撑,以免偏瘫侧肩关节受到上肢重量向下牵拉的力偏瘫侧前臂和手用软枕支撑,以免偏瘫侧肩关节受到上肢重量向下牵拉的力量量 手指自然伸展,避免过度屈曲手指自然伸展,避免过度屈曲 下肢良肢位下肢良肢位双腿自然下垂,在偏瘫侧下肢外侧置软垫,双腿自然下垂,在偏瘫侧下肢外侧置软垫,纠正偏瘫腿的外旋,达到两侧足尖对称,避纠正偏瘫腿的外旋,达到两侧足尖对称,避免偏瘫侧足尖外旋免偏瘫侧足尖外旋1.定义: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 另一种姿势的过程。2.目的:使瘫痪患者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一般分为独立转移、辅助转移和被动转移三

10、大类。A.独立转移:指患者独自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B.辅助转移: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协助的转移方法。C.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 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 到另一个地方。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3 3分类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患侧拇指在健侧拇指上方。独立转移:(一)、床上转移活动1床上翻身(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屈 曲,双上肢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上 肢带动患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翻向患侧。(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 下方。双手握手上举后向

11、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仰卧位,双上肢伸直,双手十指交叉握手并上举至头顶;反复练习此动作,也可以向左、右方向摆动上肢。仰卧位,双手握手,协助患肩屈曲90;头转向健侧,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来回摆动23次,带动躯干翻向健侧;随后转动骨盆,健足放在患足下面,协助下肢翻向健侧。2由卧位到床边坐位 (1)独立从健侧坐起:患者健侧卧位,患腿跨过健腿。用健侧前臂支撑自己的体重,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用健腿将患腿移到床缘下。改用健手支撑,使躯干直立。3由卧位到床边坐位(2)独立从患侧坐起:患者患侧卧位,用健手将患臂置于胸前,提供支撑点。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健腿跨过患腿,

12、在健腿帮助下将双腿置于床缘下。用健侧上肢横过胸前置于床面上支撑,侧屈起身、坐直。患者坐在椅上,双手交叉握手,双足平放地上;双上肢向前伸,躯干前倾,身体重心前移;双足负重,缓慢站起来 辅助转移(3)护士辅助躺下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护士站在其患侧(右侧),用左上肢托住患者的颈部和肩部。护士微屈双膝,将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当患者从患侧躺下时帮助其双腿抬到床上。护士转到床的另一侧,将双侧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下方。患者用左足和左手用力向下支撑床面,同时护士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髋部。调整好姿势,取舒适的患侧卧位。独立转移独立转移在坐位下进行椅在坐位下进行椅-椅之间转移。不需要患者

13、站起来。对于椅之间转移。不需要患者站起来。对于使用轮椅的截瘫患者,掌握了这些基本技术后,可以完成使用轮椅的截瘫患者,掌握了这些基本技术后,可以完成轮椅到床、坐厕、地面、浴盆等转移,大大提高了生活的轮椅到床、坐厕、地面、浴盆等转移,大大提高了生活的独立性与活动空间独立性与活动空间为了叙述的方便及便于理解,下面将患者正在坐的椅子称为了叙述的方便及便于理解,下面将患者正在坐的椅子称为第一张椅子,将要转移过去的椅子称为第二张椅子,常为第一张椅子,将要转移过去的椅子称为第二张椅子,常用有下述几种方法用有下述几种方法 两椅前两椅前缘之之间夹角角3045步步骤1.患者向椅前移患者向椅前移动,并使两足放好,并

14、使两足放好2.靠近第二靠近第二张椅子的扶手,握着第二椅子的扶手,握着第二张椅子最椅子最远侧或者扶手,另一只手握着第一或者扶手,另一只手握着第一张椅子。若两腿不能站立,在椅子。若两腿不能站立,在转移前,把两腿搬到第二移前,把两腿搬到第二张椅子前椅子前3.患者用两手撑着患者用两手撑着(腿可以腿可以辅助助),将臀部,将臀部摆到第二到第二张椅子上面椅子上面4.两手握着第二两手握着第二张椅子扶手,两脚椅子扶手,两脚进行适当行适当调整至舒适的位置整至舒适的位置 两椅并排放,如果使用轮椅,两轮椅之间的扶手要拆除步骤1.患者身体向第二张椅子侧斜,握着该座位的远侧扶手或座位边缘,另一只手握着 第一把椅子扶手2.

15、患者将臀部从第一把椅子横过到第二把椅子上3.调整两脚姿势慢慢坐下 上述轮椅-椅转移也适用于轮椅到床边的转移,对于偏瘫病人已足够,但截瘫病人又是需双脚不碰地面即完成床-椅转移。前向转移法 要点:挪臀、抬腿、移躯干后向转移法 先决条件:轮椅靠背能拉开(装拉链)、滑板轮椅放在健侧,与床边成3045夹角,刹住车轮,移开足托板;患者用健手扶住轮椅外侧扶手站起;以健足为轴,转动身体,使臀部正对轮椅;缓慢坐下,并调整好姿势。(一)人工搬运(一)人工搬运 穿臂搬运法穿臂搬运法 患者直坐,双前臂在前面交互互握。一治患者直坐,双前臂在前面交互互握。一治疗师站在患者椅或床的后面,身体站在患者椅或床的后面,身体贴近他的背近他的背部,两手穿部,两手穿过患者腋患者腋窝伸至患者胸前,分伸至患者胸前,分别握住患者两前臂,另一治握住患者两前臂,另一治疗师站在患者的站在患者的侧面,双手分面,双手分别置于患者双置于患者双侧大、小腿之后,两人同大、小腿之后,两人同时将患者抬起并搬到需要的位置。将患者抬起并搬到需要的位置。被动转移技术(二)机械搬运(二)机械搬运 即借助器械的即借助器械的转移,是利用升降机提移,是利用升降机提举并并转运患者。有固定与移运患者。有固定与移动升升降机之分,除降机之分,除动力装置外,力装置外,还有配套的吊有配套的吊带及坐套。及坐套。被动转移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