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论 文定稿.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94430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 业 论 文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毕 业 论 文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 业 论 文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 业 论 文定稿.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姓名: 赵广珍 学 号: 4 院系名称: 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 学前教育 指导教师: 高红星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教务处制2010年 4月10 日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摘要 “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

2、培养。”1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新刚要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本文着重讲述了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关键词:培养;幼儿;习惯;教育 Good Habits ChildrenSummaryChild refers to children aged 3-6, used to refer to a person without thinking, unconsciously shown a stable behavior. The formation

3、 of good habits is one of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process. To cultivate good habits a person, from childhood. Children are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life, plasticity, self-control ability, is crucial to develop good habits, but also the risk of contamination phase of bad ha

4、bits, if not timely to develop good habits, will miss the opportunity, old habits die hard , form the habit. Tao-known educator said: Education - that is habit.Train children good habits develop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on child care, fully implement the new just to , order from the e

5、xternal behavior of children to promote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quality to ensure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o cultivate an interest for experience, wisdom, enlightenment, the formation of good charac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young child full of personality. This ar

6、ticle describes how to develop young children focus on good habits.Key words: culture; children; habits; Education目录1 绪论4 2 幼儿不良习惯的具体表现52.1早晨睡懒觉42.2不爱洗脸刷牙52.3不愿上幼儿园52.4偏食厌食52.5乱扔东西62.6偷拿东西73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措施73.1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中.73.2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93.3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114 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21绪论现

7、在的父母大多数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教育中幼儿习惯的培养。相对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状况来看,幼儿被包办和宠爱的程度仍然是上升趋势,很多孩子普遍存在习惯较差的的现象。有的孩子不按时作息,好睡懒觉,上幼儿园迟到;有的乱花零钱,好吃零食,即不卫生,又影响身体;有的孩子挑食、偏食的现象严重,幼儿园出现了很多“小胖墩”;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常哭闹,不合群,任性;有的孩子懒惰,不愿动手,常依赖大人等等。儿童时期即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时期,又是沾染不良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

8、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因此,培养孩子的好品德、好习惯,克服坏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而我们中国也有句“三岁定八十”的老话,揭示了培养良好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2。的的确确,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在这方面,许多家长与我们老师的意见是一致的,但谈到具体的方法,却是众说纷纭。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 幼儿不良习惯的具体表现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儿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9、表现:2.1 早晨睡懒觉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半岁前婴儿睡眠约需15-20小时;一岁约需15-16小时;2-3岁约需12-14小时;4-6岁约需11-12小时;七岁以上约需9-10小时。所谓定时而有规律,则是指幼儿睡眠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因为10-12点是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极为有利3。2.2 不爱洗脸刷牙学龄前的小孩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

10、、刷牙的道理,在他们的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孩子4岁办后才能把脸洗干净;6岁左右才会洗澡。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对洗脸、刷牙充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且一定要有耐心。注意不要逼迫孩子这样做,不然就会使孩子产生受惩罚的体验,会对洗脸、刷牙不感兴趣,慢慢就会养成不爱洗脸、刷牙的习惯。2.3 不愿上幼儿园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有所变化。家长如果能够巧妙的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里上、

11、行动上提高一步。相反,如果家长忽视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家娇纵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2.4 偏食厌食偏食:是指儿童对饮食挑剔或仅吃几种自己喜欢或习惯的食物。这是一种很不好的饮食习惯,既不利营养的摄入又不利健康的发育。由于儿童对食物不感兴趣吃得少,或只挑自己喜欢的食物,会造成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燥,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有的家庭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边吃边玩,这样会使孩子分散注意力,不能专心吃饭。有的家庭孩子吃饭时,家长盯着他担心他吃不饱,吃不好,慢慢的孩子会把进食当做威胁大人的一种手段,用吃饭来换取大人对他的注意和关怀,久而久之形成的

12、习惯,家长越着急让他吃,他越是不好好吃。2.5 喜欢说谎说谎是儿童常见的行为,也是家长教育下的结果。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区分真实与想象,理想与幻想的不同,有时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向,可在大人看来像是在说谎。儿童在4岁以前是把父母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于错的标准。比如:孩子把碗打碎了,认为妈妈一定会生气。这是他就会说:“是猫把碗打碎的。”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说谎行为的性质的。2.6 好发脾气婴儿一出生,就经常大声哭闹,手脚乱动,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但是大多数孩子脾气暴躁是后期形成的。其原因很多,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绝,那

13、他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里。因此家长应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的做说服工作,不要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断然拒绝,特别是当孩子已提出要求,没等讲完家长就马上给与否定,这样会使孩子分不清自己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影响他认识水平的提高,以致形成“反正家长也不同意的想法。”2.7 乱扔东西有的孩子总是爱乱扔东西,把东西弄得满屋都是,大人总是要跟在后面收拾。也有的孩子会将自己的东西放得整整齐齐,不用家长操心。无论哪种行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培养的,孩子在2岁左右总是喜欢把玩具和东西捡起来交给家长,这是想证明自己能干,以博得家长

14、的夸奖。一般讲,孩子从小没有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如家长不注意孩子从小培养,而是包办代替,日后就会影响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2.8 偷拿东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行为,这些过失行为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偶然性、试探性和好奇性。偷拿东西也是一种过失行为,但是在学龄前的儿童不具有“偷”的概念。例如有时孩子玩饿了,找不到东西吃,或者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一种玩具”,自己没有,就会拿抽屉的钱去买食品或玩具。家长应理智的去分析,找出其原因,不可粗暴的都把这种行为叫做“偷”,不要用成人的是非标准来衡量孩子。3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措施幼儿良好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

15、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等。众所周之,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因此,教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那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来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看法:3.1 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3.1.1 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更要有耐心。讲道理时我们要把握两点:首先,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楚。其次,要具体,讲明白。如:要求幼儿对人有礼貌。幼儿对“

16、礼貌”的意思还不是很明白,我们就要告诉幼儿见到大人要打招呼,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打招呼时不要直接叫大人的名字,那样也是不礼貌;早上来到幼儿园、晚上离开幼儿园要和老师、家长问好、再见,如果不问好、不再见也是不礼貌必要时,老师还可以示范。通过反复的讲解和示范,使幼儿初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促成习惯。3.1.2 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息息相关。培养幼儿的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的渗透和强化。如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碰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晚上入睡时要求幼儿与父母道声晚安。在

17、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时,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拖简单的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洗脸、刷牙等。教师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同时,通过借助教具练习、口头表扬、奖励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其掌握,形成良好习惯为止。3.1.3 榜样教育、巩固形成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现象。对此,教师采取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这是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如:幼儿喜爱的故事小红花找朋友、孔融让梨、三只蝴蝶、谢谢小猴子等,让故事里爱护桌椅的

18、姑娘,关心别人的孔融,团结友爱的三只蝴蝶,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景深深的刻在孩子们的心上,并在大脑中留下我也要像小姑娘、蝴蝶、小猴子、孔融那样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友爱谦让的印记,从而使其在不自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受到教育。并让幼儿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习惯。3.1.4 讲究方法、因势利导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需要教师、家长正确的指导,慢慢的引导,使其明辨是非。在日常活动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某些玩具

19、时,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他发展下去。我们采用耐心讲道理、情绪安慰、注意力转移等方法来安抚孩子。我们发现小班孩子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慢;到了中大班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仅依靠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要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于是“最佳餐桌”在我们班产生了。怎样才能成为“最佳餐桌”呢?我们列出标准,即吃饭吃的认真,不讲话,吃饭不拖拉、不挑食。获得“最佳餐桌”荣誉的每一位小朋友分别得到一颗小红花。进步的人多了,我们还可以选出两个“最佳餐桌”。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吃饭不再像以前那样处处让老

20、师提醒了,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实践证明,只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方法,小朋友们就会很容易接受,也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3.1.5 活动熏陶、综合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如诚信、礼貌、爱心、乐观、自信、坚强、谦虚、宽容、责任心等。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育需要设计各种游戏活动。如果要培养收整玩具的好习惯,可以设计情境表演“娃娃家”,让幼儿感受玩具凌乱的场面,然后让幼儿将玩具收拾好,体验环境整洁的好处,从而使幼儿懂得整理玩具的重要性。还可以用值日

21、生的形式,指导幼儿每天坚持收拾整理玩具。3.2 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3.2.1 课程生活化,活动游戏化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幼儿三岁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经验。如:我在教幼儿玩“多彩的糖果”游戏时,把幼儿分成六人一组,共分成五组,每组发一种材料若干件,制造不同形状、颜色的糖果,规定在五

22、分钟内完成,然后把糖果放到老师指定的篮子里,数量越多就胜利。游戏过程中需要每一组把多余的材料相互交换成自己那一组所需的工具才能完成的,这样幼儿不仅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到了集体相互配合的良好习惯,而且还学会了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良好品德。达到了幼儿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效果。3.2.2 鼓励为主、少施惩罚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一位哲学家说:“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弱智,我就能把他变成优等生。”有人问他秘诀时,他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表扬。”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

23、微笑、轻轻的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4。3.2.3 态度温和、切忌粗暴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当幼儿做错了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的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如:有一次,我带幼儿玩“三只小羊”时,发现大羊头饰不见了,于是我奇怪的问:“小朋友们,大羊生气了,跑到哪一个小朋友身旁了,快找找。”话音刚落,发现钱坤小朋友的脸突然红了,他见我在看他,连忙把头饰藏起来。我又说:“我知道有一个小朋友最喜欢扮演大羊了,所以大羊早就跑到他那里去

24、了,我们欢迎他上来好吗?”这时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注视着这位“大羊”的出现,结果他上来了,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给他带上头饰,开始玩游戏了,我笑了,他也笑了。3.2.4 借助文学,陶冶情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美的文学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让幼儿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教育他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比如:我们班有一位不讲卫生的小男孩,每天来到幼儿园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什么东西都有,每天检查他睡觉的床上也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师给他说了几次他还是老样子。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抽出十分钟的时间给小朋友讲“你喜欢谁”、“小猪变干净了”、“母亲河哭了”等等讲卫生的故事。这样过了不久,他真的改变了许多

25、,小朋友喜欢跟他玩了,老师也变得更喜欢他了。 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有人说:“习惯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灭你”。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3.3 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家庭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

26、,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孩子的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使家园教育同步,我们注重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这样温馨的家庭中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求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幼儿从小萌发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习惯;再者,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以此来巩固良好习惯。同时,每月开展一次亲子活动,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更进一步的接近、

27、了解、沟通的机会。5 结论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2。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是孩子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拥有健康的人格,才拥有健康的人生,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有希望。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开始,强化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我们留给孩子最为宝贵、享用终生的财富!参考文献1陈鹤琴.幼儿教育M.2003年05、07、08期2 B.H.阿瓦涅索娃.学龄前儿童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8-273幼

28、儿教育家教版M.(2006年第11期)4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 4 月第1版第929页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的热情关心与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当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老师无私的帮助,她细心的教导与深厚的学术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终身受益,再次表示我由衷的感谢。 在论文过程中我也得到许多同学的帮助,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特别是提供我实习的单位-上海马荣金地格林幼儿园,在那里工作。得到许多同事老师的帮助,在此我也表示对他们诚挚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评审论文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