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农耕生活》.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93704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始的农耕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原始的农耕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始的农耕生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始的农耕生活》.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 牟平实验中学 王爱玉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的遗存。教材所讲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 学情分析 针对初一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特点,即自我表现欲强,思维活跃,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观察图片、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

2、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在教学中,需要

3、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教学难点: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考虑到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状况,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讨论法、 联系讲述法

4、、 图表法、 图片分析法。教学资源:历史文物、遗物图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有什么不方便?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 指导学生阅读“导入框”的内容:这些神话传说给我们什么启示?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以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仅是神话而已,还有大量考古发现可以证明我国原始人类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河姆渡和

5、半坡居民就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出示我国原是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这两个遗址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风貌。请大家阅读第8页材料白虎通原文。“古之人,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而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神农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造工具,教人种植。那么,天时、地利指的是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感受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小字,设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说明了什么? 出示袁隆平的人物图,简要介绍水稻专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6、的事迹, 出示河姆渡出土的骨耒耜图,解释:耜是最常见的河姆渡出土物,骨耜上安装的柄叫耒。通常又把这种装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设问:你觉得这把骨耜可以做什么事情?(翻土、打猎等)怎样操作才会省力?(脚踩横棒) 设问:河姆渡居民在工具使用上和北京人比有哪些不同?农耕是定居的重要保证,此外定居还需要哪些必要条件,请大家看教材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这说明了什么?我们看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河姆渡居民为什么将房子建造成这种结构呢?有什么好处?教师总结: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

7、房屋。这种筑房屋,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木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这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主要有猪、狗、牛为主。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应从哪些

8、方面归纳比较呢? 教师总结: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回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半坡

9、原始居民的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现在以同样的方式,从时间、地点、工具、生产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 对比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哪个时期更进步? 教师总结:无论从工具的制造还是生产方面,半坡居民都比河姆渡居民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请大家看教材第7页“干栏式房屋”和第8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比较一下:两个房屋在结构上的不同又说明了什么?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指导学生阅读“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内容并归纳其特点。 播放视频,设问: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会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小结】: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

10、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交流,发言: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固定食物来源。 学生阅读导入框内容,联系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耕便开始出现了。观察遗址图,找出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生活的地点和大河流域。河姆渡居民

11、居住在浙江余姚,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居住在陕西西安,生活在黄河流域。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是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土、植被等。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得出:说明江南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居民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不仅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而且在水稻杂交的科学领域内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学生交流,回答。 学生观察图片,对比交流: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骨耜、石斧、木铲,许多石器已经作了磨光处理,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回答:说明了河姆渡

12、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有固定的居住场所。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归纳:开始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开凿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知识归纳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并交流。工具、食物、居住等方面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生产:.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饲养:猪、狗等动物,用渔具捕鱼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制造:彩陶,刻画符号纺织:纺线、织布、制衣学生比较得出:半坡居民,因为从工具方面看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进步,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13、、木器、骨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还有饲养的牲畜更多,会制造彩陶。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别。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减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阅读课文,交流归纳:1.农耕经济有很大发展,农具发达2.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进步3.陶器有

14、黑陶、白陶,质量很好 4.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学生简要讨论,贫富分化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私有财产的产生,私有财产的产生是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剩余产品的出现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引导学生得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使学生认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 通过上述学习,让学生懂得:传说保留着许多反映先民生活和社会组织发展情境的记忆,有助于我们复原某些远古时代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明白大河流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 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表象看到或寻找历史发展轨迹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对科学的崇尚之心。使学生理解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社会进步 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历史结论。 今天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房屋建筑风格历史渊源 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铺垫自主学习,分类归纳、比较便于知识的梳理、记忆。 学生认识到:南北气候的差异,导致生产、生活方式的明显不同,这种不同今天仍然存在,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明确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种种现象是社会生产力的表现板书设计: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时间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