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公民教育_刘佳佳.doc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789032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公民教育_刘佳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公民教育_刘佳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公民教育_刘佳佳.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02012 年 8 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Aug ,2012第 25 卷 第 8 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 Educational Science)Vol 25 No 8论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公 民 教 育 刘佳佳1 ,赵鹏程2( 1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2 西华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但与 高速发展的民主政治相比,公民的素质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公

2、民素质取决于公民教育,良好的公民教育才能成 就良好的公民素质。如何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问题急需解决。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在小学语文教 学是开展公民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 关 键 词:小学语文; 公民; 公民教育中图分类号:G 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0916( 2012) 08-0110-03( 一) 公民一、公民教育概论导的培养现代公民的概念已与传统公民的概念大相径庭,新大英百科全书对公民的释义是指“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受这个国家的法律约束而在这个国家拥有相应的义务和权 1 公民概念的历史演变。公民的概念来源于西方, 是一 个历史性的概念,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 在不

3、同的国家和不 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公民的理解也不同。公民的概念最早 产生于古希腊, 古希腊的“公民”( polites) 一词来源 于“城邦”, 原意是 “属于城邦的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对公 民界定时有着相同之处。都把参与政务活动确定为公民的基本标志 ,“亚里士多德把公民资格限制在很小的范围, 他认 为从事 贱业 的工匠和商贩, 忙于田畴的农民, 他们无暇从 事政治活动, 其工作又有碍善德的培养, 易养成奴性, 故不应 该享受公民权。公民是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 是城邦中的少数”1。在当时奴隶制时期的公民概念体现 的是社会阶级的不平等, 含有特权的内涵, 是少数人的权力象征。代表早期

4、的公民概念。17 18 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 命时期, 启蒙思想家英国的洛克和法国的卢梭等在当时提出 了 “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 的民主思想, 强调国家属于全体 公民, 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 而且所有公民地位平等。资产 阶级革命胜利后, 各国均从法律上规定公民的资格, 使公民 的范围扩大, 不再是特权阶层身份的象征。比较有代表性的 是法国的 人权宣言 、 美国的 独立宣言 。2 现代公民的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我们所要倡利。”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 辞海 中这样定义: “公民通 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 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 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具体来说, 公民的内

5、涵包括三 点: 第一, 公民是指社会人、 政治人, 他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 成员身份而存在的, 是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平等的社会成员; 第 二, 公民表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法律关系, 并具有 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且其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是对等的; 第 三, 公民不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 而且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文 化的概念,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及时代背景下其概念会发 生相应变化; 第四, 公民还应是独立自由发展的人, 应具有强 烈 的权利意识, 义务意识及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2。( 二) 公民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一个人是否是有用的公民,判断的主要标准是要看他是否对整个社会有价值。同时,一个人

6、要具备有益于社会的公 民素质不是仅凭自然生长就能形成的,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 教育来完成,公民教育也就应运而生。公民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拓展开来就是“为谁培养”, 何 谓“合格公民”,“怎么培养”。在我国有许多学者对公民教育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都以 公民的法律教育、公民的政治教育、公民的道德教育为基本收稿日期: 2012-03-31 作者简介: 刘佳佳( 1987 ) ,女,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赵鹏程( 1962 ) ,男,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刘佳佳, 赵鹏程 /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公民教育框架。纵观各位学者的观点以及相关资

7、料的分析, 公民教育 是通过家庭、 学校、 社会和媒介等适当的教育途径, 培养个体 的主体意识与参与能力,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促使个体的政 治社会化、 法律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的教育 。“现代国家把基 础教育称为公民教育。”国家规定的普及义务教育是每个公 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 也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公民教 育, 它主要是对儿童、 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旨在提高 全民族的基本素质3。故公民教育是基础教育, 是面对全 体国民的 。“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理念为核心和目标而展开的 为民主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积极、 负责、 有效能的社会成员 的教育过程, 它贯穿于公民的整个生命历程, 有赖于家庭、

8、学 校、 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 是终身教育过程。”4因此 可以说 , 公民教育又是基础教育、 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1 公民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使命5。每一个公民从呱呱 坠地, 就必然要与社会的公共生活相融。公民即包括公民性 和公共生活, 公民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公民中的 “公” 与 “私” 相对, 但又不能抛开“私” 而专论“公”。私人的发展离不开 公共生活, 否则就会出现更多“狼孩”。在追求个人的自身 利益的同时, 而又要兼顾公共生活的适应, 公共生活是依靠 无数个人的行动、 品质所构成, 个人的生

9、存、 利益必然要以公 共生活为依托。当前中国经济、 政治、 文化等各方面繁荣发 展, 在飞速发展的趋势下也伴随着相当一部分人的“功利主 义” 思想, 只顾眼前个人利益, 而置他人、 社会于不顾。公民 不仅要顾及自己, 而且要推至他人, 更至社会, 才能在公共生 活中生存发展。当然, 社会的种种因素阻碍着公民的实践, 在这种条件下公共教育举步维艰, 然而它的历史使命却是不 容推卸的。教育对个人品质的培养体现为对未来公民的教 育。具有理性精神、 理性能力和德性的人, 既是一个自主与 自由的个人, 更是追求和实现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公民, 他在 现实的生活境遇中, 理性地处理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组

10、织、 个人与国家的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伦理地处理公 共生活的事务, 道德地治理自己的生活。教育通过多样化的 形式培养受过教育的公众, 即培养理性的、 自由的、 有德性的 公民群体。2 小学阶段是公民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时期。公民教 育需要依靠家庭、 学校、 社会及媒介等的共同作用, 家庭教育 是基础,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 社会即媒介等是拓展和延伸。 本文即侧重于学校教育方面的阐述。公民教育又是终身教 育, 伴随人的一生,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 不同 阶段的公民教育是不甚相同的, 但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 即 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的形成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

11、不断地改进、完善。小学阶段是认识、 学习各种事物,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公民教育从 娃娃抓起,从源头入手,其影响、意义必是深远、重大的,也必 将是事半功倍的。(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的可行性1 语文课程目标与公民教育目标相一致。语文课程的 总目标共有 10 条: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 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和合 作精神,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2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 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 高文化品位。3 培育热爱

12、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 心,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5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 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6总目标内容丰富,从爱国情感、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 观、审美观、尊重文化、养成良好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探 究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公民教育目标即是培养 合格的现代公民,现代公民应包含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主体 意识、参与意识与能力等,公民的产生是与古时的部落民族 所不可分割的,公民的民族性更要求具有爱国情感

13、、民族自 豪感、与国际接轨、尊重多元文化等。而语文课程目标正是 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和公民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而提出 的,因而两者是协调一致的,具有共通性。2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开展公民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教材材质优美, 包罗万象, 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公民教育 资源。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占很大比重, 多种多样: 生活 故事、 寓言、 童话、 民间传说、 自然故事、 名人历史故事、 生活 常识、 社会活动、 人生哲理、 语文知识等方方面面, 其中也有 有关公民教育的作品,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的优 美与感染性, 潜移默地化进行公民教育, 自然比单纯的说教 效果明显, 因而利用小学语文教材

14、开展公民教育具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3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公民教育的开展 。“语文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 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 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6语 文是小学课程中人文性内容最多、 课时最长、 覆盖最广的课111刘佳佳, 赵鹏程 /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公民教育112程,其特殊地位和课程设置非常有利于公民教育的开展,因 此可以说语文教学是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公民教育的策略( 一) 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公民素材和现

15、代性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更迁, 其内容、 题材的选取也相应的有所不同, 意蕴丰富且具 有鲜明的时代性。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 狼牙山五壮士 等课文提醒勿忘历史, 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珍 惜当下, 珍惜生活, 增强民族自尊心; 学习我 们的民族小 学 、 文成公主进藏 等课文体会 56 个民族的大家庭的氛 围, 团结一起, 积极奋发; 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 、 美丽的 小兴安岭 、 香港, 璀璨的明珠 等课文感受祖国的美丽, 充 满民族自豪感, 激发爱国情怀; 学习 我家跨上了 “信息高速 路” 、 呼风唤雨的世纪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感受现代科 技的飞速

16、发展, 了解社会的进步, 积极融入社会, 参与社会。 这些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 深刻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 此, 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 用, 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积极引导, 注意把握。( 二)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环境需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营造, 民主、 平等的环境更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公民身份, 由 课堂而及课外进而至社会生活。在民主、 平等、 和谐的师生 关系中,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绝对的权威, 高的只是三尺讲 台的距离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问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17、。” 教师在任何课堂中都应该秉承着这样一种理念, 缩小教师与 学生的距离、 人与文本的距离, 活跃学生思想, 主动思考, 弘 扬个性, 塑造参与意识, 锻炼参与能力, 为培养或成为一个合 格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三) 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很长时间内学生的学习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的“满堂 灌”, 其取得的效果令人悲叹, 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一直不绝 于耳, 而如今的现状又有多少改变呢。要改变这一局面, 就 需创设自主、 探究、 合作的学习方式 。“自主”, 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 主动思考, 积极行动; “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 遇到凡事不能急于下结论, 而是先躬身其中, 一探

18、究竟, 主动生疑, 积极探索; “合作”, 在课堂上, 学生之间的关系比 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 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 强有力。学生合作学习,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 思考的积极性, 在集体讨论中学会与人相处、 与人合作。这些都是现代公民 所必须具备的。( 四) 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言为心声,每个人的写作水平不一,但都透露着自己的 思想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小学生。小学生的写作活动是一个 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低年级儿童内容语言的发展还不充 分,书写的技能还比较差,掌握的词汇还不多,思维的形象性 还占有重要的地位,还不善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这就决 定了他们还不能进行命题作文,而只能在教

19、师的指导下进行 一些口头造句、看图说话、写话等说写基本训练。中、高年级 学生的内部语言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写 作的构思,知识经验也丰富起来了,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思 维的抽象逻辑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事物具有较好的概括 力。而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写作活动的完善,也是其自 我意识的形成与完善。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常常引导学生多 观察、多思考,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在这一时期比较关注 具体、形象的事物,对事物充满好奇而且多问。教师应针对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观察,使其不断思考,在 写作中体现其主观思维,也促使今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 公民意识的培养。( 五) 重视综合性学习,

20、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2011 年颁布的 语文课程标准 中 “课程的基本理念” 部 分指出: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 又具有现代社 会的学习特征,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 语文素养,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的 精神, 应该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沟通了听说读写, 沟通了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 沟通了课内外, 沟通了校内外, 沟通了 书本学习与实践。重视综合性学习, 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 时, 拓展到更广的方面, 积极开展学校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 践活动中, 体验生活、 关注生活、 思考生活, 使学生对生活、 对 社会有更深切的认识, 更深刻的思

21、考。在活动结束时, 适时 总结、 讨论, 更让学生感受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参与意识, 提高 学生参与能力,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 成长为积极参与社会 的合格的现代公民。参考文献:1 丛日云 西文政治文化传统M 大连出版社,1996: 106 2 姬振旗 公民教育概念辨析J 河北法学,2008( 1) 3 葛新斌 公民教育: 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 唤 J 清华教育研究,2000( 3) 4 李萍, 钟明华 公民教育 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 J 教育研究,2002( ) 5 金生鈜 为什么公民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使命J 道德 教 育研究,2007( 1) 6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版EB/ OL http: / / wenku baidu com/ view/082ee4caa1c7aa00b52acb52 html 责任编辑郑慧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