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8977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肝、胆功能指标:1、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 3.00-40.00 u/l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2、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 3.00-40.00 u/l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

2、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3、r_谷氨酰转移酶(r

3、_GT) 正常值 11.00-61.00 u/l临床意义: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4、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 53.00-140.00 u/l临床意义:(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

4、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 c.骨骼疾病: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如: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骨质软化症、佝偻病、骨转移癌、骨原性肉瘤、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d、某些恶性肿瘤晚期:如胃癌、肺癌等(2)、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乳糜泻、贫血及恶病质、儿童甲状腺发育不全等。5、总胆汁酸(TBA) 正常值 5.1-19.0 umol/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硬变、慢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癌、急性肝内胆汁淤滞、肝外阻塞性黄疸等。6、白球蛋白比 (

5、A/G) 正常值 1.50-2.50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清蛋白增高或球蛋白降低降低:见于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A/G比值小于1时称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炎及肝硬化7、总蛋白(TP) 正常值 66.00-88.00 g/l临床意义:增高:(1)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相对增高,常见于脱水症,如腹泻、呕吐、失水性休克、持续高热等;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血液发生浓缩导致总蛋白升高(2)血清蛋白合成增多,多发生于发生性骨髓瘤等降低:(1)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如静脉输入多的低渗液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2)机体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等(3)合成障

6、碍:只要由肝功能障碍引起(4)蛋白丢失:见于严重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 8、白蛋白(ALB) 正常值 38.00-51.00 g/l临床意义:增高:主要见于各种原因的脱水或补液不足(如腹泻、呕吐、大量出汗、过分干渴等)所造成的血液浓缩降低:(1)蛋白质摄入不足:如长期饥饿、营养不良、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慢性胃肠道疾患及妊娠后期或哺乳期等 (2)清蛋白合成功能不全: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炎及慢性恶性贫血等 (3)蛋白质的消耗增多:慢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慢性发热性消耗疾患、感染或外伤等 (4)清蛋白丢失:见于肾病综合征、严重出血、胸腹腔积水、广泛的烧伤等9、球

7、蛋白(GLB) 正常值 20.00-30.00g/l临床意义:增高:(1)血液浓缩引起的G的增高 (2)感染性疾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结核病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如SLE、硬皮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骨髓瘤和某些淋巴瘤时,r-球蛋白和部分球蛋白均可增高至2050g/l降低:合成减少或消耗过多,常见于小儿生理性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x线治疗后、肾病综合征、烧伤、维生素B6缺乏等10、总胆红素(T-BIL) 正常值 0.00-18.80umol/l临床意义:(1)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和预后。肝脏疾病患者胆红素明显升高时,常反映有较严重的肝细胞损伤

8、。TBIL长期异常,提示病情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如黄疸短期内急剧增加,则表示病情危重;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大于8.6umol/l,则提示预后恶劣(2)血清胆红素增高见于:肝脏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外疾病: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闭塞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输血错误11、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值 0.0-4.3umol/l临床意义: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疾病造成的胆红素排泄障碍,使经肝细胞处理后的胆红素无法排出而入血,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12、间接胆红素(I-BIL) 正常值 1.70-17.3

9、0umol/l临床意义:新生儿黄疸、溶血性黄疸、血型不符的输液反应使结果升高二、血糖(GLU) 正常值 3.60-6.10 umol/l临床意义:增高:(1)生理性:摄入高糖食物后,饭后12小时,情绪紧张时由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可以引起血糖升高。(2)病理性:a胰腺细胞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引起的糖尿病。b某些疾病导致的各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高血糖.c颅内压增高,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d脱水,如呕吐、腹泻、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降低:(1)生理性:饥饿,剧烈运动。(2)病理性:a胰岛素细胞增生或瘤使胰岛素分泌过多。b对抗胰岛素的激素

10、(如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分泌不足。c严重肝病,肝脏储存糖原及糖异生能力下降d胰岛素或其它降糖药物使用过量等。三、血脂:1、甘油三脂(TG) 正常值 0.48-1.82mmol/l 临床意义:增高:(1)家族遗传性或饮食因素引起的高三酰甘油血症(2)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继发引起的TG增高。降低:(1)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重症肝病等。(2)消化吸收不良疾病继发引起的TG水平下降。2、总胆固醇(TC) 正常值 3.35-6.45mmol/l临床意义:TC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遗传、运动等,儿童及新

11、生儿的正常参考值较成人低。增高: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糖尿病、妊娠、总胆管阻塞等。降低:原发性低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严重肝病、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正常值 0.88-2.04 mmol/l临床意义: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呈负相关,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体内HDL含量下降临床意义较大病理性降低见于:冠心病、脑血管病、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症、吸烟等综合分析HDL和HDL/TCH值,能更好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值 0.00-2.84 mmol

12、/l临床意义: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及损害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它降低可改善冠心病的症状,引起损害的修复5、载脂蛋白A1 (ApoA1) 正常值 1.00-1.60 g/l临床意义: APOA1主要存在于HDL-C中,所以它主要反映HDL的水平,它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但由于HDL是由一系列大小和组成都不均一的亚组份组成,病理状态下HDL亚类大小与组成往往发生变化,所以APOA1和HDL-C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两者的检验不能互相代替增高:高a脂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外胆道阻塞、APOA1缺乏症(如Tangier病)

13、等6、载脂蛋白B(ApoB) 正常值 0.60-1.10 g/l临床意义:血清中90%以上APOB存在于LDL中,所以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APOB与LDL-C呈明显正相关。但同样的在病理状态下两者变化不一致,不能相互代替。它是血脂各项指标中较好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降低APOB可以减少冠心病及促进粥样斑块的消退增高:冠心病、2型高脂血症、胆汁淤滞、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降低:急性肝炎、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四、肾功能指标1、尿素(UREA) 正常值 1.70-8.30mmol/l临床意义:生理性因素:高蛋白饮食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增高,男性比女性平均高0.30.5mmol/l,随年龄增加有升高

14、趋势,妊娠妇女尿素浓度偏低病理性因素: (1)肾前性:失水引起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使血尿素潴留。可见于剧烈呕吐、幽门梗阻、长期腹泻等。(2)肾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中毒性肾炎等都可导致血尿素升高。(3)肾后性: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可使尿路阻塞引起血尿素浓度升高。血尿素减少较少见,可见于严重肝病,如广泛性肝坏死。2、肌酐(CREA) 正常值50.00-132.60 umol/l临床意义: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通过肾小管完全排泄。在肾脏疾病初期,血清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损害,血清肌酐值才

15、升高,所以血清肌酐检验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在正常肾血流条件下,肌酐如升高至176-353umol/l,提示为中度至重度肾损害。3、尿酸(UA) 正常值 180.00-440.00 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1)痛风(2)核酸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3)肾功能减退(4)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铅中毒、自相子痫、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五、血液生化指标1、肌酸激酶 (CK) 正常值 24.00-190.00 u/l临床意义: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有存在。各种类型的进行性肌萎缩、皮肌炎等血清CK活力增高。神经因素引起的肌萎缩,如

16、脊髓灰白质炎时活力正常。急性心肌梗死后24小时就开始增高,可高达正常1012倍,24天恢复正常。病毒性心肌炎也明显升高,对诊断及预后有参考价值。CK增高还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膜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一些非疾病性因素,如剧烈运动、各种插管、手术、肌肉注射冬眠灵和抗生素等也可引起CK活性增高。2、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正常值 0.00-25.00 u/l临床意义:(1)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后先于CK总活力升高,24小时达峰值,36小时内其波动曲线与总活动相平行,至48小时消失。一般认为,血清CK-MB总活动力的3%为阳性,最高值达12%18%。若下降后的CK-

17、MB再度上升,提示有心肌梗死复发(2)肌营养不良的患者可检出CK-MB3、乳酸脱氢酶(LDH) 正常值 115.00-220.00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肌梗死、横纹肌创伤、心肌炎、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镰状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肝炎、肝硬化、肺梗塞等某些肿瘤转移所致的胸腹水中LDH活力往往升高4、a-羟丁酸脱氢酶 (a-HBDH) 正常值 72.00-182.00 mmol/l临床意义:a-HBDH与LDH、CP、CP-MB、AST一起构成了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HBDH升高,LDH/a-HBDH比值减低。正常人比值为1.21.6;心肌梗死患

18、者减低为0.81.2;肝实质细胞病变时可升高至1.62.5;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LDH1升高,a-HBDH也升高5、钙 Ca 正常值 2.10-2.90 mmol/l临床意义:(1)血清离子钙增高:甲状旁机能亢进、代谢性酸中毒、肿瘤、维生素D过多症等(2)血清离子钙降低: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慢性肾衰、肾移植或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D缺乏症、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低钙血症等6、磷 P 正常值 0.81-1.55 mmol/l临床意义:(1)血清无机磷增高: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慢性肾炎晚期、维生素D过多、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等(2)血清无机磷

19、减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佝偻病或软骨病拌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时,糖尿病、肾小管病变性病变时等7、镁 Mg 正常值 0.73-1.06mmol/l临床意义:(1)血清镁增高: a.肾脏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 b.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艾迪生病和糖尿病昏迷 c.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等(2)血清镁降低: a.镁由消化道丢失,如长期禁食、吸收不良或长期丢失胃液者,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长期吸引胃液等 b.镁由尿路丢失,如慢性肾炎多尿期或长期用利尿剂治疗者 c.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糖尿病酸中毒、醛固酮增多症等,以及长期使用皮质激素

20、治疗者六、血常规: 1、白细胞(WBC)计数 正常值 (4.010.0)109/L临床意义:(1)白细胞增加: a.生理性:见于胎儿及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分娩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严寒及极度恐惧等。 b.病理性: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尿毒症、传染病、严重烧伤、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白血病等。(2)白细胞减少: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黑热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疟疾、极度严重感染、化疗后、X线及镭辐射、非白血性白血病脾功亢进。2、血红蛋白 正常值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升高:生理性升高,如

21、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升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降低: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3、红细胞(RBC)计数 正常值男:(4-5.5)1012/L 女:(3.5-5.0) 1012/L 新生儿:(6-7)1012/L临床意义:一般情况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之间成正比例关系,但在部分患者,同时检验二项对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4、血小板计数 正常值 (100-300)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见于:a.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等。B.血小板破坏增多:脾脏功能亢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血小板消耗过多:DIC。血小板增多见于:a.急性反应:急性失血、

22、急性溶血、急性感染等。B.骨髓增生综合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C.脾脏切除后 七、乙肝两对半1、乙肝三系 正常 HBsAg(-).临床意义:HBsAg(+)为乙肝携带者。HBsAg(+) HBeAg(+) 抗HBc(+)为乙肝大三阳HBsAg(+)HbeAb(+)HBc(+)为乙肝小三阳 八、尿常规:1、尿蛋白 (PRO) 正常(-)临床意义:生理性蛋白尿:剧烈运动、高温受寒等因素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尿内暂时出现蛋白。病理性蛋白尿:各类肾病、肾毒性物质引起的肾损害、SLE、妊娠综合症及免疫性蛋白尿等。2、尿糖(GLU) 正常值 (-)临床意义: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亢、精神激动等。3

23、、尿酮体(KET) 正常 (-)临床意义:1)生理性异常,见于妊娠呕吐、营养不良、长期饥饿、剧烈运动后等。2)病理性异常:糖尿病酸中毒4、尿胆红素(BIL) 正常 (-)临床意义:在阻塞性黄疸及肝实质病变时,尿中均可出现胆红素。5、尿胆原 (URO) 正常 (-)临床意义:1)完全阻塞性黄疸尿胆原阴性。2)溶血性黄疸及肝实质病变时尿胆原增高。6、尿白细胞(WBC) 正常 (-)或极少临床意义:泌尿系统有炎症反应。7、尿红细胞(RBC) 正常 (-)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见于急性膀胱炎、肾结核、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肾盂肾炎、也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尿亚硝酸盐试验NIT阴性阳性、尿路细菌性感染

24、尿沉渣镜检:红细胞RBC 0-3/HPF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肾炎及外伤,亦见于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症或肿瘤、直肠、子宫的肿瘤累及泌尿道时。此外,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如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亦可在尿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白细胞WBC0-5/HPF白细胞增多大部分为脓细胞,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肾肿瘤等。妇女可因白带混入尿液而致白细胞增多。上皮细胞少量出现无临床意义管型出现管型结合临床脑脊液常规CSFRT无色透明液体不含红细胞,白细胞数极少,蛋白定性试验葡萄糖定性试验,五管阳性,PH 7.3-7.6中性粒细胞增多:各

25、种感染性增多见于多种脑膜炎,非感染性增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后,多次腰穿后、脑室造影、白血病波及肿瘤转移以及脑血管栓塞。淋巴细胞增多,感染性增多见于多种脑膜为炎。非感染性增多见于药物性脑病,格林巴综合症,急性弥散性脑脊髓炎、脑膜结节病、多神经炎、动脉周围炎。精液常规正常精液为乳白色粘性液体,一次排出量为2.04.0ml,30分钟至于小时自行液化。pH 7.5-8.5,活动率70%,活力优+良50%,WBC5个/HPF,RBC5个/HPF精子密度低或无精子,可见于生殖系结核,非特异性炎症,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及某些先天性疾病,如睾丸发育不良,隐睾症等。此外大剂量射线、工业污染、多种药物亦可引起

26、精子密度减低,前列腺炎症、精囊炎可影响精液量及精液凝固,液化性状。精液中大量白细胞并见红细胞者多见于生殖系统炎症、结核,大量红细胞者可见于外伤或肿瘤,如查见癌细胞则为诊断生殖系统癌极有意义。前列腺液常规精子计数100-200109/L,乳白色液体,可见卵鳞脂小体,WBC低于10个/HPF,RBC低于5个HPF,可见精子。老年患者可检出前列腺颗粒细胞和淀粉样体。炎症时可见成堆脓细胞,如白细胞每高位视野多于1015个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炎。尿比重SG1.003-1.030晨尿大于1.02024小时尿为1.015-1.025婴儿1.002-1.006尿比重增高大于1.025为浓缩尿,见于急性肾炎,肾病、

27、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体克及未控制的糖尿病。比重减低小于1.005为低渗尿,见于尿毒症,原发性或心源性崩症,慢性肾衰、恶性高血压病。尿液含放射线造影剂时可使比重大于1.050。酸碱反应PH4.5-8多数PH约6夜间尿较昼间尿为酸尿液HP值升高见于进食大量植物性食品,尤其柑桔类水果,无缺钾的代谢性碱中毒,持续呕吐,呼吸性碱中毒、尿路感染,餐后,肾小管酸中毒等。PH值减低见于饮食大量动物性食品,缺钾性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尿蛋白质定性Pro阴性如化验报告出现尿蛋白为+者为蛋白尿。尿蛋白除功能性体位之外,病理性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早期而易被忽视的指标。许多药物可使尿蛋白出现

28、阳性。尿糖定性GLU阴性尿糖阳性可分暂时性和病理性,暂时性糖尿见于应激反应一时性肾上腺素或胰高糖素分泌过多所致。病理性尿糖见于胰岛素分泌量相对绝对不足,继发性高血糖性糖尿,如胰腺疾病、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肥胖症、高血压等疾病。尿酮体定性KET阴性增加,糖尿病、酮酸症、丙醇或乙醇中毒、饥饿、禁食、脱水等。尿潜血试验BLO阴性参考尿沉渣红细胞。尿胆素URB阴性或弱阳性增加: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在肝炎对尿胆红素阳性可早于出现黄疸。尿胆元URO UBG 健康人尿胆元含量为(+)或小于1:20或4.0Ehrlicho/1增加:血管内溶血性贫血,组织内出血

29、、肝细胞损伤、胆管部分阻塞并伴发胆管感染,缺氧、铅中毒、恶性贫血。减少:胆管阻塞,广泛肝细胞损伤、肾功能不全、酸性尿。白细胞分类计数WBC、DC中性粒细胞杆状核1%-5%分叶核50%-70%增多: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结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嗜酸性粒细胞0.5%-5.0%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

30、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嗜碱性粒细胞0%-1%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淋巴细胞20%-40% 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减少见于多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3%-8%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红细胞沉降率ESR男性小于15mm/h女性小于20mm/h增块:生

31、理性、运动、月经期、妊娠3月以上(直至分娩后3W)60岁以上高龄。病理性:各种炎症。风湿热活动期、结核活动期、组织损伤及环死持续2-3W,以肌梗死发病1W左右,恶性肿瘤,其它各种高球蛋白血症,稀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减低:主要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多症,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恶液质,抗感染治疗药物。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RBC男(4.4-5.7)1012/L女(3.8-5.1)1012/L新生儿(6-7)1012/L儿童(4.0-5.2)1012/LRBC,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

32、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RBC,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血红蛋白Hb、Hgb男120-165g/L女110-150g/L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 同红细胞压积PCV或HCT男性0.39-0.51女性0.33-0.46PCV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等。PCV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100fLMCV、MCH、MCHC是三项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平均细胞血红蛋白MCH27-32Pg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网织红细胞计数Retc成人0.5%-1

33、.5%Retc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Retc肾脏疾病,分内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计数PLT BPC(100-300)109/L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W内)等。血小板计数PLT BPC(100-300)109/L减少遗传性疾病。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白细胞计数WBC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新生儿(15-20

34、)109/L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切除后为甚等。WBC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粟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癫痫病、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物等。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日

35、光浴、紫外线照射、神经过度紧张、恐惧、恶心、呕吐。项目名 称参 考 值简 要 意 义ALT谷丙转氨040单位/升升高见于肝炎、心肌炎及多发性肌炎TP总蛋白60克80克/升(6克8克/分升)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烧伤等ALB白蛋白35克55克/升(3.5克5.5克/分升)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尿中大量丢失,如肾病综合征GLO球蛋白20克29克/升(2克2.9克/分升)升高,见于结缔组织疾病,肝脏纤维化,骨髓瘤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1.52.5:1降低,见于肝脏纤维化TBIL总胆红素1.717.1微摩尔/升(0.1毫克1.0毫

36、克/分升)升高,见于溶血、肝损害及胆道阻塞DBIL直接胆红素03.4微摩尔/升(00.2毫克/分升)升高,见于肝损害及胆道阻塞项目名 称参 考 值简 要 意 义SG比重1.0021.030升高见于心衰、高热、脱水及急性肾炎等。降低见于过量饮水、慢性肾炎及尿崩症等pH酸碱度4.68.0升高见于碱中毒等。降低见于酸中毒等LEU白细胞阴性阳性表示尿路感染NIT亚硝酸盐阴性阳性表示尿路感染PRO蛋白阴性阳性表示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泌尿系感染等GLU糖阴性阳性表示糖尿病及肾性糖尿KET酮体阴性阳性表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呕吐UBG尿胆原阴性阳性表示肝脏损害及溶血BU尿隐血阴性阳性提示血尿、血红

37、蛋白尿,见于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尿路损伤及溶血等ERY红细胞阴性阳性提示血尿,见于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及尿路损伤等实验名称标本正常参考范围临床意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血清(浆)阴性感染乙肝病毒,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血清(浆)阴性保护性抗体,感染乙肝病毒康复后或注射疫苗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浆)阴性反映HBV的复制和判断传染性强弱,急性乙肝HbeAg短暂阳性,持续阳性提示转为慢性。乙型肝炎E抗体(HbeAb)血清(浆)阴性出现于急性乙肝后期、慢性HBV感染时。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血清(浆)阴性出现于急性乙肝急性期,恢复

38、后仍可持续阳性数年或更长时间。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血清(浆)阴性阳性为丙肝病毒(HCV)感染。抗HCV阳性持续六个月以上预示转为慢性丙肝的可能性较大。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血清(浆)阴性阳性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血清(浆)阴性病人感染庚型肝炎病毒(HG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病人病毒血症可长期持续9年,HGV可通过输血传播。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DNA) 血清(浆)阴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度稍差,抗dsDNA抗体滴度的升降与SLE疾病的活动程度相关,因此可监测 SLE的病情变化。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dsDN

39、A亦可阳性。肥达氏反应(Widals)血清(浆)TYO1:80 TYH1:160PA1:80PB1:80PC1:801.H及O效价均增高时可诊断为伤寒,O及A、B、C(其中之一项)效价达1:80以上时,可诊断为副伤寒甲或乙或丙,如效价随 病情逐渐上升,诊断价值更大。 2.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后才出现肥达氏反应,第一周内阳性率为50%,第四周可达90%。 3.单H凝集价升高而O不高者,可能曾接受过伤寒菌苗接种患过伤寒另外少数伤寒患者因O凝集价被Vi抗原影响不增高,仅H 凝集价高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4.曾预防接种过伤寒混合疫苗,再感染伤寒时,H 与O 凝集价上升较快,但在疾病恢复时,凝集价并不太高,

40、因为预防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再感染时病情缓和。 5.过去曾接种过伤寒菌苗或患过伤寒近期又感染流感、布氏杆菌时,可产生高滴度的H 凝集素及较低的O 凝集素,此系回忆反应。 6.一般应取双份血清(急性期和恢复期)作对比,如呈四倍以上增长则价值更大,凝集素如明显上升,是新近感染伤寒的指征。可提取核抗原(ENA)自身抗体谱带分析血清(浆)抗sm:阴性 抗rRNP:阴性抗u1RNP:阴性抗SSA:阴性抗SSB:阴性抗Jo1:阴性抗Scl70:阴性抗DE:阴性抗DM53:阴性抗RA54:阴性1.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清标记抗体,阳性可达30%左右。 2.抗核糖体抗体(rRNP):是S

41、LE的又一血清标记抗体,阳率10%。 3.抗U1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中阳性率高达95%以上。在SLE中,该抗体阳性与雷诺氏现象有关。 4.抗SSA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中阳性率为60%,也可见于其它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SLE (35%)、硬皮病、多肌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该抗体阳性也可引起亚急性皮肤狼疮的皮损,与SLE的广泛光过敏性皮炎也相 关,IgG类抗SSA抗体通过胎盘可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个别因抗体与心脏的传导系统相结合,可造成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5.抗SSB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血清标记性抗体,阳性率达40%左右。 6.抗Jo1抗体:是多发性肌炎(P

42、M)和皮肤炎(DM)的血清标记性抗体,在PM中阳性率达25%。该抗体阳性患者常会出现 肌炎、肺部间质性病变及关节炎等症状,易被临床误诊为慢性肺部感染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7.抗Scl70抗体:是全身性硬皮病(PSS)的血清标记性抗体,阳性率达43%。 8.抗DE多肽抗体:仅见于MCTD患者中。 9.抗DM53抗体:仅见于皮肌炎(DM)患者。 10.抗RA54抗体:仅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阳性率14%。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浆)616g/L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含量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儿童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逐渐升高。增高: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

43、、恶性淋巴瘤、牛皮癣、麻风病、疟疾、肾炎。减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蛋白丢失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浆)0.763.9g/L增高:肝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肺结核、急性肾炎等。减低: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陷病、后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病。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浆)0.43.45g/L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梅毒、黑热病、疟疾、丝虫病、支 原体肺炎、风疹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IgA、IgG 型的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

44、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先天愚型、蛋白丢失性胃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尿毒症。补体C3(C3)血清(浆)0.51.5g/L增高:急性心肌梗塞、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急性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组织损伤期及糖尿病等。 减低:急性和某些慢性肾小球肾炎,各种活动性自身免疫病如慢性肝病、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等。补体C4(C4)血清(浆)0.440.66g/L增高:风湿热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梗、Reiter综合症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 减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活动期、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早期等。甲胎蛋白(AFP)血清(浆)阴性原发性肝癌AFP量可高出正常数十倍至数万倍,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变肝细胞再生,AFP亦可升高。癌胚抗原(CEA)血清(浆)阴性凡内胚层来源的恶性肿瘤如:结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