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闪电谈起说课稿.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8547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闪电谈起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闪电谈起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闪电谈起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闪电谈起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 课 稿吴城中学 叶文师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来自千年古镇、候鸟天堂的永修县吴城中学的叶文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从闪电谈起。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闪电谈起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内容包括:摩擦起电及其原因,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放电现象,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本章是电学的入门篇,首先探讨“电”是什么,然后循序渐进,认识电路,研究电流和电压。(二)教学目标新版课标要求是: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

2、原因。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闪电现象和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探究兴趣。(三)教学难点重点教学重点:摩擦起电及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四)教具与学具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塑料尺、碎纸屑、验电器、起电机、发泡球、发泡棒、塑料袋、气球二、说学情 初三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

3、。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电脑、手机等与电学有关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应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三、说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说教法在教学中重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基于此,在教学中将采用探究法、直观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方法。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4、:(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引入):1、闪电图片(链接:闪电影片) 2、烟囱被闪电击中(链接:新闻“南非连续发生闪电伤人事件”)。3、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引入新课教学:首先展示闪电图片,链接闪电影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闪电;紧接着展示烟囱被闪电击中的图片,链接了新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闪电的危害。然后使用起电机模拟闪电,使学生感受一下静电作用,顺理成章的引入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一、电是什么1、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1)学生实验:梳子梳理头发,再接近小纸屑;用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再接近小纸屑。(2)同学们能不能利用自己身边的文具,来做一做实验呢?(在这里安排了学生的小实验

5、,前后两排4个同学一组,大家共同完成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强化了合作的精神)。(3)教师实验:在铁架台上悬挂发泡球或发泡棒,用摩擦过的塑料棒去接近它。(教师的演示实验,将进一步更明显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本环节中,静电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是成功的第一步。从实验导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列举生活中摩擦起电的一些实例:(1)卫星或飞船返回仓返回地球时,在大气层中与空气剧烈摩擦.在表面静电荷作用下会造成静电屏蔽。(2)切割或捏碎泡沫塑料时,细碎的泡沫颗粒会吸附在手和衣服上。(3)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刚从外面回来,脱衣时,有时会

6、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是由于行走时,衣服与身体等摩擦带电。(这里的三个例子,既有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比如例1;也有学生能感知的,比如例2;也有学生原来不够了解的,比如例3。结合我国神舟号的成功,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科学而探索的远大抱负)。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能比较直观的理解电从哪里来?本环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1)、提出问题:不同物体摩擦所带的电荷是一样的吗?自然界中有多少种电荷呢?(2)

7、、进行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不同的带电体之间,不是互相吸引,就是互相排斥。(5)、分析与论证: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2、设计实验表格:物 体 玻璃棒 橡胶棒 玻璃棒橡胶棒泡沫块 气 球 塑料铅笔 (在解决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问题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到得出分析与论证的过程。 为什么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呢?我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活动来验证:摩擦过的物体,凡是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的,就会跟用毛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凡是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的,就会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从而得出结论。使他们

8、具有科学探究能力,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3、电从哪里来?(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3男2女,一组2男2女)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能比较直观的理解电从哪里来?本环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4、拓展小实验:拿出一束塑料绳,用手捋一捋,观察发生的现象?拿两个气球,在衣服上摩擦,相互靠近,观察发生的现象?将发泡棒摩擦后,举在两个发泡球之间,观察发生的现象?当两个发泡球接触发泡棒后,又发生了什么现象?结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9、,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实验,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验 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1、观察验电器,提出问题:(1)验电器有什么作用呢?(2) 验电器结构有那些呢?(3)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呢?2、交流与讨论:演示实验:如何使用验电器?(1)两金属箔为什么会张开?(2)能不能自己制作一个验电器呢? (3)展示自己制作的验电器,并进行演示。(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是教学难点。本环节主要采用了提问法、启发法等,对学生进行引导,特别是自己制作的验电器,对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有好处。)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

10、护1、静电现象的应用的原理是什么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价值呢?2、静电的防护原理 又是什么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价值呢?3、课后登录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了解静电复印机、避雷针等设备的构造、原理等。(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让学生了解即可。采用了提问法,让他们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上网学习,是现代学习、生活的趋势!教师必须用好引导工作!)五、课堂练习:(本环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到了什么方法?还有哪些疑惑?(课堂小结,不仅仅是知识的复制,更是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我采用了提问法、讨论法等。主要起到交流与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互相交流的意识。)(四)、布置作业本环节主要起到巩固测评的作用。合理的作业,对本课的教学巩固是非常有益的!六、说板书设计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从闪电谈起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13、1从闪电谈起(一)电是什么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闪电形成的原因(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1、验电器的结构2、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3、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1、静电现象的应用2、静电现象的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