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药学优秀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875454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临床药学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药临床药学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临床药学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临床药学优秀PPT.ppt(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临床药学第1页,本讲稿共37页一、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病人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是临床药学的一新分支。第2页,本讲稿共37页中药临床药学与临床中药学二者都涵盖“临床”、“中药”。从广义上讲,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中药”,研究范畴均限于“临床”。从狭义上讲,二者的逻辑定义却各有侧重。第3页,本讲稿共37页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

2、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是如何应用的,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第4页,本讲稿共37页中药临床药学 是中药药物与中医临床密切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多种监测为手段,研究中药的体内作用机理,以及如何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一门学科。中药临床药学,就其属性来说,它是临床药学下面的分支学科。其研究重点是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 第5页,本讲稿共37页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各有侧重。我们赞成提中药临床药学。因其更侧重于合理用药,更符合现代临床药学核心内容。第6页,

3、本讲稿共37页二、中药临床药学的任务二、中药临床药学的任务 1 参与临床合理用药 2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 2.1 药效和不良反应监测 2.2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监测 3药物情报的收集与咨询服务 4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的研究5临床试验及药物评价 第7页,本讲稿共37页三、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三、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 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不少医院开展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如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进行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定期进行处方分析,向全院大会报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其危害并刊登于学报;向全院医务人员作有关药动学临床意义的学术报告,介绍临床药学的主要内容、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及主要原理;成立

4、用药咨询部,解答病人及医务人员的各种用药问题;成立药学资料室,收集药学信息资料向全院提供;参加医院用药品种的制定及研讨不合理用药等。第8页,本讲稿共37页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中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情况临床药学的情况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药的合理用药分析评价阶段第一阶段:中药的合理用药分析评价阶段 第二阶段:中药临床药学实践阶段第二阶段:中药临床药学实践阶段第9页,本讲稿共37页第一阶段:中药的合理用药分析评价阶段第一阶段:中药的合理用药分析评价阶段从2001年起药学部安排一名中药主管药师开始对门诊和住院中药处方的合理用药进行评价,每月抽查

5、一定数量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对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的正确性、中药配方的合理性、中成药与中成药联用的合理性以及中药与西药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然后以各种形式(包括书面、电话、邮件、专栏等)反馈临床医生,对于重点突出的问题在处方点评栏中进行处方点评。第10页,本讲稿共37页第二阶段:中药临床药学实践阶段第二阶段:中药临床药学实践阶段 从2004年开始安排一名中药主管药师下临床参加药师查房,2007年引进了1名中药研究生专门从事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每天下临床参加查房查看病人,对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的正确性、中药配方的合理性、中成药与中成药联用的合理性以及中药与西药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

6、与医生一起讨论中药的用药方案。我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以来,共对3000多例与中药(包括中成药)有关的合理用药问题与医生进行了沟通反馈,接受并采纳的有近2000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药的合理应用。第11页,本讲稿共37页今天,绝大多数三甲中医院都开展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重点放在安排中药师下临床参加会诊与查房,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收集、整理、上报、反馈药物安全信息,提供药物咨询服务等方面,也有少数医院开展了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有差距,也有不少问题。第12页,本讲稿共37页3.1 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现状上世纪80年代末,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开设了第一个5年制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本世纪初,国

7、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在一些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并鳞选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如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冰院长、云南中医学院李庆生院长等。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普遍存在学制较短,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难以按排,缺乏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养的学生难以胜任临床药师工作等问题。第13页,本讲稿共37页3.2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开展现状1963年开始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代谢研究报告,1979年发表了首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报告。1980年代以来,有关中药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进行过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有120余种,成

8、分不明的中草药10余种,复方制剂10余种。第14页,本讲稿共37页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复方制剂其检测手段方面,近些年来,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新检测方法、新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免疫法等,计算机程序拟合药动学模型亦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药动学参数。这些药动学研究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第15页,本讲稿共37页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对最常见治疗咳喘的氨茶碱与中药麻黄合并用药后对家兔氨茶碱药动学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合并用药后氨茶碱的血药浓度C降低,消除速率常数K增加,消除半衰期T1/2缩短,最高血药浓度Ctp降低,表观分布容积Vb增加,曲

9、线下面积AUC减少。结合临床上对此二药并用的观察,提出中药麻黄与氨茶碱合并用药是不合理的。第16页,本讲稿共37页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口服冠心号煎剂后血清中阿魏酸的浓度作该制剂的药动学研究。有人采用药效法,以解热、发汗、抗炎、抑制肠蠕动亢进等药效指标,对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和桑菊饮四方剂的药效作药动学研究。第17页,本讲稿共37页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兴起,特别是近年来血清药理学、毒性中药的药理与毒理研究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促进了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探讨中医药理论,归经学说的本质和为中药制剂的剂型改进及新药研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但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

10、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且大多在动物体内进行,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的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目前还很少。第18页,本讲稿共37页3.3 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对中成药及中药的安全性认识不足 云南白药中毒致死事件说明医、药、护及患者的认识都不足。(梅全喜.如何对待中药安全性问题.中国执业药师,2008,(49):17)国家的有关监管机构对此也不够重视 从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中成药的毒副作用的记载可以看出。当前现状是“有人报道无人总结,有人总结无人通知”第19页,本讲稿共37页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564种中药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无药物警戒表述有329种,占58.33%;有药物

11、警戒表述235种,占41.67%。如348页收载的“小儿惊风散”,处方组成中包含全蝎、雄黄、朱砂等,而在该药项下无任何的药物警戒表述。雄黄、朱砂都是有毒药品。第20页,本讲稿共37页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1、牛黄解毒丸(片)(雄黄)2、牛黄清心丸(朱砂、雄黄)3、牛黄消炎片(雄黄)4、牛黄千金散(朱砂)5、牛黄镇惊丸(朱砂、雄黄)6、牛黄抱龙丸(朱砂、雄黄)7、牛黄至宝丸(雄黄)(除1、2、3、7有一“注意:孕妇忌服”项外,都无任何的警戒表述第21页,本讲稿共37页对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个案报道往往不能反应一个中药或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全貌,而通过对多个不良反应报道资料的总结分析,找

12、出其不良反应的规律、特征,为临床医生、药师、护士提供参考和指导,也是属于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第22页,本讲稿共37页我们在不良反应的总结上做的一些工作我们撰写了10余篇总结论文发表在各级杂志上。“25例猪苓多糖注射液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曾聪彦,梅全喜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6):365“34例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曾聪彦,梅全喜中国药房,2006,17(20):1574“41例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曾聪彦,梅全喜,吴惠妃,等中国药房,2005,16(4):293“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43例分析”曾聪彦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4):

13、241 第23页,本讲稿共37页3.4 监控和指导中药、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这方面的临床药学工作做得很不够,主要是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与掌控。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药不对症 配伍不恰当 剂量使用不恰当 第24页,本讲稿共37页药不对症 越来越多的西医师在临床中使用中成药。在根本不懂中医辩证的情况下使用中成药,可以肯定大多数的应用是药不对证。感冒:中医分为风寒、风热。常用中成药中的: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扑感片等是专治风寒感冒的,风热感冒不宜用;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等是专治风热感冒的,风寒感冒不能用。咳嗽的证型就更多了,有风寒、风热、燥邪、痰湿、痰热、肝火及肺肾

14、阴虚等,如何对症下药。第25页,本讲稿共37页配伍不恰当中药与中药的配伍禁忌 基本上能很好执行中成药与中成药的配物禁忌 未能很好执行第26页,本讲稿共37页中成药配伍禁忌表中成药配伍禁忌表 翟胜利翟胜利 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08年年4 4月版月版本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中不宜同用的品种,及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十九畏”为准,以表格的形式清楚地介绍常见中成药的配伍禁忌情况。第27页,本讲稿共37页配伍不恰当 中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 未引起重视。我们曾总结了现时的中西药配伍禁忌有165组涉及中西药物数百种(梅全喜,等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J 中国

15、执业药师,2007,(3):19)。临床上已出现了不少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引起不良反应、中毒、甚至休克及其他药源性疾病,已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中药临床药学应重视这一部分工作的开展。第28页,本讲稿共37页剂量使用不恰当“马兜铃酸致人肾衰事件”及“云南白药超剂量致人死亡事件”都是中药临床药学未开展的恶果。一个严重失血的体虚患者一天超剂量服用云南白药达12克而中毒身亡的,而且是由(一个三甲医院)医师开具处方,药师调配发药,护士指导服用的,可见我们的中药临床药学存在多么严重的问题。第29页,本讲稿共37页3.5 中药的临床药学服务与药学信息服务北京地坛医院参加国家中医药局发起的“11省中医药免费救

16、治艾滋病项目”,中药师与医师合作:为爱滋病患者建立长期药历,加强患者药物服用指导,及时提供用药咨询,监测重点病人的用药过程,借助“红丝带之家”和爱滋病志愿者的力量将心理治疗、人文关爱贯穿于整个药学服务的始终,保证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取得了显著效果。第30页,本讲稿共37页药学信息服务工作是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药及中成药的药学信息服务较为滞后,特别是对于中药安全性方面的信息传递、宣传不够,导致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向医师、药师、护士及广大患者传递、宣传中药安全性方面信息,做好药学信息服务工作。第31页,本讲稿共37页21世纪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策略与

17、思考世纪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策略与思考1.发挥中医药特点,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发展 2 医院中药师应转变观念,促进“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药疗服务第32页,本讲稿共37页3.积极探索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模式 有人1提出中药临床药学室应下设:方剂及剂型研究室 中药质控室 中药药理研究室 疗效观察室 各室按职能围绕临床药学开展工作的综合模式。1何锦钧,等.临床中药学开展模式的探讨J.中药材,2003,26(2):121 第33页,本讲稿共37页有人1提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医院必须设立: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室 药品质量监控实验室 药物动力学实验室 生物药剂学实验室 临床药理和药效学实验室 药物信息与咨询研究室,只有这些相对合理的组织形式齐全,才能有序地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1王义海.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之浅见.山东中医杂志,2000,19(6):367 第34页,本讲稿共37页我们认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模式不应局限于某种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各级医院不同的状况和条件围绕临床药学的范畴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安排中药师下临床参加会诊与查房,开展处方点评,收集、整理、上报、反馈药物安全信息,提供药物咨询服务等。第35页,本讲稿共37页4加大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教育。5收集中药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第36页,本讲稿共37页 谢 谢 !欢迎批评指正第37页,本讲稿共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