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讲课遗憾的失误.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5176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彩的讲课遗憾的失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彩的讲课遗憾的失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彩的讲课遗憾的失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彩的讲课遗憾的失误.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彩的讲课、遗憾的失误 对纪连海老师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一课的笔谈赵晨艳 应保刚 马晶2008年10月在西安召开了全国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纪连海老师在会上上了公开课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11月,我们有幸观看了纪老师上课的精彩录像,同时,又聆听了聂幼犁教授的深刻点评,真是享受一番精神大餐,受益匪浅。纪老师曾学习说书艺人的技巧,所以课堂教学中激情澎湃、生动细致,是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学习的榜样,加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课,纪老师名扬四海。“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一课,纪老师以图片史料又加上精选的文字史料来解读北宋城市经济,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整节课上得

2、相当精彩,几乎令人叹为观止。但仔细分析后,发现纪老师的白璧微瑕,即在挑选清明上河图片断时,有真有假,并将假的清明上河图片断作为自己论点的依据,导致一些失误,令人遗憾。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人都难免有失误,我们不揣冒昧,谈出来与纪老师商榷。赵晨艳(尚德实验学校):从北宋城市管理看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都是研究北宋都城东京的基本材料。东京梦华录是文字史料,记载了东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街道、河流、官署、节日、市场等等,但是它缺乏图画那种极其鲜明的直观效果;而清明上河图是图画史料,恰恰弥补了文字的不足,把东京郊外的田园风光、汴河这条东京运输生命线上的繁忙交通,街头市肆

3、的买卖盛况,沿街房屋的建筑特征,雄伟的虹桥,巍峨的城楼,船夫们的紧张劳动,市民们的悠闲生活、士农工商各色人等以及运输工具车子、轿子、骆驼等,一一勾画得惟妙惟肖。两者相互印证,再现了宋朝经济繁荣的景象。清明上河图画卷的中部,绘有一座巨大的木拱桥,桥身单孔,横跨汴河两岸,十分壮观,是该画的第一个高潮局面,宋朝称这样的桥为虹桥,虹桥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常。纪老师在“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一课中引用了该部分,说明北宋城市经济在地域上从城内扩展到城外,并散布各地,没有规定的场所(见下图,PPT35.)。尤其是纪老师还在课上提及宋代在桥上建造房屋并开设商铺,成为“草市”。清明上河图自宋以来摹本众多,

4、一般的史学家都采用石渠宝笈三编中著录的版本(见下图)或故宫博物院藏本(见下图)以上两个版本与纪老师所用的版本除在颜色上的区别外,最大的区别在于桥上只有零散设立的商贩而没有商铺建筑。关于版本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是把这幅画作为史料来引用,看来纪连海老师是为了说明桥上开店铺的史实。宋朝时坊市制度瓦解,临街开店已经成为随处可见的景象,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扩大经营场地就成了大部分店铺经营者的要求。因此东京的“侵街”现象日趋严重。问题在于这种侵街的现象是否在出现在虹桥上?仁宗天圣三年,田承说曾言:“河桥上多是开铺贩鬻,妨碍人马车乘往来。”(宋会要 方域 一三之二一)“多”说明数量较多,可见在河桥上

5、有贩卖商品的情况出现,甚至影响了路人的通行。但是,在东京的虹桥上到底是否允许盖屋开店呢?请看宋朝朝廷诏令:“在京诸河桥上不得令百姓搭盖铺占栏,有妨车马过往。”(宋会要方域 一三之二一)可见,当时在北宋首都虹桥上搭盖店铺是违法行为,不可能出现纪老师引用的图中店铺林立的情况。而且图中桥的两侧全部造满了房屋,这些店铺大小相似,屋顶大同小异,不像是自由搭建而成,而更像是统一规划修建的。与之相比,在石渠宝笈三编和故宫博物院藏本两个版本中,虽然有侵占桥面做生意的,却并不是占据整座桥面,而且都是小贩们张盖或张伞的临时摊位,并不是在建造的房屋中长期开店,所以更符合史料中的描述的情况。宋朝对于京城街道的管理有法

6、律规定。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12月,朝廷就下令开封府“毁撤京城民舍之侵街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一,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甲戌),为了防止侵街事件再次发生,在街道两旁立“表木”做标识,侵占街道者,严加拆除。景佑元年(1034年)开封知府王博文命左、右判官在一月之内,将侵街房屋全部拆毁,左、右军巡院以法惩治侵街者。宋律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宋刑统卷26侵巷街阡陌)大规模违法的行为理应不会出现,尤其是在清明上河图中。综上所述,我认为,纪老师在课件中使用这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来说明宋朝的经济状况是有失误的。参考书目: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周

7、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应保刚(华东师大附属周浦中学):纪老师用了清朝院本仿清明上河图卷纪连海老师课件中第12、28、29、35张幻灯片的问题十分关键!我又对照了一下,也发现几个问题:1纪老师课件中第12、28、29、35张幻灯片均来自网上流传的清明上河图,与故宫博物院所藏清明上河图比较,除大的布局类似以外,人物、建筑、桥梁等迥然不同,完全是两件作品,其相同的地方不超过十分之一,不同的地方超过十分之九。2纪老师所用这张清明上河图卷首卷尾分别有诗及署名,诗为:“蜀锦装全壁,吴工聚碎金;讴歌万井富,城阙九重深;盛事诛观止,遗踪借探看;当时夸豫大,此日叹徽钦。”署名为:“乾

8、隆元年十二月十五日奉敕臣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恭画”。3再上网查到下列信息:“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绢本,设色画。纵:35.6厘米,横:1152.8厘米。“清明上河图是北宋(9601126)相当流行的题材,其中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他以清明时节作为引子,展开对汴京的精描细绘,是写实风俗画的杰作,受到历代喜爱,因而有许多仿本的出现,其中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

9、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网址为4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绢本 设色 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5据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杨新千年公案清明上河图四出五进宫门一文所述,清明上河图分别在北宋、元、明、清、抗日战争胜利后五进宫门,其间在明朝万历年间被太监冯保偷出,流落民间,直到清朝,辗转传入毕沅手中,“这二百余年中究竟几易其主,倒手过多少次,无

10、人知晓。也正是在这一时间内,社会上伪本清明上河图广为流传,目前世界各地所藏这类伪品,据笔者所知不下二、三十本。”“毕沅是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累官至湖广总督。”1799年湖广一带发生反清斗争,清政府追究地方官责任,没收毕沅的家产,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入皇宫。据此记述可判定,乾隆元年,清明上河图还在民间秘密流传,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没能看到清明上河图的真迹。所以他们所画的与真迹相比,神不似形也不似,属于伪本清明上河图实际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的材料,但不能据此去研究北宋的城市经济。 马晶(华师大附属周浦中学):真实史料是正确史论的前提20

11、08年中学历史教学年会在西安召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传统悠久的西安给年会以自然天成的主题:“利用史迹遗存,开展课堂教学”。北京师大二附中纪连海老师紧紧围绕主题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经济的展示课可谓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在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经济这节课的开头部分,纪连海老师出其不意地出示了两幅图片:十五档算盘和钉接榫合结构的船,旨在吸引学生兴趣。然后课堂上通过不断引导学生从图片上看到 “临街而市”、幌子和招牌、灯笼夜市、草市的出现来研究宋朝较唐代的变化一系列问题的讨论。整堂课都是从欣赏“清明上河图”得来,那么讲求“证据”的历史学科,“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在丰富的图片材料下得出结论,再用翔实的文献资料

12、佐证,扎实地以学生发展为本,步步为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美达成教学目标。问题就在于整节课的焦点清明上河图历史研究的可信度问题,首先它是一幅艺术作品,“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其次,我们权且相信它是当时的“写真”、“照片”,但近来不是还有“周老虎”事件闹得沸沸腾腾吗?在纪老师的课件中,我们看到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图片共有14张。仔细对照了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故宫博物院藏画清明上河图三个版本,发现纪连海老师的PPT可分三类:1、以下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印刷品。第16张、第17张幻灯片的招牌和幌子(第19张灯笼、第23张关注顾客的图片与17是同一张画)、第24

13、张脚店、第25药店图片、第26张久住王元外家、第37张市郊的骡马队图片是真迹印刷品。PPT16:招牌PPT17:幌子;PPT19:灯笼;PPT23:关注顾客的图片PPT24:脚店PPT25:药店PPT37:市郊的骡马队 PPT26:旅店2、以下是清明上河图临画。第5张赵太丞家药铺柜台上的一把十五档的穿档算盘 ;第6张清明上河图中船的钉接榫合结构;是临真迹、或临真迹复制品,临的时候有些走形,但基本符合原作。像赵太丞家招牌上的字,木牌的描绘,人物的形象等都有小误差。如果是摹本,则可与原作的形状相同。明清之际,临清明上河图的很多,如仇英所画随意发挥,长度是原作的2倍,也有许多画画的不是开封而是苏州。

14、 PPT6:船的钉接榫合结构PPT5:赵太丞家药铺柜台上的一把十五档的穿档算盘 3、以下是假的清明上河图(请与最后2张真迹印刷品比较)。第12张 “住宅和商铺混在一起”(第28 “关注顾客身份”、“交通工具”的图片是第12张的局部,是同一幅),第29张 “虹桥下的船”图片、第35张“虹桥”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仿画而成,画上增加很多内容,且色彩亮丽,与真迹不同。第12张在上面加阔1倍,加了许多住宅。真迹上似前店后宅、但不很明显,也不多,要比对文字史料,第12张似苏州风格。第29张、第35张是在临摹时画家在虹桥上盖屋开店

15、,上下也加阔,总长也增加了。 PPT12:住宅和商铺混在一起PPT28:关注顾客身份、交通工具PPT29:虹桥下的船PPT35:虹桥上的商铺真迹:故宫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图真迹:故宫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图於以传老师曾经很深刻地分析说:“图画只能表现具体实在的形象,一些抽象的含义,如感觉、心理活动等就很难通过图画来表达,即便如此,图画仍是记载历史的一种辅助手段;图画和雕塑的真实与否取决于作者的技法,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文字的表达能力远远高于图画(符号),所能表达的内容也比口耳相传的更加深刻、更加细致;除了故意歪曲、篡改外,文字史料相对能比较忠实地保持记录者的原意;受材料、视角、方法、素养等诸条件的限制,史家的论述也会存在错误。”“利用史迹遗存,开展课堂教学”,看来在追求历史本真的道路上,我们在中学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还有很重的任务要完成。在运用图片史料、文字史料等揭开历史真相的面纱时,必须谨慎仔细,所用的史料是否真实可靠。看来,提高我们的史学、文学、艺术等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