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安全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0919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安全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安全评价报告.doc(8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 言安全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方针的具体途径,是消除隐患,防范事故的一项治本之策。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其目的是为找出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将危险性降低到允许范围,便于企业及时掌握生产系统的安全状况,实行自我控制,为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矿井安全工作水平,实现由传统安全管理向现代安全管理的转变,并为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实行宏观控制提供依据,也利于工伤保险部门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通过评价识别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可能引起灾害事故的主要原因,达到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化管理水平,落实针对性安全措施,减少

2、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重大事故发生和减少职业伤害的目的。为此,四川为天安全科技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受富顺县和尚湾煤矿的委托,根据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煤炭生产矿井安全现状评价标准,按照双方签订合同的规定,我公司于2004年9月下旬组织了由管理、采掘、通风、机运等专家组成的调研小组,对和尚湾煤矿地面及井下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进行了现场咨询、调研、测试,覆盖了矿井所有生产采掘头面和主要进回风线路,提出了整改意见和措施。此后,煤矿企业在当地有关部的督促指导下,进行了整改,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观。我公司于2005年3月下旬和5月中旬再次派出专家组对该矿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编写了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安全现状综

3、合评价报告.此次评价工作,得到了各级煤监局(安监局)的关怀和指导,同时也受到了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各级领导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评价工作得以圆满完成,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但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所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评审专家和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各级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批评指正,以求今后的评价工作开展得更好。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1.1 企业简况1、企业名称及沿革:自贡市富顺县和尚湾煤矿行政区划属富顺县古佛镇玉佛村十组,始建于1958年,最早开采于1970年,当时属国营煤矿。1983年2月转为股份制企业,现系隶属于富顺县古佛镇政府的集体企业,法人代表兰龙德,矿长兼技术负责人张

4、乃书。该矿主要生产烟煤,属于低灰份、低硫、低磷、高热值的优质煤,可用作炼焦用煤和配煤,煤炭主要销往自贡和富顺等地。2、地理位置:和尚湾煤矿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古佛镇玉佛村十组,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主井口坐标为X= m, Y= m ,Z=+334 m 。3、交通状况:该矿距古佛镇3.8公里,距富顺县城28公里,距隆(昌)纳(溪)高速公路8公里,距隆(昌)叙(永)铁路泸县站12公里,矿井位于富顺泸州的主干公路旁边,交通较方便(参见交通位置图)。4、生产规模与服务年限:该矿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 /年,采矿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核定生产能力均为3万吨 /年,实际生产能力23万吨 /年左右(2004年生产量为2.5

5、万吨)。截止2004年12月,矿井尚有可采储量31万吨,按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 /年、储量备用系数1.3计算,矿井服务年限尚有8年左右。5、四证情况:该矿四证齐全,详情见表11:表11 四证情况一览表证照名称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发证机关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煤炭生产许可证颁证办公室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自贡富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证照号码86XB210(11)发证日期2004年2月17日2004年7月27日2004年11月1日2004年6月17日有效期限2004年2月2008年2月2008年2月2006年11月2004年11月30日备注矿长张乃书每年例行年检6、机构设置和职工人数

6、:该矿管理上实行矿长负责制,设有矿长1名、副矿长3名,并设有工会组织,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三位副矿长为副组长共11人组成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生产科、安全科、机电科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全矿共有在册人员140人,其中: 管理人员13人,采煤45人,掘进15人,井下运输工35人,其他辅助工种10人,现有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人员共22人。特种作业人员中:瓦检员4人,爆破员4人,电工1人,井下电钳工1人,电焊工1人,绞车司机7人,安全员3人,通风安全监测工1人。此外,另有主要通风机司机2人,安全监控系统主机管理员2人(兼),水泵工3人(兼),由本矿自行培训,暂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井下工中绝大多数为农

7、民工,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员绝大多数为初中文化程度。7、工时制度:矿井实行“一采一准”:早班采煤,中班准备;运输为两班作业。8、矿山救护与保险该矿未组建矿山辅助救护队,与泸州市矿山救护队签订了救护服务协议,但泸州市矿山救护队距矿约45km,行程时间超过30min。为此,矿方内部指定了若干名兼职救援人员。煤矿配备有60台AZH-40型化学氧自救器。煤矿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富顺支公司 为65名井下从业人员办理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按时缴纳了保险费。9、矿井开采范围2004年2月17日,省国土资源厅重新核发了采矿许可证,井田范围由四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0.9084km2。边界拐点坐标详见采矿许可

8、证和表12。表12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点号XY备注1开采深度由,开采煤层为三型炭。23410、与邻矿关系根据和尚湾煤矿提供的矿界资料,该矿井田北翼毗邻许家沟煤矿,西南翼毗邻古佛煤矿,相互之间各留有50m边界煤柱。11、老窑及采空区情况矿区内有两处老窑,属浅部开采,早已关闭。井田内现无其他矿井生产,该矿+130m以上大部分为采空区。1.2 矿井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矿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属丘陵地貌,区内最高点尖山子,海拔标高+498m,最低点和尚湾水库,海拔标高+332m,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南东高北西低,为中深切浅丘,地形坡度一般15300,局部有崩塌形成的高陡边坡,坡度800以上。2、气候本区为

9、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季炎热、雨量充沛 、雨热同季等特点。有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据多年气象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7.90C,极端最高气温39.60C,极端最低气温-2.10C。多年平均降雨量1058.8mm,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84.7%。多年平均日照1275.4h,平均相对湿度84%,平均无霜期340天。3、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本区(15361985年)共发生8次地震,震级为4.75.75级,一般震级小,多为微震或弱震,表明区内大部分断裂的活动性不强。按地震区划资料,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活动对区内影响较小,地震灾害较轻。4、矿区地质及构造特征矿区

10、位于石燕桥背斜龙贯山勘探区古佛井田内,地层显单斜状产出,倾向280-300度,井田内无断层出露,矿山地质构造简单。矿山周围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上统须家河组、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和自流井组和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5、矿井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根据自经贸产业200453号文件自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富顺煤矿2004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和尚湾煤矿为高瓦斯矿井,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8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7.36 m3/t。(2)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 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2004年11月15日提供的检测报告,该矿三型炭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附鉴定

11、报告)。(3)矿井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无冲击地压、热害现象。(4)煤层赋存条件矿山可开采煤层一层,即三型炭煤层,显层状产于须家河组五段地层中,煤层被中间夹矸分成两层,上煤层平均厚度0.3m,下煤层平均厚度0.1m,中间夹矸为粉砂岩,平均厚度1.2m。煤层及其夹矸层产状稳定,煤层倾角在倾斜方向由上而下直逐步变缓,上部8110,平均倾角100;下部680。 煤层赋存情况及煤层特征见表13。 表13 煤层赋存情况及煤层特征一览表煤层名称及编号三型炭备注含煤地层、成煤地质时期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煤种烟煤(外观煤岩为半亮型)顶板岩性直接顶黑色页岩,坚硬;老顶粉砂岩底板岩性黑色页岩

12、、砂质泥岩煤厚(m)0.250.45煤层结构复合(中间有夹矸1.2m)煤层倾角6110平均灰分%33.78固定炭%41.69平均挥发分%24.53全硫(SQg)0.74(5)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058.8mm,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84.7%。矿区高于最低排泄基面以上。矿区地表水系属沱江水系,矿区北面有和尚湾水库一座,库容量约20000m3 。水库下部煤层已于2000年前开采,未对水库造成影响。水库下游有一小溪沟与之相接,雨季时地表水大部分流入溪沟,汇入附近的玉佛河。矿区内有两处老窑,属浅部开采,早已进行密闭。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岩层补给水,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井田

13、水文以孔隙裂隙水向顶板充水为主,一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后,通过岩石裂隙及孔隙通道向深部渗透运移,在矿井开采后顺裂隙及孔隙以泉的形式浸出。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0m3/h,最小涌水量为3m3/h,正常涌水量为9m3/h,排水压力小,总体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1.3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1.3.1 矿井开拓、开采 (1)矿井开拓方式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主井和风井采用中央并列式布置,两井相距320m。平硐井口标高为+334m,坡度为5。平硐破顶板穿层进入煤层。此后按矿井开拓开采水平顺序,沿煤层分别布置一、二、三级绞车道和采区各巷道。1#、2#人行道与一、二级绞车道平行布置,水平相距15m,专作行

14、人;一、二、三级绞车道专作提升运输,行人一般从13#人行道上下班。一、二级绞车道下平台与1#、2#人行道相连的地点设有一、二级水仓和水泵房,三级水泵房和水仓设在三级绞车道下段。原南翼采区主要提升运输巷在拆除绞车、轨道后改造作矿井总回风上山,均沿煤层布置,木材支护。回风斜井坡度200,沿岩层布置。风井井口标高为+375.73m。主要巷道特征见表1-4。表14 主要巷道特征表名称用途高宽(m)长度(m)坡度净断面(m2)支护形式层位主平硐运输、进风、行人2.012.23305%04.42外段砖碹,内段裸巷岩巷(破顶穿层进入煤层)回风斜井总回风至地表2.012.1990200 4.41木棚或裸巷岩巷

15、(破顶穿层进入煤层)回风平巷总回风2.012.1922054.41木棚或裸巷沿煤层总回风上山总回风1.82.065081003.6木棚或裸巷沿煤层(由原四级旧绞车道和车场改作回风用)一级绞车道提升运输、进风22.0342080 4.12木棚或裸巷沿煤层二级绞车道提升运输、进风1.872.1246080 3.96木棚或裸巷沿煤层三级绞车道运输、行人、进风1.822.1147080 3.68木棚或裸巷沿煤层+130m水平面运输巷运输、行人、进回风1.82.146805%3.85木棚或裸巷沿煤层(串联通风,既进风又回风)+114m北运输巷(六北巷)运输、行人、通风1.82.141305%3.85木棚

16、或裸巷沿煤层(串联通风,既进风又回风)(2)矿井水平划分及采区布置矿井以“先近后远,由浅到深,合理布置”的原则,优先开采距井筒较近的块段。矿井划为三个生产水平,每个水平分南北翼布置采区,每个采区分区段布置工作面回采。生产水平、采区划分及工作面分布情况见表15表15 生产水平、采区划分及采掘工作面分布情况表煤层、名称水平划分个数采区个数生产采煤工作面个数备用工作面个数掘进工作面个数备注三型炭+228m南北翼各1个无无无已采完。+170m南北翼各1个五南工作面无无北翼采区已采完。+114m北翼1个无无+114m北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北翼采区正在为后退式回采做准备。(3)现行开采情况 目前,矿井仅在五南

17、工作面进行前进式回采,已接近尾声;在+114m水平北翼正在积极布置后退式回采工作面,有一个掘进工作面作业,年内将形成一个后退式工作面回采。该矿为高瓦斯矿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04版)第48条规定,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回采。但由于该矿自办矿以来,一直采用采区前进式布置,区内前进式回采,改变采煤方法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过渡期进行采掘调整。鉴此,富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富顺县煤炭工业管理办公室以富安发(2005)10号文件形式发出了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中第八条规定:“加快采煤方法的改革,高沼气矿井必须于2005年12月底以前将倾斜壁式采煤法改为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区内后退,实现采区通风

18、合理可靠”。目前,该矿正在加快掘进进度,为年底前改为后退式回采作积极准备,预计十月前后可实现+60m水平北采区第采煤工作面后退式回采。采煤工作面基本情况见表16表1- 6 采煤工作面基本情况表序号采煤工作面名称及编号+130m水平运输巷三采煤工作面1煤层名称三型炭2采煤方法倾斜长壁式3走向长度(m)1704倾斜长度(m)120(扣除护巷煤柱为105m)5煤层倾角606煤层厚度(m)纯煤厚0.25-0.45,夹矸平均1.27工作面采高(m)1.68采空区处理方法局部充填法9支护材料种类木材10柱排距(mm)1.01.011最大控顶距(m)312最小控顶距(m)213来压周期(天)来压不明显14来

19、压步距(m)不明显15落煤方式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16工作面运输方式人工拖运船子17作业班次及人数(人)一班作业, 50人18推进度(m/月)202519平均月产量(t)2000掘进工作面情况见表17。表17 掘进工作面基本情况表掘进工作面名称+114m北运输大巷(六北巷)备注巷道特性半煤岩巷该掘进工作面为后退式回采作准备。巷道形状梯形巷道尺寸(宽高)平均2.0m2.2m破岩方式钻眼爆破打眼机具W-1.8/5型空压机(11KW),7655型风钻或或MZ-1.2煤电钻爆炸物品三级煤矿许用炸药和八号瞬发电雷管支护木棚(棚距1m左右)矸石运输方式人工装矸,人力推车到车场,绞车提升。供电掘进未采用“三

20、专”供电,亦未采用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供电。有甲烷风电闭锁。劳动组织中班,编制7人掘进进度(m/d)21.3.2 矿井通风系统1、通风设备及设施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在地面安装了两台主要通风机;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矿井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性能见表1-8:表1-8 通风设备性能表名称型号转速r/min全风压(Pa)风量m3/min使用地点主要通风机(运行)4-72-11 NO10C18.5KW100015141199465651地面风机房主要通风机(备用)4-72 NO10C22KW112019021505521729地面风机房局部通风机YBT32-22.2KW29

21、8096038055101+114m北运输巷(六北巷)掘进工作面矿井进风井口(主平硐)标高334m,出风井口(回风斜井)标高375.74m,出风井口比进风井口高41.74m,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有一定影响。进、回风井是两个独立的能行人并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两井口地面水平距离325m。主要通风机房无水柱计,无开停传感器。主要通风机房设有专人值班看守,配有电话。评价时风机运转正常。2、矿井风量计算及风量风配矿井各主要用风点风量分配见表19,需风量计算见表110(转下页)。表19 主要用风点风量分配表配风点测风处断面(m2)需风量(m3/min)实供风量(m3/min)风速(m/s)瓦斯浓度(%)主平

22、硐63805731.59三型炭北运输巷掘进工作面75(Q出)78(Q出)0.15105 (Q全)159 (Q全)五南工作面2753600.23+140m水平北运输巷3.229500.26回风井3.85842.560.21排风量(引风硐)2.56184.120.20备注1、矿井内部有效风量率=矿井有效风量总进风量100% =(360+50)573100%71.6% 。2、矿井有效风量率=矿井有效风量排风量100% =410618100%66.3% 。3、外部漏风率=(排风量总回风量)排风量100%=(618-584)618100%=5.5%,略超过规程规定(5%)。4、未安水柱计,未进行通风阻力

23、测定,不便进行通风等积孔精确计算。表110 需风量计算结果简表(风量单位:m3/min)五南工作面+114m北运输巷(六北巷)掘进工作面应独立配风巷道备注按CH4涌出量计算,Q=100 Q CH4 KCH4100(0.23%360)1.8149100(0.15%78)1.821应独立配风的巷道只有水平运输巷,该巷道受采动压力影响,变形,平均断面为宽高按风速不低于配风则分别应配风量。Q需风量;m3/min。K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Q CH4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本矿取1.8.按炸药量计算, Q=25A2511275253=75A一次爆破炸药消耗量,Kg。按工作面气温计算:Q=6

24、0VS600.9(2.51.6) 216S断面积,采煤工作面按平均控顶距平均采高计算。工作面温度一般18200C,风速应为0.81.0,本矿取0.9。按人数计算, Q4N450=20047=28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人。按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计算Q掘=QrKfQ全=Q掘KQ掘=75(吸入风量)Q全=751.4105(全风压风量)Q掘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m3/min;YBT-51,2.2kw局部通风机,取75m3/min;Kf风量备用系数,取1.4。各用风点应配风量275105 (掘进面风机处)75 (掘进面出风口)29用不同方法计算后取其最大值,并须满足风速要求。按风速验算按最低风速计算Q1

25、5S15(2.51.6) 6015(2.02.2) 66断面积,采煤工作面按平均控顶距平均采高计算。开切眼断面为。按最大风速计算Q240S240(2.51.6)=960240(2.02.2)=1056全矿井需风量Q=(采掘硐+其它)K(275+29)1.25380(掘进回风串入采面,不重复计算需风量)(采掘硐+其它)各采、掘工作面和独立通风硐室、其他用风点需风量总和(本矿无独立通风硐室);K风量备系数,取1.25。1.3.3 通风安全监控系统该矿配备有KJ90型瓦斯监测系统,包含工业控制计算机一台,UPS电源一台,井下安装有8台KG9701型智能低浓度甲烷传感器(详见通风系统示意图)。现无其他

26、种类传感器。工作面上隅角亦未悬挂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此外,矿井配有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8台,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仅有1台。1.3.4 防尘、防灭火系统经鉴定,该矿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危险性。为防止外因火灾和减少粉尘危害,矿井采取的措施如下:矿井在地面利用生产生活水池兼作消防水池,水池容量约30m3;在+130m水平运输巷配备了约500 kg河沙;在变电所、发电机房、木工房、爆炸材料库,井下绞车房配有灭火器;在+130m水平运输巷(+130m水平运输巷)安装了320m防尘和消防管路,直径30mm,从二水平水仓引水,实现了装煤、装矸洒水降尘。此外,掘进工作面采用了人工辅助降尘:备有运水车,

27、炮眼角度为俯斜时,工人用塑料桶提水往钻孔注水,水打干了,拔出钻杆,再次注水;装载煤、矸时人工洒水降尘。同时,采用个体防护配用防尘口罩。1.3.5 排水系统该矿为斜井开拓,采用机械逐级排水。排水路径为:三级绞车道临时水仓(两台普通潜水泵)三级水仓二级水仓一级水仓主平硐地面溪沟。 排水系统详情见表111表1 11 排水系统情况表水泵位置一级排水(+228m)二级排水(+170m)三级排水(+130m)备注最大涌水量(m3/h)1082因无条件进行实测,涌水量和水仓容量由煤矿提供。正常涌水量(m3/h)261主水仓容量(m3)500m3400m360m3副水仓容量(m3)无无无水仓所能容纳本级正常涌

28、水量时间(h)25067水仓所能容纳本级及其以下水平正常涌水量时间(h)55.6 (二三级水仓水经过此仓周转抽排出井)57(三级水仓水经过此仓周转抽排出井)工作泵水泵型号80D306 3DA-82G3-53 三级绞车道底部有临时水仓,因涌水量小,暂未安固定排水设备,偶尔用潜水泵抽排水。额定扬程(h)180m9896额定流量(m3/h)456410电机型号及功率YB2805-4,37kw)YB225M-4 30KWYB132S1-2,11kw排水管直径(mm)100mm80mm50mm排完24h正常涌水量所需时间(h)4.8(排全矿井涌水)2.6 (排二、三级涌水)2.4(排本级涌水)排完24h

29、最大涌水量所需时间(h)10.7(排全矿井涌水)3.8(排二、三级涌水)4.8(排本级涌水)仪表配置无无无备用泵水泵型号80D3073DA-8涌水量小,未安备用泵和备用管。额定扬程(h)21098额定流量(m3/h)5464电机型号及功率YB225M-2,45kwYB225M-4 30KW排水管直径(mm)两泵共一管两泵共一管仪表配置无无1.3.6 运输系统矿井斜巷采用绞车提升,平巷为人力推车的运输方式。采煤工作面经人工用“船子”运至+130m水平运输巷,人工装入矿车。矿井煤矸均依次由三一级绞车道提运至地面工业广场。人员入井经主平硐、一、二级专用人行道、三级绞车道到达最远点的采煤和掘进工作面,

30、其它较近的作业地点由此线分岔到达。一、二级绞车道实现了提升专用,三级绞车道兼作提升行人,实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运输系统及运输方式见表112:表112 运输系统及运输方式简表运输地段、地点运输对象运输方式运输设备型号轨型(kg/m)轨距(mm)钢丝绳直径(mm)坡度串车个数主平硐煤、矸、材料轨道V0.75型矿车(人力推车)1160051一级绞车道煤、矸、材料轨道、串车JTK(B)1.00.8绞车(电机YB280-6, 45kw)1560018.5806二级绞车道煤、矸、材料轨道、串车JTB0.80.6绞车(电机YB225M-6 30kw)1140015.5804三级绞车道煤、矸、材

31、料轨道、串车JTB0.60.5绞车(电机YB200L-6,22kw)1140015.5804工作面煤炭人拖船子矩形船子,载重100kg左右采区运输平巷煤、矸、材料人力推车矩形矿车,截重500kg左右84005备注1、矿车间用25mm三环圆环链(三环)、30mm型插销连接。2、提升绞车有过卷保护、断电保护(闸瓦保护)、保险闸、深度指示器等基本保护装置。3、主绞车道上部车场有声、光信号,下部车场有信号铃按钮。4、各提升斜巷安设了简易的“一坡三挡”装置。原煤运输路线:工作面运输小巷+130m水平运输巷甩车场三级绞车道二级绞车道一级绞车道主平硐地面煤坝。矸石运输路线:掘进工作面+114m北运输巷甩车场

32、三级绞车道二级绞车道一级绞车道主平硐地面矸石山。材料、设备的运输路线与运煤、矸相同,方向相反。1.3.7 供电与通信系统1、供电系统该矿井为双电源供电。主电源由代寺镇变电站10KV架空线输入,线路长10km。主电源接有两台变压器:一台S7-160/10变压器向井下供电,中性点不接地;一台S7-250/10变压器供地面用电,矿井地面和井下分开供电。备用电源为160GF型(160KW)和75GF(75kw)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可分别供矿井排水、通风等动力设备,由井口变电所换向刀闸切换负荷,每月试机一次,可及时投用。全矿提升设备用电装机容量为97kw,排水设备装机容量78kw(未含备用泵),主要通风机

33、18.5kw(备用22kw)。全矿装机容量(未含备用泵和备用风机)291.6kw,其中井下203.1kw(未含备用泵75kw),地面88.5kw。井下同时工作负荷一般不超过120kw;全矿同时工作负荷一般不超过180kw。主电源满足生产需要,备用电源满足通风、排水需要。主电缆从主平硐入井。矿井入井电压及井下用电电压均为380V,采用干式变压器将电压380V降为127V照明和信号供电;向煤电钻供电一般情况使用煤电钻综合保护器,当综合保护器出现故障如不能及时修复,则临时恢复使用干式变压器。三大保护基本具备,但不完善,无整定和检测资料。有局部接地级,电缆接地芯线接设备外壳并接地;无主接地极。电缆规格

34、、设备配置等情况参见和尚湾煤矿供电系统示意图。2、通讯系统井下二级绞车房、三级绞车房、+130m水平运输巷甩车场处和地面调度室各安设有一台CB-2C3型矿用防爆电话,与地面调度室电话联成矿井通讯系统,地面调度室有座机电话和移动电话与外界联系,通讯方便。1.3.8 地面生产系统井口外是面积达8000m2的工业广场,标高比井口低1m,地势开阔,地形平坦,矿井排水可自流出矿区;出井原煤直接运至井口工业广场堆煤场,汽车外运销售;矸石运到地面后由调度绞车转运到工业广场旁边的矸砖厂做矸砖原料。地面设有充电房、井口变电所,距井口20m,地面工业广场的木工房、锅炉房、办公楼,均距井口80 m以外。该矿2004

35、年投资5.8万元在地面距井口1600m的裤裆丘水库旁,按国家标准新建一座标准炸药、雷管库,库房占地面积约350m2,砖混结构,其炸药库和雷管库分开独立修建,相距大于15m,可储存炸药3吨,雷管6000发,防雷击、防灭火、防洪、防盗等安全设施和通风设施完善。库房周围600m范围内无民房建筑,1500m以内无重要建筑体。该设施已经过当地公安等主管部门验收并投入使用。1.4 近一年来煤矿安全情况及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1.4.1 事故情况 该矿连续几年事故率较低。但在2004年11月27日,发生了一起钉道工违章操作绞车(无绞车操作资格证),钢丝绳弹死正在吃饭的该台绞车司机的死亡事故。进入2005年以来,

36、矿井加大了安全投入和管理力度,安全形势较好,无伤亡事故,无重大非人身事故。 2000 2005年事故情况见表1-13。表1-13 事故统计表事故日期事故时间事故类型事故类别伤亡情况事故概况2000年无无无0无2001年515人身事故物体打击轻伤1人充填矸石不稳固,垮落伤人2002年917人身伤害车辆伤害轻伤1人巷道断面过小,矿车撞风门伤人2003年无无无0无2004年11.27人身伤害运输事故死亡1人钉道工无证违章操作绞车,钢丝绳弹死正在吃饭的该台绞车司机2005年无无无01.4.2 矿井为防范安全事故所采取的主要措施2004年以来主要开展的安全工作:一是全面修订、补充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

37、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是加大了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力度,做到基本轮训了一遍,轮训时结合安全事故案例进行讲解,收到较好效果。三是加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一年来,共投入资金63万元,主要完成项目如下:1.对不符合要求的220m主要运输巷进行了整改:+140m水平运输巷、+130m水平运输巷的巷道高度由原来的1.1m改造为1.82.0m;三级绞车道由1.6m改造为2m。2.购置安装了KJF19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一套。3.购置并统一向每人发放口罩、工作服、安全帽和手套。4.对通风系统进行改造。维修不合格的回风巷150m,使之达到规程要求;从1#人行道到一级绞车道绞车硐室之间新掘进巷道60m,用于改

38、善一级绞车道绞车硐室通风状况。这些措施使通风系统稳定性进一步提高。5投资11万元新购一台160GF,容量160KW型柴油发电机组,即使外部电网停电,矿井可照常生产;投资3.5万元新购2200m电缆并全部用于更换井下不合格线路;投资3.8万元新购并安装10台QC83-80型低压防爆开关;为了达到各区段都能有通讯设施,新购一门防爆电话安装于三级绞车房,为达到各提升斜井上下平台都有声光信号,新购4盏防爆信号灯和800m信号电缆,安装于一、二、三级绞车道使用。机电运输系统经过改造和整治,安全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6.制定、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软件管理资料,并将规章制度、各类警示标语制作成

39、标准的广告牌板悬挂于会议室和井口、办公楼等显要位置,使矿井安全面貌焕然一新。7.投入了2万多元,用于职工安全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8.办理意外伤害保险65人。9.投资约5.8万元修建了标准炸药库。10.投资4万元整修职工澡堂,贴瓷砖、安设淋浴设施,投资1万元新购一台LS-1型开水锅炉,职工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观。第二章 评价依据、范围及工作程序2.1 评价依据2.1.1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6) 中华

40、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2.1.2 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法规 (1) 安全评价通则; (2) 煤矿安全规程(2001版,以下简称规程); (3)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4) 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管理办法; (5) 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 (6) 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7) 煤矿安全生产整治实施方案; (8) 深化煤矿安全生产整治实施方案; (9) 关于加强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紧急通知; (10)国有地方煤矿防治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规定;(11)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安全规程。2.1.

41、3 煤炭行业安全监察法规 (1)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2) 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暂行办法; (3) 煤炭行政处罚法; (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5) 矿山安全监察条例; (6) 矿山安全监察工作规程。2.1.4 四川省有关煤矿安全生产规定 (1) 煤炭生产矿井安全现状评价标准;(2)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安全评价工作的通知川安监综200377号;(3) 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四川省煤矿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煤安办2003102号);(4) 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2003年开展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通知(川煤安办2003104号);(5)四川省人民政府

42、办公厅转发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安全生产办公室【川府办发电(2002)43号】。2.1.5 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1)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 (2) 煤矿建设安全规定; (3)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4) 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 (5) 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MT/T501696); (6) 矿井安全监测装备使用管理规定; (7)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试行); (8)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 (9) 生产性作业粉尘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 (10)矿山电力设计规程;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1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SJ751984); (14)地面水环境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