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旋毛虫丝虫.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870193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旋毛虫丝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旋毛虫丝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旋毛虫丝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旋毛虫丝虫.ppt(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简称简称“旋毛虫旋毛虫”,其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其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细胞内。对宿主的选择性不严格,一宿主的小肠和肌细胞内。对宿主的选择性不严格,很多种动物都可作为本虫的宿主,引起旋毛虫病。该很多种动物都可作为本虫的宿主,引起旋毛虫病。该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体严重感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体严重感染时常可致人死亡。染时常可致人死亡。18281828年年,在一英国人尸体的肌肉里首次发现幼虫在一英国人尸体的肌肉里首次发现幼虫18601860年,在一年,在一2020岁的女尸肠道里首次发现成虫岁

2、的女尸肠道里首次发现成虫18461846年年,在猪的肌肉里首次发现幼虫囊包在猪的肌肉里首次发现幼虫囊包世界世界:我国我国:18811881年年,在厦门的猪肉里发现幼虫囊包在厦门的猪肉里发现幼虫囊包19641964年年,在一西藏人的肌肉里发现幼虫囊包在一西藏人的肌肉里发现幼虫囊包 全国有全国有15个省、市、自治区有人体感染的报道个省、市、自治区有人体感染的报道 27个省、市、自治区有猪体感染的报道个省、市、自治区有猪体感染的报道一一 分类分类根据生物学和基因研究的分类:根据生物学和基因研究的分类:1.旋毛形线虫旋毛形线虫(T.spiralis)T12.北方毛形线虫北方毛形线虫(T.nativa)

3、T23.布氏毛形线虫布氏毛形线虫(T.britovi)T34.伪旋毛形线虫伪旋毛形线虫(T.pseudospiralis)T45.米氏毛形线虫米氏毛形线虫(T.murrelli)T56.南方毛形线虫南方毛形线虫(T.nelsoni)T77.巴布亚毛形线虫巴布亚毛形线虫(T.papuae)T108.津巴布韦旋毛虫津巴布韦旋毛虫(T.zimbabwensis)T11还有3个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基因型:T6、T8和T9一般认为,一般认为,T.spiralis是引起人体旋毛是引起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多数死亡病例是由此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多数死亡病例是由此种旋毛虫所致。种旋毛虫所致。二、形态(一)(一

4、)成虫成虫1.外观:外观:细小细小,细丝状细丝状,乳白色乳白色,后端稍粗。后端稍粗。:340.06mm,:1.41.60.04mm 咽管:占虫体长的咽管:占虫体长的1/31/22.结构:结构:杆细胞,杆状体杆细胞,杆状体 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 生殖:卵胎生生殖:卵胎生旋 毛 虫 成 虫(二)幼虫囊包(二)幼虫囊包感染期感染期 形状:梭形形状:梭形 大小:大小:0.250.50.210.42mm 结构:囊包内通常含结构:囊包内通常含12条幼虫条幼虫,也也可多达可多达67条。囊壁由内外两层构成,条。囊壁由内外两层构成,主要由肌细胞退变及结缔组织增生形主要由肌细胞退变及结缔组织增

5、生形成。成。旋毛虫幼虫囊包旋毛虫肌幼虫囊包美蓝染色图片美蓝染色图片未染色和部分染色未染色和部分染色-美蓝染色美蓝染色T1肌幼虫常温下(肌幼虫常温下(25)形态观察(形态观察(100)三、生三、生 活活 史史发育的特殊性发育的特殊性 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无外界的发育内,无外界的发育要继续下一个生活史周期,必要继续下一个生活史周期,必须得转换宿主须得转换宿主旋毛虫生活史示意图成成 虫虫新生幼虫新生幼虫幼虫囊包幼虫囊包脱囊幼虫脱囊幼虫(肌肉等组织内肌肉等组织内)(肠腔内肠腔内)(侵入侵入小小肠肠)(小小L小小V)(随血流至全身随血流至全身)(至横纹肌内发育至横纹肌

6、内发育)(被另一宿主食入被另一宿主食入)(钻入肠粘膜发育后再返回肠腔)钻入肠粘膜发育后再返回肠腔)(产出产出)生活史要点:生活史要点:1.特性特性:幼虫和成虫寄生于同一宿主内,要延续下一幼虫和成虫寄生于同一宿主内,要延续下一个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个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2.宿主宿主:无严格选择性,:无严格选择性,120多种多种3.感染阶段感染阶段:幼虫囊包:幼虫囊包4.感染方式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肉类:生食或半生食肉类5.寄生部位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幼:成虫寄生于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幼虫寄生于肌细胞内,对新宿主具感染性。虫寄生于肌细胞内,对新宿主具感染性。6.卵胎生卵胎生:雌虫

7、于交配后第:雌虫于交配后第5天产幼虫于肠壁粘膜下天产幼虫于肠壁粘膜下7.幼虫脱囊;移行与发育幼虫脱囊;移行与发育:随淋巴和血循环到:随淋巴和血循环到达各器官、组织或体腔,但只有侵入横纹肌达各器官、组织或体腔,但只有侵入横纹肌内的虫体才能进一步发育。内的虫体才能进一步发育。四、致四、致病病相关因素:相关因素:v食入囊包的多少食入囊包的多少v幼虫的活力幼虫的活力v幼虫的侵犯部位幼虫的侵犯部位v宿主的功能状态宿主的功能状态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轻者可无明显症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在发病后状,重者可在发病后50天内死亡。根据致病天内死亡。根据致病过程,可将其分为三个连续的时期:

8、过程,可将其分为三个连续的时期:1、侵入期、侵入期(肠型期):(肠型期):病变部位病变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十二指肠和空肠。主要病变主要病变:肠壁炎症、溃疡、水肿、出血等。:肠壁炎症、溃疡、水肿、出血等。症状症状: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同时可伴有厌食、乏力、低热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可伴有厌食、乏力、低热等全身性反应。全身性反应。2、幼虫、幼虫移行移行期期(肌型期):(肌型期):此期为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到达各器官及侵入横此期为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到达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导致血管炎和肌炎的过程。主要病理变纹肌内发育,导致血管炎

9、和肌炎的过程。主要病理变化:引起肌纤维变形、肿胀、排列紊乱、横纹消失、化:引起肌纤维变形、肿胀、排列紊乱、横纹消失、肌细胞坏死、崩解、肌间质轻度水肿并有炎症细胞肌细胞坏死、崩解、肌间质轻度水肿并有炎症细胞浸润。浸润。轻者轻者:发热、全身性血管炎、:发热、全身性血管炎、水肿(尤以眼、面部最水肿(尤以眼、面部最常见)、常见)、全身肌肉酸痛(尤以腓肠肌、肱二头肌明显)全身肌肉酸痛(尤以腓肠肌、肱二头肌明显)。重者重者:肺部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肺炎、支气管炎及:肺部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肺炎、支气管炎及胸膜炎等。如移行至心脏,可导致心肌炎,严重可致胸膜炎等。如移行至心脏,可导致心肌炎,严重可致死。若累及

10、中枢神经系统,即使轻度感染亦可造成严死。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即使轻度感染亦可造成严重的伤害。重的伤害。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病变部位在肌肉。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病变部位在肌肉。3、囊包形成期、囊包形成期 :为受损细胞的修复过程。肌细胞内幼虫长为受损细胞的修复过程。肌细胞内幼虫长大并卷曲,其周围的肌细胞膨大呈纺锤形囊包,大并卷曲,其周围的肌细胞膨大呈纺锤形囊包,急性炎症逐渐消退、囊包内幼虫最终被钙化,急性炎症逐渐消退、囊包内幼虫最终被钙化,全身症状减轻、但肌肉疼痛持续。全身症状减轻、但肌肉疼痛持续。五、免五、免 疫疫有动物实验证明,宿主感染旋毛虫后可产生一定有动物实验证明,宿主感染旋毛虫后可产

11、生一定的免疫力,对再感染可产生较显著的抵抗力。主要的免疫力,对再感染可产生较显著的抵抗力。主要的结果为:肠道内幼虫发育障碍,成虫发育不全,的结果为:肠道内幼虫发育障碍,成虫发育不全,生殖能力减弱和早期就排出体外,从而减少了肌肉生殖能力减弱和早期就排出体外,从而减少了肌肉内幼虫的数量。内幼虫的数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协同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协同作用的结果用的结果六、诊 断1、询问病史、询问病史:通常有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通常有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3、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肌肉组织活检(腓肠肌):检出率肌肉组织活检(腓肠肌):检出率50%左右左右 吃剩余的猪肉检查:间接性判断吃剩余的猪肉检查:间

12、接性判断4、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ID,CPT,ELISA2、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群体发病群体发病七、流行与分布七、流行与分布旋毛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动物源性疾病),在旋毛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动物源性疾病),在旋毛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动物源性疾病),在旋毛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动物源性疾病),在哺乳动物之间广泛传播。人旋毛虫病的传染源主哺乳动物之间广泛传播。人旋毛虫病的传染源主哺乳动物之间广泛传播。人旋毛虫病的传染源主哺乳动物之间广泛传播。人旋毛虫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猪、狗。要是猪、狗。要是猪、狗。要是猪、狗。(一)分布(一)分布(一)分布(一)分布1.1.世界性世界性世界性世界性2.2.

13、我国有我国有我国有我国有1515个省市的报道,其中以云南省的发病个省市的报道,其中以云南省的发病个省市的报道,其中以云南省的发病个省市的报道,其中以云南省的发病率最高。率最高。率最高。率最高。3.3.有地方性、食源性和群体性发病特点。有地方性、食源性和群体性发病特点。有地方性、食源性和群体性发病特点。有地方性、食源性和群体性发病特点。(二)流行因素(二)流行因素(二)流行因素(二)流行因素1.1.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 自然界有猪、狗、羊等自然界有猪、狗、羊等自然界有猪、狗、羊等自然界有猪、狗、羊等120120多种哺乳动物自然感染。多种哺乳动物自然感染。多种哺乳动物自然感染。多种哺乳动物自然

14、感染。旋毛虫病为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人兽共患病。幼虫旋毛虫病为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人兽共患病。幼虫旋毛虫病为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人兽共患病。幼虫旋毛虫病为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人兽共患病。幼虫 囊包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囊包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囊包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囊包对外界的抵抗力强。主要的传染源为:猪主要的传染源为:猪主要的传染源为:猪主要的传染源为:猪3.3.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1)、)、野生动物之间相互残杀的野生动物之间相互残杀的野生动物之间相互残杀的野生动物之间相互残杀的“食物链食物链食物链食物链”(2)、)、鼠、猪、人之间的相互感染鼠、猪、人之间的相互感染鼠、猪、人之间的相互感染鼠

15、、猪、人之间的相互感染2.2.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暴发流行与当地居民嗜食生肉的习惯有关,不论暴发流行与当地居民嗜食生肉的习惯有关,不论暴发流行与当地居民嗜食生肉的习惯有关,不论暴发流行与当地居民嗜食生肉的习惯有关,不论男女老幼均易感,发病率与年龄、性别、职业等无男女老幼均易感,发病率与年龄、性别、职业等无男女老幼均易感,发病率与年龄、性别、职业等无男女老幼均易感,发病率与年龄、性别、职业等无关。关。关。关。八、防 治1.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习惯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习惯2.加强肉类检疫,杜绝病猪肉上市加强肉类检疫,杜绝病猪肉上市3.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老鼠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老

16、鼠4.改变养猪方式:要圈养,不要放养改变养猪方式:要圈养,不要放养5.诊治病人诊治病人:噻苯咪唑:噻苯咪唑:50mg/kg/天,天,57天天 丙硫咪唑:丙硫咪唑:2530mg/kg/天,天,57天天本本 节节 要要 点点1.生活史特点生活史特点2.感染阶段感染阶段(幼虫囊包幼虫囊包)和感染方式和感染方式(误食(误食幼虫囊包幼虫囊包)3.旋毛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旋毛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4.旋毛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旋毛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 诊断方法诊断方法 丝丝 虫虫FilariaFilaria是由其中间宿主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是由其中间宿主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

17、有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 8种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引起的淋巴丝虫病(Filariasis Filariasis)及由盘尾丝虫所致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的 河盲症河盲症 对人类危害最严重。对人类危害最严重。丝丝虫属于线型动物门丝虫总科属于线型动物门丝虫总科,因其虫体因其虫体细长如丝而得名。细长如丝而得名。寄居淋巴系统寄居淋巴系统寄居淋巴系统寄居淋巴系统班氏吴策线虫班氏吴策线虫班氏吴策线虫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 Wuchereria bancrofti Wuchereria bancrofti Wuchereria bancr

18、ofti)马来布鲁线虫(马来布鲁线虫(马来布鲁线虫(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 Brugia malayi Brugia malayi Brugia malayi)帝纹布鲁线虫(帝纹布鲁线虫(帝纹布鲁线虫(帝纹布鲁线虫(Brugia timori Brugia timori Brugia timori Brugia timori)寄居皮下组织寄居皮下组织寄居皮下组织寄居皮下组织旋盘尾丝虫(旋盘尾丝虫(旋盘尾丝虫(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 Onchocerca volvulus Onchocerca volvulus Onchocerca volvulus

19、)罗阿罗阿丝虫(罗阿罗阿丝虫(罗阿罗阿丝虫(罗阿罗阿丝虫(Loa loa Loa loa Loa loa Loa loa)链尾唇棘线虫(链尾唇棘线虫(链尾唇棘线虫(链尾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Dipetalonema Dipetalonema Dipetalonema streptocerca streptocerca streptocerca streptocerca)寄居体腔寄居体腔寄居体腔寄居体腔常现唇棘线虫(常现唇棘线虫(常现唇棘线虫(常现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perstans Dipetalonema perstans Dipetalonema persta

20、ns Dipetalonema perstans)欧氏曼森线虫(欧氏曼森线虫(欧氏曼森线虫(欧氏曼森线虫(Mansonella ozzardi Mansonella ozzardi Mansonella ozzardi Mansonella ozzardi)人人体体寄寄生生丝丝虫虫在我国流行传播的只有寄居在我国流行传播的只有寄居于淋巴系统的班氏丝虫和马来丝于淋巴系统的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虫一、形态乳白色,细长如丝线,表面光乳白色,细长如丝线,表面光滑滑;雄虫尾端卷曲半到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马来圈,马来丝虫雄虫可多至丝虫雄虫可多至56圈,具交合刺。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雌虫尾部钝圆,略雌虫

21、大于雄虫,雌虫尾部钝圆,略向腹面弯曲;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向腹面弯曲;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卵巢起于虫体后部,子宫粗大,几卵巢起于虫体后部,子宫粗大,几乎充满虫体。乎充满虫体。(一)、班氏和马来丝虫成虫形态(一)、班氏和马来丝虫成虫形态在雌虫近卵巢的一端内含无数小球,向前逐渐在雌虫近卵巢的一端内含无数小球,向前逐渐在雌虫近卵巢的一端内含无数小球,向前逐渐在雌虫近卵巢的一端内含无数小球,向前逐渐发育为不同阶段的虫卵。成熟卵壳薄而透明,内含发育为不同阶段的虫卵。成熟卵壳薄而透明,内含发育为不同阶段的虫卵。成熟卵壳薄而透明,内含发育为不同阶段的虫卵。成熟卵壳薄而透明,内含卷曲的幼虫。在向生殖孔移动的过程中

22、,卵壳伸展卷曲的幼虫。在向生殖孔移动的过程中,卵壳伸展卷曲的幼虫。在向生殖孔移动的过程中,卵壳伸展卷曲的幼虫。在向生殖孔移动的过程中,卵壳伸展成为为鞘膜,包被于幼虫体表,此期幼虫称为微丝成为为鞘膜,包被于幼虫体表,此期幼虫称为微丝成为为鞘膜,包被于幼虫体表,此期幼虫称为微丝成为为鞘膜,包被于幼虫体表,此期幼虫称为微丝蚴蚴蚴蚴(microfilariamicrofilariamicrofilariamicrofilaria).).(二)微丝蚴(二)微丝蚴光镜下可见虫体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光镜下可见虫体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体内有圆形体核,头部有头间隙。虫体前被鞘膜。体内有圆

23、形体核,头部有头间隙。虫体前1/5处有神经环,尾部可有尾核。但以上结构因虫种不同处有神经环,尾部可有尾核。但以上结构因虫种不同而也存在差异。而也存在差异。微丝蚴形态:微丝蚴形态:项目项目班氏微丝蚴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马来微丝蚴体态体态柔和,弯曲自然柔和,弯曲自然弯曲僵硬,大弯上有小弯弯曲僵硬,大弯上有小弯头隙头隙长度与宽度相等或长度与宽度相等或长度约为宽度的长度约为宽度的2 2倍倍仅为宽度的一半仅为宽度的一半体核体核圆形,较小,大小均匀圆形,较小,大小均匀卵圆形,排列紧密,常卵圆形,排列紧密,常 排列疏松,清晰可数排列疏松,清晰可数相互重叠相互重叠,不易分清不易分清 尾部尾部后后1/31/3较

24、尖细,无尾核较尖细,无尾核有有2 2个尾核,前后排列,尾个尾核,前后排列,尾核处较膨大核处较膨大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二、班氏丝虫与马来二、班氏丝虫与马来 丝虫生活史丝虫生活史成虫成虫成虫成虫(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微丝蚴微丝蚴微丝蚴微丝蚴(淋巴)(淋巴)微丝蚴微丝蚴微丝蚴微丝蚴(外周血)(外周血)脱鞘蚴脱鞘蚴脱鞘蚴脱鞘蚴(蚊胃蚊胃)经经蚊蚊叮叮咬咬腊肠蚴腊肠蚴腊肠蚴腊肠蚴(蚊胸肌蚊胸肌)丝状蚴丝状蚴丝状蚴丝状蚴(蚊喙蚊喙)经经蚊蚊叮叮咬咬终宿主:人终宿主:人终宿主:人终宿主:人中间宿主:蚊中间宿主:蚊中间宿主:蚊中间宿主:蚊当蚊虫叮吸微丝蚴血症患者的血液时,微丝蚴当

25、蚊虫叮吸微丝蚴血症患者的血液时,微丝蚴随血液进入蚊胃,开始在蚊体内发育,约经随血液进入蚊胃,开始在蚊体内发育,约经17h脱脱去鞘膜侵入胸肌,去鞘膜侵入胸肌,24天内虫体缩短变粗,形如腊天内虫体缩短变粗,形如腊肠,称腊肠期幼虫,全程经蜕皮肠,称腊肠期幼虫,全程经蜕皮2次后发育为丝状蚴次后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幼虫。即感染期幼虫。(一)蚊体内发育过程(一)蚊体内发育过程感染期幼虫感染期幼虫(丝状蚴丝状蚴)虫体细长,运动活跃,具有虫体细长,运动活跃,具有完整的消化道,尾端有三个乳突,背面一个,腹面完整的消化道,尾端有三个乳突,背面一个,腹面二个。班氏丝状蚴平均长二个。班氏丝状蚴平均长1.6mm,马来丝

26、状蚴长,马来丝状蚴长1.3mm;两种丝状蚴尾端乳突的形态也有不同。;两种丝状蚴尾端乳突的形态也有不同。蚊媒种类蚊媒种类蚊媒种类蚊媒种类班氏:淡色库蚊班氏:淡色库蚊马来:中华按蚊马来:中华按蚊蚊体内发育时间蚊体内发育时间蚊体内发育时间蚊体内发育时间班氏:班氏:10-16天天马来:马来:6-6.5天(天(3032)7.5天(天(2830)发育过程发育过程发育过程发育过程(微丝蚴(微丝蚴脱鞘蚴脱鞘蚴腊肠蚴腊肠蚴丝丝状蚴)状蚴)丝状蚴是感染期幼虫丝状蚴是感染期幼虫丝状蚴是感染期幼虫丝状蚴是感染期幼虫1.感染方式:感染方式:携带感染期幼虫的蚊虫叮吸人血时,携带感染期幼虫的蚊虫叮吸人血时,经吸血的伤口钻入

27、人体。经吸血的伤口钻入人体。2.发育:发育:幼虫进入血液后迅速侵入附近的淋巴管,幼虫进入血液后迅速侵入附近的淋巴管,并移行至大淋巴管及淋巴结内寄生,发育为成虫。并移行至大淋巴管及淋巴结内寄生,发育为成虫。(二)人体内发育过程(二)人体内发育过程3.3.成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部位:马来丝虫:表浅淋巴系统马来丝虫:表浅淋巴系统马来丝虫:表浅淋巴系统马来丝虫:表浅淋巴系统班氏丝虫:深、浅淋巴系统班氏丝虫:深、浅淋巴系统班氏丝虫:深、浅淋巴系统班氏丝虫:深、浅淋巴系统成虫以淋巴液和淋巴管壁上皮细胞为食成虫以淋巴液和淋巴管壁上皮细胞为食成虫以淋巴液和淋巴管壁上皮细胞为食成虫以

28、淋巴液和淋巴管壁上皮细胞为食成虫寿命:成虫寿命:成虫寿命:成虫寿命:5-65-6年(班氏丝虫年(班氏丝虫年(班氏丝虫年(班氏丝虫1717年以上)年以上)年以上)年以上)雌虫直接产出微丝蚴雌虫直接产出微丝蚴雌虫直接产出微丝蚴雌虫直接产出微丝蚴微丝蚴在外周血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外周血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外周血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外周血的夜现周期性4.4.微丝蚴在外周血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外周血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外周血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外周血的夜现周期性夜现高峰:班氏丝虫:夜现高峰:班氏丝虫:夜现高峰:班氏丝虫:夜现高峰:班氏丝虫:晚晚晚晚1010点点点点-次晨次晨次晨次晨2 2点点点点马来丝虫

29、:马来丝虫:马来丝虫:马来丝虫:晚晚晚晚8 8点点点点-次晨次晨次晨次晨4 4点点点点夜现周期性形成机制夜现周期性形成机制夜现周期性形成机制夜现周期性形成机制:与人类睡眠与活动有关;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与人类睡眠与活动有关;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与人类睡眠与活动有关;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与人类睡眠与活动有关;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有关;与氧气的吸入量有关奋与抑制有关;与氧气的吸入量有关奋与抑制有关;与氧气的吸入量有关奋与抑制有关;与氧气的吸入量有关生物长期演化、自然选择的生物学特性(生物生物长期演化、自然选择的生物学特性(生物生物长期演化、自然选择的生物学特性(生物生物长期演化、自然选择的生物学特

30、性(生物钟钟钟钟)生生活活史史班氏、马来丝虫生活史比较班氏、马来丝虫生活史比较 班班班班 氏氏氏氏 丝丝丝丝 虫虫虫虫马马马马 来来来来 丝丝丝丝 虫虫虫虫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寄生部位 浅部、深部淋巴系统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浅部、深部淋巴系统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浅部、深部淋巴系统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浅部、深部淋巴系统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腹腔、肾盂等)(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腹腔、肾盂等)(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腹腔、肾盂等)(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腹腔、肾盂等)终末宿主终末宿主终末宿主终末宿主人人人人人、猴、猫、鼠等人、猴、猫、鼠等人、猴、猫、鼠等人

31、、猴、猫、鼠等中间宿主中间宿主中间宿主中间宿主库蚊库蚊库蚊库蚊按蚊按蚊按蚊按蚊蚊体发育时间蚊体发育时间蚊体发育时间蚊体发育时间10d-14d10d-14d6d-6.5d6d-6.5d夜现周期高峰时间夜现周期高峰时间夜现周期高峰时间夜现周期高峰时间10pm-2Am8pm-4Am10pm-2Am8pm-4Am 1.1.感染阶段:感染阶段:感染阶段:感染阶段:丝状蚴丝状蚴丝状蚴丝状蚴 2.2.感染方式与途径:感染方式与途径:感染方式与途径:感染方式与途径:蚊叮咬时,经皮肤侵入人体。蚊叮咬时,经皮肤侵入人体。蚊叮咬时,经皮肤侵入人体。蚊叮咬时,经皮肤侵入人体。(注意与疟原虫的感染区别!)(注意与疟原虫

32、的感染区别!)(注意与疟原虫的感染区别!)(注意与疟原虫的感染区别!)3.3.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寄生部位: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淋巴系统。4.4.致病阶段致病阶段致病阶段致病阶段:成虫成虫成虫成虫 5.5.诊断阶段:诊断阶段:诊断阶段:诊断阶段:微丝蚴、成虫微丝蚴、成虫微丝蚴、成虫微丝蚴、成虫 6.6.宿主:宿主:宿主:宿主:人为终宿主;蚊为中间宿主。在蚊体内仅人为终宿主;蚊为中间宿主。在蚊体内仅人为终宿主;蚊为中间宿主。在蚊体内仅人为终宿主;蚊为中间宿主。在蚊体内仅发育无增殖。发育无增殖。发育无增殖。发育无增殖。生活史小结生活史小结三、致三、致 病病成虫、感染期蚴和微丝蚴

33、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但成虫、感染期蚴和微丝蚴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但以成虫为主。其致病与发展取决于:以成虫为主。其致病与发展取决于:1.患者机体的状态患者机体的状态2.感染程度感染程度3.重复感染情况重复感染情况4.侵犯部位侵犯部位5.继发感染继发感染1 1.微丝蚴血症:潜伏期后血中出现微丝蚴,达到一定微丝蚴血症:潜伏期后血中出现微丝蚴,达到一定微丝蚴血症:潜伏期后血中出现微丝蚴,达到一定微丝蚴血症:潜伏期后血中出现微丝蚴,达到一定密度后趋于相对稳定,成为带虫者,一般无任何症密度后趋于相对稳定,成为带虫者,一般无任何症密度后趋于相对稳定,成为带虫者,一般无任何症密度后趋于相对稳定,成为带虫者,一

34、般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发热及淋巴管炎。状或仅有发热及淋巴管炎。状或仅有发热及淋巴管炎。状或仅有发热及淋巴管炎。2.2.急性期超敏和炎症反应急性期超敏和炎症反应急性期超敏和炎症反应急性期超敏和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淋巴管(节)炎:淋巴管(节)炎:淋巴管(节)炎:淋巴管(节)炎:表浅淋巴管炎表浅淋巴管炎表浅淋巴管炎表浅淋巴管炎 下肢多见下肢多见下肢多见下肢多见逆行性,逆行性,逆行性,逆行性,俗称:流火俗称:流火俗称:流火俗称:流火 红线。红线。红线。红线。丹毒样皮炎丹毒样皮炎丹毒样皮炎丹毒样皮炎:局部皮肤红肿、光亮,有灼热感,压痛局部皮肤红肿、光亮,有灼热感,压痛局部皮肤红肿

35、、光亮,有灼热感,压痛局部皮肤红肿、光亮,有灼热感,压痛丝虫热丝虫热丝虫热丝虫热: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生殖系统炎症生殖系统炎症生殖系统炎症生殖系统炎症:见于班氏丝虫。精索炎、附睾炎和睾见于班氏丝虫。精索炎、附睾炎和睾见于班氏丝虫。精索炎、附睾炎和睾见于班氏丝虫。精索炎、附睾炎和睾丸炎。丸炎。丸炎。丸炎。3.慢性期阻塞性病变:慢性期阻塞性病变:急性病变不断发展,反复发作,局部增生性肉急性病变不断发展,反复发作,局部增生性肉芽肿。肉芽肿的中心可见变性的的虫体和嗜酸性粒芽肿。肉芽肿的中心可见变性

36、的的虫体和嗜酸性粒细胞及炎症细胞,组织反应继续出现,最后可导致细胞及炎症细胞,组织反应继续出现,最后可导致淋巴管的部分阻塞以至完全阻塞。淋巴管的部分阻塞以至完全阻塞。晚期马来丝虫病:晚期马来丝虫病:上、下肢象皮肿上、下肢象皮肿晚期班氏丝虫病:晚期班氏丝虫病:乳房、阴囊、阴唇象皮肿乳房、阴囊、阴唇象皮肿 鞘膜积液鞘膜积液 乳糜尿乳糜尿晚期丝虫病临床表现:晚期丝虫病临床表现:晚期丝虫病临床表现:晚期丝虫病临床表现:淋巴水肿、象皮肿淋巴水肿、象皮肿体腔积液体腔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胸水、腹水胸水、腹水淋巴尿、乳糜尿淋巴尿、乳糜尿反复急性炎症发作是晚期病反复急性炎症发作是

37、晚期病变加重的主要原因变加重的主要原因晚期淋巴丝虫病晚期淋巴丝虫病淋巴管扩张、扭曲,但淋巴液仍流通。可能是丝虫淋巴管扩张、扭曲,但淋巴液仍流通。可能是丝虫淋巴管扩张、扭曲,但淋巴液仍流通。可能是丝虫淋巴管扩张、扭曲,但淋巴液仍流通。可能是丝虫所致淋巴水肿,破坏淋巴管瓣膜,淋巴回流障碍及所致淋巴水肿,破坏淋巴管瓣膜,淋巴回流障碍及所致淋巴水肿,破坏淋巴管瓣膜,淋巴回流障碍及所致淋巴水肿,破坏淋巴管瓣膜,淋巴回流障碍及淋巴滞留于皮下组织,引起局部反应所致。淋巴滞留于皮下组织,引起局部反应所致。淋巴滞留于皮下组织,引起局部反应所致。淋巴滞留于皮下组织,引起局部反应所致。.因淋巴液蛋白含量较高因淋巴液

38、蛋白含量较高因淋巴液蛋白含量较高因淋巴液蛋白含量较高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增厚,变粗变硬而形成橡皮肿。织显著增厚,变粗变硬而形成橡皮肿。织显著增厚,变粗变硬而形成橡皮肿。织显著增厚,变粗变硬而形成橡皮肿。.上下肢多见,生殖系统象皮肿仅见于班氏丝虫上下肢多见,生殖系统象皮肿仅见于班氏丝虫上下肢多见,生殖系统象皮肿仅见于班氏丝虫上下肢多见,生殖系统象皮肿仅见于班氏丝虫.病人血中不易查到微丝蚴病人血中不易查到微丝蚴病人血中不易查到微丝蚴病人血中不易查到微丝蚴1.象皮肿象皮肿2.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精索、睾丸淋巴管阻塞所致,班氏丝虫

39、多见精索、睾丸淋巴管阻塞所致,班氏丝虫多见精索、睾丸淋巴管阻塞所致,班氏丝虫多见精索、睾丸淋巴管阻塞所致,班氏丝虫多见.积液中可能找到微丝蚴积液中可能找到微丝蚴积液中可能找到微丝蚴积液中可能找到微丝蚴 3.乳糜尿乳糜尿.阻塞部位: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阻塞部位: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阻塞部位: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阻塞部位: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乳糜尿、血性乳糜尿中可查到微丝蚴乳糜尿、血性乳糜尿中可查到微丝蚴乳糜尿、血性乳糜尿中可查到微丝蚴乳糜尿、血性乳糜尿中可查到微丝蚴.仅见于班氏丝虫仅见于班氏丝虫仅见于班氏丝虫仅见于班氏丝虫4.4.隐性丝虫病隐性丝虫病隐性丝虫病隐性丝虫病

40、(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ropical pulmonary eosinophilia,TPETropical pulmonary eosinophilia,TPETropical pulmonary eosinophilia,TPETropical pulmonary eosinophilia,TPE).临床表现:哮喘或咳嗽,伴低热、乏力。临床表现:哮喘或咳嗽,伴低热、乏力。临床表现:哮喘或咳嗽,伴低热、乏力。临床表现:哮喘或咳嗽,伴低热、乏力。四、诊四、诊断断实验诊断实验诊断1.1.查微丝蚴查微丝蚴查微

41、丝蚴查微丝蚴 血液血液血液血液取血时间:晚取血时间:晚取血时间:晚取血时间:晚9 9点到次晨点到次晨点到次晨点到次晨2 2点。点。点。点。方法: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浓集法。方法: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浓集法。方法: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浓集法。方法: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浓集法。其它体液其它体液其它体液其它体液 鞘膜积液、乳糜尿、淋巴液、鞘膜积液、乳糜尿、淋巴液、鞘膜积液、乳糜尿、淋巴液、鞘膜积液、乳糜尿、淋巴液、腹水等。腹水等。腹水等。腹水等。2.2.查成虫查成虫查成虫查成虫淋巴结节淋巴结节淋巴结节淋巴结节免疫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常:常:常:常 用的方法有用的方法有用的方

42、法有用的方法有IHAIHA、ELISAELISA、IFAIFA。五、流行五、流行1.地理分布地理分布: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是十大热带病之一。马来丝虫仅和亚热带。是十大热带病之一。马来丝虫仅限于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限于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2.2.流行环节流行环节流行环节流行环节(1 1).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及带虫者。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及带虫者。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及带虫者。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及带虫者。(2 2).媒介:班氏: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其次为媒介:班氏: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其次为媒介:班氏:淡色库蚊、致倦库

43、蚊;其次为媒介:班氏: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其次为中华按蚊。中华按蚊。中华按蚊。中华按蚊。马来:嗜人按蚊、中华按蚊;东乡伊蚊马来:嗜人按蚊、中华按蚊;东乡伊蚊马来:嗜人按蚊、中华按蚊;东乡伊蚊马来:嗜人按蚊、中华按蚊;东乡伊蚊(东南沿海)。(东南沿海)。(东南沿海)。(东南沿海)。(3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在丝虫病流行区,男女老少均有在丝虫病流行区,男女老少均有在丝虫病流行区,男女老少均有在丝虫病流行区,男女老少均有被感染的可能。被感染的可能。被感染的可能。被感染的可能。3.3.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

44、会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六、防治六、防治普查普治:定期普查,及早发现患者和带普查普治:定期普查,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减少传染源。虫者,及时治愈,减少传染源。1.1.药物:药物:药物:药物:hetrazanhetrazanhetrazanhetrazan(海群生海群生海群生海群生)即:即:即:即:diethylcarbamazinediethylcarbamazinediethylcarbamazinediethylcarbamazine(乙乙乙乙胺嗪胺嗪胺嗪胺嗪););furapyrimidonefurapyrimidonefurapyrimidonefurapyrimidone(呋喃嘧酮呋喃嘧酮呋喃嘧酮呋喃嘧酮)。2.2.手术:象皮肿手术:象皮肿手术:象皮肿手术:象皮肿:绑扎或烘绑疗法;鞘膜翻转术;淋巴绑扎或烘绑疗法;鞘膜翻转术;淋巴绑扎或烘绑疗法;鞘膜翻转术;淋巴绑扎或烘绑疗法;鞘膜翻转术;淋巴管管管管-血管吻合术(严重乳糜尿患者)。血管吻合术(严重乳糜尿患者)。血管吻合术(严重乳糜尿患者)。血管吻合术(严重乳糜尿患者)。3.3.灭蚊防蚊灭蚊防蚊灭蚊防蚊灭蚊防蚊4.4.检测工作检测工作检测工作检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