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864928 上传时间:2022-03-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 周国平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他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索,用哲学思索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下面就是学习啦我给大家整理的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希望大家喜爱。 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人与书之间 弄了一阵子尼采探讨,不免经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我忍不住答道:"相互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其实,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汲取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建。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我眼中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 近些年来,我在哲学

2、上的努力好像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 态,使哲学关切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尼采探讨无非为我的追求供应了一种便利的学术表达方式而已。当然,我不否认,阅读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楚了,但同时起作用的还有我的气质、性格、经验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验。 有的书变更了世界历史,有的书变更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信任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剧烈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 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

3、时在我就学的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理轻文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始终是班里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同学和老师差不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学问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 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像的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我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阅读。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

4、卜生等等,读得入迷。老师课堂提问点到我,我站起来问他有什么事,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来惭愧,读了几年哲学系,哲学书没读几本,读得多的却是小说和诗。我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变,不再以学问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的体悟。这一点相识,对于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 我上北大正值青春期,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情、自然环境三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别氛围,其影响毕生不行磨灭。幸运的是,我在这三方面遭受俱佳,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美丽的燕园风光陪伴着我,启迪了我

5、的求真爱美之心,使我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假如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则应当感谢文学。 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文学与人生有不解之缘,看重人的命运、特性和主观心境,我就在哲学中找寻类似的东西。最早使我领悟哲学之真谛的书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一本著作残篇集,赫拉克利特的"我找寻过自己",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未经首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如同抽象概念迷雾中屹立的三座灯塔,照亮了久被遮挡的哲学古老航道。我还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儿、休谟,因为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的肯定真理

6、体系怀着戒心。惋惜的是,哲学家们在批判早于自己的哲学体系时往往充溢怀疑精神,一旦构筑自己的体系却又简单陷入独断论。相比之下,文学艺术作品就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并不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谜一个终极答案。 长期的文化禁锢使得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竟也无缘读到尼采或其他现代西方人的著作。上学时,只间或翻看过萧赣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因为是用文言翻译,译文艰涩,未留下深刻印象。直到高校毕业以后很久,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觉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索、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一时兴发,我搞起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和探讨,而今已三年有余。现在,我正打算同

7、尼采告辞。 读书如同交友,再志同道合的挚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在这路途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反目,共鸣,误会,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或许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贞专一的爱情。倘如临终时刻到来,我信任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亲朋好友,还肯定有若干册知己好书。但尽管如此,我仍不愿同我所宠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深,丢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寻求才智的人生 在现代哲学家中,罗素是个精神稀奇地健

8、全平衡的人。他是逻辑阅历主义的开山鼻祖,却不像别的分析哲学家那样偏于学术的一隅,活得枯燥乏味。他喜爱深思人生问题,却又不像存在哲学家那样陷于无望的深渊,活得苦痛不堪。他的一生足以令人艳羡,可说无奇不有:一流的学问,卓越的社会活动和声誉,丰富的爱情经验,最终再加上长寿。命运尽然选中这位现代逻辑宗师充当西方"性革命"的首席辩护人,让他在大英帝国的保遵守法律庭上经受了一番戏剧性的熬煎,也算是一奇。科学理性与情欲冲动在他身上并行不悖,以致我的一位特地探讨罗素的挚友揶揄地说:罗素精彩的哲学思想肯定是在他五个情人的怀里孕育的。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大哲内心多半充斥一种惊慌的危机感,这

9、原是时代危机的反映。罗素对这类哲人不抱好感,例如,对于尼采、弗洛伊德均有微词。一个哲学家在病态的时代尽然能保持心理平衡,我就不免要怀疑他的真诚。不过,罗素或许是个例外。 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并不麻木,他知道现代西方人最大的病痛来自_信仰的崩溃,使终有一死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在无神的荒原上,现代神学家们凭吊着也呼喊着上帝的亡灵,存在哲学家们诅咒着也讴歌着人生的荒诞。但罗素一面坚决地宣告他不信上帝,一面却并不因此堕入病态的悲观或亢奋。他信任人生一切美妙的东西不会因为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对于死亡,他"以-种坚忍的观点,从容而又冷静地去思索它,并不有意缩小它的重要性,相反地对于能超越它感到一种傲

10、慢"。罗素极其珍视爱在人生中的价值。他所说的爱,不是柏拉图式的抽象的爱,而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爱,尤其是性爱。不过,他主见爱要受理性调整。他的信念归纳在这句话里:"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学问导引的生活。"爱与学问,本能与理智,二者不行或缺。有时他说,与所爱者相处靠本能,与所恨者相处靠理智。或许我们可以引申一句:对待快乐靠本能,对待不幸靠理智。在性爱的问题上,罗素是现代西方最早提倡性自由的思想家之一,不过浅薄者对他的观点颇多误会。他当然主见婚姻、爱情、性三者可以相对分开,但是他对三者的评价是有凹凸之分的。在他看来,第一,爱情高于单纯

11、的性行为,没有爱的性行为是没有价值的;其次,"经验了多年考验,而且又有很多深切感受的伴侣生活"高于一时的痴迷和钟情,因为它包含着后者所不具有的丰富内容。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假定每一个正常的异性都是性行为的可能对象,但事实上必有选择。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假定每一个中意的异性都是爱情的可能对象,但事实上必有舍弃。热情而长久的情侣之间有多数宝贵的共同记忆,使他们不愿轻易为了新的爱情冒险而将它们损害。 几乎全部现代大哲都是现代文明的批判者,在这一点上罗素倒不是例外。他崇尚科学,但并不迷信科学。爱与科学,爱是第一位的。科学离开爱的目标,便只会使人盲目追求物质财宝的增殖。罗素说,在现代世界中,

12、爱的最危急的敌人是工作即美德的信念,急于在工作和财产上取得胜利的贪欲。这种过分膨胀的"事业心"耗尽了人的活动力气,使现代城市居民的消遣方式趋于消极的和团体的。像历来一切贤哲一样,他强调闲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为此他主见"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激励人们观赏非好用的学问如艺术、历史、英雄传记、哲学等等的美味。他信任,从"无用的"学问与无私的爱的结合中便能生出才智。的确,在匆忙的现代生活的急流冲击下,能够恬然深思和温顺爱人的心灵愈来愈稀有了。假如说尼采式的敏感哲人曾对此发出振聋发聩的苦痛呼叫,那么,罗素,作为这时代一个心理健康的哲

13、人,我们又从他口中听到了语重心长的明智规劝。但愿这些声音能启发今日性灵犹存的青年去寻求一种才智的人生。 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在义与利之外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围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过一个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当时或许有过大义灭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见的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真情的迂君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曾几何时,世风剧变,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无影无踪,伪君子真相毕露,迂君子豁然开窍,都一窝蜂奔利而去。 据说观念更新,义利之辩有了新解,原来利并非小人的专利,倒是做人的天经地义。 "时间就是金

14、钱!"这是当今的一句时髦口号。企业家以之鞭策生产,本无可非议。但世人把它奉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才智,结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种企业,使人际关系成了一个市场。 我曾经讪笑廉价的人情味,如今,连人情味也变得昂贵而罕见了。试问,不花钱你可能买到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丁点儿恻隐之心? 不过,无须怀旧。想靠形形色色的义的说教来匡正时弊,挽救世风人心,事实上无济于事。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看法。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

15、;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挡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迷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惊慌。 假如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看法,"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看法,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看法。它主见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

16、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建,创建就是人的真性情的主动绽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气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意。创建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建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建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意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建注意的只是创作本身的欢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惟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尝。更为珍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

17、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由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由的一种方式罢了。 箫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细致玩味,发觉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意的苦痛和已得满意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假如把立足点移到创建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行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欢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建;另一是得到

18、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尝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行消退的苦痛,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会到的辛酸悲伤,更为逐利之辈所幻想不到。但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很多琐屑的苦恼和渺小的苦痛,活得有气度些。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一个信念: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信念将支撑我度过将来吉凶难卜的岁月。 周国平人生哲理文章:等的味道 人生有很多时间是在等中度过的。有千百种等,等有千百种味道。等的味道,最是一言难尽。 我不喜爱一切等。无论所等的是好事,坏事,好坏未卜之事,不好不坏之事,等总是无可奈何的。等的时候,一颗心悬着,这味道不好受。 就算等的是华蜜吧,等本

19、身却说不上华蜜。想像中的华蜜愈迷人,等的时间愈难捱。例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自是一件美事,可是,性急的情人大约都像西厢记里那一对儿,"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只恨柳梢日轮下得迟,月影上得慢。第一次幽会,张生等莺莺,忽而倚门翘望,忽而卧床哀叹,心中无端猜度佳人来也不来,一会儿怨,一会儿谅,那副神不守舍的模样委实惨不忍睹。我信任莺莺就不至于这么惨。幽会前等的一方要比赴的一方更受煎熬,就像惜别后留的一方要比走的一方更觉凄凉一样。那赴的走的多少是主动的,这等的留的却完全是被动的。赴的未到,等的人面对的是静止的时间。走的去了,留的人面对的是空

20、虚的空间。等的可怕,在于等的人对于所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于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因而被迫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有所期盼使人兴奋,无所事事又使人无聊,等便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一种心境。随着等的时间延长,兴奋转成疲惫,无聊的心境就会占据优势。假如佳人始终不来,才子只要不是愁得竟吊死在那棵柳树上,唯恐就只有在月下伸懒腰打呵欠的份了。 人等好事嫌姗姗来迟,等坏事同样也缺乏耐性。没有谁情愿等坏事,坏事而要等,是因为在劫难逃,实出于不得已。不过,既然在劫难逃,一般人的心理便是宁肯早点了结,不愿无谓拖延。假如我们所爱的一位亲人患了必死之症,我们当然惧怕那结局的到来。可是,再大的恐惊也不能消退久等的无聊。在

21、斗争与和平中,娜塔莎一边守护着弥留之际的安德列,一边在编一只袜子。她爱安德列胜于世上的一切,但她仍旧不能除了等心上人死之外什么事也不做。一个人在等自己的死时会不会无聊呢?这大约首先要看有无足够的精力。比较恰当的例子是死刑犯,我揣摩他们只要离刑期还有一段日子,就不行能一门心思只想着那颗致命的子弹。恐惊犹如一切剧烈的心情一样难以长久,久了会麻痹,会出现间歇。一旦试图做点什么事填充这间歇,阵痛般发作的恐惊又会起来破坏任何主动的念头。一事不做地坐等一个注定的灾难发生,这种等实在荒谬,与之相比,灾难本身反倒显得比较好忍受一些了。 无论等好事还是等坏事,所等的那个结果是明确的。假如所等的结果对于我们关系重

22、大,但吉凶未卜,则又别是一番味道在心头。这时我们犹如等候判决,心中焦虑担心。焦虑事实上是由彼此对立的心情纠结而成,其中既有对好结果的盼望,又有对坏结果的忧惧。一颗心不仅悬在半空,而且忐忑不安,大受颠簸之苦。说来可怜,我们自幼及长,从做学生时的大小考试,到毕业后的就业、定级、升迁、出洋等等,一生中不知要过多少关口,等候判决的味道真没有少尝。当然,一个人假如有足够的悟性,就迟早会看淡浮世功名,不再把自己放在这个等候判决的位置上。但是,若非修炼到类似涅的境界,唯恐就总有一些事情的结局是我们不能麻木不仁的。此刻某机关正在探讨给不给我加薪,我可以一哂置之。此刻某医院正在给我的妻子动剖腹产手术,我还能这么

23、豁达吗?到产科手术室门外去看看等候在那里的丈夫们的冷峻脸色,我们就知道等候命运判决是多么令人心焦的经验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走到某几扇生疏的门前等候开启,那心情便接近于等在产科手术室门前的丈夫们的心情。 不过,我们一生中最常常等候的地方不是门前,而是窗前。那是一些特别窄小的小窗口,有形的或无形的,分布于商店、银行、车站、医院等与生计有关的场所,以及办理种种烦琐手续的机关衙门。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耐着性子,排着队,缓慢地向它们挪动,然后屈辱地侧转头颅,以便能够把我们的视线、手和手中的钞票或申请递进那个窄洞里,又摸索着取出我们所须要的票据文件等等。这类小窗口经常无缘无故关闭,好在我们的忍耐

24、力磨炼得特别发达,已经习惯于静默地无止境地等待了。 等在命运之门前面,等的是生死攸关,其心情是焦虑,但不乏悲壮感。等在生计之窗前面,等的是柴米油盐,其心情是烦躁,掺和着屈辱感。前一种等,因为结局事关重大,不易感到无聊。然而,假如我们的悟性足以平静焦虑,那么,在超脱中会体会一种看破人生的大无聊。后一种等,因为对象平凡琐碎,极易感到无聊,但往往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小无聊。 说起等的无聊,唯恐没有比逆旅中的迫不得已的羁留更甚的了。所谓旅人之愁,除离愁、乡愁外,更多的成分是百无聊赖的闲愁。譬如,由于交通中断,不期然被耽搁在旅途某个荒村野店,通车无期,举目无亲,此情此境中的郁闷真是难以形容。但是,若把人生比

25、作-逆旅,我们便会发觉,途中耽搁实在是人生的寻常遭际。我们向志向生活进发,因了种种必定的限制和偶然的变故,或早或迟在途中某一个点上停了下来。我们信任这是短暂的,总在等着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殊不料就在这个点上恒久停住了。有些人慢慢变得实际,心安理得地在这个点上支配自己的生活。有些人仍旧等啊等,岁月无情,到头来悲叹自己被耽搁了一辈子。 那么,倘如生活中没有等,又怎么样呢?在说了等这么多坏话之后,我突然想起等的种种好处,不禁为我的忘恩负义汗颜。 我曾经在一个农场生活了一年半。那是湖中的一个孤岛,四周只见茫茫湖水,不见人烟。我们在岛上种水稻,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使我最终忍受住这

26、单调生活的正是等-等信。每天我是怀着怎样殷切的心情等送信人到来的时刻呵,我仿佛就是为这个时刻活着的,尽 管等经常落空,但是等本身就为一天的生活供应了色调和意义。 我曾经在一间地下室里住了好几年。日复一日,只有我一个人。当我伏案读书写作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在等-等敲门声。我期盼我的同类访问我,这期盼使我感到我还生活在人间,地面上的阳光也有我一份。我不怕读书写作被打断,因为无需来访者,极度的孤独早已把它们打断一次又一次了。 不管等多么须要耐性,人生中还是有很多值得等的事情的:等冬夜里情人由远及近的脚步声,等载着久别好友的列车缓缓进站,等第一个孩子诞生,等孩子咿呀学语偶然喊出一声爸爸后再喊其次第三声

27、,等第一部作品发表,等作品发表后读者的反响和共鸣…… 可以没有爱情,但假如没有对爱情的向往,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假如没有对理解的期盼,哪里还有创建?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假如没有等,哪里还有人生?活着总得等待什么,哪怕是等待戈多。有人问贝克特,戈多原委代表什么,他回答道:"我要是知道,早在剧中说出来了。"事实上,我们一生都在等待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生活就在这等待中绽开并且获得了理由。等的味道不免无聊,然而,一无所等的生活更加无聊。不,一无所等是不行能的。即使在一无所等的时候,我们还是在等,等那个有所等的时刻到来。一个人到

28、了连这样的等也没有的地步,就非自杀不行。所以,始终不出场的戈多先生实在是人生舞台的主角,没有他,人生这场戏是演不下去的。 人生惟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是等那必定到来的死。但是,人人都好像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伤又感到满足。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