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白山天池.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863759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长白山天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游长白山天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长白山天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长白山天池.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游长白山天池很早以前就听说长白山天池很神奇,神奇到许多人几次上山都无缘相见。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总是有些不信任:近10平方公里的水面,多达2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怎么会看不见呢?对此,我真的有些不信任。怀着肯定要看到天池真面目的坚决信念,我于七月二十八日登上了去吉林长白山的列车。吉林省地处我国的东北部、闻名的松花江畔。“吉林”一词在满语中有“沿江”之意,大意是说这个地方就在松花江之滨。长白山处于吉林省的东部,素有林海雪原之称。据说它共有16座山峰,海拨多在公尺以上,其中的白云峰有2600多公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高的山峰。这些山峰就像16位巨人环列一圈,共同拱卫着一池的碧波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又叫

2、白头山天池,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泊。湖面海拔2200米,最深的地方有330多米。一年四季能观看到它的时间不多,总共也就二、三个月的时间,旅游时间一般都选在7、8两个月。上山的道路有两条,我们此次要走的是北路,即由北坡登顶。旅游专列经一夜的行驶最终在次日早晨停靠在松江河车站。从车上下来,我发觉天空中起先飘起了阵阵的雨丝,天色阴沉,似要下雨,这隐隐增加了我的担心。匆忙吃罢早饭,我们一行人便急急登上大轿车,向天池进发。从松江河车站到天池有盘山马路,大约要走两个小时。一路上,导游时常地看着天气,天气已变得很糟,不久就起先飘起了蒙蒙细雨。可能是考虑到雨中登天池比较困难,为此,导游临时变更了安排:把午后要

3、看的大峡谷和梯子河改在了上午。一声令下,于是长长的车队便浩浩荡荡地奔向锦江大峡谷。这个安排的变更,可以说是犯了一个特别致命的错误,它注定了我此行已与神奇的长白山天池擦肩而过。事后证明,仅仅是因为我们迟到了几非常钟,天公便不愿作美,好象是运用了什么魔法,竟然使天池云遮雾罩,从而令我与天池无缘相见。这个事的本身也增加了天池的神奇色调,这是后话。锦江为松花江头道江之正源,锦江大峡谷正处在锦江中上游地段。到那里路途并不很远。穿林海过泥潭,雨中的道路泥泞异样。稍不留神,我竟然摔了一跤,弄了满身的泥巴,行进中时常有人跌倒,可以看出路况特别不好。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我们最终来到了大峡谷。大峡谷看上去规模宏大

4、,气象万千,特别宏伟。谷中的片片石林,集中排列,铺谷盖江,蔚为壮丽。有一组叫“锦绣屏风”的怪石,排列在峡谷对岸,从谷顶到谷中,悬谷屹立,它的腰部长满了翠绿的树木,上部是红黄色的浮岩,色调纷呈,真如道道屏风悬挂在峡谷中,奇异无比。关于锦江大峡谷的形成,有资料载,是由于长白山火山喷发出的强大碎屑流覆盖了山下的沟谷坡地,之后又有池水从高处向下流蚀,经过千百年的冲刷和切割,便形成了今日的锦江大峡谷。这里的另一组景观叫“骆驼双峰”,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似在缓缓登山,看上去形象逼真。从大峡谷转过去,我们来到了长白山的另一个景点梯子河。它是长白山西坡的十六景之一。梯子河多为地下河,一般深居地下几十米。从上往

5、下看,河水波浪翻涌,高深莫测,站在旁边观看的人无不心惊胆战,惟恐失足跌落下去。听说,每到夏季,成群结队的马鹿、狍子和梅花鹿都跃过梯子河到山上的原始森林避暑,一遇到惊吓,它们往往舍命向山下乱窜,由于速度太快,加上这里长年多有雨雾,能见度不好,尽管梯子河上窄下宽,但因有野草覆盖,有些动物还是掉到河里摔死了。好玩的是,掉到河里的动物并不腐烂,随河水流到地面,常常有人捡到食用,成了幸运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惋惜我们没有这么幸运,午餐无酒亦无肉,特别简洁。草草吃罢午饭后就起先往天池动身。盘山马路全是沙石铺就的,且坡陡弯急,使得车速很慢。凭窗而望,在绵绵细雨中,到处是森森的林木,我们已经进入了长白山原始森林

6、地带,潮湿而且光线很暗。起先能看到许多的树种,有岳桦,有冷杉,还有美人松等等,不一而足。但随着地势的增高,这些树渐渐退缩了,它们把更恶劣的环境让给了高山灌木,而对灌木丛而言,这种地势或许是最为适合的,因此,这一带的灌木长得特别强壮。在转过几个陡峭的山崖以后,眼前的灌木也变得稀有了。再往上行驶,感觉地貌陡然一变,连稀疏的植物也没有了,满目是青灰色的石头。我看出来了,这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熔岩愈来愈多,几乎覆盖了整个山谷,而且,都明显地呈现出由上向下流淌的造型。假如用“倾泻”一词来形容,我感觉特别贴切。车到山前已无路,我们的车队最终开到了路的终点。大家在一个山坡边下车,改作步行。前面是一个慢慢

7、起伏的山坡,始终往前,上了山冈就可以看到天池了。不过这一段路却相当难行,主要是缺氧。一些人起先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高山反应。导游事前已向大家作了自救方面的介绍,就是说,假如遇到严峻的缺氧现象时,可以平卧在地上,五到非常钟就可以缓解。幸好我还能坚持,无需卧地换气,但也是气喘嘘嘘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不停地下,山上的气温也愈来愈低,尽管是盛夏的七月,身着厚厚的衣服仍旧是寒冷异样,完全靠大步流星地活动,但走得过快又有一种缺氧的感觉。深一脚浅一脚,时常陷进泥巴中,尽管身边流水潺潺,但没有人去洗一洗,因为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冰凉异样,砭人肌骨,令人望而生畏。翻过最终一道山梁,远远地见到已有人登上了山顶,还看到

8、他们在振臂欢呼,估计是有人已经看到了天池,这更激起了后面人向上攀登的兴致。再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全部的人就可以到达山顶了,就可以看到天池了,四周的人们多是兴趣盎然。也就在这个时刻,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知是谁惊叫了一声,我连忙回头一看,只见一团团浓浓的雾气翻滚着冲出山谷,一路向我们追来。距我们越来越近,它本身也越来越厚,遮天蔽日,好像万马奔腾,又好像洪水暴发,狂奔而出,势不行挡。这种场景、这种气氛使全部爬山的人都惊呆了,有的人甚至跌坐在泥地上。黑色的云雾慢慢地压在了我们的头顶上。它猛烈地翻滚着,快速地膨胀着,仿佛像一个巨大的怪物,面目凶恶,显得特别可怕。如此黑云压城的气概,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前

9、后也就是几分钟的光景,山上山下到处云雾充满,四周的一切都被淹没了,视力所及也就几十米。在远处,刚才我还在专心观赏的一座山,郁郁葱葱很是好看,可是,顷刻间已变得云遮雾罩,摇摇欲坠,使人感觉相当恐怖。突然想起了李贺的一句诗:“黑云压城城欲摧”此时此地,真正体验到了这种感觉。望着漫天的浓浓云雾,许多的游客露出了惋惜和无奈的表情。千里迢迢而来,仅距离几百米之遥却无缘与天池得见,这使人想起了古人说的一句成语:“功亏一篑”来,我们看来唯恐真要功亏一篑了。此时山上的浓雾更大了,导游为了激励大家接着往上攀登,耐性地劝告道:“因为风势很大,或许很快会把云雾吹走,到那时风吹云散,自然就会看到天池了。”听了她的话,

10、感觉也有肯定的道理。于是,人们又像被鼓足志气的士兵,照旧步履维艰地向上爬去。我虽然撑着一把伞,但浑身上下已然湿透,已处于瑟瑟颤抖的状态,气温很低,说话时可以看到呵出的热气。感受着猎猎的山风,忍受着阵阵的寒意,我也在努力向前。不过,我还是有安排地放慢了速度,其目的就是想人到云散,不必在山顶上等待太长的时间,因为山顶上的风更大,温度更低,状况会更艰苦。尽管放慢了速度,但我还是最终攀登到了高高的山顶上。环顾四周,云雾茫茫,漫天皆白,一片苍茫不见。不远处有一块中朝两国的界碑,仿佛还有一条铁丝象征性的把两国的地界分开,在此匆忙拍照留念,估计照片中的自己形象肯定会惨不忍睹,不过已经顾不到那么多了。之后,便

11、紧贴山崖往下看,下面也是云雾茫茫,什么也看不到。从云雾的间隙,我依稀看到了下面有一个淡淡的黑圈,有人说那是火山口,刚要问别人,它又隐藏在云雾中了。我不由得发出一番感慨,长白山天池,你真是神奇莫测啊!为了看一眼天池,在阵阵的狂风中,在时大时小的冷雨里,许多的人都在虔诚地等待着。在这一行人里,有人看到了天池,那是在几分钟前,多数人什么也没有看到,只因为他晚上来了几分钟。后面的人一拨拨地上来,又都下去了;下去的,还有又上来的,总之,还是怀着一线希望。最终那些怀着希望的人又都悲观而归。望见没望见,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没有别的,这除了归结为运气的好坏外,也只能说我们要看的天池实在是太神奇了。这就是长白山天池的神奇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