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统计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与描述优秀PPT.ppt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863434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间试验统计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与描述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田间试验统计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与描述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间试验统计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与描述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间试验统计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与描述优秀PPT.ppt(9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其次章其次章 资料的整理资料的整理与描述与描述 在试验探讨中,通过视察、测量和记载,在试验探讨中,通过视察、测量和记载,可获得大量的原始数据资料。这些资料往往是可获得大量的原始数据资料。这些资料往往是零乱的,无规律性可循。零乱的,无规律性可循。通过对资料的整理,才能发觉其内部联系通过对资料的整理,才能发觉其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和规律性;利用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三个统计利用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三个统计数来描述资料的特征特性,以便对资料作进一数来描述资料的特征特性,以便对资料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步的统计分析。退退 出出 第一节第一节 资料的整理资料的整理一、资料的分类一、资料的分类 在田间试

2、验中,由视察、测在田间试验中,由视察、测量所得的资料,按其性质的不同,量所得的资料,按其性质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数量性状资料(一)数量性状资料 (二)质量性状资料(二)质量性状资料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一)数量性状资料(一)数量性状资料 数量性状是指能够以量测或计数的数量性状是指能够以量测或计数的方式表示其特征的性状。视察测定数量方式表示其特征的性状。视察测定数量性状而获得的数据就是数量性状资料。性状而获得的数据就是数量性状资料。数量性状资料的获得有量测和计数数量性状资料的获得有量测和计数两种方式,因而数量性状资料又分为以两种方式,因

3、而数量性状资料又分为以下两种下两种:1 1、计量资料、计量资料 2 2、计数资料、计数资料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1 1、计量资料、计量资料 指用量测方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即指用量测方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即用度、量、衡等计量工具干脆测定而获得的用度、量、衡等计量工具干脆测定而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其数据是用长度、重量、容数量性状资料。其数据是用长度、重量、容积等来表示。积等来表示。计量资料的观测值不确定是整数,两个计量资料的观测值不确定是整数,两个相邻整数间允许有带小数的任何数值出现,相邻整数间允许有带小数的任何数值出现,其小数位数多少由度量工具的精度而定。数其小

4、数位数多少由度量工具的精度而定。数据间的变异是连续的。因此,计量资料也称据间的变异是连续的。因此,计量资料也称为连续性变异资料。为连续性变异资料。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2 2、计数资料、计数资料 指用计数方法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计指用计数方法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计数资料的视察值只能以整数表示,在两个相数资料的视察值只能以整数表示,在两个相邻整数间不允许有任何带小数的数值出现。邻整数间不允许有任何带小数的数值出现。这些视察值只能以整数来表示,各个视这些视察值只能以整数来表示,各个视察值是不连续的。因此,计数资料也称为不察值是不连续的。因此,计数资料也称为不连续性变量

5、资料或间断性变量资料。连续性变量资料或间断性变量资料。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二)质量性状资料(二)质量性状资料 质量性状又称属性性状,是指能视察到质量性状又称属性性状,是指能视察到而不能干脆测量的性状。而不能干脆测量的性状。这类性状本身不能干脆用数值表示,要这类性状本身不能干脆用数值表示,要获得这类性状的数据资料,须对其视察结果获得这类性状的数据资料,须对其视察结果作数量化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作数量化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1 1、统计次数法、统计次数法 2 2、评分法、评分法 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1 1、统计次数法、统计次数法

6、在确定的总体或样本内,依据某一质量在确定的总体或样本内,依据某一质量性状的类别统计其次数,以次数作为质量性性状的类别统计其次数,以次数作为质量性状的数据。状的数据。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统计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统计F2F2不同花色的植株时,在不同花色的植株时,在10001000株植株中,有株植株中,有红花红花266266株、紫花株、紫花494494株、白花株、白花240240株。株。这种利用统计次数法对质量性状数量化这种利用统计次数法对质量性状数量化得来的资料又叫次数资料。得来的资料又叫次数资料。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2 2、评分法、评分法 这种

7、方法是用数字级别表示某种现象在表这种方法是用数字级别表示某种现象在表现程度上的差别。现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小麦感染锈病的严峻程度可划分为例如,小麦感染锈病的严峻程度可划分为0 0(免疫)、(免疫)、1 1(高度反抗)、(高度反抗)、2 2(中度反抗)、(中度反抗)、3 3(感染)级。又如,视察施用某种农药后害虫(感染)级。又如,视察施用某种农药后害虫的死亡状况,记的死亡状况,记“死死”为为0 0,记,记“活活”为为1 1等。等。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二、资料的检查与核对二、资料的检查与核对 检查、核对原始资料是为了确保原始检查、核对原始资料是为了确保原始资料的资料

8、的完整性完整性和和正确性正确性。完整性完整性指原始资料无缺失或重复。指原始资料无缺失或重复。正确性正确性指原始资料的测量和记载无差指原始资料的测量和记载无差错,或未进行不合理的归并。错,或未进行不合理的归并。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要特殊留意特大、特小的异样数据要特殊留意特大、特小的异样数据(结合专业学问推断)。对重复、异样(结合专业学问推断)。对重复、异样或遗漏的资料,应予以删除或补齐;对或遗漏的资料,应予以删除或补齐;对错误、相互冲突的资料应更正,必要时错误、相互冲突的资料应更正,必要时复查或重新试验。复查或重新试验。三、资料整理的方法三、资料整理的方法 试验资

9、料经检查核对后,依据样本试验资料经检查核对后,依据样本大小确定是否分组。大小确定是否分组。对小样本(对小样本(n30n30)资料不必分组,)资料不必分组,干脆进行统计分析。干脆进行统计分析。当样本较大(当样本较大(n n3030)时,宜将观)时,宜将观测值分成若干组,制成次数分布表,以测值分成若干组,制成次数分布表,以了解资料集中与分散的状况。了解资料集中与分散的状况。不同类型的资料,整理方法不同。不同类型的资料,整理方法不同。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1 1、计数资料的整理、计数资料的整理 对于视察值不多、变异范围不大的计对于视察值不多、变异范围不大的计数资料,以每

10、一视察值为一组进行分组,数资料,以每一视察值为一组进行分组,然后制成次数分布表。然后制成次数分布表。例如,随机调查例如,随机调查100100个麦穗,计数每穗个麦穗,计数每穗小穗数,原始数据列于表小穗数,原始数据列于表2-12-1。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表表2-1 1002-1 100个麦穗的每穗小穗数个麦穗的每穗小穗数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18 15 17 19 16 15 20 18 19 17 17 18 17 16 18 20 19 17 16 1817 16 17 19 18 18 17 17 17 1818 15 16 18

11、 18 18 17 20 19 1817 19 15 17 17 17 16 17 18 1817 19 19 17 19 17 18 16 18 1717 19 16 16 17 17 17 15 17 1618 19 18 18 19 19 20 17 16 1918 17 18 20 19 16 18 19 17 1615 16 18 17 18 17 17 16 19 17 上述上述 100 个麦穗的每穗小穗数在个麦穗的每穗小穗数在1520范围内变动,变异范围不大。以范围内变动,变异范围不大。以每一个视察值为一组,共分为每一个视察值为一组,共分为6组。把全组。把全部视察值按每穗小穗数予

12、以归组,可得表部视察值按每穗小穗数予以归组,可得表2-2形式的次数分布表。形式的次数分布表。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每穗小穗数(每穗小穗数(x x)划线计数划线计数 次数(次数()15 616 1517 3218 2519 1720 5 总总次次数数 100表表2-2 1002-2 100个麦穗每穗小穗数的次数分布表个麦穗每穗小穗数的次数分布表 有些计数资料,视察值较多,变异范有些计数资料,视察值较多,变异范围较大,若以每一视察值为一组,则组数围较大,若以每一视察值为一组,则组数太多而每组所包含的视察值太少,资料的太多而每组所包含的视察值太少,资料的规律性显示不出来

13、。规律性显示不出来。对于这样的资料,可扩大为几个相邻对于这样的资料,可扩大为几个相邻的视察值为一组的视察值为一组 ,适当削减组数,分组适当削减组数,分组后,资料的规律性就较明显。后,资料的规律性就较明显。如:探讨某早稻品种的每穗粒数,共如:探讨某早稻品种的每穗粒数,共视察视察200个稻穗,每穗粒数的变异幅度为个稻穗,每穗粒数的变异幅度为27 83 粒。粒。假如按每一视察值分为一假如按每一视察值分为一组,须要分组,须要分57组,每组所包含的视察值太组,每组所包含的视察值太少,资料的规律性显示不出来少,资料的规律性显示不出来;如以如以5粒粒为一组,共分为为一组,共分为12组,则资料的规律性较组,则

14、资料的规律性较明显,如表明显,如表2-3所示。所示。每穗粒数(每穗粒数(每穗粒数(每穗粒数(x x x x)次数(次数(次数(次数()26 2630 130 1 31 3135 335 3 36 3640 1040 10 41 4145 2145 21 46 4650 3250 32 51 5155 4155 41 56 5660 3860 38 61 6165 2565 25 66 6670 1670 16 71 7175 875 8 76 7680 380 3 81 8185 285 2 合合合合 计计计计 200 200 表表表表2-3 2002-3 2002-3 2002-3 200个

15、稻穗每穗粒数的次数分布个稻穗每穗粒数的次数分布个稻穗每穗粒数的次数分布个稻穗每穗粒数的次数分布 2 2、计量资料的整理、计量资料的整理 计量资料在分组前须要确定全距、组计量资料在分组前须要确定全距、组数、组距、组中值及组限,然后将全部观数、组距、组中值及组限,然后将全部观测值划线计数归组制成次数分布表。测值划线计数归组制成次数分布表。以表以表2-42-4中中140140行水稻产量为例,说明行水稻产量为例,说明计量资料整理的方法与步骤。计量资料整理的方法与步骤。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表表2-4 1402-4 140行水稻产量行水稻产量 (单位:(单位:g)177 2

16、15 197 97 123 159 245 119 119 131 149 152 167 104 177 215 197 97 123 159 245 119 119 131 149 152 167 104 177 215 197 97 123 159 245 119 119 131 149 152 167 104 177 215 197 97 123 159 245 119 119 131 149 152 167 104 161 214 125 175 219 118 192 176 175 95 136 199 116 165161 214 125 175 219 118 192 176

17、 175 95 136 199 116 165161 214 125 175 219 118 192 176 175 95 136 199 116 165161 214 125 175 219 118 192 176 175 95 136 199 116 165214 95 158 83 137 80 138 151 187 126 196 134 206 137214 95 158 83 137 80 138 151 187 126 196 134 206 137214 95 158 83 137 80 138 151 187 126 196 134 206 137214 95 158 83

18、 137 80 138 151 187 126 196 134 206 137 98 97 129 143 179 174 159 165 136 108 101 141 148 168 98 97 129 143 179 174 159 165 136 108 101 141 148 168 98 97 129 143 179 174 159 165 136 108 101 141 148 168 98 97 129 143 179 174 159 165 136 108 101 141 148 168163 176 102 194 145 173 163 176 102 194 145 1

19、73 163 176 102 194 145 173 163 176 102 194 145 173 75757575 130 149 150 161 155 111 158 130 149 150 161 155 111 158 130 149 150 161 155 111 158 130 149 150 161 155 111 158131 189 91 142 140 154 152 163 123 205 149 155 131 209131 189 91 142 140 154 152 163 123 205 149 155 131 209131 189 91 142 140 15

20、4 152 163 123 205 149 155 131 209131 189 91 142 140 154 152 163 123 205 149 155 131 209183 97 119 181 149 187 131 215 111 186 118 150 155 197183 97 119 181 149 187 131 215 111 186 118 150 155 197183 97 119 181 149 187 131 215 111 186 118 150 155 197183 97 119 181 149 187 131 215 111 186 118 150 155

21、197116 116 116 116 254254254254 239 160 172 179 151 198 124 179 135 184 168 169 239 160 172 179 151 198 124 179 135 184 168 169 239 160 172 179 151 198 124 179 135 184 168 169 239 160 172 179 151 198 124 179 135 184 168 169173 181 188 211 197 175 122 151 171 166 175 143 190 213173 181 188 211 197 17

22、5 122 151 171 166 175 143 190 213173 181 188 211 197 175 122 151 171 166 175 143 190 213173 181 188 211 197 175 122 151 171 166 175 143 190 213192 231 163 159 158 159 177 147 194 227 141 169 124 159192 231 163 159 158 159 177 147 194 227 141 169 124 159192 231 163 159 158 159 177 147 194 227 141 169

23、 124 159192 231 163 159 158 159 177 147 194 227 141 169 124 159 (1)求全距求全距 全距全距是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为又称为极差极差,用,用R表示,即表示,即 R=Max(x)-Min(x)表表2-4中,水稻产量最大观测值为中,水稻产量最大观测值为254g,最小观测值为,最小观测值为75g,全距为:,全距为:R=254 75=179(g)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2)(2)确定组数和组距确定组数和组距 组数的多少视样本容量及资料全距的大组数的多少视样本容量及资料全距的

24、大小而定,一般以达到既简化资料又不影响反小而定,一般以达到既简化资料又不影响反映资料的规律性为原则。映资料的规律性为原则。组数要适当,不宜过多,亦不宜过少。组数要适当,不宜过多,亦不宜过少。分组越多所求得的统计数越精确,但增大了分组越多所求得的统计数越精确,但增大了运算量;若分组过少,资料的规律性就反映运算量;若分组过少,资料的规律性就反映不出来,计算出的统计数的精确性也较差。不出来,计算出的统计数的精确性也较差。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表表2-5 2-5 样本容量与组数样本容量与组数 样本容量样本容量 组组 数数 3060 5 8 3060 5 8 60100 8

25、 10 60100 8 10 100200 1012 100200 1012 200500 1218 200500 1218 500 500以上以上 1830 1830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组组距距指指每每组组的的最最大大值值与与最最小小值值之之差差,记为记为i i。分组时要求各组的。分组时要求各组的组距相等组距相等。组距(组距(i i)=全距全距/组数组数 表表2-42-4中中的的观观测测值值个个数数即即样样本本含含量量为为140140,查表,查表2-52-5,取组数为,取组数为1212,则组距为:,则组距为:组距(组距(i i)=179/12=14.9=179

26、/12=14.9(g g)以以15g15g作为组距。作为组距。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3 3)确定)确定组限组限和和组中值组中值 各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称为组限,最小各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称为组限,最小值称为值称为下限下限,最大值称,最大值称上限上限。每一组的中点。每一组的中点值称为值称为组中值组中值,是该组的代表值。组中值与,是该组的代表值。组中值与组限、组距的关系为:组限、组距的关系为:组中值组中值=(组下限(组下限+组上限)组上限)/2/2 =组下限组下限+组距组距/2/2 =组上限组上限-组距组距/2/2 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由

27、由于于相相邻邻两两组组的的组组中中值值之之差差等等于于组组距距,所所以以当当第第一一组组的的组组中中值值确确定定后后,加加上上组组距距就就是是其其次次组组的的组组中中值值,其其次次组组的的组组中中值值加加上上组组距距就就是是第三组的组中值,其余类推。第三组的组中值,其余类推。在在资资料料分分组组时时为为了了避避开开第第一一组组中中的的观观测测值值过过多多,第第一一组组的的组组中中值值以以接接近近或或等等于于资资料料中中的的最最小小观观测测值值为为好好。第第一一组组的的组组中中值值确确定定后后,则则该该组组组组限限也也随随之之确确定定,其其余余各各组组的的组组中中值值和和组组限限也也可可相相继继

28、确确定定。留留意意,最最终终一一组组的的上上限限应应大大于资料中的最大值。于资料中的最大值。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表表2-42-4中,最小观测值为中,最小观测值为7575,选取,选取7575为第为第一组的组中值;因组距为一组的组中值;因组距为1515,所以,所以 第一组的下限为第一组的下限为75-15/2=67.575-15/2=67.5;第一组的上限也就是其次组的下限为第一组的上限也就是其次组的下限为 67.5+15=82.5 67.5+15=82.5;其次组的上限也就是第三组的下限为其次组的上限也就是第三组的下限为 82.5+15=97.5 82.5+15=9

29、7.5;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依此类推,始终到某一组的上限大于依此类推,始终到某一组的上限大于资料中的最大值资料中的最大值254为止。为止。分组为分组为:67.582.5,82.597.5,,247.5262.5。为了使恰好等于前一组上限和后一组为了使恰好等于前一组上限和后一组下限的数据能准确归组,约定将其归入后下限的数据能准确归组,约定将其归入后一组,即约定一组,即约定“上限不在内上限不在内”。通常将上限略去不写通常将上限略去不写:如第一组记为如第一组记为67.5 67.5;其次组记为其次组记为82.5 82.5;第三组记为第三组记为97.5 97.5;最终一组

30、记为最终一组记为247.5.5 247.5.5。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4 4)归组、划线计数、作次数分布表)归组、划线计数、作次数分布表 分组结束后,将资料中的每一观测值逐分组结束后,将资料中的每一观测值逐一归组,划线计数,然后制成次数分布表。一归组,划线计数,然后制成次数分布表。如表如表2-42-4中,第一个观测值中,第一个观测值177177,应归入,应归入表表2-62-6中第中第8 8组组,其组限为其组限为172.5172.5;其次个观测值其次个观测值215215,应归入第,应归入第1010组,其组,其组限为组限为202.5202.5;依次把依次把14014

31、0个观测值都进行归组、划线个观测值都进行归组、划线计数,制成次数分布表,见表计数,制成次数分布表,见表2-62-6。表表2-6 1402-6 140行水稻产量数据的次数分布表行水稻产量数据的次数分布表组组组组 限限限限 组中值组中值组中值组中值 (x x)划线计数划线计数划线计数划线计数 次数(次数(次数(次数()累加次累加次累加次累加次数数数数67.567.5 75 75 2 22 22 22 282.582.5 90 90 7 9 7 997.597.5 105 105 7 167 167 167 16112.5112.5 120 120 13 2913 2913 2913 29127.5

32、127.5 135 135 17 4617 4617 4617 46142.5142.5 150 150 20 6620 6620 6620 66157.5157.5 165 165 25 9125 9125 9125 91172.5172.5 180 180 21 11221 11221 11221 112187.5187.5 195 195 13 12513 12513 12513 125202.5202.5 210 210 9 1349 1349 1349 134217.5217.5 225 225 3 1373 1373 1373 137232.5232.5 240 240 2 139

33、2 1392 1392 139 247.5247.5 255 255 1 1401 1401 1401 140 合计(合计(合计(合计(n n)140140140140 前前面面确确定定分分1212组组,但但由由于于第第一一组组的的组组中中值值等等于于最最小小观观测测值值,故故第第一一组组的的下下限限小小于于最最小小观观测测值值,事事实实上上增增加加了了1/21/2组组,这这样样也也使使最最终终一一组组的的组组中中值值接接近近于于最最大大值值,又又差差不不多多增增加加了了1/21/2组组,所所以以实实际际的的组组数数比原来确定的要多一组,为比原来确定的要多一组,为1313组。组。下一张下一张

34、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利用次数分布表不仅便于视察资料的规利用次数分布表不仅便于视察资料的规律,还可依据它绘成次数分布图和计算平均律,还可依据它绘成次数分布图和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数。数、标准差等统计数。在归组划线时应留意:不要重复或遗漏在归组划线时应留意:不要重复或遗漏,归组划线后将各组的次数相加应等于样本,归组划线后将各组的次数相加应等于样本容量,如不等,说明归组划线有误,应予订容量,如不等,说明归组划线有误,应予订正。正。3 3、质量性状资料的整理、质量性状资料的整理 对于质量性状资料可按性状或属性进行对于质量性状资料可按性状或属性进行分组,分别统计各组的次数,然后制成

35、次数分组,分别统计各组的次数,然后制成次数分布表。分布表。例如,水稻杂种例如,水稻杂种F2F2植株米粒性状的分别植株米粒性状的分别状况,见表状况,见表2-72-7。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表表表表2-7 2-7 2-7 2-7 水稻杂种水稻杂种水稻杂种水稻杂种F2F2F2F2植株米粒性状分别状况植株米粒性状分别状况植株米粒性状分别状况植株米粒性状分别状况 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性状分组性状分组 次数(次数()频率(频率(%)红米非糯红米非糯 96 54 96 54 红米糯稻红米糯稻 37 21 37 21 白米非糯白米非糯 31 17

36、31 17 白米糯稻白米糯稻 15 8 15 8合合 计计 179 100 179 100四、四、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统计计表表:用用表表格格形形式式来来表表示示数数据据间间的的数数量关系;量关系;统统计计图图:用用几几何何图图形形来来表表示示数数据据间间的的数数量量关系。关系。运运用用统统计计表表和和统统计计图图,可可以以把把探探讨讨对对象象的的特特征征、内内部部构构成成、相相互互关关系系等等简简明明、形形象象地地表达出来,便于比较分析。表达出来,便于比较分析。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表号表号 标题标题 编制统计表的总原则:结构简洁,层次分编制

37、统计表的总原则:结构简洁,层次分明,内容支协作理,重点突出,数据精确,便明,内容支协作理,重点突出,数据精确,便于理解和比较分析。具体要求如下:于理解和比较分析。具体要求如下: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总横标目(或空白)总横标目(或空白)纵标目纵标目合计合计横标目横标目数字资料数字资料合计合计 1 1)标题:标题要简明扼要、精确地说)标题:标题要简明扼要、精确地说明表的内容,有时须注明时间、地点。明表的内容,有时须注明时间、地点。2 2)标目:标目分横标目和纵标目两项。)标目:标目分横标目和纵标目两项。横标目列在表的左侧,用以表示被说明事物横标目列在表的左侧,用以表示

38、被说明事物的主要标记;纵标目列在表的上端,说明横的主要标记;纵标目列在表的上端,说明横标目各统计指标内容,并注明计算单位,如标目各统计指标内容,并注明计算单位,如、kgkg、cmcm等等。等等。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3 3)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以小数点对齐,小数位数一样,多数字的用小数点对齐,小数位数一样,多数字的用“”表示,数字是表示,数字是“0”“0”的,则填写的,则填写“0”“0”。4 4)线条:表的上下两条边线略粗,纵、)线条:表的上下两条边线略粗,纵、横标目间及合计用细线分开,表的左右边线横标目间及合计用细线分开,

39、表的左右边线可省去,表的左上角一般不用斜线。可省去,表的左上角一般不用斜线。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2 2、统计表的种类、统计表的种类 (1 1)简洁表:由一组横标目和一组纵标)简洁表:由一组横标目和一组纵标目组成,纵横标目都未分组。此类表适于简目组成,纵横标目都未分组。此类表适于简洁资料的统计。洁资料的统计。例如,表例如,表2-82-8由一组横标目和一组纵标目由一组横标目和一组纵标目组成,是一张简洁表。组成,是一张简洁表。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表表2-82-8、大豆花色一对等位基因杂种二代分别状况、大豆花色一对等位基因杂种二代分别状况

40、 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花色花色 次数次数()()频率频率(%)(%)紫色紫色 221 73.42 221 73.42白色白色 80 26.58 80 26.58合合 计计 301 100.00 301 100.00 (2 2)复合表: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横标)复合表: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横标目与一组纵标目结合而成,或由一组横标目目与一组纵标目结合而成,或由一组横标目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纵标目结合而成,或由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纵标目结合而成,或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横、纵标目结合而成。此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横、纵标目结合而成。此类表适用于困难资料的统计。类表适用于困难资料的统计。

41、例如,表例如,表2-92-9由一组横标目与两组纵标由一组横标目与两组纵标目结合而成,是一张复合表。目结合而成,是一张复合表。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表表2-9 2-9 刺人参根皮、全根脂溶性化合物的组成刺人参根皮、全根脂溶性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与含量 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化合物化合物类别类别根根 皮皮 全全 根根种类种类 相对含量(相对含量(%)种类种类 相对含量(相对含量(%)单萜类单萜类倍半萜类倍半萜类芳香族芳香族脂肪族脂肪族71.8992.031225.751227.0697.7976.562816.892418.52合合 计计5

42、652.325254.17 (二二)统计图统计图 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方图、条形图、折线图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方图、条形图、折线图或线图、圆图等。或线图、圆图等。图形的选择取决于资料的性质。图形的选择取决于资料的性质。一般,计量资料接受直方图、多边形图和一般,计量资料接受直方图、多边形图和折线图(线图),计数资料、质量性状资料折线图(线图),计数资料、质量性状资料常接受条形图、圆图。常接受条形图、圆图。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1 1、统计图绘制的基本要求、统计图绘制的基本要求 1 1)标题简明扼要,列于图的下方。)标题简明扼要,列于图的下方。2 2)纵、横两轴应有刻度,注明

43、单位。)纵、横两轴应有刻度,注明单位。3 3)横轴由左至右、纵轴由下而上,数值)横轴由左至右、纵轴由下而上,数值由小到大;由小到大;图形长宽比例约图形长宽比例约5 5:4 4或或6 6:5 5。4 4)图中需用不同颜色或线条代表不同事)图中需用不同颜色或线条代表不同事物时,应有图例说明。物时,应有图例说明。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2 2、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 (1 1)直方图)直方图(柱形图、矩形图柱形图、矩形图)对计量资料,可依据次数分布表作出直对计量资料,可依据次数分布表作出直方图以表示资料的分布状况。方图以表示资料的分布状况。其作法是

44、:在横轴上标记组限,纵轴标其作法是:在横轴上标记组限,纵轴标记次数(记次数(f f),在各组上作出其高等于次数的),在各组上作出其高等于次数的矩形,即得次数分布直方图。图矩形,即得次数分布直方图。图2-12-1。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2 2)多边形图:对于计量资料也可依据)多边形图:对于计量资料也可依据其次数分布表绘出多边形图。其次数分布表绘出多边形图。在作图时,在横轴上标记组中值(为节在作图时,在横轴上标记组中值(为节约篇幅约篇幅 ,在第一组组中值与原点间加折断在第一组组中值与原点间加折断号),在纵轴上标记次数;以每组的组中值号),在纵轴上标记次数;以每组的组

45、中值为横坐标、次数为纵坐标描点,把各点依次为横坐标、次数为纵坐标描点,把各点依次用线段连接,并在两端各伸出一个组距的距用线段连接,并在两端各伸出一个组距的距离交于横轴即得次数分布多边形图。图离交于横轴即得次数分布多边形图。图2-22-2。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3 3)条形图:对于计数资料、质量性状)条形图:对于计数资料、质量性状资料用条形图来表示其次数分布状况,通过资料用条形图来表示其次数分布状况,通过等宽长条的长短或凹凸表示探讨指标划分属等宽长条的长短或凹凸表示探讨指标划分属性种类的次数或频率分布。性种类的次数或频率分布。一般在横轴上标出分类性状,在纵轴上一般

46、在横轴上标出分类性状,在纵轴上标出次数或频率。假如只涉及一项指标,则标出次数或频率。假如只涉及一项指标,则接受单式条形图;假如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受单式条形图;假如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标,则接受复式条形图。的指标,则接受复式条形图。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绘制条形图时,应留意:绘制条形图时,应留意:(1 1)纵轴尺度从)纵轴尺度从“0”“0”起先,间隔相等,起先,间隔相等,标明所表示指标的尺度及单位。标明所表示指标的尺度及单位。(2 2)横轴是长条图的共同基线,应标明)横轴是长条图的共同基线,应标明各长条的内容。长条的宽度要相等,间隔相各长条的内容。长条的宽度要相

47、等,间隔相同。间隔的宽度可与长条宽度相同或是其一同。间隔的宽度可与长条宽度相同或是其一半。半。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3)在绘制复式长条图时,将同一属在绘制复式长条图时,将同一属性种类、等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的长性种类、等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的长条绘制在一起,各长条所表示的指标用图条绘制在一起,各长条所表示的指标用图例说明,同一属性种类、等级的各长条间例说明,同一属性种类、等级的各长条间不留间隔。不留间隔。依据表依据表2-72-7绘制的条形图是单式的,见绘制的条形图是单式的,见图图2-32-3。图2-4是依据四个不同水稻品种类型不同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数据绘制

48、的复式条形图。(4 4)园图:)园图:用于表示计数资料、质量性用于表示计数资料、质量性状资料或半定量(等级)资料的状资料或半定量(等级)资料的构成比构成比。所谓所谓构成比构成比,就是各类别、等级的观测,就是各类别、等级的观测值个数值个数(次数次数)与观测值总个数与观测值总个数(样本含量样本含量)的的百分比。百分比。把园图的全面积看成把园图的全面积看成100%100%,按各类别、,按各类别、等级的构成比将园面积分成若干分等级的构成比将园面积分成若干分 ,以扇以扇形面积的大小表分别表示各类别、等级的比形面积的大小表分别表示各类别、等级的比例。例。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上一张上一张

49、绘制园图时,应留意以下三点:绘制园图时,应留意以下三点:(1 1)园图每)园图每3.63.6园心角所对应的扇形面积园心角所对应的扇形面积为为1%1%。(2 2)园图上各部分按资料依次或大小依次,)园图上各部分按资料依次或大小依次,以时钟以时钟9 9时或时或1212时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排列。时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排列。(3 3)园图中各部分用线条分开,注明简要文)园图中各部分用线条分开,注明简要文字及百分比。字及百分比。例如,依据表例如,依据表2-72-7的数据绘制的水稻杂种的数据绘制的水稻杂种F2F2米粒性状分别圆图,见图米粒性状分别圆图,见图2-52-5。下一张下一张 主主 页页 退退 出出

50、上一张上一张 图图2-5 2-5 水稻杂种水稻杂种F2F2米粒性状分别圆图米粒性状分别圆图 (5 5 5 5)线图)线图)线图)线图 用来表示事物或现象随时间而变更发用来表示事物或现象随时间而变更发用来表示事物或现象随时间而变更发用来表示事物或现象随时间而变更发展的状况。展的状况。展的状况。展的状况。1 1 1 1)单式线图:表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单式线图:表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单式线图:表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单式线图:表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动态。例如,依据某地区例如,依据某地区例如,依据某地区例如,依据某地区19852002198520021985200219852002年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