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件-干燥概要优秀PPT.ppt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856543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课件-干燥概要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化工原理课件-干燥概要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件-干燥概要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件-干燥概要优秀PPT.ppt(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工原理 A(2)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2)A2-5干燥第1章 蒸馏第2章 吸取第3章 蒸馏和吸取塔设备第4章 液-液萃取第5章 干燥化工原理 A(2)干燥本章内容提要5-1 概述5-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5-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5-4 干燥过程物料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5-5 干燥器干燥一、除湿及其方法1、何为除湿?从湿物料中脱除湿分的过程称为除湿。湿分不确定是水分!(水分或其它液体)2、除湿方法 机械法:挤压(拧衣服、压榨、过滤、离心分别)吸附法:固体吸附剂吸附(硅胶、无水CaCl2、分子筛等)干燥法:加热(利用热能,使湿

2、物料中的湿分汽化而除去)5-1 概述干燥干燥方法二、干燥方法传导干燥 对流干燥 辐射干燥 介电干燥 5-1 概述干燥三、对流干燥的传热传质过程1、传热过程 干燥介质 Q湿物料表面 Q湿物料内部2、传质过程 湿物料内部湿分湿物料表面 湿分干燥介质 5-1 概述对流干燥是热量和质量同时、反向的传递过程。干燥QNttwpwp干燥介质:载热体、载湿体干燥过程:物料的去湿过程 介质的降温增湿过程传热传质湿物料推动力(ttw)推动力(pwp)传质、传热同时发生本章探讨以空气作干燥介质,以水为湿份的对流干燥过程。方向相反干燥介质5-1 概述干燥一、湿空气的性质*1湿度与相对湿度 2比容vH 3比热容cH 4

3、焓I 5干球温度t与湿球温度tw 6 绝热饱和温度tas 7 露点td二、湿空气的 H-I 图*1 H-I 图中的线群 2 H-I 图应用5-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焓图干燥一、湿空气的性质*(1)湿度H湿空气的性质:又称湿含量或确定湿度,为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绝干空气的质量之比,H。5-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焓图湿度、比容、比热容、焓、温度等。1、湿度与相对湿度干燥(2)相对湿度居室里比较舒适的气象条件是:室温达25 时,相对湿度限制在40%50 为宜;室温达18 时,相对湿度应限制在30%40。湿空气中水汽分压pv与同温度水的饱和蒸汽压ps的百分比称为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代表湿空气的不饱和程度。

4、=0,确定干燥空气,吸纳水汽实力最强。=1,湿空气达到饱和,不能作为干燥介质。05m/s时,/kH=1.09。t越小,H越小,tw就越小干燥tas,Hast,Htas6绝热饱和温度tas 绝热饱和温度tas:在与外界绝热状况下,空气与大量水经过无限长时间接触后,达到与水温相等的空气温度。设塔与外界绝热,初始湿空气(t,H)与大量水充分接触,水分汽化进入空气中,汽化所需热量由空气温度下降放出显热供应。若空气与水分两相有足够长的接触时间,最终空气为水汽所饱和,而温度降到与循环水温相同。空气在塔内的状态变更是在绝热条件下降温、增湿直至饱和的过程,达到稳定状态下的温度tas就是初始湿空气(t,H)的绝

5、热饱和温度,与之相应的湿度称为绝热饱和湿度Has。湿空气的性质*干燥空气传给水分的显热=水分汽化所需的潜热。绝热塔内气液两相间的传热过程为:tas是湿空气的性质,它是湿空气在绝热、冷却、增湿过程中达到的极限冷却温度。在确定的总压下,只要测出湿空气的初始温度t和绝热饱和温度tas,就可用上式算出湿空气的湿度。湿空气:状态(t,H,tas(或tw)td 饱和空气,t=tas(或tw)=td湿空气的性质*ttd 等湿过程(H不变),ps,t=td 时:干燥湿空气的性质*湿度相对湿度比容m3湿空气 kg干空气比热容焓湿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 干球温度露点ttas(或tw)等焓过程 ttd 等湿过程-tas

6、tw自学教材P245【例5-1】,P249【例5-2】作业教材P293 第1题 干燥二、湿空气的 H-I 图*湿空气的有关性质可由前面所学的公式计算。工程上为了便利计算,常将湿空气的各参数标绘成图,只要知道湿空气随意两个独立参数,即可从图上查出其它参数。常用的有湿度-焓(H-I)图、温度湿度(t-H)图等。我们仅探讨应用最广的H-I 图。教材中H-I 图是依据常压数据绘制的,若系统总压偏离常压较远,则不能应用此图。1 H-I 图中的线群5-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焓图干燥H-I图图等I 线群(0680 kJ/kg绝干空气)等H线群(00.2kg水/kg绝干空气)等线群(5%100%)等蒸汽分压pv

7、线群(0250)等t线群水蒸气分压线水蒸气分压线干燥等湿降温:等H线与=100%线交点2.H-I图应用已知状态点A等温线露点td等线湿空气的 H-I 图*1)依据H-I图上湿空气的状态点,可查出湿空气的其它性质参数。等焓线等湿线绝热饱和温度tas(或湿球温度tw)等焓降温:等I线与=100%线交点确定湿空气中水汽的分压 pv 等H 线与蒸汽分压线的交点t(干球温度)I(焓)H(湿度)(相对湿度)干燥2)依据湿空气的随意两个独立的参数,可确定其状态点。(留意:tdH、pH、tdp、twI、tasI 等各对都不是相互独立的)(a)由ttw定状态(b)由ttd定状态(c)由t定状态(等焓)(等湿)(

8、交点)H-I 图应用自学教材P253【例5-3】作业教材P293 第2题 干燥5-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一、物料湿含量的表示方法 1湿基含水量 2干基含水量二、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1水分蒸发量W 2空气消耗量L 3干燥产品流量2三、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1热量衡算的基本方程 2干燥系统的热效率四、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更 1等焓干燥过程 2非等焓干燥过程干燥干燥过程干燥室预热室5-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干燥已知:v干燥介质(空气)的进口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等;v物料的进口条件,如温度,湿含量,质量或质量流率;v物料的干燥要求(湿含量)。求解:v干燥介质用量;v干燥条件(

9、如进干燥室的空气温度,出干燥室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等);v整个设备的热能消耗;v干燥室尺寸 等等。5-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干燥一、物料湿含量的表示方法5-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干燥5-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二、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L 绝干空气的消耗量,kg绝干气/sH1,H2 湿空气进、出干燥器时的湿度,kg水/kg绝干气G 绝干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流量,kg绝干料/sX1,X2 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干基含水量,kg水/kg绝干料G1,G2 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流量,kg湿物料/sw1,w2 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湿基含水量,kg水/kg湿物料连续逆流干燥物料衡

10、算示意图干燥2、空气消耗量L 每蒸发1kg水分时,消耗的绝干空气量l kg水水/s对水分作物料衡算 1、水分蒸发量W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kg绝干气绝干气/kg水水kg绝干气绝干气/s(空气获得的水分)(物料失去的水分)干燥3、干燥产品流量G2 对进出干燥器的绝干物料进行衡算: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留意:干燥产品是指离开干燥器时的物料,并非是绝干物料,它仍是含少量水分的湿物料。kg湿物料/s干燥整个系统Q Qp QD干燥器预热器(忽视其热损失)QpL(I1-I0)QD L(I2-I1)G(I2-I1)QL热量衡算:其中物料的焓I包括绝干物料的焓和水分的焓,即 1、热量衡算的基本方程 连续逆流干燥热

11、量衡算示意图三、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5-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H0,H1,H2 湿空气进入预热器、离开预热器(进入干燥器)及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kg/kg绝干气I0,I1,I2 湿空气进入预热器、离开预热器(进入干燥器)及离开干燥器时的焓,kJ/kg绝干气t0,t1,t2 湿空气进入预热器、离开预热器(进入干燥器)及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Qp 单位时间内预热器消耗的热量,kW1,2 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温度,I1,I2 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焓,kJ/kg绝干料QD 单位时间内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kW QL 干燥器的热损失速率,kW干燥1、热量衡算的基本方程(1)将湿度为H0的簇新空

12、气L由t0加热至t2,所需热量系统所需总热量(2)湿物料进料G1=G2+W,其中干燥产品G2由1加热至2,所需热量为 水分W 由1被加热汽化并升温至t2,所需热量为(温度1 的水先降至0,汽化,再加热至t2)包括:(3)干燥系统损失的热量QL 因此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干燥空气升温所需热量 蒸发水份所需热量 物料升温所需热量 干燥器热量损失和湿物料中水分带入系统的焓,则有:若忽视空气中水汽进出系统的焓变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1、热量衡算的基本方程 干燥2、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即有:热效率愈高表明干燥系统的热利用率愈好。可通过提高t1、降低t2、提高H2及废热利用等措施来提高热效率

13、。自学教材P257【例5-5】但提高t1不适合热敏性物料;降低t2、提高H2会导致干燥过程热质传递推动力的降低,从而降低干燥速率。干燥四、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更5-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依据空气在干燥器内焓的变更,将干燥过程分为等焓过程与非等焓过程。1、等焓干燥过程(绝热或志向干燥过程)不向干燥器补充热量,QD=0;忽视干燥器向四周散失的热量,QL=0;物料进出干燥器的焓相等,I2=I1 代入干燥器热衡式 QD L(I2-I1)G(I2-I1)QL得 I2=I1(表明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焓恒定)H0t0AIHt1Bt2C等焓干燥过程空气的状态变更示于H-I图:由0及0确定空气进入预热

14、器前的状态点A 空气在预热器内等湿加热至1,即至点B 空气在干燥器内等焓吸湿降温至t2,即至点C t过点的等焓线是志向干燥过程的操作线。条件:留意:干燥温度 t湿度 H相对湿度 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更1、等焓干燥过程(绝热或志向干燥过程)加热器H0012t0t1H1t2H2干燥室t0t1t2tt1HH1H0H1H20112思索:I?干燥2、非等焓干燥过程(实际干燥过程)不向干燥器补充热量,QD=0;不能忽视干燥器向四周散失的热量,QL0;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焓不相等,I2-I10 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更非等焓干燥过程空气焓的变更状况空气焓值降低 空气焓值增大 空气等温变更,焓值增大 代入

15、式 QD L(I2-I1)G(I2-I1)QL得 I2I1 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足够多,能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维持恒定的温度1(3)空气等温变更It1Bt2CH条件:(1)空气焓值降低干燥 例:某种湿物料在常压气流干燥器中进行干燥,湿物料的流量为1kg/s,初始湿基含水量为3.5%,干燥产品的湿基含水量为0.5%。空气状况为:初始温度为25,湿度为0.005kg/kg干空气,经预热后进干燥器的温度为140,若离开干燥器的温度选定为60和40,试分别计算须要的空气消耗量及预热器的传热速率。又若空气在干燥器的后续设备中温度下降了10,试分析以上两种状况下物料是否返潮?假设干燥器为志向干燥器。解:志向干

16、燥器,空气在干燥器内经验等焓过程,绝干物料量:绝干空气量:干燥预热器的传热速率 分析物料的返潮状况 当t2=60时,干燥器出口空气中水汽分压为 t=60时,饱和蒸汽压ps=12.34kPa,即此时空气温度尚未达到气体的露点,不会返潮。当t2=40时,干燥器出口空气中水汽分压为 t=30时,饱和蒸汽压ps=4.25kPa,物料可能返潮。自学教材P261、262【例5-6、例5-7】作业教材P294 第3、4题 干燥5-4 干燥过程物料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一、物料中的水分*1平衡水分及自由水分 2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二、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1、干燥试验和干燥曲线 2、干燥速率曲线 3、干

17、燥机理三、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 干燥5-4 干燥过程物料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一、物料中的水分湿物料内部水分扩散湿物料表面 干燥介质 水分扩散干燥传质过程:水分除去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湿物料内部物料与水分的结合方式。1、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 湿物料与某状态的空气接触足够长时间后,热质传递达于平衡,物料表面水汽的分压等于空气中的水汽分压,此时物料含水量恒定,此含水量称为该物料在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平衡含水量),X*。kg水分kg绝干料 平衡水分是确定干燥条件下不能被干燥除去的那部分水分,是干燥的极限。平衡水分,X*湿物料中超过平衡水分的那部分水分称为自由水分,自由水分可被干燥除去。干燥平衡水

18、分与物料的种类有关平衡水分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平衡水分随温度的上升而削减(温度上升,水的饱和蒸汽压增大,空气相对湿度减小)物料中的水分1、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平衡曲线 在相同的空气状态下,不同物料的平衡水分有较大的差别;对于同一种物料,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平衡水分越低,此即能够被干燥除去的水分越多。0时,各种物料的平衡水分均为零,即只有绝干空气才有可能将湿物料干燥成绝干物料。干燥 在点B,湿物料与饱和空气达平衡,物料表面水汽的分压等于空气中的水汽分压,并等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ps。物料中的水分2、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 湿物料在B点的平衡水分XB*称为结合水分。湿物料中超出XB*的那

19、部分水分称为非结合水。(=pv/ps=1)非结合水:机械地附着在物料表面(物料中的吸附水分和大孔隙中的水分),产生的蒸汽压与纯水的相同,易用干燥除去。结合水:与物料之间有物理化学作用(包括溶涨水分和毛细管中的水分),产生的蒸汽压低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难用干燥除去(其中平衡水分不能用干燥除去)。将某湿物料的平衡曲线延长与=100%线交于点。干燥二、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5-4 干燥过程物料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1、干燥试验和干燥曲线 设计干燥器,需知物料达到确定的干燥要求所须要的干燥时间,为此要知道干燥速率。由于干燥同时涉传热和传质,机理困难,目前只能通过间歇干燥试验来测定干燥速率曲

20、线。干燥过程恒定干燥:变动干燥:干燥过程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等都不发生变更 如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干燥过程中空气的状态不断变更 如连续操作的干燥过程 试验中,用大量热空气干燥少量湿物料,空气的温度、湿度、气速及流淌方式都恒定不变。试验中,测定每个时间间隔内,物料质量变更W 及物料的表面温度,直到物料的质量不再变更,此时物料与空气达到平衡,物料中所含水分即为该干燥条件下物料的平衡水分。再将物料置于烘箱内烘干到恒重(限制温度低于物料的分解温度),即得绝干物料的质量。干燥干燥试验和干燥曲线 将上述试验数据整理后绘制干燥曲线:X-图和-图。物料含水量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物料表面

21、温度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恒定干燥条件下某物料的干燥曲线试验结果应用于干燥器的设计与放大时,生产条件应与试验条件相像。干燥2、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通量):单位时间、单位干燥面积上汽化的水分质量,U kg/(m2)(干燥速率的微分式)由上图物料含水量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可得dX/d 与X的关系,得到干燥速率曲线:可看出,干燥过程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I:ABC段 AB段一般很短,通常并入BC段内考虑恒速干燥阶段II:CDE段 降速干燥阶段 两个干燥阶段间的交点称为临界点,与点C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以Xc表示,W 一批操作中汽化的水量,kg G 一批操作中绝干物料的质量,kg 干燥速率

22、随物料含水量的减小而降低。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Uc 临界点的干燥速率仍等于恒速干燥阶段的速率,以Uc表示。干燥I:ABC段 恒速干燥阶段 其中AB段为预热段,干燥速率上升,物料含水量略有下降,表面温度略有上升。在BC段内,空气传给物料的显热恰等于水分汽化所需的潜热,物料表面温度维持在tw不变,物料的含水量随干燥时间直线下降,而干燥速率保持恒定,故称为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曲线 至B点,物料的表面温度升至空气的湿球温度tw。干燥II:CDE段 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进入段后,物料起先升温,热空气传给物料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加热物料使其由tw上升到2,另一部分用于水分汽化。在此阶段内干

23、燥速率随物料含水量的削减而降低,直至E点,物料的含水量等于平衡含水量X*,干燥速率降为零,干燥过程停止。干燥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3、干燥机理恒速干燥阶段与降速干燥阶段中的干燥机理及影响因素各有不同。(1)恒速干燥阶段 此阶段,物料表面充分润湿,与湿球温度计的湿纱布表面的状况类似。物料表面的温度 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tw,物料表面空气的湿度等于tw下的饱和湿度Hs,tw,且空气传给湿物料的显热恰等于水分汽化所需的汽化热:其中空气与物料表面的对流传热通量为湿物料与空气的传质速率为 因干燥在恒定的空气条件下进行,故随空气条件而变的和kH值均不变,且(tw)及(Hs,tw H)也为定值。因此,上

24、述二式表示的湿物料和空气间的传热速率及传质速率均保持不变,即湿物料以恒定的速率U向空气中汽化水分。由上三式整理得:干燥干燥机理 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的大小取决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汽化速率,亦即确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件,与物料内部水分的状态无关,所以恒速干燥阶段又称为表面汽化限制阶段。在恒速干燥阶段中,湿物料内部的水分向其表面传递的实力能完全满足水分自物料表面汽化的要求,从而使物料表面始终维持恒定充分的润湿状态。一般来说,恒速干燥阶段汽化的水分为非结合水,与自由液面的汽化状况相同。干燥干燥机理(2)降速干燥阶段 从点起先,汽化面渐渐向物料内部移动,汽化所需热量通过已被干燥的固体层而传递到汽化面,从

25、物料中汽化出的水分也通过这层固体传递到空气主流中,这时干燥速率比CD段下降得更快。湿物料的含水量降到c以后,水分自物料内部向表面迁移的速率小于物料表面水分汽化速率,物料表面不能维持充分润湿。此时部分表面变干,空气传给的热量不能全部用于汽化水分,有一部分用于加热物料,因此干燥速率渐渐减小,物料温度上升,在部分表面上汽化出的是结合水分。至点时干燥速率降至零,物料中所含水分即为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至D点时,全部物料表面都不含非结合水。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取决于物料本身结构、形态和尺寸,而与干燥介质的状态参数关系不大。干燥干燥机理(3)临界含水量Xc 临界含水量Xc是恒速干燥段和降速干燥段的分界点,

26、c值越大,转入降速干燥段越早,相同的干燥任务所需干燥时间越长,对干燥过程不利。Xc值的大小与物料的性质、厚度及干燥速率等有关。例如,无孔吸水性物料的比多孔物料的大;物料层越厚越大;干燥介质温度高、湿度低,则恒速干燥段干燥速率大,这可能使物料表面板结,较早地进入降速干燥段,c较大。了解影响c的因素,限制干燥操作:减低物料层的厚度,加强对物料的搅拌都可减小Xc,同时又可增大干燥面积。如接受气流干燥器或流化床干燥器时,c值一般均较低。湿物料的临界含水量通常由试验测得,或从手册中查得。干燥有机物料无机物料临界含水量特征例子特征例子水分(干基含水量)很粗的纤维未染过的羊毛 粗核无孔的物料,大至50目石英

27、0.030.05 晶体的、粒状的、孔隙较少的物料,粒度为60-325目 食盐、海沙、矿石0.050.15晶体的、粒状的、孔隙较少的物料麸酸结晶有孔的结晶物料 硝石、细沙、粘土、细泥0.150.25粗纤维的细粉 粗毛线、醋酸纤维、印刷纸、碳素颜料 细沉淀物、无定形和胶体状物料、粗无机颜料 碳酸钙、细陶土、普鲁士蓝0.250.5细纤维、无定形的和均匀状态的压紧物料淀粉、纸浆、厚皮革 浆状、有机物的无机盐 碳酸钙、碳酸镁、二氧化钛、硬脂酸钙0.51.0分散的压紧物料、胶体状态和凝胶状态的物料 鞣制皮革、糊墙纸、动物胶 有机物的无机盐、触媒剂、吸附剂 硬脂酸锌、四氯化锡、硅胶、氢氧化铝1.030.0不

28、同物料的临界含水量 干燥三、恒速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 5-4 干燥过程物料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分别变量,并确定积分边界条件:01干燥速率(1)利用干燥速度曲线进行计算 积分得恒速阶段干燥时间1:依据恒速阶段Uc的确定方法不同有两种计算干燥时间的方法Uc为常数干燥速率 1、恒速阶段 干燥(2)用对流传热系数或传质系数进行计算 恒速阶段干燥时间的计算 前面由恒速段的干燥机理得到:代入式(3)恒速干燥的影响因素 干燥速率越快,干燥时间越短空气的流速越高(、kH越大)空气温度越高(t越大)空气湿度越低(H越小)但温度过高、湿度过低,可能会因干燥速率太快而引起物料变形、开裂或表面硬化。此外,空气速度

29、太大,还会产生气流夹带现象。所以,应视具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操作条件。干燥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 2、降速阶段 汽化速率 不为常数0Uc2(1)任何状况都可用图解积分法求。(2)当干燥曲线为直线或近似直线时,代入上式中积分得降速阶段干燥时间2:总干燥时间:=1+2干燥变动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 5-4 干燥过程物料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对变动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干燥过程中空气的状态不断变更。若干燥时湿空气的状态沿等I线变更,在逆流干燥器中空气与湿物料的温度分布如图:干燥时间的计算(略)干燥5-5 干燥器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 1厢式干燥器 2洞道式干燥器 3带式干燥器 4转筒干燥器 5气流干燥器

30、 6流化床干燥器 7喷雾干燥器 8滚筒干燥器二、干燥器的选型干燥干燥器分类干燥器下面按加热方式分类进行介绍干燥类型干燥器对流干燥器厢式干燥器,气流干燥器,沸腾干燥器,转筒干燥器,喷雾干燥器传导干燥器滚筒干燥器,真空盘架式干燥器辐射干燥器红外线干燥器介电加热干燥器微波干燥器常用干燥器按加热方式分类干燥小型的称为烘箱,大型的称为烘房典型的常压、间歇式、对流干燥设备。优点:对物料的适应性强。缺点:物料得不到分散,干燥速率低,热利用率较差,产品质量不匀整,产量不大。适用场合:任何形态的物料 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1、厢式干燥器(盘式干燥器)干燥2、洞道式干燥器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 适用场合:处理量大、干

31、燥时间长的物料优、缺点:同厢式干燥器干燥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3、带式干燥器干燥4、转筒干燥器特点:生产实力大,可连续操作。结构简洁,操作便利。运用范围广,可干燥颗粒物料、膏糊状物料、甚至液体物料。操作弹性大。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干燥5、气流干燥器适用场合:主要用于干燥晶体和小颗粒物料,尤其是热敏性、易氧化、不宜粉碎的物料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干燥6、沸腾床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适用场合:主要用于干燥晶体和小颗粒物料优点:干燥效率高。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干燥7、喷雾干燥器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喷雾器结构干燥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8、滚筒干燥器双滚筒干燥器干燥一、干燥器的主要型式真空耙式干燥器微波干燥器

32、红外线干燥器冷冻干燥器干燥5-5 干燥器二、干燥器的选型主要干燥器的选择表主要干燥器的选择表 湿物料的状态物料的实例处理量适用的干燥器液体或泥浆状 洗涤剂、树脂溶液、盐溶液、牛奶等 大批量 喷雾干煤器 小批量 滚筒干燥器 泥糊状 染料、颜料、硅胶、淀粉、粘土、碳酸钙等的滤饼或沉淀物 大批量 气流干燥器、带式干燥器 小批量 真空转筒干燥器 粉粒状(0.0120m)聚氯乙烯等合成树脂、合成肥料、磷肥、活性炭、石膏、钛铁矿、谷物 大批量 气流干燥器、转筒干燥器 流化床干燥器 小批量 转筒干燥器 厢式干燥器 块状(20100m)煤、焦碳、矿石等 大批量 转筒干燥器 小批量 厢式干燥器 片状 烟叶、薯片

33、 大批量 带式干燥器 转筒干燥器 小批量 穿流厢式干燥器 小批量 高频干燥器 短纤维 酯酸纤维、硝酸纤维 大批量 带式干燥器 小批量 穿流厢式干燥器 一定大小的物料或制品 陶瓷器、胶合板、皮革等 大批量 隧道干燥器 干燥对流传导辐射介电物料衡算厢式 洞道带式 转筒气流 喷雾流化床干燥试验干燥曲线-,-干燥章小结干燥湿空气性质及湿焓图性质湿焓图:湿度H相对湿度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w露点td绝热饱和温度tas比容vH比热容cH焓I等H线、等I线、等线、等t线、水蒸气分压pv线湿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热量衡算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干燥过程物料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X*与自由水分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 tw tas ttas(或tw)等过程干燥速率U干燥速率曲线 U-X临界含水量Xc恒速段降速段干燥方法干燥器对流式:非对流式:耙式真空、冷冻、红外线、微波ttd 等过程湿料中的水分:干燥 化工原理课程全部结束,祝化工原理课程全部结束,祝愿大家取得好成果!愿大家取得好成果!化工原理试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