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853420 上传时间:2022-03-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 一个励志的小故事,或许就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启迪,让我们受益匪浅,遇到挫折就放弃就是彻底失败,这样恒久不会胜利,生活就是须要不断的激励来让自己前行,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欢迎查阅。 更多励志故事的相关内容举荐 儿童睡前故事大全励志精选5篇 儿童睡前励志小故事模板五篇 名人励志故事精选十篇 关于微笑的励志小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精选5篇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1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斗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倒戈。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

2、被捕入狱,遭遇残酷的“腐刑”。 受刑之后,曾因屈辱苦痛准备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志向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最终写成史记。这部宏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原先,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当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先,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闻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

3、他到过汉高祖的家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解并描述刘邦起兵的状况这种巡游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超多的学问,又从民间语言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在他正打算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苦痛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 此刻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之后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

4、;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状况下写的。这些着名的着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志向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他把从传闻中的黄帝时代起先,一向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着作史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着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具体的叙述。他对于农夫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赐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怜悯的看法。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述和情节描述,形象显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宏大的历

5、史着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着作,司马迁依靠自己的信念,创建了奇迹。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 诸葛亮是西蜀的丞相,他以足智多谋而著名。他为子孙的准备,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 诸葛亮担忧的是:聪慧过早外露,简单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志当存高远。”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志向和志向。 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6、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用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简单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贪图生活上的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虽有淹留”或许一时不胜利,“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学习之中有乐趣,也肯定会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静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的影响,失去坚毅的信念

7、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见,诸葛亮让子孙生活俭朴,是为了使他们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说“超俗”远大!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3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非常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全神贯注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似乎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方法,只好去告知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望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

8、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最终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赞扬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4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号山谷。他出自苏东坡门下,诗与东坡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为“苏黄”。黄山谷的

9、诗书画号称“三绝”,他不只有文名,也特别的孝顺,也因为这个缘由,而遇到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大事。 山谷中进士后,二十六岁就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知州。有一天午睡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衙府,来到了一户人家前。门口有一位老婆婆,站在一张摆着一碗芹菜面的供桌前。婆婆手上拿着香,一边呼喊着:“某某人!回来吃面了。”山谷不自觉的端起面来就吃,吃完后就走回衙府中去了。 醒来后,梦中之事,历历在目,口中还留有芹菜的香味呢,让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次天午睡梦中他又来到了昨天的地方,而口中还留着芹菜的香味,山谷不禁惊醒,飞速的爬起来穿好衣服,循着昨天日梦中所记忆的路走去,最终来到一户人家,主子正是昨天梦中见

10、的婆婆。山谷便问她昨日吃面之事。 婆婆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最喜爱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这天,我都会供一碗芹菜面,喊她回来吃。”山谷问她女儿去世多久了,婆婆说:“已经二十六年了。”山谷心想,自己今年也正是二十六岁,而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惊诧之余,就跟婆婆聊起她女儿在世时的种.种情形。 婆婆说,她女儿在世时特别喜爱读书,而且吃素信佛,也很孝顺,在她二十六岁前还说肯定会回来看她的。婆婆并指着屋中一个大木柜说,她女儿生平所看的书,全都锁在里面,只是不知道钥匙放到哪里去了。惊奇的是,山谷那时突然记起了,以前放钥匙的地方,并且找出钥匙打开木柜,在里面发觉了很多文稿。他细致一看,大吃一

11、惊,原来他今生每次参与考试所写的文章,竟一字不差全在这些文稿中。 至此,山谷心中已完全明白了,这老婆婆就是他前世的母亲啊!于是将婆婆接回衙府中,奉养余年,后来他走上了参禅悟道的路。 清代的文学家袁枚,在听到这个故事后,不禁叹息道:“书到今生读已迟”。前世今生,牵牵绊绊,看似玄奇,未必子虚。在人生中,一些偶然的相遇,一些隐隐的记忆,一些反复的梦境,或许其中就包含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因缘呢!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5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经常受到左邻右舍的赞扬。 离扁鹊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位名叫长桑君的老大夫,医术高超,四乡驰名。他发觉扁鹊是棵好苗子,就有意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他。 一

12、天,长桑君把扁鹊叫到面前,开宗明义地说:“你假如情愿跟我学医,就到南山采药去吧,一年之后再来见我。” 扁鹊坚决果断地点了点头,其次天一早,就带着工具和药样动身了。他翻过一座座险峻峥嵘的山峰,穿过一片片遮天蔽日的森林,采啊,挖啊,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他不仅相识了许很多多药材,而且基本驾驭了这些药材生长、采挖的规律。 长桑君见扁鹊满载而归,微微一笑:“你还要去民间给人们切脉,不完成五千例不能回家。” 扁鹊二话没说,又背起药箱奔跑四方。他为各种各样的人切脉,从脉象的改变中,细细揣摸的病症。当他完成任务返回老师住处的时候,不禁大吃一惊,只见长桑君正躺在床上低声呻吟。原来,在扁鹊外出期间,长桑君不幸中

13、风偏瘫,右半身不能动弹。 扁鹊好心疼啊!他不顾旅途劳累,放下行李就给长桑君烧水煮饭,熬汤煎药。晚上,他又端来一大盆热水,蹲在床前给长桑君洗脚,洗着洗着,长桑君左脚一蹬,把盆子踢翻了,水浇湿了扁鹊的衣服、鞋子。扁鹊一点也不在意,转身铲来一些灶灰,撒到了湿漉漉的地上,接着,又忙着安排长桑君入睡。正在这时,长桑君突然觉得喉中瘙痒,“呸”,一口痰不偏不倚吐到了扁鹊的脸上。扁鹊仍旧不急不躁,静默地掏出手帕把痰擦掉了。 夜深了,长桑君把扁鹊唤至床前,温情脉脉地说:“你已经经受住了三次考验:上山采药,对你识药用药大有好处;按脉切诊,对你断病治病甚有帮助;今日,我又亲眼看到你对病贴入微,胜似亲人。作为一个好医生必需具备的三点,你都有了。现在,我可以放心了。”说到这里,老人用颤抖的左手从枕下摸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医书,当心翼翼地交给了扁鹊。 从今,扁鹊边攻读,边实践,医术提高得更快了。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