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题目》word版.doc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836008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题目》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心理学题目》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题目》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题目》word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 工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 自我实现人:即具有强烈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最理想的人。4. 经济人: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地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的人。 (5. 心理学: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主观印象及其能动作用规律的科学。 6. 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 7.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个属性在人

2、脑中的反映。 8.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得事物的反映。 9. 思维: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10. 想像:相像是人脑对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 社会认知:又称人际知觉,即在人际交往中,依据他人的外在表现,推测和判断他人的心里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12.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人与人交往时形成了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制约着以后人们的交往。13. 近因效应:指与他人接触时,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知觉最近的信息,给人印象较深刻。 14. 定型效应:又称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各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

3、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他人的依据。15. 逻辑错误:指根据某一特性的存在而推论与这一特性有关的某些特性也同时存在的错误。 16. 能力:能力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17. 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18.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一个人出生时所固有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他表达的是心理动力方面的特征。19. 管理人员的气质三类型:躁郁质型、分裂质型、黏着质型20. 激励:1.广义上讲,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狭义上:激励是一种能使人们将外来刺激内化为自觉行为的刺激,促使完成任务的行为处于高度激活状态的某种心理需

4、求的外在因素。 21. 成就需要:一个人对取得事业成功的欲望。 22. 激励因素: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23. 期望: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以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24. 情绪: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主要由需要能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主观体验。 25. 挫折: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26. 反向作用:人们表现于外的行为和情感与他们内心的感受完全相反。 27. 文饰作用:指一个人受挫折后不敢面对挫折情镜,而进行逃避。28. 态度: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

5、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 29. 组织承诺:是继工作满意度之后新兴的涉及员工态度的热点研究问题,也可译为“组织归属感”或“组织忠诚”等。 30. 感情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赖程度,认同程度和投入程度。31. 工作满意度:指个体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满足与否的态度。 32. 群体内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的吸引力。33. 群体的定义:有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而成的具有独立特征,具有与其他人群区别开来的人的集合体。 34. 非正式群体的定义:指自发生成,没有正式规定自然形成的无形组织。 35. 什么是从众行为 ? 一个人在群体压力下,彻底放弃自己的观

6、点,而相信多数人的观点和意见,并在行为上与大家的表现一致。36. 什么是去个性化? 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37. 什么是群体极化? 一个群体的主导倾向不断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38. 什么是利他行为? 一种不指望任何外在酬赏的、自愿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39. 什么是服从行为? 个体受到社会要求、群体规范40. 人际吸引:指人与人之间彼此互有好感,进而建立友爱感情的心路历程。 41.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情绪

7、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的心里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 42. 冲突形态:人际关系功能不正常发展的严重阶段。 43. 敏感性训练:也称T组训练,这是西方国家广泛用来培养、提高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能力的一种方法。通过敏感性训练,可以提高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能力。 44. 人际沟通定义:人与人之间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45. 正式沟通: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46. 双向沟通:信息发递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以互相改变。47. 冲突的定义: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思想斗争、意见分歧、争论和对抗,使自己内心或彼此间关系出现紧张状态。 48. 协商解决法:两个相互冲突

8、的群体可以通过交涉与谈判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49. 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是一种促使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行动的力量。 50. 授权:是指上级授予 下属一定的权力和责任,是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拥有相当的行动自主权,以此作为下属完成任务所必须的客观手段。 51. 领导者影响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个人影响和改变另一个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52. 威信: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内心体验和评价,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正常人际关系的反映,领导者自身素质引起被领导者产生的敬佩感、依赖感和服从感的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 简答题:1.霍桑试验的结论 (1) 生产条件的变化可以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

9、率间并不存在之间的因果关系。(2) 生产关系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3) 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和人际关系,增加工作的满足感,提高群体的士气,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2. 西方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有哪些? 分别简述各自的优缺点?1. 西方管理心理学从“经济人”的假设提出了X理论 优点:在特定环境下,对于我们实行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的组织劳动方法,建立各种责任制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缺点:根本不可能激发劳动者的献身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2从“社会人”的假设提出了“人群关系”的理论 优点:它不仅看到了人具有满足自然性的需要,并且进一步认识到人还有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以及其他

10、一些社会的需要,在企业中确实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的效果。 缺点:片面的强调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3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提出了Y理论 优点:认为内在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缺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4.从“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超Y理论 优点:根据具体人的不同情况,灵活的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缺点:过分强调个别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共性,不利于管理组织和制度的相对稳定,否认了管理规律的一般性特征。3.意志的定义是什么?分析意志有哪些特点?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冲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1、。意志主要有三个特点:1) 意志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预定目的。2) 意志通过克服困难集中地表现出来。3) 意志直接支配人的行动。4.个性是在什么影响下产生的? 个性受多方面影响,生理素质是基础,环境因素是决定因素,通常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和社会环境,而社会实践起主导作用,人就是在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5. 在凯利归因理论中,个人行为的原因归结于哪三个因素?答案:一贯性、一致性(普遍性)、区别性(差异性)。6.人们在进行社会认知时会受到的偏见影响有哪些?答案:首音效应、近音效应、晕轮效应、定型效应、线索偏差、逻辑错误。7.每个职员的个性都有差异,作为管理者怎样实施有效管理?

12、管理者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并根据这些不同个性安排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领导结构和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方法,就能最充分地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首先要知人善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录用,发挥最好的效益。其次,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一方面安排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安排合理的个性结构。再次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8.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如何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1)在一般的工作安排中,要注意满足工作对同一个个体具有的几种气质特征的互补要求(2)在工作分配中,要注意不同职位对气质的互补性有不同的要

13、求(3)在人员优化组合时,要注意集体对不同个体的气质类型的互补性的要求。9.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是什么? 答案: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10.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具体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工作丰富化 工作扩大化 弹性工作时间11.问题:管理中对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 答案:排遣宣泄法、理智消解法、转移抽离法、升华法、自慰法、生理调息法12.问题:引起工作应激的原因 答案:环境因素、组织因素、群体因素、个体因素13.态度形成、改变的具体过程? 顺从阶段 同化阶段 内化阶段14.组织承诺包括哪些? 1、 继续承诺2、 规范承诺3、 感情承诺15.非正式群体对

14、其成员的作用 1) 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2) 给成员已现实的帮助,以提高成员的士气3) 对成员行为产生规范作用16.群体的功能 完成组织任务1) 实现组织目标2) 协调人际关系3) 满足成员的社会心理需要17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答:群体规模、群体的一致性、群体中个体的地位、个体的特征18.从众行为的作用 答:积极1.有利于保持群体的一致性。2.群体可通过其压力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消极1.容易扼杀成员的独创性。2.容易出现“表面一致”现象。19.人际吸引中的相似性吸引包括哪三部分: (1)年龄相似 (2)社会地位、经历和背景相似(3)态度和价值观相似20.人际关系的基本能力: (1)

15、人际关系的感受能力(2)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3)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处理能力21.人际沟通的影响因素: 1语言和表达的能力2思想上的差异3心理因素4沟通动机和意愿5沟通方式和渠道22. 有什么技巧可以巧妙地处理群体之间的冲突? 1. 对事不对人 2. 解决问题但并不强求达成共识 3. 善于利用第三方进行协调 4. 在冲突处理过程中注入幽默 5. 组织应该建立冲突解决系统 23.领导者的权利可分为哪五种? 强制权 奖赏权 合法权 专家权 参照权24.领导威信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那么,它具有哪些特征? 自然放射性 自然接纳性 吸引性 感召性 问答题:1.霍桑实验有哪几个实验? 1. 照明实验2. 福利

16、试验3. 访谈研究4. 群体试验 2.当代管理理论分为几个学派? 1、 社会系统学派、2、 决策理论学派、3、 系统管理学派、4、 经验主义学派、5、 权变理论学派、6、 管理科学学派。3.俗话说“货比三家”,消费者购物时往往在心理上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首先借助感知与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思维获得理性认识,再加以反复比较,以决定是否购买。 试由以上过程分析认识中感知与思维的关系。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不同感觉加以联系和综合的反映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的。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就是从感

17、知到思维的过程,感知是形成表象并产生思维的直接基础。 (2)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在感觉的基础上,人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综合分析,形成知觉,对事物有了较完整的形象。感觉、知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阶段。 (3)人们为加强对事物的认识,还借助记忆把过去生活实践感知过的东西、体验过的情感或知识经验,在头脑中重复反映出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仅通过感知去认识事物的外在联系,以表象的形式向思维过渡,进一步认识事物的一般特征和内在联系,全面地、本质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个思维过程(包括记忆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阶段。 4.

18、意志的基本品质有那些?并针对每个品质简要简述。 1. 自觉性:指对自己行为目的及其社会意义有深刻理解和正确认识。2. 果断性:指明辨是非、迅速而坚决地进行决断的品质。3. 坚毅性:又称顽强性、坚韧性和毅力,指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客服一起困难和障碍,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的意志品质。4. 自制性: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5. 例举你生活中的例子,并分析其中的社会认知角度的要点此题为开放题,描述一个情节,再分析,按点给分。例如,一个衣着端庄的男士面带微笑走进门,鞠躬之后用标准的普通话向考官问好,在面试过程中,男士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的看着考官

19、,说话浑厚有力。其中有面部表情、姿势、言语表情、目光接触。6.何谓韦纳归因模型? 分为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而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纳为4个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程度、机遇或运气。而这种因素又归属于3个向度,即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7.在管理工作中,如何掌握掌握员工的性格特征,合理安排员工工作,发挥员工的才能?1. 掌握员工的性格特征,量才适用。2. 培养员工的优良品质,创造和谐的氛围。3. 针对员工的性格特征,有效调节内部矛盾。8.在社会交往中影响你交往的因素有哪些?客观因素1) 认知对象的特征 2) 认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3) 动态与静态的感觉 4) 认知对象的重复性 5) 新奇和熟悉

20、6) 认知对象的价值 7) 认知对象的组合方式 主观因素:1) 生理条件 2) 兴趣 3) 3需要与动机 4) 心境 5) 个性特征 9.请指出该激励模式在管理情境中的实际意义 答案: 目标明确的行为未满足的需要 需要满足 新的需要产生这一模式表明,人们总是具有不同的需要、愿望和期望,所有这些都使其感到紧张,促使其采取导向目标的行为。当行为达到目标,需要得到满足,紧张感就解除了。但是,当新的需要出现的时候,整个过程又开始进行。10.激励方法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请分别例举常见的三种方法。1. 物质激励 :薪金、奖金、红利、各种形式的津贴及实物奖励。2. 精神奖励:目标激励 、工作激励、荣誉激

21、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民主激励。 11挫折产生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1、自然因素: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限制,如时间限制,天灾人祸等。 2、社会因素: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政治,经济,道德等的限制,引起的挫折有更多的人为性。社会因素比自然因素的限制更多,后果也更严重。 (二)主观因素 1、个人生理条件:个人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以及生理上疾病等带来的限制。 2、动机冲突:四种动机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3、动机强烈程度:如果遇到重要动机受到阻碍时,其挫折感较大;而较不重要的动机受阻时,易被克服或别的动机的满足所替代。 4、抱负水平

22、:抱负水平高的人,对自己成功所定的标准也高,越容易感受到挫折。 5、挫折容忍力:影响挫折容忍力的因素(1)生理条件(2)过去的经验与学习(3)对挫折的直觉判断。12.遭受挫折后的行为表现 、攻击行为 1、直接攻击:蔑视、谩骂、殴打 2、转向攻击:迁怒行为、“替罪羊”、自责行为(一) 、退化行为: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二) 、固执:采取一成不变的反应方法,或者重复某些无效的行为。(三) 、冷漠:表面上表现出一种冷淡、无动于衷的态度,失去喜怒哀乐的表情。(四) 不安:情绪上出现不稳定、忧虑、焦急和恐惧等反应,在生理上出现头昏、冒冷汗、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等。13.态度的成分及其

23、相互间的关系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认知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反应倾向,即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在通常情况下,认知、情感、意向三者是协调一致的。认知因素是基础。通过认知,使人们对态度对象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人们才产生了对这一对象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从而形成了人们对这一对象所持有的态度。情感成分也占有重要地位。认知作为基础,使人们对态度对象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而这种情感的产生又促使人们愿意与他接触和交往,从而对他也就有了进一步了解,产生更强烈的态度。14.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

24、时我们需将态度一致起来。清谈一谈改变态度的方法? 态度改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说服与宣传的过程。要达到有效地说服与宣传就要一览3种因素1. 信息者因素,信息传播者是一个首要的环节,他们在某些问题上持有自己特殊的见解。2. 交流的信息因素,说服与宣传主要是一种信息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者就要提出能说服别人的交流信息,是别人相信他的见解是正确的。信息接受者因素,任何的说服与宣传都是针对某个人或是某类人而言的,这些信息接受者才是态度改变的主体。改括起来,态度改变的方法有信息传播者、交流的信息和信息接受者三点.15.如何建立高效团队? 1.认识成员2.确定团队目标3.明确决策4.建立标准5.描绘计划6.鼓励提

25、出问题7.维持均衡8.分享荣誉9.强调参与10.庆祝成功16.结合管理心理学第九章第三节内容,观察图1-1和图1-2试从内聚力和诱导关系中推导群体内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陈新新 周丹 管秉书)2、 图1-1 图1-2 图1-1(1)群体内聚力高低与生产效率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即可能带来高的效率,也可能带来低的效率(2)内聚力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与诱导有关,不论内聚力高低,积极诱导都能提高生产效率(3)高内聚力群体更易受到诱惑的影响,高内聚力组的积极诱导,其生产效率更高;而高内聚力组的消极诱导,其生产效率更低。17.根据竞争与合作的定义,你对二者间是怎么看待的? 首先,成员间的交往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26、。而这种互动包括竞争与合作。其次,竞争与合作是相互对立的,竞争是为了各自利益而采取的对抗性行为,而合作则是相互作用的双方联合起来,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活动对双方都有利益。再者,竞争与合作又是相互依存的。竞争能激发人强烈的动机,但一味追求竞争,而忽视合作,可能使双方的利益都受损害,也影响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18.请简要分析服从和从众的共同点和区别点? 共同点:都属于社会影响的方式都是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区别点:服从是没有选择的对命令、观念和权威的遵从。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服从是被强迫的。从众是自愿的。19.为什么邻近性会增加人们的喜欢和吸引? a) 距离近的人

27、比距离远的人更有用,也就是“有用性”问题。b) 是人们出于长期交往的需要。c) 邻近性增加了人们交往的频率,为人们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20.敏感性训练的目的有哪些? (1)增强对别人需要、动机、情感及其表达方式的敏感性;(2)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和体验自己的情感变化,提高洞察自己行为的后果并从中吸取教训的能力;(3)提高使自己的行为既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念、行动目标,有与外在环境相吻合的能力;(4)提高活动技能,使意图、行为和行为后果的一致。21.安德列娃指出的人际沟通的特点有哪些。 1、人际沟通不同于两套设备间的简单的“信息传输”,其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积极的主体。也就是说,人际沟通中的每一个参加者

28、都要求自己的对方具有积极性,不能把沟通伙伴看成是某种客体。因此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出者必须判定对方的情况,分析他的动机、目的、态度等,并预期从对方的回答中得到新信息。因此人际沟通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至少是一种信息的积极交流。2、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同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双方借助符号系统相互影响。人与人的交流产生的沟通影响是以改变对方行为为目的一个沟通者对另一个沟通者的心理作用。3、作为信息交流结果的沟通影响,只有在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的人掌握同意的编码译码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个法则用一般的话说,就是要使用双方都熟悉的同种语言说话。4、人际沟通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这些

29、障碍与某些沟通渠道的弱点以及编码译码的差错无关,而是社会性的和心理性的障碍。22.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答: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包括下列因素:(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选择地接受,另一是沟通技巧的差异;(2)人际因素。人际因素主要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度和发送者之间的相似程度;(3)结构因素。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4)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23.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有哪三种模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1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2管理方格模式3、PM型领导模式共同点:都是通过两个维度来划分领导行为的类型,从而寻求一种最佳的领导行为。 24.建立威信的途径 1以品德树威 2以勤政建威 3以才干建威4以公道建威 5以宽容建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习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