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要吃元宵的原因.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809799 上传时间:2022-03-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宵节要吃元宵的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元宵节要吃元宵的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宵节要吃元宵的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宵节要吃元宵的原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元宵节要吃元宵的原因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下面是我收集举荐的元宵节要吃元宵缘由由来,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书目 元宵节要吃元宵的缘由 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为什么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 元宵节要吃元宵的缘由 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胆怯大权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其次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静“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

2、,以示庆祝。从今,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逐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日,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与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3、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改变,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渐渐变为了彩灯。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颖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聚美满之意。 <<<返回书目 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 关于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由来,历来流传有几种说法。一说过去有元宵燃灯之俗,此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

4、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虔诚的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实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关于元宵燃灯观灯的另一种说法,则说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即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而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其中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

5、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 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始终喧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返回书目 元宵节的习俗 1、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 2、赏花灯:是元宵节必作的一件事情

6、,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3、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因为谜语能启迪才智又饶有爱好,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起源于上古时代。 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6、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起先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仿照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8、走百病:元宵夜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主要的目的是驱病除灾。 &

7、lt;<<返回书目 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汤圆 在元宵节的时候,南方的人吃的是汤圆,台湾的民歌卖汤圆中有一句歌词是:"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聚。"天上月圆,碗里汤圆,意味着家庭团聚,阖家华蜜。 汤圆是糯米粉加水调和成糯米皮,然后放入事先做好的各种馅料,一般都是干果和水果加上植物油,例如花生,芝麻,核桃等等,最终把糯米皮包好,形成一个圆球就可以了,汤圆是包出来的。 2、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分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洁,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

8、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爱“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祥瑞。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常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常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祥瑞的喜庆之物。 4、元宵茶 陕西等地方在元宵节的时候有食用元宵茶的习俗,虽然叫做元宵茶,但是和元宵并没有什么干脆关系。元宵茶是在热汤面中加入

9、各种的水果和蔬菜烹饪而成的,在过年期间食用了大鱼大肉之类油腻的食物之后,正月十五的时候食用这种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元宵茶,能够缓解油腻感。 5、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6、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7、饺子

10、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当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8、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爱吃枣糕,带有祥瑞如意的寓意。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养分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爱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10、面灯 从汉

11、朝的时候就流传下来一个习俗点面灯,面灯许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就是面粉做的灯,也叫做面盏,主要是北方地区的习俗。面灯的形态有许多种,一般会做灯盏十二个,闰年的时候做十三个,在灯盏里面放食用油,然后点燃,这样就是面灯了,元宵节的时候的灯光是有着祥瑞的寓意,并且能够祛病辟邪的。而面灯是因为古代科学不发达,就用面灯灭了之后里面剩下的食用油的多少来预料接下来一年中十二个月份的水、旱的状况,等正月十六的时候,把面灯蒸熟了食用。而有的地方则是把面灯放在锅里蒸,蒸熟之后,面灯里面残留的水分的多少来预料。 11、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

12、,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源源不断之意。 12、豆面团 昆明人喜爱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13、糟羹 浙江台州旁边地区的人有在正月十四的时候食用咸的糟羹,正月食物的时候吃甜的糟羹,糟羹又叫做山粉糊,是台州的元宵节食品,属于传统小吃之一,在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用糟羹。糟羹分为咸的和甜的,主要是用藕粉,米粉或者薯粉作为主料,然后添加自己喜爱的配料制作成自己喜爱的口味。 14、馒头、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

13、习俗。据说缘由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聚”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返回书目 为什么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 元宵节是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有一部分看法建议将其也设立为国家法定节日,对此进行了仔细探讨。 考虑到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不宜再增加,而元宵节距离春节较近,中秋节虽然也与国庆节相邻,但相比之下中秋节影响更大,因此此次暂不将元宵节增设为法定假日。 <<<返回书目 元宵节要吃元宵的缘由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