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7800116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一、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主要为病禽(野鸟)和带毒禽(野鸟)。病毒可在污染的粪便、水等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二)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感染禽(野鸟)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草、种蛋、鸡胚和精液等媒介以及气溶胶,都可传播禽流感病毒。(三)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孔雀等多种禽类易感,多种野鸟也可感染发病。(四)潜伏期病毒毒力、家禽免疫情况、品种和抵抗力、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等都会影响潜伏期。潜伏期可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定为2

2、1天。(五)发病率和病死率与宿主、感染毒株和禽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最高可达100%(六)季节性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冬春多发。二、临床表现(一)饮水量异常变化、采食量下降。(二)精神沉郁,嗜睡,可见扭颈等神经症状;呼吸困难,有呼吸道症状。(三)冠发绀、发紫,脚鳞或有出血。(四)产蛋突然下降,软壳蛋、畸形蛋增多。(五)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快。(六)鸭、鹅等水禽可见腹泻和神经症状,有时可见角膜发红、充血、有分泌物,甚至失明三、剖检变化(一)气管弥漫性充血、出血,有少量黏液;肺部有炎性症状;(二)腹腔有浑浊的炎性分泌物;肠道可见卡他性炎症;输卵管内有浑浊的炎性分泌物,卵泡充血、出血、萎缩、破裂

3、,有的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胰腺边缘有出血、坏死;(三)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可见带状出血,腺胃乳头可见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直肠黏膜及泄殖腔出血。急性死亡家禽有时无明显剖检变化。四、实验室诊断(一)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尽量在发病初期采集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禽只样品;采样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并规范填写采样登记表。1.血清样品的采集无菌采集禽类的血液,每只约2mL,编号并填写相应采样单待血液凝固,血清析出后,收集血清用于血凝抑制(HI)检测。2.病原学样品的采集活禽可采集咽喉和或泄殖腔拭子样品,病死禽可采集气管、肺和脑等组织样品。拭子样品。取咽喉拭子时将拭子深入喉头及上颚裂来回刮2

4、3次并旋转,取分泌液;取泄殖腔拭子时将拭子深入泄殖腔旋转一圈并沾取少量粪便;将采样后的拭子分别放入盛有1.2mL采样缓冲液的2mL采样管中,编号并填写相应采样单。组织样品。发病禽可无菌采集气管、肺、脑、肠(包括内容物)、肝、脾、肾、心等组织脏器,装入无菌采样袋或其他灭菌容器,编号并填写相应采样单。3.样品保存、包装和运输样品采集后置保温箱中,加入预冷的冰袋密封,尽量2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样品的包装和运输应符合农业农村部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等规定。样品运抵后应尽快处理。病原学样品4存放不得超过4天,否则应在-70下保存;在样品保存过程中,应避免反复冻融;尽量避免在

5、-20下保存。血清学样品在一周内能检测,则保存在4环境中,否则应在20下保存。(二)血清学检测采用H试验,检测血清中H5或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抗体。H抗体水平24,结果判定为阳性。(三)病原学检测1.病原学快速检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2.血凝素基因裂解位点序列测定。对血凝素基因裂解位点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比对。3.病毒分离与鉴定。采用鸡胚接种或细胞培养分离鉴定病毒。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必须经农业农村部批准。4.致病性测定。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大于1.2或用0.2mL1:10稀释的无菌

6、感染流感病毒的鸡胚尿囊液,经静脉注射接种8只48周龄的易感鸡,在接种后10天内,能致67只或8只鸡死亡,即死亡率75%。五、结果判定(一)可疑病例禽群发病率、死亡率超出正常范围,且符合下述标准之一的,判定为可疑病例。1.临床判断标准(1)脚鳞出血。(2)冠髯发绀,头部和面部水肿。(3)产蛋突然下降,软壳蛋、畸形蛋增多。(4)出现神经症状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判定为符合临床标准。2.剖检病变标准(1)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广泛充血、出血(2)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3)卵泡充血、出血,可见卵黄性腹膜炎。(4)腺胃肌胃交界处可见带状出血。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判定为符合剖检病变标准。(二)疑似病例对临床可疑

7、病例,经市(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为H5或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判定为疑似病例。(三)确诊病例对疑似病例,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经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复核阳性,且测序证实含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的病毒核酸或病毒分离鉴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可判定为确诊病例。附件2:人员防护技术规范一、疫情处置人员(一)进入疫情处置相关场所时,疫情处置人员应穿防护服和胶靴,佩戴橡胶手套、N95口罩、护目镜(二)离开疫情处置相关场所时,应在出口处脱掉防护用品,交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处理,并在换衣区域进行消毒,回到驻地后要洗浴。二、饲养人员饲养人员一般不参与疫情

8、处置工作,特殊情况下参与疫情处置工作的,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一)与可能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等污染物品接触前,必须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穿防护服和胶靴。(二)工作完毕后,脱掉防护用品,交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处理并洗浴。同时,要对可能污染的衣物须用70以上的热水浸泡5分钟或用消毒剂浸泡,然后再用肥皂水洗涤,于太阳下晾晒。三、健康监测(一)免疫功能低下、60岁以上和有慢性心脏和肺脏疾病的人员原则上不应参与与家禽接触的疫情处置工作。(二)疫情处置人员和家禽饲养人员应及时报告健康异常情况。(三)所有暴露于感染或可能感染禽和场的人员均应接受卫生健康部门监测。(四)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及其家人应尽快接受卫生健康部门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