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77845988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9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04登泰山记 总分值100分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对以下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弥漫 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照 C.是日观道中石刻是:判断动词 D.其远古刻尽漫失漫:磨灭 2.以下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劝学劝:鼓励鹫马十驾驾:驾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气圣人无常师常:平常、普通 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空阔明亮醐酒临江醯酒:斟酒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将:表假设洗盏更酌更:再 而皆假设偻偻:佝偻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罅:罅隙

2、 A.B.C.D.3.以下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B.其阴,济水东流 C.道皆砌石为磴D.明烛天南 4.以下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稍见云中白假设樗藉数十立者,山也D.或曰,此东海也 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是()(3分)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8.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祠,置田以养族之贫者。公在时已加太子太保,其薨以乾隆三十三年 八月,年七十一。(选自惜抱轩文集,有删改)【注】乘舆:古代天子乘坐的车子,此处代指皇帝。舛乏;错乱

3、缺少。25.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B.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C.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D.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26.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主事:官名,属于封建品级制度中较小的底层办事官吏。B.菽水: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后常以“菽 水”指长辈对晚辈的抚养。C.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

4、“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 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D.直隶:中国旧省名,特指今河北省。所谓“直隶”地区,在 封建时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27.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方观承的祖父方登峰和父亲方式济都被流放至黑龙江。每年 方观承兄弟二人都要往来长城内外,探视亲人,异常艰辛。B.方观承后来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在直隶居住长达二十年,期 间,只有在西部有战事时,为筹军饷,曾在陕甘总督府暂住过半年。C.永定河流向不定,难以治理。方观承查看地形,看准时机,或疏导,或阻断,他治河的方法得到了皇帝的认同和赞许。D.方观承一生勤于学习,著作等身。乾隆年间曾被

5、推举参加博 学鸿词科的考试,但因平郡王监考,为了避嫌就没有参加。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乘舆岁有临幸,所过备置刍粮,公处此皆储藏精密。(2)公执不易,诏令九卿讯狱,乃知公所定之当,上益以公贤。29.方恪敏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试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 括。(3分)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D.月出于东山之上 6.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纵一苇之所如 C.须臾成五采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7.以下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去中白假

6、设搏痛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8.以下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9.对以下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 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 10.以下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C.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D.稍见云中白假设樗藉数十立者,

7、山也。1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自京师乘风雪自:自己 B.穿泰山西北谷穿:穿过 C.余始循以入循:顺着 D.磴几不可登几:几乎 12.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B.道少半,越中岭 C.古时登山,循东谷人,道有天门 D.是日观道中石刻 1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3分)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蜡烛)而半山居雾假设带然(停留)稍见云中白假设樗播数十立者(稍微)A.B.C.D.14.以下句子中加

8、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B.而半山居雾假设带然 C.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D.石苍黑色,多平方 15.以下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 联系。号,又称别号、表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 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B.古代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指城市。C.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 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 一天叫

9、朔。如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说明作者观看日出 是在月初那一天。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 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如“徘 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文本综合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 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 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

10、三 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 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 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 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画,而半山居雾假设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 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假设持藉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 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 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假设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 观

11、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 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 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 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登泰山记 16.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 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B.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 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C.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 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D.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

12、/越 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17.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其余 为西岳华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B.阴,山北水南为阴;阳,与“阴”相反。阴阳,古代也指有 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C.乾隆,清高宗皇帝的年号。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工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我从 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同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18.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本文是清代桐城人姚

13、鼐所写的一篇登临泰山的游记。姚鼐此 行是与知府朱孝纯之子朱颖一同登上泰山之顶的。B.作者按游踪进行描写。他从中谷登山,但是没有到古人所说 的天门溪水即东谷去欣赏景色。C.作者重点描述了日观峰处的日出景观,通过对山水、风雪、日光的描写,勾画出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同时介绍了此处的历 史遗迹。D.本篇游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 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考点拓展训练】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20

14、分)(甲)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 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 大脯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乃泰山之力也J(段成式酉阳杂俎节选)(乙)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驻济宁 以巡阅河防纤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 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 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 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 不当道者俱不往。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俯视那么一

15、线危磴,窈 深莫测,目眩神骇,赵超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 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 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假设拱假设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假设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光 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假设自地面涌出。体 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 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薛福成登泰山记节选)(丙)

16、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 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假设搏藉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 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 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假设偻。(姚鼐登泰山记)注释大脯:皇帝诏赐大臣聚饮。曾公:曾国藩。2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纤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 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B.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纤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 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C.明

17、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纤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 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D.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纤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 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21.以下对材料中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泰山,又名岱宗、东岳等。源于“泰山之力”的典故,后人 转称妻父为“泰山”“岳父”,称妻母为“泰水”“岳母”。B.同治四年,是帝王年号纪年。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提到的“戊申晦”干支纪年一样,都是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C.四更,在十二时辰的丑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也叫“四鼓 古代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以打更击鼓报时。

18、D.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是古代传统的防御建筑。刘禹锡就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句。22.以下对材料有关“泰山”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A.泰山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泰山就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祭 拜游历的名山,其中也寄予了他们的家国情思和人生感怀。8.泰山景色险峻秀丽。薛福成笔下的泰山,山势险峻,道路崎 岖,诸峰环抱,形态各异,博大壮美,如诗如画,令人沉醉。C.泰山日出气象万千。薛、姚撰文从登山循道到观日写景如出 一辙,都写了泰山日出前中后,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的景象。D.泰山给人创作灵感。观泰山景抒人文情,薛福成文末自语含 意深刻,给人以启迪;姚鼐的描

19、写形象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 品,兼赐绯服。(2)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 不遽止也。24.(乙)(丙)二文都描叙泰山之巅观日出,从中你悟出哪些道 理?(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题。(20分)方格敏公家传 姚鼐 方格敏公,讳观承,字嘉谷,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桐城方氏,自明以来以文学名数世矣,而亦被文学之累。公之祖工部都水司主事 讳登峰,考中书舍人讳式济,皆以累谪黑龙江。公时尚少,与其兄岁 往来塞内外,以营菽水之奉,奔波南北,徒步或数百里

20、。数年,祖考 皆没。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 才矣。平郡王福彭尝知之,雍正十年,平郡王为定边大将军往准嚼尔,即奏为书记,诏赐中书衡以往。在军营建策善,归补中书舍人。乾隆 初入军机处,累迁吏部郎中,出为直隶总督。自是居直隶二十年,中 惟西疆用兵,暂署陕甘总督,筹军饷半年即返。公性明于用人,一见与语,即能知才所堪任,授之事,随难易缓 急,委寄必当。及公没,而为督抚有名,假设周元理、李湖等凡十余人,皆宿所拔于守令、丞尉中者也。直隶为天下总汇之区,人事糅杂,纷 扰不易靖安。乘舆岁有临幸,所过备置刍粮,公处此皆储藏精密,卒未尝少舛乏,而于民居无扰病焉。公自为清河道至总督,皆掌治水。直隶之永定河,故无定河也,其迁移靡常,不可以一术治,不可以古形断。公皆见地势,相时决机,或革或因,或导或障,其于河务前后数十疏,从之辄利。上每叹其筹 永定之为善,非他人执成法者所能及也。磁州有逆民为乱,公擒治,论斩绞罪十人,其余释。上疑公宽纵,下诏产责者数,公执不易,诏令九卿讯狱,乃知公所定之当,上益以 公贤。公素勤于学,工为诗及书。乾隆初尝举博学鸿词,以平郡王监试,避嫌不试。仕宦数十年,公事之暇,即执书读之。尝偕秦文恭公辑五 礼通考,所著直隶河渠书百三卷,诗集十三卷,其余杂记直隶 事又数十卷。及薨,家无余财,而有书数十发。于桐城及江宁皆建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