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概述修订.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7760302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71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概述修订.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组织行为学概述修订.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概述修订.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概述修订.pptx(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学习目的与意义1 1、面对现实、面对现实管理别人和被人管理管理别人和被人管理对一部分人来说你是上司,对另一部分人来说你是下属。2 2、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3 3、掌握员工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员工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4 4、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管理效、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管理效能能 第1页/共73页2教学用书及参考书1、斯蒂芬 P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D 赫尔雷戈尔.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弗雷德卢森斯.组织行为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陈国权.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

2、07 5、唐纳德 R 库珀.商业研究方法.人民大学出版社 6、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科学出版社 第2页/共73页3第一讲第一讲 组织行为学简介组织行为学简介第3页/共73页4本讲主要内容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理论基础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理论基础二、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二、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4页/共73页5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理论基础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第5页/共73页6(一)组织的概念和特点1、什么是组织?(1)传统的组织概念(2)现代的组织概念第6

3、页/共73页7 (3)传统的组织和现代组织的区别传统组织传统组织现代组织现代组织技术系统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技术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封闭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内部协调内部协调内部协调和外部的适应内部协调和外部的适应第7页/共73页81、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的产生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由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参加的大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名称。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集各大学的科学家开会,正式确定了行为科学的名称。(二)行为科学的概念第8页/共73页92、行为科学的定义(1)1980年英文版的国际管理辞典的定义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

4、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说。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出一种最优的工作环境,以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做出贡献。第9页/共73页10(2)美国管理百科全书(1982)的定义行为科学是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包括低等动物)的行为的任何科学。已公认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其他学科中类似的观点和方法。第10页/共73页11行为科学是由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一切与研究行为有关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借以控制并预测行为,并为实现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目的服务。(3)我国学者对行为科学下的定义

5、第11页/共73页123、行为科学的特点(1)行为科学是一个学科群 行为科学包括一切与研究行为有关的学科:解剖学、生理学、经济学、语言学、精神病学,甚至药物学等,但是,在行为科学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2)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 B=f(P,E)第12页/共73页13(3)行为科学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政治行为学教育行为学医学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犯罪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第13页/共73页14(三)组织行为学概念和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的科学。第14页/共73页152、组织行为学的特

6、点(1)组织行为学也要吸收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不是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而是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3)组织行为学既研究工作组织对组织成员工作行为的影响,也研究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绩效的影响。第15页/共73页16 3、组织行为学的模型及理论基础组织行为 群体行为 个体行为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发展与变革个性、知觉与学习、态度、需要与动机群体结构、规模、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沟通、领导、冲突、权利与政治个体行为心理学,群体行为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 人类学与社会学第16页/共73页17二、学习组

7、织行为学的意义第17页/共73页18(一)管理含义和特点 什么是什么是 管理?管理?第18页/共73页19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保证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第19页/共73页20管理过程(循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第20页/共73页21不同管理职能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管理职能间的相互关系第21页/共73页22(1 1)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之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之下进行的;(2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3 3)管理是由一系列相关职能组成的;)管理是由一系列相关

8、职能组成的;(4 4)管理的目的要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目的要实现组织目标;(5 5)管理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的特点第22页/共73页233.3.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把事情办好。第23页/共73页24美国管理协会前会长美国管理协会前会长LawrenceLawrence AppleyAppley说过:所谓管理就是借助他人之力说过:所谓管理就是借助他人之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当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他只是一个业务员,达到自己的目标,当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他只是一个业务员,若能通过他人之力达到他的目标,他才是一个

9、经理人员。若能通过他人之力达到他的目标,他才是一个经理人员。第24页/共73页25 所谓管理之道在于借力,是指高层主管借中层主管的脑力,中层主管借基层主所谓管理之道在于借力,是指高层主管借中层主管的脑力,中层主管借基层主管的脑力和体力,基层主管则借现场员工的体力,现场员工则借自己的身体及管的脑力和体力,基层主管则借现场员工的体力,现场员工则借自己的身体及可用的机械力。可用的机械力。第25页/共73页26(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 1)遵循管理中的例外原则)遵循管理中的例外原则案例案例1 1:丙吉之:丙吉之“宰相不亲小事宰相不亲小事”案例案例2 2:诸葛亮之:诸葛亮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事

10、无巨细,事必躬亲”(2 2)学会识人和用人)学会识人和用人(3 3)进行有效授权)进行有效授权(4 4)避免逆向授权)避免逆向授权第26页/共73页27(三)管理者要正确择事一是能否解决关键问题,克服阻碍组织发展的主要障碍二是能否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充分发挥各个层次的管理功能,使组织的管理水平处于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状态第27页/共73页28古人云:“君忙臣闲国必乱,君闲臣忙国必治。”日本一家企业家说:“我能够离开公司去悠闲地钓鱼的时候,就是我公司效益最好的时候。”第28页/共73页29(四)管理者的主要职能(1)制定组织发展战略(2)进行组织设计(3)建设班子,选用干部(4)建章立制(5)培育

11、组织文化(6)处理重要社会关系(7)临时处理重大事件第29页/共73页30(五)(五)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基本素素质质识人之能容人之量用人之术聚才之德第30页/共73页311、识人之能、识人之能正确识人、知人是恰当用人、有效管人的前提第31页/共73页32识人的方法和艺术 查阅员工的人事档案了解其基本情况通过观察了解陌生人的心态通过长期考察了解员工的才能与品质通过绩效考评了解员工的才能借助心理测量的方法了解员工的个性第32页/共73页33 查阅人事档案,掌握员工的基本资料每一位经理都应该到人力资源部门取得下属员工的基本资料,以便确确实实掌握本每一位经理都应该到人力资源部门取得下属员

12、工的基本资料,以便确确实实掌握本部门各个员工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学历背景、所受的培训、取得的证书、业绩档部门各个员工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学历背景、所受的培训、取得的证书、业绩档案、过去的相关经验、案、过去的相关经验、家庭情况等。家庭情况等。第33页/共73页34通过观察了解陌生人的心态通过观察了解陌生人的心态(1)通过寒暄了解对方)通过寒暄了解对方表情。表情。握手的力度。握手的力度。手掌的湿度。手掌的湿度。(2)通过言谈了解对方)通过言谈了解对方语速;语速;音调;音调;节奏节奏(3)通过行为了解对方)通过行为了解对方手姿。手姿。坐姿。坐姿。站姿。站姿。行姿行姿第34页/共73页35考考考考你你

13、的的观观察察力力第35页/共73页36案例案例案例案例3 3:李悝之:李悝之:李悝之:李悝之“识人五视识人五视识人五视识人五视”案例案例案例案例4 4:诸葛亮之:诸葛亮之:诸葛亮之:诸葛亮之“知人七观知人七观知人七观知人七观”案例案例案例案例5 5: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吕氏春秋 六验六验六验六验通过长期考察了解员工的才能和品质通过长期考察了解员工的才能和品质第36页/共73页37通过绩效考评了解员工的才能通过绩效考评了解员工的才能建立明确的绩效考评的依据建立明确的绩效考评的依据收集和记录绩效考评的信息收集和记录绩效考评的信息选择绩效考评的方法选择绩效考评的方法分析绩效考评的结果分析绩

14、效考评的结果第37页/共73页38考核内容考核内容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工作的结果工作的结果 *计算计算工作的表现工作的表现 *判断判断第38页/共73页39岗位责任制考评体系岗位责任制考评体系岗位责任制考评体系岗位责任制考评体系考考考考 核核核核评评评评 价价价价工工工工作作作作目目目目标标标标工工工工作作作作行行行行为为为为“评价评价评价评价”重点看过程,即评价管理重点看过程,即评价管理重点看过程,即评价管理重点看过程,即评价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表现、工作能力。过程中人的行为表现、工作能力。过程中人的行为表现、工作能力。过程中人的行为表现、工作能力。与员工的培养、晋升、使用挂钩。与员工的培养、晋升

15、、使用挂钩。与员工的培养、晋升、使用挂钩。与员工的培养、晋升、使用挂钩。“考核考核考核考核”重点看结果,即检查员工重点看结果,即检查员工重点看结果,即检查员工重点看结果,即检查员工是否完成工作目标。考核结果主是否完成工作目标。考核结果主是否完成工作目标。考核结果主是否完成工作目标。考核结果主要与工薪、奖励挂钩。要与工薪、奖励挂钩。要与工薪、奖励挂钩。要与工薪、奖励挂钩。第39页/共73页40诊断绩效结果,建立绩效档案根据对员工绩效分析的结果,了解员工的优点与长处,缺点与不足。根据绩效诊断结果,了解员工潜力。建立员工绩效档案第40页/共73页412、容人之量容得下他人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容

16、得下他人的优点:见贤思齐案例案例案例案例7 7:袁绍诛田丰:袁绍诛田丰:袁绍诛田丰:袁绍诛田丰案例案例案例案例8 8:曹操赏曹洪:曹操赏曹洪:曹操赏曹洪:曹操赏曹洪第41页/共73页42一点启示为明主谋而忠,其言虽不验而见褒;为庸主谋而忠,其言虽验而见罪”。“此孟德、本初之所以兴亡”之分野。伟人言:“要团结那些曾经反对自己,而后来证明是反对错了的那些人一道工作。”第42页/共73页43(3)用人之术用人之四境界:1.用长容短用长容短2.扬长避短扬长避短3.扬长克短扬长克短4.化短为长化短为长案例案例案例案例9 9:时齐:人人皆人才:时齐:人人皆人才:时齐:人人皆人才:时齐:人人皆人才第43页/

17、共73页44如何根据员工的长处匹配合适的岗位?发现员工的长处根据员工的特长安排相应的岗位在用人上“不拘小节”给员工自由选择的机会第44页/共73页45如何根据员工的“短处”匹配合适的岗位?循规蹈矩,创造力差的人:生产部门 高智商的散漫分子:策划、设计、研发部门 坐不住、心眼多的人:销售部门 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质量管理、现场管理 谨小慎微的胆小者:消防、安全管理、设备检修 斤斤计较的“小气”者:财务管理、仓库管理 性格急躁、争强好胜者:生产调度、物流运输 爱道听途说、喜传小道消息者:信息采编、调研第45页/共73页464 4、聚才之德聚才之德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单枪匹马式的个人奋斗已经成为

18、历史,团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要想成为高效的管理者,必须把高素质的员工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塑造高绩效的工作团队,因此管理者必须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自己的员工。第46页/共73页47(六)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管理的功能亨利法约尔认为,所有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管理者的角色亨利 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结论(1)人际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第47页/共73页483、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

19、提出了3种管理技能:(1)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2)人际技能(human skills)。(3)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第48页/共73页494、安东尼教授的领导能力结构模型技术技能18%技术技能27%技术技能47%人际技能42%人际技能35%人际技能35%概念技能31%概念技能18%概念技能47%高层中层基层第49页/共73页505、蒙哥马利模型智慧勤快高低高智慧又勤快智慧不勤快l勤快不智慧不智慧,不勤快第50页/共73页516、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理论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工作出色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在组织中晋升较快

20、的管理者。第51页/共73页52管理者工作中从事的活动弗雷德 路桑斯(Fred Luthans)认为管理者从事的管理活动有以下几种:(1)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2)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4)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第52页/共73页53不同管理者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分配 一般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26%11%19%44%28%11%48%13%32%29%20%19%第53页/共73页546、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有助于了解员工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

21、理效度有助于改善群体管理状况,塑造高效的工作团队有助于改善组织行为,提高组织行为的有效性第54页/共73页55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1、泰勒的科学管理阶段工时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提倡劳资合作科学的挑选和渐进的培训工人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组织机构的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第55页/共73页562、经典组织理论(1)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第56页/共73页57法约尔的管理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员工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主动性:团队精神:第57页/共73页58(2)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结构理论明确的分工:等级

22、系统:人员的任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间的关系:第58页/共73页593、人群关系理论人群关系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人群关系理论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梅奥(EltonMayo)、罗特里斯伯格(J Rolhlisberger)、马斯洛(A Maslow)、赫茨伯格(E Herzberg)等。第59页/共73页60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的结果表明,职工的士气、生产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决定于职工与管理人员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是否有融

23、洽的关系,而物理环境、物质刺激只有次要意义。人群关系理论的研究表明,组织的效果依赖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相互作用,企业中各种形式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人群关系学派开辟了管理的社会心理研究方向,成为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性研究第60页/共73页614、人力资源学派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人际关系学派的基础上,产生了人力资源学派,其核心思想认为,企业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员工的潜力。阿吉里斯和麦格雷戈都强调应该让员工承担更多责任,发挥它们的潜力,满足员工的成就感,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第61页/共73页625、权变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的E.Schi

24、en教授提出了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需要是 多种多样的,而且会随着人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简单普适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需按照管理对象的特点和具体情境,选择具体对策。第62页/共73页636、组织行为学体系的最终形成管理学中的领导理论、决策理论、系统理论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工程学、信息和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概念、理论、知识和方法不断被组织行为学吸收,最终形成了组织行为学的知识体系:个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第63页/共73页64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第64页/共73页65自变量:导致其它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组织行为

25、学研究中,常见的自变量有;智力、个性、经验、领导作风、沟通模式、奖励制度、人力资源政策、组织设计等。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反应变量。组织行为学中,常见的因变量有:生产率、缺勤率、离职率、工作满意度及组织公民行为等。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变量第65页/共73页66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事件顺序做系统纪录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按被观察者所处的实际情景特点,可分为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法。1、观察法、观察法第66页/共73页672、谈话法(访谈法)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信息沟通的途径直接了解他人心

26、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方法。根据谈话过程中结构模式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化谈话、非结构化谈话和半结构化谈话。第67页/共73页683 3、问卷调查法问卷就是一套让受测者回答的题目,以及使用这套间卷的说明。说明包括施测的条件、指导语和记分的规则。把问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就是问卷法。第68页/共73页694、实验法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诱发被研究者产生某种行为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验场所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实验室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进行的,一般可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去的各种精确

27、的数据,它具有控制条件严格、可以反复验证等特点。现场实验法。在实际工作场所进行的实验。第69页/共73页705、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行为特征和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如智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个性测验等。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测验法往往为人员选拔、安置和提升等提供依据。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应特别注意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第70页/共73页716、个案法对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例如,研究者在某一组或团队通过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掌握其人员状况、工作状况、智力结构、领导特征、关键事件等主要因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整理出能反映该组织或涂子女对特点的详细资料。这份材料就是个案,个案产生的全过程就是个案研究过程。第71页/共73页72研究速溶咖啡购买动机的两份购物单购物单(一)购物单(二)1听朗福特发酵粉1听朗福特发酵粉2只油煎饼面包2只油煎饼面包1捆胡萝卜1捆胡萝卜1听内斯速溶咖啡1磅豆咖啡1磅半汉堡牛排1磅半汉堡牛排1听德尔蒙特桃子罐头1听德尔蒙特桃子罐头5磅土豆5磅土豆 经典案例: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研究第72页/共73页73感谢您的观看!第73页/共7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