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77756018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教学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PT模板下载:/moban/行业PPT模板:/hangye/节日PPT模板:/jieri/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PPT图表下载:/tubiao/优秀PPT下载:/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Word教程:/word/Excel教程:/excel/资料下载:/ziliao/PPT课件下载:/kejian/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字体下载:/ziti/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2、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为国际贸易基础的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国际分工的理论和学说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分工是一种社会范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产生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萌芽、形成、发展、

3、深化)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建立起早期的国际专业化生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萌芽、形成、发展、深化)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a.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b.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c.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d.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欧洲殖民国家推行国际专业化生产的手段也发生了改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

4、工(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萌芽、形成、发展、深化)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a.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型经济。b.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c.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d.在现有分工格局基础上,贸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萌芽、形成、发展、深化)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b.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c.发达

5、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d.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国之间内部分工迅速发展。e.服务业国际分工逐渐形成。f.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

6、,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要比没有进行分工之前有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一国在产品的生产上不需要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比较优势,就可以在要素投入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从贸易中获取利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狭义的要素禀赋论: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

7、(也称H-O定理)a.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都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b.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c.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广义的要素禀赋论:a.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化。b.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揭示了分工、贸易对参与分工、贸易国家收入分配的影响。c.

8、罗伯津斯基定理:关注一国资源禀赋条件的变化对该国产出及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四)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论的扩展对要素禀赋论的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实证检验发现: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低于进口替代商品,或者说美国出口商品劳动密集程度高于进口替代商品。如果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是正确的,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就应该低于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里昂惕夫的验证结果明显有悖于依照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推演出的结论,因而西方经济学界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四)里昂惕

9、夫反论与要素禀赋论的扩展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及有关学说的发展: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技术差距说(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产品生命周期说(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需求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ity)产业内贸易说(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国家竞争优势说(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1.为什么说比较成本论是对绝对成本论的继承和发展?2.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成因时与古典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有什么区别?3.产品生命周期说是如何解释产业优势地位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转移的?4.需求偏好相似说是如何解释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行为的?5.产业内贸易说是如何阐释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或前提条件的?6.国家竞争优势论是如何阐述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条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