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774878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23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pptx(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三 氨盐水的制备与碳酸化第1页/共30页一、氨盐水制备的原理及工艺条件的优化(一)氨盐水制备的化学反应 NH3(g)+H2ONH4OH(aq)2NH3(g)+CO2(g)+H2O(NH4)2CO3(aq)副反应主要是气体与残余钙镁离子反应生成碳酸盐和复盐沉淀的反应。第2页/共30页(二)盐和氨在同一水溶液体系中的相互影响 两者相互影响,即氨溶解在水中的浓度越大,则盐的溶解度越小。氨是一种在水中溶解度很大的物质,但在有NaCl存在的盐水中,其溶解度有所降低,表现在氨盐水表面的平衡分压较纯水上方氨的平衡分压大。第3页/共30页(三)氨盐水制备过程中的热效应 吸氨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反应放热较

2、多,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移除系统,将导致溶液温度升高而影响NH3的吸收,严重时会使吸氨的过程停止。因此,吸氨过程中的工艺和设备主要是以冷却方式和效果为出发点。其冷却效果越好,则氨的吸收越完全,设备的利用率也越高。第4页/共30页(四)氨盐水制备的工艺条件优化 /NaCl/NaCl/NaCl/NaCl比的选择比的选择比的选择比的选择2.2.2.2.温度的选择温度的选择温度的选择温度的选择3.3.3.3.吸收塔内压力吸收塔内压力吸收塔内压力吸收塔内压力第5页/共30页吸氨不足,导致NaCl分解不完全,造成NaCl损失吸氨太多,多余的NH4HCO3随NaHCO3一同形成结晶而降低氨的利用率理论上NH3

3、/NaCl之比应为1:1(摩尔比)生产实践中NH3/NaCl的比为,即氨过量,补偿碳化过程的氨损失第6页/共30页 低温有利盐水吸收NH3,也有利于降低氨气夹带的水蒸气含量,降低对盐水的稀释程度。但温度也不宜太低,否则会生成(NH4)2CO3 H2O、NH4HCO3等结晶堵塞管道和设备。实际生产中进吸收塔的气温一般控制在5560第7页/共30页 为了防止和减少吸氨系统的泄露,加速蒸氨塔中CO2和NH3的蒸出,提高蒸NH3效率和塔的生产能力,减少蒸汽用量,吸氨操作是在微负压条件下进行,其压力大小以不妨碍盐水下流为限。第8页/共30页二、氨盐水制备工艺流程的组织及操作控制要点第9页/共30页三、碳

4、酸化过程的原理及工艺条件优化(一)氨盐水碳酸化的基本原理 总化学反应过程: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碳酸化目的在于获得产率高、质量好的碳酸氢钠结晶。同时要求结晶颗粒大而均匀,便于分离,以减少洗涤用水量,从而降低蒸氨负荷和生产成本。第10页/共30页1.氨盐水碳酸化的反应机理 复杂反应体系,分三步进行(1)氨盐水与CO2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 2NH3+CO2=NH2COO+NH4+(2)氨基甲酸铵水解 NH2COO+H2O=HCO3+NH3 (3)复分解析出碳酸氢钠结晶 HCO3+Na+=NaHCO3第11页/共30页(二)氨盐水碳化的工艺条件1.碳化度式中 TNH

5、3溶液中总氨的浓度 在适宜的氨盐水组成条件下,R值越大,则NH3转变成NH4HCO3越完全,NaCl的利用率U(Na)越高。第12页/共30页(三)影响NaHCO3结晶的因素在碳化塔内进行的碳化反应是放热反应,使进塔液温度有30沿塔下降的过程逐步升高至6065。一般液体在塔内的停留时间为1.52h,出塔温度约为2028。碳化过程的温度控制:塔内的温度分布应为上、中、下依次为低、高、低为宜。过程中溶液达到饱和甚至稍微过饱和时,并无结晶析出,但在此时若加入少量固体杂质,就可以使溶质以固体杂质为核心,长大而析出晶体。应用此方法需注意以下两点:1.加晶种的部位和时间;2.加入晶种的量要适当。第13页/

6、共30页四、氨盐水碳酸化工艺流程的组织及碳化塔的操作控制要点(一)碳酸化工艺流程的组织 大规模生产系统中,常采用“塔组”进行多塔生产与操作。每组中有一塔作为清洗塔,并将预碳化液分配给几个制碱塔碳化制碱。塔的编组有多种形式:二塔组合,三塔组合,四塔组合,最多的有八塔组合。塔组合数的多少和方法原则上应注意:清洗他能清垢干净,换塔次数少,碳化制碱时间长。第14页/共30页(二)碳化塔的操作控制条件1.碳化塔的结构如右图所示第15页/共30页2.碳化塔的操作控制要点(1)碳化塔液面高度应控制在距塔顶处。液面过高,尾气带液严重并导致出气管堵塞;液面过低,则尾气带出的NH3和CO2量增大,降低了塔的生产能

7、力。(2)氨盐水进塔温度约为3050,塔中部温度升到60左右,中部不冷却,但下部要冷却,控制塔底温度在30一下,保证结晶析出。(3)碳化塔进气量与出碱速度要匹配,否则如果出碱过快而进气量不足时,反应区下移,导致结晶细小,产量下降。反之,则反应区上移,塔顶NH3及CO2的损失增大。(4)碳化塔低出碱温度要适当。(5)倒塔和运行时间要适宜。第16页/共30页单元四 重碱的过滤与煅烧第17页/共30页一、重碱过滤的原理与工艺条件的优化第18页/共30页二、重碱过滤工艺流程的组织及操作控制要点转鼓式真空过滤机第19页/共30页三、重碱煅烧的原理与工业条件的优化 重碱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即

8、能自行分解,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解速度加快,化学反应为:2NaHCO3(s)Na2CO3(s)部分杂质会发生如下反应:(NH4)2CO3(s)2NH3(g)+CO2(g)+H2O(g)NH4HCO3(s)NH3(g)+CO2(g)+H2O(g)NH4Cl+NaHCO3 NH3+CO2+NaCl(s)+H2O(g)重碱煅烧炉出来的尾气称为炉气,其中CO2的浓度可达到90%以上。重碱经煅烧以后所得的纯碱量与原重碱的比值称为烧成率。第20页/共30页四、重碱煅烧工艺流程的组织及操作控制要点 内热式蒸汽煅烧炉结构第21页/共30页内热式蒸汽煅烧炉操作条件(1)温度 炉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60190,不得

9、低于150(2)蒸汽 一般蒸汽压力应大于25kg/c()为宜(3)反碱量 将一部分热成品碱返回与重碱混合,使其水分将至6%8%为宜(4)存灰量 在稳定运行时,炉内所具有的物料量即为存灰量。存灰量的多少,标志着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的长短。第22页/共30页单元五 氨回收第23页/共30页一、氨回收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的优化(一)氨回收的基本原理 加热段反应:NH4OHNH3+H2ONH4HCO3 NH3+CO2+H2O(NH4)2CO3(s)2NH3+CO2+H2O 溶解于母液中的NaHCO3和Na2CO3发生如下反应:NaHCO3+NH4Cl NH3+CO2+H2O+NaClNa2CO3+2N

10、H4Cl 2NH3+CO2+H2O+2NaCl第24页/共30页灰乳蒸馏段发生下列反应:2NH4Cl+Ca(OH)2 2NH3+H2O+CaCl2Ca(OH)2+CO2 CaCO3+H2O第25页/共30页(二)氨回收的工艺条件的优化第26页/共30页二、蒸氨工艺流程的组织及操作控制要点 整个过程包括石灰乳蒸馏段,加热段,分液段,蒸馏和母液预热段。淡液蒸馏过程是直接用蒸汽“汽提”的过程,热量和质量同时作用蒸出氨和CO2,并回收到生产系统中。三、淡液回收第27页/共30页单元六 氨碱法制纯碱主要工序的异常现象排除第28页/共30页谢谢观赏谢谢观赏第29页/共3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0页/共3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