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7737378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一节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精选文档.ppt(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本讲稿第一页,共五十一页心电图示例本讲稿第二页,共五十一页本讲稿第三页,共五十一页心电图的发明及应用心电图的发明及应用v 心电图诊断技术是在19世纪对心电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技术。v 1903年,荷兰的科学家 Einthoven发明了第一个弦线式电流计-这就是人类医学史上第一个心电图记录计。1904年又提出Einthoven三角概念,即所谓三个标准导联心电图,成为心电图的首创者,并在1924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并被誉为“心电图之父”。v 以后,心电图仪不断小型化,并发展为十二导联系统。本讲稿第四页,共五十一页概念概念:(掌握掌握)心电图心电图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

2、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简称 ECG。本讲稿第五页,共五十一页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理解)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掌握)三、心电图导联体系(掌握)本讲稿第六页,共五十一页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00相相除极化过程除极化过程,Na+,Na+内流内流,时时间短间短,振幅高达振幅高达120mv.120mv.2.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11相相早期迅速复极期早期迅速复极期,K+,K+外流外流22相相缓慢复极期缓慢复极期,慢慢Ca+Ca+内流内流33相相终末迅速复极期终末迅速复极期,快快K+K+外流外流1.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各种离子

3、逆浓度差运转各种离子逆浓度差运转,K+,K+从细胞内逸出从细胞内逸出,细胞外电位高于细胞内电位细胞外电位高于细胞内电位,形成形成-90mv-90mv静息静息电位电位44相相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本讲稿第七页,共五十一页一、心电图的产生原理一、心电图的产生原理静息静息 除极除极 复极复极(一个心动周期一个心动周期)心肌细胞心肌细胞掌握掌握:除极电偶除极电偶 复极电偶复极电偶 检测电极采集波形规律检测电极采集波形规律本讲稿第八页,共五十一页一、心电图产生的原理一、心电图产生的原理l以单一心肌细胞为例以单一心肌细胞为例静息静息(极化极化)静息状态静息状态极化状态极化状态K K K通透性

4、通透性 浓度浓度 细胞膜内为膜外的细胞膜内为膜外的3030倍倍K K外移外移 细胞膜内达细胞膜内达-90mv-90mv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极化状态状态 无电流产生无电流产生 一等电位线一等电位线本讲稿第九页,共五十一页除极除极 depolarization depolarization阈刺激阈刺激Na Na Na 通透性通透性 浓度细胞膜外为内的倍浓度细胞膜外为内的倍 大量内流大量内流除极除极 除极完毕除极完毕检测电极:检测电极:(有电流)(有电流)朝向电源(正电荷)形成正向波朝向电源(正电荷)形成正向波朝向电穴(负电荷)形成负向波朝向电穴(负电

5、荷)形成负向波(无电位变化形成等电位线)(无电位变化形成等电位线)除极电偶除极电偶电源(正电荷)在前电源(正电荷)在前 电穴(负电荷)在后电穴(负电荷)在后极化极化本讲稿第十页,共五十一页复极复极 repolarization repolarization恢复对恢复对的通透性的通透性外移外移 除极完毕自发除极完毕自发复极复极 复极复极 (检测电极朝向电穴(检测电极朝向电穴 负向波)负向波)复极电偶复极电偶 电穴电穴(负电荷负电荷)在前在前 电源电源(正电荷正电荷)在后在后复极完毕复极完毕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静息状态静息状态(极化极化)除极除极 除极完毕除极完毕 复极复极本讲稿第十二页,

6、共五十一页检测电极放置的检测电极放置的位置位置不同形成的波形不同不同形成的波形不同除极除极()复极复极()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以除极为例以除极为例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的区别v 除极过程电源在前,电穴在后;而复极过程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v 除极速度快,复极速度慢,故除极波起伏陡峭,波形高尖;复极波起伏迟缓,振幅较低。v 复极过程与细胞的新陈代谢、生物化学改变有密切关系,且易受其影响而发生改变。在临床心电图中,除极波正常而复极波已有明显改变者相当多见。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心肌细胞除极波与复极波波形方向心肌细胞除极波与复极波波形方向相反相反除极除极()复极复

7、极()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心室除极波与复极波方向心室除极波与复极波方向相同相同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五十一页心室壁除极顺序与复极顺序心室壁除极顺序与复极顺序相反相反 波形方向波形方向相同相同1 1、压力学说压力学说 外膜较低外膜较低2 2、温度学说温度学说 外膜较高外膜较高内膜面内膜面外膜面外膜面除极除极 复极复极(心室壁)(心室壁)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于人体体表采集到的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于人体体表采集到的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除极除极()l 与心肌细胞数量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呈正比关系l 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与探查电极位置和

8、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l 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角度越大角度越大,心电位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越小在导联上的投影越小,电位越弱电位越弱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心电向量心电向量(vector):既具有强度既具有强度,又具有方向的电位幅度又具有方向的电位幅度.u 箭头代表其方向(正电荷在前)箭头代表其方向(正电荷在前)u 长度代表其电位强度长度代表其电位强度综合心电向量综合心电向量(resultant vector)合成法则合成法则:ABC AABBCC(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二

9、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脏的心脏的传导系统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前、中、后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野纤维。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第一站:窦房结第二站:房室结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心心 房房束束 支支心心 室室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激动沿传导系统下行,依次激动 心房 P波 心室 QRS-T波群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段段间期间期一一 各波段的名称各波段的名称波波:心房的除极过程(波幅较小、波峰圆钝)心房的除极过程(波幅较小、波峰圆钝)段段: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

10、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间期:间期: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一页QRSST段段TQT间期间期QRSQRS波波:代表心室除极的全过程代表心室除极的全过程STST段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T T波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过程代表心室快速复极过程QTQT间期:间期:代表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的时间代表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的时间一一 各波段的名称各波段的名称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一页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心电图波段心电图波段相应心电活动相应心电活动P波波心房除极心房除极PRPR间期

11、间期房室传导时间房室传导时间QRSQRS波群波群心室除极心室除极STST段与段与T T波波心室复极的心室复极的缓慢期与快速期缓慢期与快速期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一页检测电极放置位置不同,检测电极放置位置不同,QRS波群形态可多样波群形态可多样R sR sr Sr SR SR SQ rQ rQ rQ rr s r s rrq rq r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一页QRSQRS波群的命名原则波群的命名原则R波波 首先出现的正向波首先出现的正向波Q波波 波之前的负向波波之前的负向波 S波波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R波波第二个第二个波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波之后的正向波)S波波第二个波第

12、二个波(R波后的负向波波后的负向波)QS波波QRS波只有负向波波只有负向波 基线基线(等电位线等电位线)以上的波形称以上的波形称正向正向波波,以下的称以下的称负向负向波波u 大写大写:振幅振幅(电压电压)0.5mv Q R S Q R Su 小写小写:振幅振幅(电压电压)0.5mv q r s q r s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请请命名命名下列下列QRS波群波群0.5mv0.5mv0.5mv0.5mvq Rq R sR sRr s Rsr SR Sr S rQ rQSQS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一页QRS波群命名波群命名练习练习R sr SR SQ rQ rQ rr s

13、rq r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五十一页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心肌细胞内心肌细胞内电位变化图电位变化图 心电图心电图0阶段上升相阶段上升相 R波1阶段阶段 J点2阶段阶段 ST段3阶段阶段 T波4阶段阶段 QRS-T后的静止期0至至3阶段阶段 Q-T间期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本部分内容总结:本部分内容总结:掌握内容掌握内容p 传导系统的组成p 各波段的组成命名及代表意义p QRS波群的命名u 心电图的概念、英文缩写u 除极电偶、复极电偶u 心电向量的概念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三、心电图导联体系(lead system)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导联:导联:(掌握掌握)在人体不同部位

14、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一页标准十二导联体系标准十二导联体系v 肢体导联肢体导联 反映心脏反映心脏额面额面情况情况 双极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肢体导联(标准导联):加压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avR avL avFv 胸导联胸导联 反映心脏反映心脏横面横面情况情况 包括:包括:V V1 1、V V2 2、V V3 3、V V4 4、V V5 5、V V6 6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一页1.肢体导联肢体导联(limb leads):检测电极主要放置于检测电极主要放置于

15、:右臂右臂(R)左臂左臂(L)左腿左腿(F)LRF 右腿:无关电极右腿:无关电极Einthoven 三角三角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一页R RLLL LR RF FF L LR R(双极肢体导联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变化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变化标准导联标准导联在每个标准导联正负极之间均可画出一假想的直线在每个标准导联正负极之间均可画出一假想的直线,称为导联轴称为导联轴.方向指向正极方向指向正极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一页avRavRavL5K电阻电阻RR RFFL L L 0 中心电端中心电端反映检测部位的电位变化反映检测部位的电位变化(单极肢体导联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

16、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O OR RLFavFRF L-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一页肢体导联电极安置肢体导联电极安置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一页avFavFavLavLavRavR肢体导联额面六轴系统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五十一页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六轴系统六轴系统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一页肢体导联系统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反映额面额面情况情况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一页2.胸导联胸导联(chest leads):属单极导联属单极导联 检测电极主要放置于胸壁规定部位检测电极主要放置于胸壁规定部位 连于连于正极正极 负极负极连于中心电端连于中心电端.R RF FL L 5K电阻0 中心电端本讲

17、稿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一页导联导联位置位置V V1胸骨右缘第胸骨右缘第4肋间肋间V V2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4肋间肋间V3V V2与与V4的中点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肋间隙交点V5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水平与腋前线交点V6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水平与腋中线交点胸导联检测电极具体安放位置胸导联检测电极具体安放位置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后壁病变后壁病变 V7 :左腋后线左腋后线V4水平处水平处 V8 :左肩胛骨线:左肩胛骨线V4水平处水平处 V9 :左脊旁线左脊旁线V4水平处水平处 右心病变右心病变 右胸部右胸部镜相对称处镜相对称处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一页V V2 2

18、V V1 1V V3 3V V4 4V V5 5V V6 6胸胸 导导 电电 轴轴人人 体体 横横 面面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一页胸前导联胸前导联反映反映横面横面情况情况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一页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一页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一页本部分总结:本部分总结:(掌握内容掌握内容)q 心电图导联心电图导联q 肢体导联、胸导联的名称及连接方式肢体导联、胸导联的名称及连接方式q 胸导联检测电极具体安放位置胸导联检测电极具体安放位置q 额面六轴系统额面六轴系统思考题:思考题:1、作常规心电图时,不用肢体导联是否能描记出胸导联波形?2、心室肌细胞静息、除极、复极与其动作电位各时相的关系及各个时相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基础。本讲稿第五十页,共五十一页参参 考考 书书临床心电图学(第五版),黄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心电图学,赵易(名誉主编),陈清启、杨庭树等(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本讲稿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