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1复习.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72053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1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地理必修1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1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1复习.ppt(7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地理必修高一地理必修1 1复习复习一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 的交换的交换;二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 ;三三 自然环境具有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统一的演化过程过程;四四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物质与能量物质与能量一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新功能新功能 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等进行等进行-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演化,各个要素的

2、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某些要素的变化,进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某些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而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陆地自然带的概念、陆地自然带的概念 不同不同 不同不同 不同不同植被植被土壤土壤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宽度、呈带状分布)(宽度、呈带状分布)纬度纬度海陆海陆气候气候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

3、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苔原带010204030609070N9070503501025冰原带冰原带温温 带带草草 原原 带带荒漠带荒漠带温带温带N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形成基础形成基础 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表现特征表现特征由赤道到由赤道到两极两极从沿海向从沿海向内陆内陆山地垂直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地域分异热量热量水分水分水热状况水热状况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海陆分布海拔高度海拔高度纬线延伸纬线延伸南北更替南北更替经线延伸经线延伸东西更替东西更替等高线延伸等高线延伸高低更替高低更替高纬低纬高纬低纬地区明显地区明显中纬地中纬地区明

4、显区明显低纬高低纬高山明显山明显第四章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作地质作用分类用分类能量来源能量来源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作用结果作用结果内力内力外外力力地球内部地球内部(热能)(热能)地球外部地球外部(太阳能)(太阳能)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风化风化侵蚀侵蚀搬运搬运沉积沉积固结成岩固结成岩使地表隆使地表隆起或拗陷,起或拗陷,形成高山和形成高山和盆地盆地 削高填低,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使地表趋于平坦于平坦 地地 壳壳 运运 动动类类型型垂直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水平运动运动方向运动方向地表影响地表影响举举 例例水平挤压水平挤压水平张裂水平张裂地壳抬升地壳抬升地壳下

5、沉地壳下沉褶皱山系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裂谷或海洋高低起伏高低起伏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喜玛拉雅山喜玛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大西洋、红海台湾海峡台湾海峡主主辅板块移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板块移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1 1)张)张裂裂裂谷裂谷海洋海洋海岭海岭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大西洋(2 2)碰撞)碰撞大陆与大洋大陆与大洋海海沟沟岛弧岛弧海岸山脉海岸山脉大陆与大陆大陆与大陆巨大山脉巨大山脉岩石种类岩石种类成成 因因常见岩石常见岩石岩浆岩岩浆岩沉积岩沉积岩变质岩变质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各种岩石的碎屑物各种岩石的碎屑物经外力作用沉积、经外力作用沉积、化学沉积

6、物或生物化学沉积物或生物遗体堆积遗体堆积变质作用(受热、变质作用(受热、挤压)挤压)花岗岩花岗岩玄武岩玄武岩砾岩、砂岩、砾岩、砂岩、石灰岩石灰岩大理岩大理岩板岩板岩风力侵蚀风力侵蚀风力堆积风力堆积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流水沉积D D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H H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千沟万壑A A沙丘、沙垄、沙漠沙丘、沙垄、沙漠B B瀑布、峡谷、沟谷瀑布、峡谷、沟谷C C戈壁、裸岩荒漠戈壁、裸岩荒漠E E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F F长江三峡长江三峡G G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连线题连线题褶曲褶曲判断依据判断依据地表形态地表形态岩层形态岩层形态 新老关系新老关系 地形地形成因成因背斜背斜向斜

7、向斜向上拱起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向下弯曲中间老中间老两翼新两翼新中间新中间新两翼老两翼老山山谷谷山山谷谷岩层上拱而成岩层上拱而成顶部张力侵蚀而成顶部张力侵蚀而成岩层下弯而成岩层下弯而成槽部挤压难侵蚀而成槽部挤压难侵蚀而成褶曲构造的判定褶曲构造的判定断块山断层形成地形断层形成地形水平位移水平位移错断原有地貌,派生新地貌错断原有地貌,派生新地貌垂直位移垂直位移相对上升岩块相对上升岩块山岭或高地山岭或高地(华山华山 庐山庐山 泰山泰山)相对下降岩块相对下降岩块谷地或低地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汾河谷地)应用应用石油、天燃气背斜石油、天燃气背斜地下水向斜地下水向斜找矿找矿找水找水工程建设工程

8、建设避开断层避开断层四四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运输方式主要运输方式线路分布特点线路分布特点线路延伸方向线路延伸方向公路为主、铁路其次公路为主、铁路其次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大和总长度大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按方向分类按方向分类)溯源侵蚀溯源侵蚀下蚀下蚀侧蚀侧蚀侵蚀方向侵蚀方向作用结果作用结果向向河流源河流源头头向下垂直向下垂直于地面于地面垂直于两垂直于两侧河岸侧河岸河谷向源河谷向源头方向头方向变变长长河流河流变深变深河流河流变宽变宽侵蚀方式侵蚀方式2 2 河谷的发育河谷的发

9、育河谷发育阶段河谷发育阶段初期初期中期中期成熟期成熟期主要侵蚀方式主要侵蚀方式河谷形态特征河谷形态特征下蚀下蚀溯源侵蚀溯源侵蚀V V 形形下蚀减弱下蚀减弱侧蚀加强侧蚀加强河湾河湾侧蚀为主侧蚀为主槽形槽形一 河流侵蚀地貌二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组成部分组成部分洪积洪积-冲冲积平原积平原河漫滩河漫滩平原平原三角洲三角洲平原平原形成地区形成地区山区山前山区山前地带地带河流中下游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区河流入海口河流入海口洪积洪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 1 高原聚落高原聚落 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狭窄的 上

10、上2 2 山区聚落山区聚落明显的明显的 状、沿状、沿 发发展或蜿蜒分布于展或蜿蜒分布于 地带地带3 3 平原聚落平原聚落聚落分布最聚落分布最密集密集、沿、沿 或或沿沿 发展发展带带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条带条带河流两岸河流两岸山前山前河流河流海岸海岸第三章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1 1 地球上的水体按空间分布可划分为(地球上的水体按空间分布可划分为()、)、()、()、()。)。其中:(其中:()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量的96.53%96.53%;(;()虽然只占全球水量的)虽然只占全球水量的3.5%3.5%,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很大。,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很大。

11、2 2 在地球淡水中,(在地球淡水中,()是主体,水量约)是主体,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占淡水总量的2/32/3。目前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是目前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是河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流量变化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流量变化与(与()相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相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与(河流流量变化与()相关。)相关。海洋水海洋水陆地水陆地水大气水大气水海洋水海洋水陆地水陆地水冰川冰川降水量降水量气温气温3-3 3-3 河流的补给河流的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相互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相互补给 高水

12、位补给低水位高水位补给低水位4 水汽输送水汽输送1 蒸发蒸发5 降水降水3 蒸发蒸发6 降水降水8 植物蒸腾植物蒸腾湖湖9 地表径流地表径流10 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海洋海洋 2 蒸发蒸发7 降水降水4 4 水循环的环节有(水循环的环节有()、()、()、)、水汽输送、下渗、植物(水汽输送、下渗、植物()、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和(和()等。)等。5 5 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划分为(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划分为()、()、()和()和()三种类型。三种类型。补给陆地水量最大是(补给陆地水量最大是()。)。蒸发蒸发降水降水蒸腾蒸腾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13、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海陆间大循环6 6 海洋海洋表层表层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的方向作大规模大规模的流动,叫做(的流动,叫做(),按其性质可分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和()和()。)。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叫做()。)。7 7()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受(洋流前进时,受()的限制和()的限制和()的影响,运动的方向会发生变化。)的影响,运动的方向会发生变化。洋流洋流暖流暖流寒流寒流暖流暖流盛行风盛行风陆地形状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1)(1)(2

14、)(3)(1 1)中低纬度海区)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方向(方向()(2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方向(方向()(3 3)南极大陆外围)南极大陆外围:南极环流和(南极环流和()(4 4)北印度洋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季风洋流 方向(方向()8 8 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北顺南逆北顺南逆逆时针逆时针西风漂流西风漂流夏顺冬逆夏顺冬逆北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赤道逆流日本暖流日本暖流北北太平洋暖流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千岛

15、寒流千岛寒流东东澳大利亚暖流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南极环流南极环流9-1 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对沿岸气候有 的作用的作用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对沿岸气候有 的作用的作用增温增湿增温增湿降温减湿降温减湿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秘秘鲁鲁寒寒流流千岛寒流千岛寒流巴西暖流巴西暖流世界四大渔场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日本暖流北冰洋沿岸冷水北大西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秘鲁渔场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道渔场北北海海渔渔场场纽纽芬芬兰兰渔渔场场千岛寒流9-2 洋流对渔业资源分布的影响洋流对渔业资源分布的影响9-3 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

16、响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1)利利:顺流航行可节省时间和燃料顺流航行可节省时间和燃料(2)弊弊:寒暖流交汇处多有海雾寒暖流交汇处多有海雾,极地寒流携极地寒流携冰南下冰南下9-4 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加快净化速度使污染范围扩大使污染范围扩大1.1.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概念2.2.洋流的成因洋流的成因:3.3.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1 1)气候)气候(2 2)海洋生物)海洋生物(3 3)航海事业)航海事业(4 4)海洋污染)海洋污染4.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盛行风盛行风(主要动力)、陆地形状、(主要动力)、陆

17、地形状、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1)(1)中低纬中低纬()()(2)(2)中高纬中高纬()()(3)(3)南极外围南极外围:南极环流和:南极环流和()()(4)(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北顺南逆北顺南逆北逆南无北逆南无西风漂流西风漂流夏顺冬逆夏顺冬逆 10 水资源水资源广义:广义:狭义:狭义:水圈内的水量总体水圈内的水量总体()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11 11 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以以()为指标为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在各大洲里(在各大洲里()水资源最丰富;)水资源最丰富;就国家而言是(就国家而言是()两国最丰)两国最丰富。富。亚洲亚洲

18、巴西、俄罗斯巴西、俄罗斯12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规律中国的水资源分布规律空间(地区)分布:空间(地区)分布: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时间分配: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夏秋多、冬春少1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源开源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修筑水库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开渠引水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 发展海水淡化发展海水淡化,人工增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节流节流 加强宣传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提高节水意识 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工

19、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第第 二二 章章 地地 球球 上上 的的 大大 气气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的热力作用ABCD1234(1)(1)大气对大气对 有削弱作用有削弱作用表现表现:,.(2)(2)大气对地面有大气对地面有 .因为因为 把从地面得到的热量还给地面把从地面得到的热量还给地面1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A A 反射反射 B B 散射散射 C C 吸收吸收保温作用保温作用4 4 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1)(1)请标注图中各点的气压状况和地面冷热情况请标注图中各点的气压状况和地面冷热情况ABCDFE(2)2)请给图中请给图中ABCDABCD四点的四点的气压由大到小排序气压由大到小排序(3)3)图中图中

20、ACEACE附近的等压面形状附近的等压面形状?热力环流热力环流高压高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低压低压冷冷热热冷冷ACDB高高低低高高低低热力环流实例热力环流实例-(1)-(1)城市风城市风热热冷冷海陆热力环流海陆热力环流白天白天海风海风夜间夜间陆风陆风热力环流实例热力环流实例-(2)-(2)海陆风海陆风热热冷冷热热冷冷白天白天谷风谷风夜间夜间山风山风热力环流实例热力环流实例-(3)-(3)山谷风山谷风热热冷冷热热冷冷热热冷冷103010201010(hPa)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影响风的力影响风的力风向最终与等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关系压线关系

21、高空风高空风近地面风近地面风影响风的力和风向影响风的力和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垂直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平行平行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成一夹角成一夹角(斜交)(斜交)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东北北信信风风中中纬纬西西风风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东东南南信信风风中中纬纬西西风风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4 4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冰岛低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

22、阿留申低压亚洲高压亚洲高压(蒙古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西伯利亚高压)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低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亚速尔高压(印度低压印度低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1)冬季(冬季(1 1月)月)气压分布:陆地是(气压分布:陆地是()、海洋是()、海洋是()陆地切断的气压带是(陆地切断的气压带是()气压中心名称:气压中心名称:亚欧大陆亚欧大陆()(2)夏季(夏季(7 7月)月)气压分布:陆地是(气压分布:陆地是()、海洋是()、海洋是()陆地切断的气压带是(陆地切断的气压带是()气压中心名称:气压中心名称:陆地陆地()高压高压低压低压

23、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蒙古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亚洲低压)亚洲亚洲1月季风图月季风图 亚洲亚洲7月季风图月季风图冬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夏季风东亚东亚南亚南亚西北风西北风东北风东北风东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南风冬季冬季夏季夏季亚洲季风的形成原因亚洲季风的形成原因?东亚东亚西北风西北风东南风东南风东北风东北风南亚南亚西南风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AB温带海洋温带海洋性气候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西风西风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温带

24、海洋温带海洋性气候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全年皆夏温和多雨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气温年较差小夏季炎热干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温和多雨1234567891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温带带海海洋洋性气候性气候温温带带大大陆陆性气候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冷气团冷气团暖气团暖气团冷冷 锋锋暖气团暖气团冷气团冷气团暖暖 锋锋冷锋与暖锋的区别冷锋与暖锋的区别冷锋冷锋暖锋暖锋移动方向移动方向

25、过境时天气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过境后天气雨区雨区表示符号表示符号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气压变化气压变化冷向暖冷向暖暖向冷暖向冷锋后锋后锋前锋前雨、雪雨、雪连续性降水连续性降水三角形三角形半圆半圆降低降低升高升高降低降低升高升高转晴转晴转晴转晴低低 压压高高 压压北北逆南逆南顺顺辐合辐合 北顺南逆北顺南逆辐散辐散上上 升升下下 沉沉阴阴 雨雨晴晴 朗朗项 目气 旋反气旋气压中心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气流运动天气状况实例台台 风风伏伏 旱旱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地区气候变化地区气候变化:复杂!复杂!例:中国例:中国地区:地区: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西北、华北、东北)季节:季节:冬季增温最明显一

26、一 原因原因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燃烧矿物燃料毁林毁林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等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等其他温室气体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为什么?为什么?二二 影响影响1 海平面上升,威胁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沿海低地国家、地区 2 引起各地温度、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引起各地温度、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3 洪涝、干旱灾害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洪涝、干旱灾害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与供需矛盾定与供需矛盾3 下列哪些项目是全球变暖的

27、后果(下列哪些项目是全球变暖的后果()A 海水因受热而膨胀海水因受热而膨胀 B 极冰融化极冰融化 C 蒸发加大,海平面下降蒸发加大,海平面下降 D 沿海低地被淹没沿海低地被淹没 E 危害人体健康危害人体健康 F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G 使高纬度降水减少使高纬度降水减少 H 影响各地农业生产影响各地农业生产 I 影响各国经济结构影响各国经济结构ABDHI上升上升酸雨酸雨增加增加三三 对策对策1 1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2 2 加强国际间协作加强国际间协作3 3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4 4 第一章第一章 行星地球行星地球 1 1 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8、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距离地球最近的自;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然天体是 。2 2 天体系统从小到大划分为天体系统从小到大划分为 、四个层次。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四个层次。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指是指 ,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3 3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 。因为因为 ,使地球表面有适,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生命过程发生发展的温度条件。宜生命过程发生发展的温度条件。地球具有地球具有 ,其引力吸引形成,其引力吸引形成了保护地球的大气。了保护地球的大气。金星金星月球月球地月系地月系 太阳系太阳系 银河系银河

29、系 总星系总星系总星系总星系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适中的体积和质量适中的体积和质量1-11 1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三)三层;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和(层;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和();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和()和()层。)层。2 2()能释放出大量的紫外线、)能释放出大量的紫外线、X X射线、射线、高能带电粒子等,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高能带电粒子等,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3 3 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很大影响: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太

30、阳活动对地球有很大影响: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会引起(),使地球),使地球上的(上的()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出现(出现()现象;与两极地区的高空稀薄大)现象;与两极地区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光球、色球、日冕光球、色球、日冕黑子黑子耀斑耀斑光球光球色球色球耀斑爆发耀斑爆发电离层扰动电离层扰动无线电短波通讯无线电短波通讯“磁暴磁暴”极光极光运动运动形式形式旋转旋转中心中心方方向向周期周期角速度角速度 线速度线速度自自转转公公

31、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地地轴轴太太阳阳自自西西向向东东恒星日恒星日(2323时时5656分分4 4秒)秒)太阳日太阳日(2424小时)小时)恒星年恒星年(365365日日6 6时时9 9分分1010秒)秒)1515/h h(极点极点除外)除外)从从赤道赤道向两极向两极递减递减近日点(近日点(1 1月初)月初)最快最快远日点(远日点(7 7月初)月初)最慢最慢23 26 地球赤道面和黄道面的交角地球赤道面和黄道面的交角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三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1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2 地轴倾角地轴倾角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66 34 3 黄赤交角与地轴倾角的关系

32、黄赤交角与地轴倾角的关系互余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现象?(一)(一)昼夜更替昼夜更替 太阳光线的照射太阳光线的照射+地球本身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不发光、不透明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二)(二)地方时地方时1 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方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点点东部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部东部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部 .早早12(二)(二)地方时地方时2 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 _-1小时小时 1-_154分钟分钟3 计算地方

33、时计算地方时A地地方时地地方时=B地地方时地地方时+或或ABAB时间时间差差(东加西减原则东加西减原则)4 时区时区和区时和区时(二)(二)地方时地方时划分目的划分目的:避免地方时给人带来的困难避免地方时给人带来的困难划分划分:经度每隔经度每隔 划分为划分为1 1个时区个时区,全球共全球共划分划分 个时区个时区各时区以各时区以 的地方时作为的地方时作为本区区时本区区时相临两个时区相临两个时区,区时相差区时相差 小时小时区时计算区时计算M地区时地区时=N地区时地区时+或或MN时区差时区差(东加西减原则东加西减原则)(同减异加原则同减异加原则)1524本区中央经线本区中央经线1五五 地球公转的地球

34、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理意义(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存在的地理意义)1 1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 2 昼夜长短变化昼夜长短变化3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 4 四季的产生四季的产生夏夏至至日日冬冬至至日日昼长达昼长达当地最当地最大值地大值地区区昼长达昼长达当地最当地最小值地小值地区区正午太阳正午太阳高度达当高度达当地最大值地最大值地区地区正午太阳正午太阳高度达当高度达当地最小值地最小值地区地区北北半半球球南南半半球球南南半半球球北北半半球球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及其以北地区地区南南半半球球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及其以南地区地区北北半半球球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 1、划分依据:地震波、划分依据:地震波2、圈层的划分:、圈层的划分:分 类特特 点点传播速度传播速度通过介质通过介质纵波横波较较 快快较较 慢慢固体、液体、气体固体、液体、气体 固固 体体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的人们有什么感觉?332900速度千米/秒)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壳地幔地幔地核地核上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下地幔外核外核内核内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