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学习资料.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71325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肌劳损学习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腰肌劳损学习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肌劳损学习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肌劳损学习资料.ppt(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腰肌劳损解剖生理v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则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腰部两侧的肌肉和韧带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解剖生理v椎骨:1.腰椎:椎体大,关节突关节面由额状位变为矢状位,所以伸屈比较灵活;五个腰椎中,第三腰椎的横突最长,所受到的拉力最大,出于生理前凸的中间,使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所以扭伤的机会较多。2.骶骨:在近端与第5腰椎形成腰骶关节,远端与尾骨相连,左右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解剖生理v腰背部的软组织(肌肉、筋膜、韧带)v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1.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2.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解剖生理v

2、腰背筋膜腰背筋膜分浅、深两层包绕在骶棘肌周围。其浅层贴于骶棘肌表面,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向外与背阔肌腱膜紧密结合,尤其厚韧。深层位于第12肋和髂嵴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向外分隔骶棘肌和腰方肌,在骶棘肌外侧缘与浅层会合,再向外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之一。腰背筋膜对骶棘肌起着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作用。解剖生理v韧带 1.棘上韧带:连接胸、腰椎的纵行韧带 2.棘间韧带:位于相邻棘突之间的韧带脊柱过度前屈超过90度时易损伤韧带。解剖生理v关节 1.关节突关节:连接腰椎 2.腰骶关节:腰椎和骶骨之间的关节,由L5的下关节突和骶骨的上关节突构成,是脊柱运动的枢纽。3.骶髂关节:有骶骨和髂骨的耳状

3、关节面构成,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病因病机 v1.慢性劳损慢性劳损: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积累性损伤,主要由于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如长时间的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或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致使肌肉、筋膜及韧带持续牵拉,使肌肉内的压力增加,血供受阻,这样肌纤维在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产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而引起炎症、粘连。如此反复,日久即可导致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并刺激相应的神经而引起慢性腰痛。病因病机 v劳损的病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v第一阶段为机能变化阶段:如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组织中代谢障碍。v第二阶段为变性阶段:即肌肉纤维的变性,久之出

4、现肌硬化,同时,在变性的基础上,可见肌纤维断裂,水肿、出血渗出等。v第三阶段为坏死阶段:组织因严重变性、缺血、营养不良而出现坏死,肌肉可发生硬结。病因病机v2.急性损伤之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治急性损伤之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多次损伤,疗不彻底,或反复多次损伤,致使受伤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复。局部存在慢性无菌性炎症,微循环障碍,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症状,受损的肌纤维变性或疤痕化,也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慢性腰痛。病因病机 v3.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畸形:如隐性骶椎裂使部分肌肉和韧带失去附着点,从而减弱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一侧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两侧腰

5、椎间小关节不对称使两侧腰背肌运动不一致,造成部分腰背肌代偿性劳损。v4.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侵袭:可妨碍局部气血运行,促使和加速腰背肌肉、筋膜和韧带紧张痉挛而变性,从而引起腰痛。临床表现 v1.腰部疼痛腰部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时轻时重,迁延难愈。休息、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阴雨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状加重。v2.腰部活动腰部活动: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有牵掣不适感。不耐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以减轻疼痛。v3.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

6、掣作痛等症状。检 查 v1.压痛点: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髂关节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横突等处。轻者压痛多不明显,重者伴随压痛可有一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僵硬。v2.X线检查:除少数可发现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椎体骨质增生外,多无异常发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v根据病史、症状以及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的特点,本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应与以下病症鉴别:v1.增生性脊柱炎:腰痛主要表现为休息痛,即夜间、清晨腰。痛明显,而起床活动后腰痛减轻。脊柱可有叩击痛。X线检查可见腰椎骨钙质沉着和椎体边缘增生骨赘。诊断与鉴别诊断 v2.陈旧性腰椎骨折:有外伤史,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发现椎体压缩或附

7、近骨折。诊断与鉴别诊断 v3.腰椎结核: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血沉加快,X线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破坏或椎旁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 v4.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典型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和腱反射异常,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压症状。手法治疗 v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温经活血,解痉止痛。v2.取穴及部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醪、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v3.主要手法:滚、按、揉、点压、弹拨、擦法及被动运动。温灸法v 1处方:艾条。v 2用法与主治:点燃药用艾条两支,灸肾俞、大肠俞。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有温经止痛作用。用于腰肌劳损的辅助治疗。注意事项 v1.在日常生活

8、和工作中,注意姿势正确,尽可能变换体位,勿使过度疲劳。注意事项 v2.宜睡硬板床,同时配合牵引及其他治疗,如湿热敷、熏洗等。注意事项 v3.加强腰背肌肉锻炼,注意局部保暖,节制房事。v4.素体瘦弱或年老体虚者尚需配合补养肝肾的中药治疗。功能锻炼v本病极易复发,除坚持治疗和纠正不良姿势及体位外,尚需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v1.直腿抬高: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双腿伸直并拢,同时慢慢始起,可至屈髋85-90度,再慢慢落下。每次515遍,每天12次功能锻炼v2.双手攀足:患者并足站立或伸腿坐于床上,两手臂向前伸直,前屈腰部,两手尽量攀拉两脚尖。反复数次,幅度由小到大,量力而行。功能锻炼v3.旋转腰椎:患者

9、站立,两脚稍分开,两手托于腰部后侧,在各个角度上作主动旋转腰部运动。左右各10圈。幅度由小到大。功能锻炼v4.搓腰揉肾:患者站立,两脚稍分开,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部着力,沿腰背部脊柱两侧边左右向下移动,至肾俞穴时持续按揉510次,如此为一遍。反复5-10遍。总结 v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动静力性损伤,主要由于腰肌疲劳过度。大多发生于姿势不良或长期从事弯腰和负重劳动者,引起腰背部肌肉和筋膜劳损。也可因先天畸形和肾虚而致。推拿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但关键是要消除致病因素,即改变原来的腰部超负荷现象,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此此课课件下件下载载可自行可自行编辑编辑修改,修改,仅仅供参考!供参考!感感谢谢您的支持,我您的支持,我们们努力做得更好!努力做得更好!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