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第八章-病因辨证.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71158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第八章-病因辨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诊断学---第八章-病因辨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第八章-病因辨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第八章-病因辨证.ppt(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讲:黄九龄第八章 病因辨证 概述一、病因辨证: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中医病因学的指导下,根据临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确定引起疾病具体原因的一种辨证方法,也称为“审证求因”。二、病因学所说的病因与辨证学所说的病因的关系,病因学所说的病因,重在讨论原始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而辨证学所说的病因,主要是对当前病变本质所作的结论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一、六淫辨证(一)风淫证候 1、定义:感受外界风邪(包括风毒)所表现的一类证候又称外风证。2、基本特征:发病迅速、变化快、游走不定 3、临床表现特征:风淫证的证候通常由风邪袭表、风邪犯肺、风客肌肤、风中经络、风毒窜络、风水相搏等证型中符合“风”性特

2、征的症状和体征所组成。4、辨证要点:以恶风、汗出、喉痒、脉浮、或 中络中风。或行痹等见症为辨证要点(二)寒淫证候 1、含义:外感寒邪所表现的证候2、分类:伤寒证:是指寒邪侵袭肌表表现的表实寒证 中寒证:是指寒邪直中脏腑所致的里实寒证3、伤寒证与中寒证的鉴别:伤寒证 中寒证 概念:寒邪外袭、伤人肌表、寒邪直接侵入脏腑,气血、损伤 卫阳奋起抗邪于外的表实寒证。或遏制阳气阻滞脏腑气机和气血运行所 表现的里实寒证。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畏寒肢冷等 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微咳、苔薄白脉浮紧。4、辨证要点:外寒证以风寒表证为辨证要点,内寒证儿畏寒喜暖、神疲为辨 证要点。(三)暑淫证候1、含义:

3、外感暑邪引发的证候。2、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3、暑淫证的分类:伤暑 病机:暑热内盛,耗气伤津。冒暑 病机:暑热湿邪侵袭肺卫。中暑 病机:暑热内闭心神,引动 肝风。4、辨证要点:夏暑当令,气候火热热盛气阴两伤并重。(四)湿淫证候1、含义:湿邪包括外界湿邪,或体内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一种呈弥漫状态的病理性物质,由湿邪所致的证候,即为湿证,其中感受外界湿邪者为外湿证或称湿淫证,而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者为内湿证。2、常见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1)湿性重浊、湿邪停聚头重如裹,肢体困重或酸。(2)湿邪黏滞,易阻滞气机,困遏清阳胸闷、困倦嗜睡。(3)湿困脾胃,纳运升降失职脘痞等(4)湿浊内盛舌苔白厚

4、腻,脉濡缓。3、辨证要点:湿证起病较缓而缠绵,以困重、闷胀、酸楚、腻浊、脉濡缓为辨证要点。(五)燥淫证候 1、含义:外感燥邪所引起的证候统称为燥淫证2、分类:温燥 见于初秋 凉燥 见于深秋3、燥淫证与内燥证的区别与联系:燥淫证除有“干燥”证候外,常兼有恶寒发热等表证的证候。内燥证除有“干燥”证候外,兼有血虚或阴亏等证候表现。4、燥淫证的证候特点:干燥不润,具体表现为口燥咽干唇裂、鼻燥、少涕、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口渴欲饮,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苔干燥,脉浮或细数等。5、辨证要点:外燥证:多发于秋季,以皮肤、孔窍干燥或干咳为辨证要点。内燥证:多见于温热病后期,以全身津液亏损为主。(六)火

5、淫证候1、含义:凡外感火(热)邪所引起的证候称火(热)淫证候。2、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1)热邪内盛充斥于外壮热喜冷。(2)火热上炎面红目赤。(3)热扰心神烦躁,神昏瞻语。(4)热盛伤津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黄赤。3、辨证要点:以壮热恶热、面赤渴饮、烦躁出血,舌红绛为辨证要点。二、疫疠辨证1、疫疠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特异性强,同一疠气感人,症状相似。(4)多从口鼻而入,形成多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关。2、分类:燥热疫 湿热疫3、辨证要点:传染性强、患病人群症状相似,发病急重传变快,兼燥热或湿热见症。第二节 内伤七情辨证1、含义:通过辨证以确定患者情

6、志内伤的具体病因和病机。2、致病特点:(1)以气机紊乱为特征。(2)不同情志过激所引起的气血失调的倾向不同。(3)引起精神症状及身心失调性疾病。(4)病证的发作、轻重与患者的情绪波动密切相关。3、临床表现:不同情志的过激所引起的病机和证候不同。(1)怒则气上 (2)喜则气缓 (3)悲则气消 (4)恐者气下 (5)惊则气乱 (6)思则气结4、辨证要点:通过询问病史,以获得患者发病与某种情志过激的内在联系。临床表现中有精神失常的症状体征。病情随情志的波动而变化。情志疾病以心、肝、脾三脏的临床表现为主。第三节 劳伤辨证1、概念:指以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所带来的内脏功能失调气血紊乱为内容进行辨证的方法。

7、2、致病特点:渐发、起病缓、病程长。以伤脏腑气血为主。多虚证。3、主要证侯:劳力过度 过逸少动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4、辨证要点:有过劳或过逸的经历。起病缓慢而症状逐渐显现。各不同劳伤的证候重点不同。第四节 食积与虫积辨证、食积辨证:1、含义:通过辨证以确定食积的病因与病机。2、致病特点:导致胃的通降失和 食积不化产生异常气味 饮食久停,可进而损伤脾等3、临床表现:食滞胃脘证和食滞肠道证的症状表现。4、辨证要点:以脘腹胀满或痛、嗳腐吞酸、纳呆厌食,排便臭如败卵、舌苔垢腻,脉滑为辨证要点。二、虫积辨证:1、含义:通过辨证以确定寄生虫类和虫积性质的方法。2、致病特点:病位以肠道为主 易阻滞肠胃气机 诸虫致病有一定的活动规律 各自有特有的症状。3、辨证要点:腹痛时作时止 营养不良的表现 大便镜检可发现虫卵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