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介绍.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69782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周口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南周口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周口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周口介绍.ppt(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周口介绍一、简介v秦置陈郡,治陈县(今淮阳)。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定都于此,国号“张楚”。西汉改陈郡为淮阳国,东汉复为陈国。北周改陈州。隋置淮阳郡。唐及五代置陈州,属河南道。宋初因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置淮宁府,属京西北路。元仍置陈州,明置陈州卫指挥,属河南布政使司。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为直隶州。十二年升陈州府,府治淮宁县(今淮阳)。1969年改周口地区。1980年周口由地辖镇改为地辖市。2000年6月撤销周口地区,设立地级周口市。v周口历史悠久,古属陈楚,人始祖都于宛丘(今淮阳),上古时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沙河、颍

2、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史载明清时期“通衢五省,人杂八方,商贾云集,南北之声不绝于耳”,素有中国“小武汉”之盛名。周口地区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v周口,又名周家口,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之处。在明朝初年,它还只是附近农民交换农副产品的集镇;而到了明永乐年间,由于淮河、沙河和颍河漕运的开通,集镇由明初的沙河北岸扩展到沙河南岸,为了方便物资交流,在南岸的子午街(今老街)开辟了一个渡口,有一周姓人家在此往返摆渡,因而称之为周家渡口,“周家口”因此得名。v最繁盛时期的周家口镇仅街道就有116条,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专门行业,如筢子街就是卖竹器的,麻线街是专门卖麻袋的,打铜街是专门做铜盆等铜器的,而

3、且平均每两条街都要建造一个庙宇。虽然整个周家口镇有116条街道,但它的商业主要还是靠转运贸易发达起来的,这些转运贸易主要在河南东部和江南之间进行,其输出的商品以陈州、开封二府所产农副产品为主,输入则以江南所产绸布、杂货为主。杨子山说,有人形容周家口当时商业的繁华程度用“商旅奔驰”四个字,非常贴切。v那么当时周家口商业的规模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杨子山说,南开大学的许檀教授曾经以周家口山陕会馆道光十八年的两块碑为依据,按照修建山陕会馆从商人中“千厘抽一”集资的原则,推算出在周家口的山陕商人中仅有名号可考者,就有坐贾164家,行商320家,合计484家。v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熊廷弼经过当时的周家口时,

4、曾写过一首叫做过周家口的诗,其中有句云:“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意即周家口的繁盛晚上像南京城的浦口一样灯火通明,白天像汉口一样千帆云集。“由此可见当时的繁华程度。”周家口真正的兴盛时期还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已经开辟16个渡口,最繁盛时本地居民达到了四五万人,而流动人口则达到了数十万人,它也赢得了“南皮都”和“小汉口”的美誉,成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v这块古老圣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都宛丘(今淮阳县),作八卦,结网置,教民渔猎;中国女神女娲氏都西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化育万物;炎帝神农始都陈(今淮阳县)、尝百草,艺五谷,教民

5、稼穑,开创中国种植、养殖的新纪元;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县(今鹿邑县),西出涵谷,著五千言道德经,流传千古,经纬华夏,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陈城(今淮阳)建立“张楚”中国第一个农民政权;中国杰出易学家陈抟亦生在鹿邑县;包拯下陈州赈灾,引出过一段有名的故事;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洪宪皇帝袁世凯生在今项城市;著名的抗日将领吉鸿昌生在扶沟县;陈、李、谢等十多个姓氏的祖根源于周口。v历史的长河,灿烂的文化在周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是中国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寝太昊陵,占地870亩,五门相

6、照,殿宇琉金,巍峨壮观;伏羲仰观俯察,作八卦的画卦台,亭栏溢彩、古柏苍翠;付羲始作八卦的圣物白龟1984年从画卦台畔千年灵地重现;距今4600多年的宛丘故城遗址平粮台,是我国日前发掘出土,时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孔子陈蔡绝粮,平淡艰辛的纪念地弦歌台,修葺一新,湖中建坛,红莲映日,碧荷接天;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皇宫建造,九龙井,“先天太后之赞”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老君台,高坛建筑,庄重古朴;“三皇”之一女娲氏之都城,西华女娲城环境优美已成为商贸游览胜地;v扶沟吉鸿昌纪念馆记载着英雄不朽的业绩流传万古;周口市关帝庙,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冶炼等工艺荟萃的古建筑群;袁世凯故

7、居,典雅别致,颇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调;南顿故城建设精美,具有古城风貌;淮阳剪枝公园,松柏造型奇异,飞禽、走兽、亭、塔、阁、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淮阳环城湖比西湖大一倍的16000亩水面,蒲苇葱郁,荷花飘香,碧波荡舟,戏水采莲,垂钓烧烤,乐趣无穷。周口市新建的“中华五千年”旅游景区,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仿长城建筑,把中华楼、长城各关按1:1的比例建设镶嵌其中,玉雕、石雕、泥塑历代君王将相、文人圣贤一万多尊,分堂设立“长城”之内。二、行政划分v2000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川汇区。(2)周口市设立川汇区,以原县级周口市的行政区

8、域为川汇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老街。(3)周口市辖原周口地区的商水县、淮阳县、太康县、鹿邑县、西华县、扶沟县、沈丘县、郸城县和新设立的川汇区。原周口地区的项城市由河南省直辖。v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周口市总人口9741283人;川汇区 323738 扶沟县 666779 西华县 820319 商水县 1093686 沈丘县 1079278 郸城县 1151994 淮阳县 1229357 太康县 1254680 鹿邑县 1068984 项城市 1052468(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三、产业v农业农业v周口农业一度辉煌。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肉、烟生产基地。2010年

9、全市粮食年产量达144.7亿斤,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3.3%,居全省第一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周口还是国家重要的黄牛、槐山羊、生猪的养殖及肉类出口基地。所产槐山羊皮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美、英、意、日及东欧各国,历史上的周口与河北张家口并称中国南北两大皮都。周口还是闻名全国的平原绿化先进市,森林覆盖率达25%,素有“平原林海”之称。v工业工业v周口工业现已形成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为支柱以电力、机械、皮革皮毛为特色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35.6亿元。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工业品牌。河南莲花集团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同行业四强,单厂产量居世界第一;宋河酒业

10、厂生产的高、低度宋河粮液酒获国家金奖,进入国家名酒行列;河南鞋城皮革集团生产的牛皮革及制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金丝猴奶糖、邦杰食品、四五老酒等一批名优产品享誉海内外。财鑫集团、益海粮油、隆达发电、大用食品、辅仁药业等一批新兴工业企业将对周口工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v旅游旅游v周口旅游资源丰富。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境内有太昊伏羲陵、平粮台遗址、孔子弦歌台、老子故里太清宫、女娲城遗址、关帝庙、袁世凯行宫、龙湖风景区等旅游景点33处。其中,太昊伏羲陵、老子故里太清宫为4A级旅游景点。淮阳还有陈姓始祖胡公铁墓,是世界陈氏的发源地,每年都有大批海外陈姓华侨来淮阳寻根问祖;

11、太康是谢氏起源地,成立有谢氏文化研究会。全市形成了周口-淮阳-鹿邑“三点一线”为重点的旅游热线。周口还是著名的中国“杂技之乡”。成功举办的两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和首届国际老子文化节,使周口更加成为国内外华人、华侨关注和向往的热土。关帝庙关帝庙v在川汇区内,南距沙河500米。清代初叶,周口因沙河航运发殿,成为豫东商业的重要集散地,山西商人集资在此兴建关帝庙,始建于清顺治、康熙年间,乾隆、嘉庆时曾多次修建,为豫东平原保留较好的古建筑群。关帝庙南北长158米,东西宽105米,面积1659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大殿、二殿、戏楼、春秋阁,大量采用木雕和石雕,并以彩绘用于立体建筑。大殿前乾隆时建的石牌坊,形体高

12、大,雕刻极精,是一件珍贵石刻。铁旗杆通高21.5米,上有双龙盘绕,立于庙前,异常壮观。寿圣寺塔寿圣寺塔v在商水县城西北35公里处。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建。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41.5米,平面呈六角形。塔内设有塔心室和盘旋梯道,可逐层登高遥望。第四层塔心室内北墙嵌有石雕佛像3尊。塔顶为一铁质宝瓶塔刹。近千年来虽历经自然灾害和火焚,仍巍然屹立。叶氏住宅叶氏住宅v在商水县西北16公里的邓城寨内北部。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后经多次修葺和增建,始成今日规模。住宅坐北向南,占地1980米,共有平房17间,楼房70间,均为灰瓦硬山式建筑。该住宅分前院、中院、后院三部分。叶氏住宅为我国中

13、原地区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布局合理,陪衬得当,作工精细,宏伟坚固,充分反映了清初民间建筑的特点。太昊陵太昊陵v在淮阳县城北1.5公里。淮阳古为陈国,传为伏羲之都。据文献记载,春秋时已有陵墓,汉代在陵前建祠。宋太祖诏立陵庙,又大事建筑。明清两代屡加修葺。整个陵域占地500余亩,分内外两城。以陵墓为中轴线。园内古柏参天,碑刻林立。寝殿后的伏羲陵高20余米。周长150余米。陵前巨碑上镌“太昊伏羲之墓”。陵后有蓍草园。平粮台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v在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角。台高5米多,占地百亩。近年经考古发掘,平粮台是一座距今4000多年历史的龙山文化古城。古城城内面积3.4万多平方米,连城墙

14、在内达5万多平方米,城墙残高3米多。在南城门两侧有门卫房,南门路地下埋设陶水管道,以排泄城内污水。城内有高台建筑,用土坯垒砌,还有灰坑、陶窑等遗迹。平粮台古城的发现,对研究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陈国故城陈国故城v在淮阳县。陈国是春秋时十二诸侯之一。当时诸侯兼并,战争频繁,陈国亦筑城自卫。今淮阳县城即陈国国都陈城,后亦曾是楚国都城。现存城墙宽20多米,高出地面5米多,夯层清楚。故城为方形,周长9里多。南门外路西有弦歌台,传为孔子困陈处。弦歌台弦歌台v在淮阳县城外西南隅。世传为孔子在陈绝粮处。元和志载,“后汉陈王宠善射,尝于此教弩”,因又名弩台。原有后楼5楹,廊庑左右3楹,斋室3

15、0余楹,庖厨涑洗室数楹,屡废屡修。现仅存门两座,正殿7间,均为绿琉璃瓦盖顶。前门内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立的“弦歌台”三字石匾额。文庙文庙 v在太康县城北大街路西。坐北向南。庙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毁于兵燹。清顺治五年(1648年)重建,康熙和民国时均重修。大成殿东西两侧各建廊庑15间。现存拜殿和大成殿,均系清代重建。老君台老君台v在鹿邑县城内东北隅。台高13米,砖砌,为圆柱形,面积706平方米。相传为老子飞升处。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台上有正殿3间,壁嵌短碑两块,左为“犹龙遗迹”,右为“道德真源”;东西偏殿各一间,山门下石梯32阶。台上古柏十余棵,苍劲挺拔

16、。该台湖水萦绕,翠柏环抱。台上有宋初道家陈抟所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行书碑刻。太清宫太清宫 v在鹿邑县城东5公里。原为楚国苦县,道教主老子故里。太清,道家谓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祖仙居处,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太清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大殿为清初重建。旧址上残存唐代道德经注碑和宋真宗书碑各一,高大雄伟,保存完整。另有元、明、清各代碑刻题记多块。女娲城址女娲城址 v在西华县城北7.5公里思都岗村西北角。相传为“女娲氏之故墟”。1981年发现一座春秋战国城址。城址分内外城两部分,外城廓城墙南北、东西各1公里,内城各为360米。护城壕轮廓清晰,城墙残存最高3米,宽约8

17、米,城壕基部宽6米,上部宽15米。城墙是分层夯筑而成。城内发现有宫殿式夯土台基,挖出地下管道一个,残长1米,宽29厘米。西城墙上还有一座烽火台残基。从西城墙下掘出的陶片看出器形的有釜、罐、鼎、鬲、瓮、豆等。其器形、陶质、颜色、纹饰,都具有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大程书院大程书院 v在扶沟县城内书院街路北。南北长约74米,东西宽约40米,面积3000多平方米。始建于宋,为程颢所建。程颢(1032-1085),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院自宋到清屡有扩建、修葺。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建有房屋110多间。现仅存大门,前右侧有古槐1株,龙门后有古松2株,立雪讲堂3间,讲堂高7米,讲堂东侧耳房2

18、间,讲堂前东西廊房各两排,共52间。该讲堂为扶沟县年代最久、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袁世凯行宫袁世凯行宫 v在项城市区内十字街西南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动工,1916年竣工。共建楼房99间,占地约6000多平方米。坐西向东,在横轴线上对称布局成中、左、右三组并列的院落组群,每组院落皆有前、中、后三节四合院,布置井然有序。现存的中组院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部分。前院现存中、后两节四合院,均为二层建筑,保存尚好。现存的楼房33间均为硬山式顶,木柱石础,小挑角,砖墙,抬梁式木结构。中院前厅及后院主楼为木结构。按清营造法式营建,故保留了清代的风格。行宫西侧往北有花园一处,名“小西湖”,已废。

19、行宫原为袁世凯称帝后回故土时休息、玩乐之处,然建成时,袁世凯已死。四、特产-逍遥镇胡辣汤 胡辣汤原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逍遥胡辣汤的主料是:精粉、熟羊肉,配料为八角、胡椒、花椒、茴香、砂仁、肉扣、八桂、凉浆、粉条、味精、精盐、木耳、面芡、香油、醋等。该汤具有消食开胃,化痰止咳,祛风祛寒,活血化淤,清热解毒,行气解疟,祛虫滞泄,利尿通淋,除湿疹。祛搔痒等功效。且其味美

20、价廉,很受群众欢迎。关德功烧鸡v关德功烧鸡,又称关记烧鸡,是周口市传统风味食品。关记烧鸡是清代光绪年间,由关德功祖父关洪斌创制的,早在清末民初已誉满周口、漯河一带。关记烧鸡距今已相传三代历时108年。关德功烧鸡的制作经验是注重培养老汤,配料讲究,加工精细。关记烧鸡造型美观,色佳味美,美口不腻。不论热凉只要提着鸡腿一抖,即可骨肉分离。以独特风味令人倾倒,不仅是佐酒助兴与节日馈赠之佳品,而且是招待来宾与举办婚宴的佳肴,与道口、孔集烧鸡齐名,为河南省三大名烧鸡之一。关德功烧鸡不仅深受周口群众喜爱,而且还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安徽、山东等省市,博得顾客好评。酱黄花菜v黄花菜,系本区淮阳县的特产,

21、酱黄花菜也为该县所独有。淮阳县酱制黄花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前136年。当时,汉武帝派汲黯任淮阳太守,厨师孙同军将黄花菜用盐腌渍10几天,再用甜面酱酹制数月,做成酹金针。此菜吃起来入口脆嫩,酹香浓郁,酯香余长,甜中有咸,咸中有甜,味道鲜美。同时他又好心肠地把制作方法传给了几家酹菜作坊,遂使之得以普及。周家麻花v沈丘县老城镇又名乳香台,地处泉河之滨,南与安徽临泉接壤,经济发达,商业繁华,在方圆百十里流传着兆丰酒,顾家馍,周家的麻花点着火的谣谚。如今,经营周家麻花的叫周显章,从他曾祖父起祖辈以卖麻花为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周家麻花呈金黄色,看似透明 状。绠头麻花象灯笼,伞形麻花似伞面

22、。吃起来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涩不苦,不垫牙,无怪味,用火一点便燃,长期存放不霉不软,脆酥如初。1947年8月,刘邓首长率中原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路经沈丘,县城人民用兆丰酒、顾家馍、周家麻花慰问刘邓首长和人民子弟兵,至今被传为佳话。孔集烧鸡v孔集烧鸡,是名扬海内的名优食品。因其原产地在鹿邑县西孔集,故称孔集烧鸡。孔集烧鸡历史悠久,费独特气味特点是色泽鲜亮,黄中透红,肉烂而筋脆,肥而不腻,清香诱人。嫩鸡骨头可吃,老鸡骨肉分离,而且盛夏苍蝇不叮,存放数日不坏,并有温中散寒,健脾开胃的药理功效。所以深受群众欢迎,并逐步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传统名优食品。时至今日,孔集烧鸡已经成为当地餐桌宴会的上

23、等佳肴,亲朋好友的馈赠佳品。逢年过节,连玉皇大帝、灶君老爷的供桌上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因而它蜚声天下,畅销全国,北走京津,南下闽粤,并跻身于亚运村,名列白云大酒家。据说在明代嘉靖年间孔集烧鸡曾与试量狗肉、鹿邑草帽辫等土特产品一起,作为该县贡品上贡过朝廷。孔集烧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技术保密不像其它严密,经营者颇众。试量狗肉v试量狗肉是鹿邑的风味特产,正宗产地在鹿邑县城西25公里试量集。试量狗肉以其悠久的历史、纯正的味道以及补血益气、驱寒温中等药理作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试量狗肉发端于西汉末期,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传说刘秀义军兵败河北,南逃至鹿邑县试量集郎庄,只剩单身一人,而王莽大兵穷追不舍

24、,情形十分危急。村头老君庙里,太上老君显灵设法相救,遂化作白头老翁,套牛马犁地。让刘秀伏身藏于牛马之间的地镝沟内,待王莽的闻龙犬追到,老翁一鞭将其击毙。王莽大兵赶到,老君大智若愚,骗走了军兵,刘秀转危为安。v老君又于村内一崔姓人家借来一口锅,把闻龙犬剥皮煮熟,让刘秀充饥,老翁则悠然而失。刘秀走进村头老君庙殿口,见太上老君端坐殿内,银须拂胸,慈眉善目,面带微笑,与刚才所遇老翁极其相似,顿悟自己为太上老君所救,遂磕头拜谢不已。崔家等到红日西沉,不见老翁送归饭锅,便到村东观望。离锅老远,就闻见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到了近前,见一锅狗肉汤尚热。捞起一尝,与寻常狗肉大异,味道特别鲜美,遂大声招呼远处劳作之人同来品尝,大家同声赞美。有人建议,这锅汤子不要倒掉,以后再杀狗煮制。通过实验,果然十分理想。自此,试量狗肉誉满天下。据说,现在试量狗肉制作时用的还是当年拿锅老汤呢。试量狗肉的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认识,它不但打入了各大城市的宾馆酒楼,而且还跨出了传统经营方式,被制成各种形式的罐头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中外名优产品。谢谢聆听!v欢迎到周口来做客!v周口人民欢迎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