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产业结构的变动.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69706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安市产业结构的变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吉安市产业结构的变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安市产业结构的变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安市产业结构的变动.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安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吉安市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配第配第克拉克定律克拉克定律:随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部门结构变动理论库兹涅茨部门结构变动理论:1、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部门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2、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正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所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服务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发展趋势是大体不便或略有上升,但相比之下,服务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却

2、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占的劳动力比重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这也说明服务业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不高。2008-2012年吉安市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年份年份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2011年年2012年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05584.11720.53879.061006.26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15.213.714.212.811.3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120.04129.97147.21169.85180.73第一产业同比增长(第一产业同比增长(%)7.88.76.84.34.7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233

3、.52274.09374.48466.07520.44第二产业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4.815.919.315.315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151.45180.05198.83243.15305.08第三产业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313.811.214.29.2人均生产总值(元)人均生产总值(元)107501213714873182022075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25.612.913.412.210.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799.19102.8104.710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

4、收入(元)46385018.545569.666308.217102.86农民纯收入比上年增长(农民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18.21113.3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870 14095.22 15546.99 17692.32 20133.68城市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城市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5.8 9.510.313.81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7.9 45.647.845.644.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0.8 44.44541.440.6此图表是吉安市2008年至2012年三

5、大产业增加值的柱状图(单位:亿元)(单位:亿元)2008年吉安市产业发展概况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05亿元,同比增15.2%,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总量迈进500亿大关,登上新台阶,速度创13年来的最高增幅。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04亿元,增长7.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3.0%,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3.52亿元,同比增长24.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1.0%,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多拉动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1.45亿元,增长8.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6.0%,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

6、构比重为23.77:46.24:29.99,三次产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占GDP的比重明显加大,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2009年吉安市产业发展概况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4.11亿元,增长1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9.97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274.09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180.05亿元,增长13.8%。分结构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25%,比上年下降0.9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93%,上升0.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82%,上升0.4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经济呈现加

7、速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2010年吉安市产业发展概况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20.53亿元,可比增长1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7.21亿元,可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374.48亿元,可比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98.83亿元,可比增长11.2%。分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43%,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97%,上升3.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60%,下降1.69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可比增长14.2%,高出“十五”时期1.9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可比增长5.9%、22.2%和

8、10.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7.50:36.15:36.35调整到2010年的20.43:51.97:27.60。2011年吉安市产业发展概况2011年全市全力以赴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全力以赴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和城区建设速度,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健康蓬勃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79.06亿元,增长1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9.8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66.07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243.15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为19.32:53.02:27.6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202元,增长12.2%。非公

9、有制经济增加值521.65亿元,增长13.9%,占GDP的比重达59.3%。2012年吉安市产业发展概况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不利因素,全市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战略,扎实推进“三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经济运行克难前行,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6.26亿元,增长1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0.7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520.44亿元,增15.0%;第三产业增加值305.08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17.96:51

10、.72:30.32。2012年吉安市第一产业的发展概况从第一产业看,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33亿元,增长4.7%。全年全市粮食产量400.3万吨,比上年增加14.75万吨,增长3.8%;油料产量17.16万吨,增长3.1%;以横江葡萄、井冈蜜柚等水果基地,水果产量34.10万吨,增长8.8%;水产品产量19.98万吨,增长6.0%,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6.39万吨,增长6.4%;生猪出栏385.02万头,增长5.7%,年末生猪存栏239.16万头,增长5.2%;出笼家禽7788.73万羽,增长5.2%,年末家禽存栏2803.41万羽,增长4.2%;出售和自宰肉用牛48.79万头,增

11、长4.5%,年末牛存栏80.99万头,增长3.8%。2012年吉安市第二产业发展概况从第二产业看,全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47.59亿元,增长14.7%。全市共有1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3.1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54.90亿元,增长16.4%;吸纳从业人员23.76万人,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40.78亿元,增长34.6%;上交税金76.26亿元,增长26.9%。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及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电子,制衣业,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2012年吉安市第三产业发展概况从第三产业看,全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08亿元,

12、增长15.1%;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销售总额449.6亿元,增长19.6%;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0.13亿元。在金融与旅游方面,我市坚持红色旅游策略,以井冈山为核心的旅游集聚群,全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105万人次,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165亿元,增长32.9%。吉安市演变趋势分析2008年到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农业投资稳步回升,有利于我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不过,三次产业增加值都是不断增加。从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看,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产比重逐步下降是正常的。而且,同我国一些人均GDP水平大体与我国发展迅速地区比较,目前我市

13、的一产比重是属于偏高的。另外,在一产比重下降的同时,我市农产品的供给仍然满足了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说明农业的效率在提高。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24,2013年提高到51.72,5年提高了5.48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下降了5.81和增加了0.33个百分点。近几年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并不是以牺牲一产业的发展为代价的,而是在一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和二产内部结构逐步改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充分表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8年到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三分之一,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

14、.32,低于发达国家三产所占比例的50左右,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有较强的第二产业作为支撑。我国第三产业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金融、保险、通讯、房地产业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快速发展还需要经济总体环境的改善和有序的竞争机制的形成。2008-2012年江西省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年份年份 2008年年 2009年年2010年年2011年年2012年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480.37589.2943511583.812948.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12.613.11412.511第一产业

15、增加值(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1060.41098.31205.91391.11520.2第一产业同比增长(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8 4.5 4 4.2 4.6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3414.9 3890.3 5194.7 6592.26967.5 第二产业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6.6 17.118.315.513.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20052600.63034.43600.54460.8第三产业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0.110.710.810.7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4697

16、 5075 578968927828农民纯收入比上年增长(农民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6 814.119.1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86614022154811749519860城市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城市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4.7 9 10.41313.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9.4 45.6 46.3 45.243.5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7 39.939.539.839.7此图表是江西省2008年至2012年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柱状图(单位:亿元)单位:亿元)2008江

17、西省产业发展概况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64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连续六年实现12%以上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0.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414.9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2005.0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52.7:30.9,二三一结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3434.4亿元,增长15.5%,占GDP的比重达53.0%,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江西省产业发展概况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年全省生产总值75

18、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连续三年实现13%以上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8.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890.3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600.6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51.2:34.3,二三一结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68.1%和26.9%。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4090.6亿元,增长16.0%,占GDP的比重达53.9%。2010年江西省产业发展概况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9亿元,增长4.0%;第

19、二产业增加值5194.7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1.2%和25.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55.0:32.2。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5152.2亿元,增长16.1%,占GDP的比重达54.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2011年江西省产业发展概况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592.2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36

20、00.5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67.4%和28.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0:56.9:31.1。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6393.2亿元,增长13.6%,占GDP的比重达55.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实现生产总值6804.8亿元,增长12.8%,占全省的58.7%。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568.3亿元,增长21.6%。人均生产总值25884元,增长11.8%。2012年江西省产业发展概况2012年全省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有效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基本完成

21、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0.2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967.5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4460.8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66.6%和28.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7:53.8:34.5。人均生产总值28799元,增长10.5%。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7246.1亿元,增长12.0%,占GDP的比重达56.0%。此图反应的是江西省与吉安市地区生此图反应的是江西省与吉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由此可见吉安市在本省经济发产总值,由此可见吉安市在

22、本省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还很小,应此我市应努展中所做的贡献还很小,应此我市应努力发展本市特色产业,及利用优势发展力发展本市特色产业,及利用优势发展经济。经济。(单位:亿元)单位:亿元)江西省和吉安市产业结构的差异2008年到2012年,江西省和吉安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是不断下降,这符合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中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第一产业的转移。吉安市第一产业都是在20%左右徘徊,而江西省第一产业则是在10%20%左右徘徊。这说明了吉安市在江西省中占第一产业比重较大,还较落后。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7%。2013年提高到53.81,5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相对吉安市,江西省的第二产业在这5年提高的百分比较低,但是工业化进程仍在加快。这说明吉安市工业比其他市发展进程更加迅速。2008年到2012年江西省和吉安市的第三产业都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0%左右。并且第三产业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符合库兹涅茨部门结构变动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服务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占的劳动力比重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这也说明服务业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不高。不过江西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我省应该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The 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