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7654198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期投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长期投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期投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期投资》PPT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长期投资 第一节 长期投资概述 n一、长期投资的目的与特点n长期投资不准备在1年内边线的投资,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等。n(一)目的n1、有的是为积累整笔资金而供特定用途需要;n2、有的是通过参与其他企业经营决策、控制其他企业业务活动来配合自身经营n3、有的是为了将来扩展经营规模而预先作出准备 n总的来说,进行长期投资并不意味着企业利用正常经营中暂时闲置的资金以谋求一定的投资收益,也不是作为调节工具,在面临盈余资金需要时成为随时补充的资金来源,而是在财务上合理调度和筹划资金,参与并控制其他企业经营决策,实现某些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二)特点 n

2、1、长期投资既可以是货币性投资,也可以是非货币性投资n2、长期投资的时间在1年以上n3、长期投资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多方面的 二、长期投资的分类(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n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n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n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权性投资。这种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另一企业的剩余资产,

3、而是为了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并保证按期收回本息,如购买公司债券等。(三)长期股权投资 n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期限超过1年,并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股权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n这种投资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按期取得优厚的股利和股票的升值,还有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控制其经营业务的目的。(四)投资性房地产 n投资性房地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三、长期投资的管理 n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对企业对外投资的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n一是,规定企业可采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以购买股票、债

4、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不得以国家指令经营或专项储备的物资和国家规定不得用于对外投资的其他财产向其他单位投资;n二是,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做了限制性规定,即企业的长期投资必须以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为前提。第二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n一、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价 n由于受债券票面利率(名义利率)、市场利率(实际利率)和债券兑付期的影响,使购入债券支付的价款与其票面价值不一定相同。n当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投资企业按面值购入债券,即平价购入债券平价购入债券。n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由于发行债券公司每期会以高于市场利率的水平支付利息,为弥补多付的利息支出,发行债券公司则以超过债券面

5、值的价格发售,以调整期利息负担。n这时,投资企业要以高于面值的价格购入债券,即溢价购入,超过债券面值部分,为债券溢价。n债券溢价或折价实质上是为平衡债券投资人的利息收入和债券发行人的利息费用,据以保障双方利益而事先对利息收支作出的调整。n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而购入的债券,不论是以什么价不论是以什么价格购入,均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格购入,均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计入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短期应收项目处理。n为了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收益、处置等情况,企业应设置“持有至到

6、期投资”账户,并开设“成本”、“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等明细账户。二、平价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 n(一)债券购入n平价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该按投资的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户,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减少“银行存款”,两者之间若有差额,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利息调整,如果数额不大也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债券是发行之后或者中途购入的,购买债券所支付的款项中往往含有截止购买日止的应计利息,这部分应计利息需要根据所购债券付息方式的不同,分别予以反映。购入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其应计利息单独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账户核算;而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

7、应计利息则计入“应收利息”账户,以便明了整个付息期的利息,并使投资账户切实反映购入债券的实际成本。收到债券利息时,核销应收利息。n【例1】2006年9月1日,A公司购入B公司该年度1月1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100 000元,准备将其持有至到期日。债券年利率为12%,采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方式发行,A公司按面值购入。企业实际支付价款108 500元,其中应计利息8 000元,有关税费500元。n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000n 应计利息 8 000n (100 00012%812)n 投资收益 500n 贷:银行存款 108 500(二)债券计息 n企业购入持有至到期性质的债券投资,由于持续

8、期较长,为正确计算企业实现的利润,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对于属于当期(月、季、年)债券投资的应计利息,无论是否收到均应计入当期损益,作为改期投资收益处理。n当企业按面值购入债券时,各期投资收益的确认有票面利率法和实际利率法两种方法。n采用票面利率法确认各期的投资收益,应根据债券面值和各期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并确认为投资收益。n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各期的投资收益,首先应以债券到期时的面值与票面利息之和作为终值,以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现值,计算债券的实际利率;然后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确认投资收益。n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债券我国

9、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债券溢折价摊销,并在此基础上确认债券的摊余成本。溢折价摊销,并在此基础上确认债券的摊余成本。n摊余成本是指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应计利息和溢折价摊销以后的余额。n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时,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应收利息,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作为投资收益,同时,对此项投资入账时的面值与实际支付价款之间的差额予以摊销。收到分期所付的利息,应增加银行存款,同时核销应收利息。n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则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计入持有

10、至到期投资成本,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增加投资收益,同时,转销利息调整项目。n【例2】资料承【例1】,假定A公司按票面利率法确定投资收益。年末计算9月1日购入B公司本年应得利息。n本年应得的利息=100 00012%412=4 000元n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 000n 贷:投资收益 4 000(三)投资收回 n债券投资收回包括债权的转让出售和到期兑付收回本息n投资企业因急需资金或继续存有某种债券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会将持有的债权通过证券市场转让出去,以取得所需资金。n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计入银行存款,核销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

11、(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项目),若提取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也应同时注销该账户,根据已核销账户之间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债券到期后,投资企业应按照债券发行单位支付利息的方式采取以下两种账务处理办法,结算收回债券本金和应收利息。n1、分期(如每半年一次)支付利息方式下,由于利息已于每期收讫并注销,投资企业只收到偿还债券本金(指债券的票面金额),故仅核销“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户即可。n2、到期一次支付利息方式下,投资企业在债券到期时收到本金与全部利息,故除核销“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户外,同时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账户一并予以核销。n【例3】资料承【例1】。A公司购入B公司

12、3年期债券到期,收到B公司偿还债券本息136 000元。n借:银行存款 136 000n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000n 应计利息 36 000若发行债券的企业由于亏损不能全部返还债券本息,实际收到的本息与债券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损失处理,冲减投资收益。n【例4】资料承【例1】债券到期,由于B公司破产清算,其破产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企业只能按债券票面金额的85%收回本金。n借:银行存款 85 000n 投资收益 51 000n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000n 应计利息 36 000三、债券溢价、折价的摊销 n(一)债券溢价摊销n企业溢价购入债券是为以后逐期多得利息收

13、入而预先付出的代价。这部分预计的代价,应在债券存续期内分期从利息收入中扣回,这称作溢价的摊销。n溢价摊销是原记入投资账户金额的减少,故还要调减“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n持有至到期投资溢价的计算方法:n持有至到期投资溢价=(债券投资成本-应计利息)-债券面值n上式中,“应计利息”是取得投资时构成债券成本的利息。在投资成本中剔除应计利息,可以使投资溢价的计算更为准确。n【例5】2006年5月31日,A公司购入C公司面值为25 000元的4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假定C公司每年5月31日和11月30日各付息一次,2010年5月31日期满。由于债券发行当日的市场利率为10%,A公司溢价80

14、8元购入债券。n购入债券时:n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5 000n 利息调整 808n 贷:银行存款 25 808 nA公司持有债券期间,每期收到利息1 375元(25 00011%612),4年共获利息总额11 000元(1 3758)。但由于债券为溢价购入,有808元的预付代价(溢价)款应从利息中扣回,这样真正的投资收益只有10 192元(11 000-808)。A公司要使每期的账面利息收入均能正确反映其实际利息收益,必须在各期之间分摊债券的溢价。摊销债券溢价地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摊销债券溢价地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两种。利率法两种。n1、直线摊销法n特点:按债券持有期将债券溢价分成等份

15、,从各期利息收入中平均摊销。经过摊销,投资企业各期获得的实际利息收益保持不变。n在本例中,应作如下处理:n借:应收利息 1 375n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1n 投资收益 1 274n直线法易于理解,计算简便,但算出的各期投资收益额不甚合理。也就是指债券的账面价值随溢价摊销而递减,随折价摊销而递增,其每期的收益理应依这一变化而变化,但直线法下的各期投资收益却是等额的。2、实际利率摊销法 n这种方法下,现将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乘以每期期初债券账面净值以确定当其时计利息收益,再将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各期利息收益与该期票面利息收入相抵,其差额即位各该期债券溢价摊销数额。实际利率法的结果是:各期

16、债券溢价摊销数额不等,每期实际利息收益随着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化而变化。n【例6】资料承【例1】A公司投资实际利率(市场利率)为10%,该公司2006年11月30日收到第一期债券实际利息元,(25 80810%612),同期票面利息为1 375元(25 00011%612),该期债券溢价摊销数额为元()n借:应收利息 n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n 投资收益 债券溢价摊销表 (实际利率摊销法)单位:元 付息日期借: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1)(2)=25 00011%612(3)每期期初账面价值10%612(4)=(2)-(3)(5)=每期期初账面价值

17、-(4)2006-5-3125 808.002006-11-301 3751 290.4084.6025 723.402007-5-311 3751 286.1788.6325 634.572007-11-301 3751 281.7393.2725 541.302008-5-311 3751 277.0797.9325 443.372008-11-301 3751 272.17102.8325 340.542009-5-311 3751 267.03107.9725 232.572009-11-301 3751 261.63113.3725 119.202010-5-311 3751 255

18、.80119.2025 000.00合计11 00010 192.00808.00nA公司在每年12月31日(会计期末)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记载该月应计利息收益(以2006年12月31日为例)n借:应收利息(25 00011%112)n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n 投资收益(25 723.4010%112)n次年5月31日收到债券利息和摊销债券溢价时:n借:银行存款 n 贷:应收利息 n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n 投资收益(25 723.4010%512)(二)债券折价摊销 n依照债券溢价的原理,企业折价购入债券是为以后逐期少计利息收入而预先得到的补偿。这部分预先得到的补偿,应在债券整

19、个存续期内逐期转为投资收益。n将债券折价逐期转为投资收益的过程,称为债券折价的摊销。n持有至到期投资折价的计算方法如下:n持有至到期投资折价=债券面值-(债券投资成本-应计利息)n与债券溢价摊销相同,债券折价摊销亦可以采用直线摊销法或实际利率摊销法。1、直线摊销法 n【例7】2006年6月30日,假定D公司购入N公司同期发行年利率11%的5年期债券25 000元。N公司规定每年6月30日与12月31日各付息一次。D公司购入该批债券按当日市场利率12%计算,实际支付价款24 080元。n购入时编制:n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5 000n 贷:银行存款 24 080n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

20、20nD公司持有债券期间,每期实际得到利息为按债券票面利率11%计算的票面利息1 375元(25 00011%612),此外当期摊销的折价额92元(9210)也应记为投资收益。这样当期投资收益总额为1 467元(1 375+92)n借:应收利息 1 375n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2n 贷:投资收益 1 4672、实际利率摊销法 n采用实际利率摊销法摊销债券投资折价与用该种方法摊销溢价一样,也要将各期债券投资的期初账面价值分别乘以实际利率计算各期实际利息收益额,然后再与票面利息额相减,确定折价摊销数额。n【例8】资料承【7】。2006年12月31日,D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4 0

21、80元。第一期实际利息收益计算如下:n债券利息收益元n各期票面利息额=25 00011%612=1 375元n债券折价摊销数额元n借:应收利息 n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n 贷:投资收益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n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可能发生的减值,计提减值准备。n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并形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n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可以按照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定的实际利率折现计算,也可以采用合同规定的线性

22、实际利率折现计算。n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投资的价值得以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冲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 n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影响力的大小,可以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四类。n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因合并形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取得。一、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 n(一)对子公司投资n对子公司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n控制控制,是指投资方有权决定

23、被投资企业(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n投资方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达到控制的目的,如通过拥有另一方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达到控制的目的或以法律或协议形式达到控制的目的,如虽然不拥有另一方表决权资本的控制权,但通过法律或协议形式实质上能够控制另一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n(二)对合营企业投资n对合营企业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n共同控制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n共同控制的基本特征:n1、两方或多方共同决

24、定某项经济活动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合营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作出决定。n2、共同控制的基本方式是:合营各方所持表决权资本的比例相同,并按合同约定共同控制;合营各方虽然所持表决权资本的比例不同,但按合同约定共同控制。n3、共同控制是以合营合同来约束的。n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n(三)对联营企业投资n对联营企业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n重大影响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n投资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用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

25、%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形成重大影响。n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低于20%的,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 n企业通常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来判断是否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n1、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n2、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包括股利分配政策等的制定。n3、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有关的交易因对被投资单位的日常经营具有重要性,进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n4、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n5、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

26、技术资料 n(四)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剂量的权益性投资。二、初始成本的确定 n(一)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n长期股权投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取得,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应遵循以下规定。n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n【例3-1】甲公司于2008年2月10日自公开市场

27、中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6 000万元。另外,在购买过程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以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n甲公司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其账务处理为:n借:长期股权投资 164 000 000n 贷:银行存款 164 000 000 n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但不包括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n确定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时,所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存在公开市场,有明确市价可供遵循的,应以该证券的市价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依

28、据,同时应考虑该证券的交易量、是否存在限制性条款等因素的影响;所发行权益性证券不存在公开市场,没有明确市价可供遵循的,应考虑以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权益性证券的价值。n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等的手续费、佣金等与权益性证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该部分费用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n【例3-2】2008年3月,A公司通过增发6 0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取得B公司20%的股权,按照增发前后的平均股价计算,该6 000万股股份的公允价值为10 400万元。为增发该部分

29、股份,A公司向证券承销机构等支付了400万元的佣金和手续费。假定A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n本例中A公司应当以所发行股份的公允价值作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n借:长期股权投资 104 000 000n 贷:股本 60 000 000n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4 000 000n发行权益性证券过程中支付的佣金和手续费:n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000 000n 贷:银行存款 4 000 000(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n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区分企业合并类型,分别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

30、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n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n合并方因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如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n【例3-3】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公司的子公司。2008年3月1日,A公司决定将其持有甲公司80%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A公

31、司与乙公司协商确定的价格为16 200 000元,以货币资金支付,未发生交易费用。合并日,甲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5 000 000元。乙公司资本公积3 000 000元,盈余公积38 600 000元,未分配利润9 700 000元。n乙公司初始投资成本=15 000 00080%=12 000 000元n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2 000 000n 资本公积 3 000 000n 盈余公积 1 200 000n 贷:银行存款 16 200 000n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

32、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n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n注意:上述在按照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时,前提是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企业合并前合并方预备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的,首先应基于重要性原则,统一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会计政策。在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基础上,计算确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n【例3-4】2007年6月30日,P公司向同

33、一集团内S公司的原股东定向增发1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元),取得S公司10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S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两公司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合并日,S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 404万元。n借:长期股权投资 44 040 000n 贷:股本 10 000 000n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4 040 000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n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为

34、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n【例3-5】A公司与2009年3月31日取得B公司70%,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控制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为核实B公司的资产价值,A公司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B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支付评估费用200万元。合并中,A公司支付的有关资产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如表1所示。本例中假定合并前A公司与B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表1:2009年3月31日 单位:元项目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土地使用权(自用)40 000 00064 000 000专利技术16 000 00020 000 000银行存款16 000 00016 000 000合计72 000 0001

35、00 000 000注:A公司用作合并对价的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原价为6 400万元,至企业合并发生时已累计摊销800万元。n借:长期股权投资 102 000 000n 累计摊销 8 000 000n 贷:无形资产 64 000 000n 银行存款 18 000 000n 营业外收入 28 000 000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n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两种观点:1、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收益;2、按所持股份所代表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确认收益。n(一)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成本法n成本法就是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股权时的成本计价,除投资企业追加投资、收回投资等外,长期股票投资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

36、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应按享有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此项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收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而投资单位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n成本法的适用范围:n一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n二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例3-6】2007年3月1日,A公司购入B公司股份100 000股,每股价格12元,另支付相关税费3 500元,A公司购入B公司股份占该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5%,并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于2007年4月2日宣告

37、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每股元(不含税)n计算投资成本:n成交价=100 00012=1 200 000元;+税费(3 500元)=1 203 500元投资成本n购入时的会计分录:n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公司)1 203 500n 贷:银行存款 1 203 500nB公司宣告分派股利:n借:应收股利 30 000n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公司)30 000n注意:由最后一个步骤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由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分配的来的,故一般不作为当期投资收益,而作为投资成本收回处理。n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有一部分是来自投资

38、后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则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年度收益。n在确定投资年度分得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如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情况,应当分别投资前和投资后计算确认属于应当确认投资收益和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如果不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情况的,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确认投资收益或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企业当年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属于投资企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业的部分当年投资持有的月份当年投资持有的月份/全年全年月份(月份(12)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单位分被投资单位分派的

39、利润或现金股利属于投资企业的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部分-投资企业当年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享有的投资收益 n上式计算的结果如果大于零,按其差额冲减投资成本;若计算结果小于或等于零,则不需要计算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应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全部却认为当期投资收益。n【例3-7】资料承【例3-6】。假设B公司2008年3月20日宣告以3月1日为基准日,分派每股现金股利元,如果B公司2007年度每股盈余3元。nA公司2006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100 00039/12=225 000元nB公司分派现金股利应冲减的投资成本=100 0002.8-225 000=55 000元n借:应收股

40、利 280 000n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公司)55 000n 投资收益 225 000n成本法以历史成本作为长期投资计价基础,将投资双方作为独立的法人来反映各自的经济关系,比较符合法律规范;同时,采用成本法以实际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投资收益,既能反映利润或现金股利与其流入现金在时间上的同步性,避免了应纳税所得额与投资收益之间的差异,账务处理也较为简单易懂、稳健。n但在投资企业账上未能反映该企业所占被投资企业权益的比重,所以投资双方的经济联系反映的不够充分,而且,投资者的净收益会较多的受到被投资企业股利政策的影响,当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投资企

41、业可以凭借其控制和影响力,操纵被投资单位的利润或股利分配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其投资收益不能真正反映应当获得的投资收益。(三)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权益法 n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成本入账后,根据被投资企业经营损益,按其持有被投资企业股份的比例以及股利的分配作出相应调整的方法。n被投资企业当其发生收益,投资企业按比例相应调高“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发生亏损,投资企业则按比例调低“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收到发放的股利,也要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户。n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已不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原始成本,而是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中应享有相应的份额。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当采用

4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两类:一是对合营企业投资;二是对联营企业投资。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核算程序为:n一是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追加投资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n二是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损益。n三是持有投资期间,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分别情况处理:对属于因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按照持

43、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当期损益;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n四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分得的部分,一般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n权益法的核心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反映了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份额。因此,该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以及按照持股比例对投资的后续计量,应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相一致。其中,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

44、值,是指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减去负债及或由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nA、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是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过程中通过作价体现出的与所得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商誉及不符合确认条件的资产价值,这种情况下不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nB、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两者之间的差额体现为双方在交易作价过程中转让方的让步,该部分经济利益流入应作为收益处理,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n【例3-8】A企业于2008年1月取得B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6 000万元。取得投

45、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5 000万元(假定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nA企业在取得B公司的股权后,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对该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n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 000 000n 贷:银行存款 60 000 000nA企业应享有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5 00030%=4 50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6 000万元,因此,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n账务处理为:n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72 000 000n 贷:银行存款 60 000 000n 营业外收入 12 000 0002、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的处理 n总体上看:

46、总体上看: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而影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并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的净亏损而影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负),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n【例3-9】资料承【例3-8】,2008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n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900 000n(3 000 00030%=900 000元)n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900 0003、超额亏损的确认 n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

47、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的情况除外),以反映其承担有限责任的性质。n“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是指长期性的应收项目。比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该债权没有明确的清理回收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n超额亏损的处理程序:n一是,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n二是,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n最后,经过上述

48、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投资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其投资损失。n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应按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4、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n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会随着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动而变动。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由于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已包含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的份额,而被投资单位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必然使净资产减少,一次,投资企业按

49、照持股比例计算的应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n【例3-10】2007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股票100 000股,每股面值8元,市价元。A公司的投资占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35%,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所有者权益份额相等,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2007年B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800 000元,该年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08年3月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1 000 000元,2008年该公司全年发生巨额亏损4 000 000元,截止到2008年末,A公司拥有B公司长期应收款450 000元,属于实质上构成对B公司净投资的长期权益。2009年B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3

50、80 000元。B公司确认上述净利润或净亏损额是以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n(1)2007年1月1日n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公司)920 000n 贷:银行存款 920 000n(2)2007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n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00 00035%)280 000n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280 000n(3)200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天龙公司”账户的账面余额为1 200 000元(920 000+280 000)n(4)2008年宣告分派股利n借:应收股利(1 000 00035%)350 000n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50 000n(5)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