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共45张)教学内容.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651529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水》(共45张)教学内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秋水》(共45张)教学内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水》(共45张)教学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水》(共45张)教学内容.ppt(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页,共45页。我我生生也也有有涯涯,而而知知也也无无涯涯(w y)。第二页,共45页。庄子庄子(zhung(zhung zi)zi)的故事的故事 1 1、庄庄 周周 化化 蝶蝶(hu(hu di)di)庄子(zhung zi)名周 (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2 2、鼓盆而歌、鼓盆而歌这这是是一一个个让让人人类类头头疼疼了了几几千千年年的的问问题题。庄庄子子有有一一天天睡睡觉觉,梦梦见见自自己己变变成成了了蝴蝴蝶蝶,双双翼翼飘飘举举,游游历历花花丛丛,他他在在花花瓣瓣和和木木叶叶间间大大声声地地笑笑。醒醒来来之之后后的的庄庄子子如如陷陷浓浓云云:是是我我作作梦梦变变成成了了蝴蝴蝶蝶呢

2、呢,还还是是蝴蝴蝶蝶作作梦梦变变成成了了我我?如如果果是是我我变变成成了了蝴蝴蝶蝶,为为什什么么我我会会体体会会到到蝴蝴蝶蝶独独有有的的飞飞翔翔之之乐乐?如如果果蝴蝴蝶蝶作作梦梦变变成成了了庄庄周周,为为什什么么这一切会出现在庄周的记忆里?这一切会出现在庄周的记忆里?传说庄子的妻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子死了,惠施前去惠施前去吊唁吊唁,看到庄子正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伸开两腿,像簸箕像簸箕一样坐着一样坐着,敲着瓦敲着瓦盆唱歌。盆唱歌。第三页,共45页。楚威王听说庄子有才干,派了使臣,带了千金重礼,想聘他为相。庄子在濮水河边垂钓,他对楚国的使臣说:“千金是很重的财物,卿相是尊贵的地位。你难道没有看到祭祀用

3、的牛吗人们养它几年,然后给它披上绣花的衣服,送进太庙,杀了祭祀。到这时,它即使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行,你快走吧,不要玷污我。他还问了两个使臣:“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水换取(hunq)“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里活着。”庄子淡泊名利庄子淡泊名利,向往向往(xingwng)那种不受任何约束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第四页,共45页。有一次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骷髅路上见

4、到一个骷髅,他枕着骷髅他枕着骷髅睡觉,骷髅给他托梦说睡觉,骷髅给他托梦说:“死了死了,就没有君主就没有君主(jnzh)在上在上面面,没有臣子在下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也不能超过这了。”庄子不仅向往自由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严的社会,髑髅髑髅(d lu)之言说明了此点。之言说明了此点。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看到庄子正伸开正伸开(shn ki)两腿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像簸箕

5、一样坐着,敲着瓦盆敲着瓦盆唱歌。唱歌。这个故事我觉得表明了庄子的生死观这个故事我觉得表明了庄子的生死观,他认为生他认为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来死往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第五页,共45页。庄子(zhung zi)思想庄子(zhung zi)思想庄子庄子(zhung zi)思想思想1、主张、主张“天道无为天道无为”的思的思想想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第六页,共45页。庄子一书,又被称为庄子一书,又被称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共三十三篇,其中(qzhng)内七篇,外十五内七篇,外十五篇,杂

6、十一篇。一般认为,篇,杂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庄子散文是战国庄子散文是战国(Zhngu)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意。第七页,共45页。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富,善于对事

7、物(shw)(shw)进行极细致、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书中的寓言很多。的寓言很多。第八页,共45页。请欣赏请欣赏(xnshng)图片图片第九页,共45页。百川(bi chun)灌河 秋水(qishu)时至,百川灌河。第十页,共45页。湍急(tunj)的水流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不辩牛马(nim)。第十一页,共45页。奔腾(bntng)的黄河于是焉河伯于是焉河伯(h b)欣然自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第十二页,共45页。平

8、静(pngjng)的黄河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始旋其面目(minm),望洋向,望洋向若而叹曰:若而叹曰:第十三页,共45页。宽广(kungung)的大海“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ywi)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第十四页,共45页。波澜壮阔(b ln zhung ku)的大海且夫(qi f)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第十五页,共45页。无边无际(w bin w j)的大海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zhy)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第十六页,共45页。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

9、大,两涘渚 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h b)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按时按时(nsh)(nsh)黄河黄河(hu(hun n h)h)通通“径径”水边、岸水边、岸通通“辨辨”辨别辨别语气词语气词 解读课文第一层第十七页,共45页。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minm),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向东向东到了到了脸朝东脸朝东语气词语气词才才面部面部(min(min b)b)俗语俗语(sy)(sy)许多道理许多道理 解读课文第二层第十八页,共45页。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10、吾非至于(zhy)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V.小看小看(xiokn)见闻(jinwn)、学识V.轻视 尽危险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第十九页,共45页。成语辨析成语辨析(binx)与运用与运用贻笑大方贻笑大方(y xio d fng):望洋,仰视的样子望洋,仰视的样子(yng zi)。兴叹,。兴叹,生发起感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生发起感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开扩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开扩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分而感到无可奈何。贻笑,被人讥笑。大方,大方之家,贻笑,被人讥笑。大方,大方之家,见多识广

11、的人。被内行人所讥笑。见多识广的人。被内行人所讥笑。望洋兴叹:望洋兴叹:第二十页,共45页。秋秋 水水 庄子庄子(zhung zi)重要词语:重要词语:百川灌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泾流之大于于是是焉焉河河伯伯欣欣然然自自喜喜(xn rn z x)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东面而视东面而视注入注入(zh r)黄河黄河代词,这样代词,这样语气词,表语气词,表停顿,不译停顿,不译认为认为是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第二十一页,共45页。秋秋 水水 庄子庄子(zhung zi)不见水端不见水端于于是是(ysh)焉焉河河伯伯始始旋旋其其面目面目野语有之曰野语有之曰以为莫己若者以

12、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尽头尽头(jntu)才才 掉转掉转面部面部代词,这样代词,这样没有谁没有谁/比得上比得上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况且、再说况且、再说曾经听过曾经听过见闻、学识见闻、学识第二十二页,共45页。秋秋 水水 庄子庄子(zhung zi)轻伯夷之义者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吾长长见见笑笑(jinxio)于于大大方方之家之家义气义气(y qi)开始开始穷尽,尽头穷尽,尽头危险危险长久长久耻笑耻笑第二十三页,共45页。阅读课文回

13、答下列阅读课文回答下列(xili)问题问题3 3、河伯为何、河伯为何(wih)(wih)自认会自认会“长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笑于大方之家”?2 2、河伯后来、河伯后来(huli)(huli)为何又望洋而为何又望洋而叹呢?叹呢?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洋洋自得,欣然自、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洋洋自得,欣然自喜?喜?不辩牛马,天下之美尽在己不辩牛马,天下之美尽在己睹子之难穷,深感目光短浅深感目光短浅不见水端,深感自己的渺小不见水端,深感自己的渺小第二十四页,共45页。全文可分为全文可分为(fn wi)(fn wi)几几层意思?层意思?全文的主旨全文的主旨(zhzh)(zhzh)是什么?是什么?本文本文(bnw

14、n)(bnwn)在写作上有何特点?在写作上有何特点?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第二十五页,共45页。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第一层从“秋水时至秋水时至”到到“天下天下(tinxi)(tinxi)之美为尽在己之美为尽在己”,写黄,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顺流而东行”至至“吾长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海后自叹不如。全文全文(qun wn)(qun wn)可分为几层意思?可分为几层意思?第二十六页,共45页。结构结构(jigu)分析分析前前前前

15、后后后后认识认识认识认识神情神情神情神情结果结果结果结果“不辩不辩牛马牛马(nim)”对对比比黄河黄河(hun h)开阔开阔“欣然欣然自喜自喜”扬扬抑抑骄傲骄傲自满自满“美尽美尽在己在己”踌躇踌躇满志满志“不见不见水端水端”北海北海壮阔壮阔“望洋望洋兴叹兴叹”自叹自叹不如不如“贻笑贻笑大方大方”狂妄狂妄盲目盲目自大自大自大自大自叹自叹自叹自叹第二十七页,共45页。百川百川百川百川(bi chun)(bi chun)灌河灌河灌河灌河不辨牛马不辨牛马不辨牛马不辨牛马至于至于至于至于(zhy)(zhy)北海北海北海北海不见水端不见水端不见水端不见水端天下天下天下天下(tinxi)(tinxi)之美、

16、为尽在己之美、为尽在己之美、为尽在己之美、为尽在己望洋向若、见笑大方望洋向若、见笑大方雄雄壮壮壮壮开开开开阔阔无无无无边边边边无无无无际际际际于是焉于是焉河河伯伯自自自自喜喜喜喜自自自自责责责责 2、事实指出自已浅薄1、自我批评3、陈明危害人的认识受空间和实践及人的认识受空间和实践及后天教育的限制后天教育的限制第二十八页,共45页。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开拓视野加以比较(bjio)(bjio),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17、要懂得山外有山,天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外有天。全文的主旨全文的主旨(zhzh)(zhzh)是什么?是什么?第二十九页,共45页。思考思考(sk(sko)o)这篇文章的寓意还有什么(shn me)?给我们什么(shn me)启示?第三十页,共45页。寓意:寓意:1、人贵有自知之、人贵有自知之明明2、个人的见识是、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很有限(yuxin)的的3、谦受益,满遭、谦受益,满遭损损4、克服主观性防、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止片面性5、自大源于无知、自大源于无知6、知耻近乎勇、知耻近乎勇7、有比较才有鉴、有比较才有鉴别别第三十一页,共45页。启示:启示:1、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

18、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自己的渺小正是自己的渺小正是(zhn sh)开开始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始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2、人的认识受空间和实践及、人的认识受空间和实践及后天教育的限制,只有不断实后天教育的限制,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提高。践,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提高。3、4、第三十二页,共45页。1 1、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出,通俗易懂。2 2、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hun(hun h)h)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伯

19、的“欣然自喜欣然自喜”与与“望洋向若而望洋向若而叹叹”。本文本文(bnwn)(bnwn)在写作上有何特点?在写作上有何特点?第三十三页,共45页。1、至于北海、至于北海 (到了(到了/表示表示(biosh)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biosh)另提一事)另提一事)2、百川灌河、百川灌河(特指黄河(特指黄河/天然的或人工天然的或人工(rngng)的大水的大水道,泛指河流)道,泛指河流)二、古今二、古今(jn)异义(古异义(古/今)今)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3、于是焉河泊始旋其、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面目(脸(脸/脸的形状,相貌)脸的形状,相貌)4、吾长见笑于、吾长见笑于大方大方之家之

20、家(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某种学问的人/不吝啬;不吝啬;自然,不拘束;自然,不拘束;不俗气)不俗气)一、通假字一、通假字1、不辩牛马、不辩牛马(辩(辩=辨)辨)2、泾流之大、泾流之大(泾(泾=径径)5、秋水、秋水时时至至(时令、季节(时令、季节/时间、时候)时间、时候)第三十四页,共45页。1、秋水、秋水(qishu)时至时至2、顺流、顺流(shn li)而东行而东行 3 3、东面、东面(dn(dn min)min)而视而视4、少少仲尼之闻,仲尼之闻,而而轻轻伯夷之义者伯夷之义者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

21、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用作动词,面对。名词用作动词,面对。形的意动用法,以形的意动用法,以为少,小看为少,小看形的意动用法,以形的意动用法,以为轻,轻视为轻,轻视三、词类活用三、词类活用5 5、秋水、秋水时时至至 名词作状语,按季节名词作状语,按季节6 6、以天下之、以天下之美美为尽在己为尽在己 形容词作名词,美景形容词作名词,美景第三十五页,共45页。1 1、闻闻道道百百,以以为为(ywi)(ywi)莫莫己己若若者者,我之谓也我之谓也2 2、以为、以为(ywi)(ywi)莫己若莫己若3 3、我之谓也、我之谓也4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 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非

22、至于子之门,则殆矣6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被动(被动(bidng)(bidng)句)句)(固固定定句句 不不是是那那就就)(固固定定句句 认认为为是是)四、特殊四、特殊(tsh)(tsh)句式句式第三十六页,共45页。五、一词多义五、一词多义一、若:一、若:1、望洋、望洋(wn yn)向若而叹曰向若而叹曰 2、以为莫若己者、以为莫若己者二、闻:二、闻:1、闻道百、闻道百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三、之:三、之:1、泾流之大、泾流之大 2、我之谓也、我之谓也 3、仲尼

23、之闻、仲尼之闻四、于:四、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五、始:五、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 2、始吾弗信、始吾弗信1、名词,海神、名词,海神(hi shn)名名2、动词,比得上、动词,比得上1、动词、动词(dngc),听到,听到2、名词,学识、名词,学识1、代词,这样、代词,这样2、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3、助词,的、助词,的1、介词,在、介词,在2、介词,被、介词,被1、副词,才、副词,才2、名词,开始、名词,开始第三十七页,共45页。成语成语(chngy)望洋兴叹望洋兴叹(w

24、ng yng xng tn):见笑大方见笑大方(jin xio d fng):望洋,仰视貌。原指看到人家的望洋,仰视貌。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在现在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大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大 方,即大方之家,见识广博的人;方,即大方之家,见识广博的人;后泛指有专长的人。后泛指有专长的人。现在表示被内现在表示被内行的人笑话。(一般用以表示谦虚行的人笑话。(一般用以表示谦虚)第三十八页,共45页。课堂练习1、下列红色字解释(jish)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水时

25、至 时,季节这里用作状语,是“按季节”的意思B、旋其面目 旋,掉转C、野语有之曰 野语,粗俗的话D、不见水端 端,尽头想一想C第三十九页,共45页。2、与“莫己若”句式相同(xin tn)的一组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国人莫敢言想一想A第四十页,共45页。3、下列(xili)划横线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B、至于北海C、东面而视D、以为莫己若者D想一想第四十一页,共45页。试翻译下列(xili)句子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想一想第四十二页,共45页。本单元本单元(dnyun)学法学法一、

26、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 1.1.作家作品作家作品 2.2.文化现象文化现象二、语法二、语法(yf)(yf)知识知识 1.1.通假字例通假字例 2.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3.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4.4.4.4.常用虚词常用虚词常用虚词常用虚词 5.5.5.5.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6.6.6.6.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三、课文内容三、课文内容三、课文内容三、课文内容(nirng)(nirng)(nirng)(nirng)1.1.1.1.思想内容思想内容思想内容思想内容(nirng)(nirng)(nirng)(nirng)2.2.2.2.写作特色写作特色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3

27、.3.3.3.成语探源成语探源成语探源成语探源四、学法指导四、学法指导 过程过程 目标目标背读背读积累知识,增强语感积累知识,增强语感精读精读理解课文,顺畅朗读理解课文,顺畅朗读初读初读掌握词语,学会朗读掌握词语,学会朗读第四十三页,共45页。1.儒家:积极入世,道家:消极出世。孔子(kn z):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礼治,法先王,行德政。孟子:战国中期邹国人,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主张王道,法先王,行仁政认为人性本善。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尊王道、举贤能,法后王,认为人性本恶。庄子:战国中期宋国人,道家重要代表人物。思想核心为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之作家之作家(zuji)作品整理归纳作品整理归纳一例一例第四十四页,共45页。2.论语、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典籍,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作品。论语为语录体散文,简朴直捷、用意深远。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长于雄辩,重形象 和感染力。荀子类似系统的理论著作,重视推理过程。庄子接近于专题论文,善用艺术形象阐明(chnmng)哲学观点,文章汪洋恣肆,想象丰富。第四十五页,共4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