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763394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网络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技术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技术基础》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3.1因特网的概念与构成3.1.1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 3.1.2 因特网的概念与特点 3.1.3 因特网的构成 3.1.4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3.1.1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因特网的起源第一次快速发展完全商业化第二次快速发展因特网起源于因特网起源于因特网起源于因特网起源于ARPAnetARPAnet(阿帕网),(阿帕网),(阿帕网),(阿帕网),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 末至末至末至末至7070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资助ARPAARPA(Advanced Advanced Research

2、Projects Agency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承建。目的是通过这个)承建。目的是通过这个)承建。目的是通过这个)承建。目的是通过这个网络把美国军事及研究用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形网络把美国军事及研究用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形网络把美国军事及研究用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形网络把美国军事及研究用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形成新的军事指挥系统。成新的军事指挥系统。成新的军事指挥系统。成新的军事指挥系统。3.1.1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因特网的起源第一次快速发展完全商业化第二次快速发展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8080年代中期因特网出现第一次快速发展。当时,网络年代中期因特网出现第一

3、次快速发展。当时,网络年代中期因特网出现第一次快速发展。当时,网络年代中期因特网出现第一次快速发展。当时,网络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涌现出大量的利用以太网和工作站组成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涌现出大量的利用以太网和工作站组成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涌现出大量的利用以太网和工作站组成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涌现出大量的利用以太网和工作站组成的局域网,奠定了建立大规模广域网的基础。的局域网,奠定了建立大规模广域网的基础。的局域网,奠定了建立大规模广域网的基础。的局域网,奠定了建立大规模广域网的基础。19811981年,美国年,美国年,美国年,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全国科学基金会(全国科学基金会(全国科学基金会(Natio

4、nal Science Foundation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提出了发)提出了发)提出了发)提出了发展展展展 NSFnet NSFnet的计划,把全国大学和学术机构已经建成地区性的计划,把全国大学和学术机构已经建成地区性的计划,把全国大学和学术机构已经建成地区性的计划,把全国大学和学术机构已经建成地区性网络连接起来。网络连接起来。网络连接起来。网络连接起来。3.1.1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因特网的起源第一次快速发展完全商业化第二次快速发展在在在在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909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 以前,因特网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领域以前,因特网的使用一直仅限于

5、研究领域以前,因特网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领域以前,因特网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领域和学术领域,商业性机构进入因特网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和学术领域,商业性机构进入因特网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和学术领域,商业性机构进入因特网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和学术领域,商业性机构进入因特网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绕。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绕。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绕。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绕。19911991年,年,年,年,General AtomicsGeneral Atomics、Performance Systems Performance Systems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

6、l、UUnet Technologies UUnet Technologies 等等等等3 3家公司组成了家公司组成了家公司组成了家公司组成了“商商商商用因特网协会用因特网协会用因特网协会用因特网协会”,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因特网子网用于,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因特网子网用于,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因特网子网用于,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因特网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因特网实现第二次飞跃。任何的商业用途。因特网实现第二次飞跃。任何的商业用途。因特网实现第二次飞跃。任何的商业用途。因特网实现第二次飞跃。3.1.1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因特网的起源第一次快速发展完全商业化第二次快速发展商业机构一踏入因特网这

7、一陌生的世界,很快就发现了它商业机构一踏入因特网这一陌生的世界,很快就发现了它商业机构一踏入因特网这一陌生的世界,很快就发现了它商业机构一踏入因特网这一陌生的世界,很快就发现了它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因特网,带来了因特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因特网,带来了因特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因特网,带来了因特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因特网,带来了因特网发展史上一次

8、质的飞跃。网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网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网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到到到到19941994年年底,因特网已通往全世界年年底,因特网已通往全世界年年底,因特网已通往全世界年年底,因特网已通往全世界150150个国家和地区,联个国家和地区,联个国家和地区,联个国家和地区,联接着接着接着接着3 3万多个子网,万多个子网,万多个子网,万多个子网,320320多万台计算机主机,直接的用户超多万台计算机主机,直接的用户超多万台计算机主机,直接的用户超多万台计算机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过过过35003500万,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万,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万,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9、。万,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3.1.2因特网的概念与特点n从概念上讲,因特网是由多个网络互联而成的一个单一而庞大的网络集合。n在组织结构上,因特网是基于共同的通信协议(TCP/IP),通过路由器(Router)将多个网络连结起来所构成的一个新网络,它将位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联成为一个整体。n在逻辑上,因特网是独立的和统一的,也就是说,对用户而言,因特网是一个统一的网络。n图3-1是因特网结构示意图。图图3-1 3-1 因特网结构示意图因特网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其他网络,因特网有许多鲜明特点:(1)全球信息传播。(2)信息容量大、时效长。(3)检索使用便捷。(4)灵活多样的入网

10、方式。3.1.3因特网的构成1.1.网络硬件网络硬件(1)集线器(hub)。集线器是一种集中电路连接的网络部件,主要工作是担任某个区域的网路线集合中心,并且避免因为其中一条网路线出状况,而造成整个网路瘫痪。(2)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因特网的主要节点设备,通过路由决定数据的转发,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3)交换机。交换机是连接路由器与服务器、客户机的设备。(4)服务器。服务器是一种存储器共享型的多用户处理机,它从多机的角度提供业务所需的计算、联网、数据库管理和各类接口服务。(5)客户机。客户机是一种单用户工作站,它从单机的角度提供与业务应用有关的计算、

11、联网、访问数据库和各类接口服务。(6)调制解调器(Modem)。调制解调器是把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再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的设备。(7)网关(Gateway)。网关是互连设备中最为复杂的设备,是典型的通信服务器,其作用是使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相互通信。2.2.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NetOperationSystem,NOS)是使网络上各计算机能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并为网络用户提供所需服务的软件和有关规程的集合。1)WindowsNT操作系统Windows NT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网络操作系统,采用先进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结构,提供强大的系统功能和丰

12、富的网络服务。(1)用户界面简单,容易浏览和检索,使用方便。(2)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和多种网络协议。(3)可移植性好。(4)安全性好。2)UNI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具有不同硬件平台的多用户操作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版本。UNIX操作系统的优点是稳定,而且提供多个使用者同时连线,以及通过网络共享文件资源。3)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是UNIX在微机上的完整实现,它性能稳定、功能强大、技术先进。Linux是由芬兰的LinusTorvalds发明设计的。从一开始,作者就确立了免费和公开源代码的原则,因此通过Internet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大批程序员和爱好者的关注和帮助。3.3.网

13、络网络1)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局域网是指在一个有限地理区域内,对数据处理的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互联在一起的通信网络。2)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广域网是指覆盖范围广、以数据通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通信网。一般说来,超过局域网范围的网络,就叫做广域网。3)Intranet(Intra-business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是指在现有的局域网基础上,运用Internet网络技术,在企业内部所建立的网络系统。4)Extranet(外联网)Intranet使公司在远地的分支机构能够通过因特网链路合法访问存储在总公司服务器中公司信息。I

14、ntranet 的功能进一步提升,赋予与企业有密切业务往来的企业和客户以较大的权限,允许他们访问公司的信息库,这就形成了Extranet。Extranet实施中有两个难点:(1)由于Extranet涉及两个以上的企业,必须预先考虑到有关公司之间合作的问题。(2)由于Extranet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加大了网络安全保障的难度,所以需要设置更高等级的防火墙和其他网络安全设备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图图3-1 3-1 一个玩具公司的网络结构一个玩具公司的网络结构 图3-1是一个玩具公司的网络结构。5)因特网系统因特网是众多计算机网络的互联系统,这一系统从地域角度可以分成局域网和广域网;从技术角度来

15、看局域网和广域网基本相同,都是由路由器和光纤网组成,所不同的是速率和容量;从使用的角度看,可以分为核心层、边缘层和接入层。图3-2是因特网系统基本组成的示意图。图图3-3 因特网系统的基本组成因特网系统的基本组成4.4.客户机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结构服务器系统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是由客户机、服务器构成的一种网络计算环境,它把应用程序所要的任务分派到客户机和服务器上共同完成。图3-3是客户机/服务器的一个典型的运行过程,它包括5 个主要的步骤:(1)服务器监听相应的窗口的输入;(2)客户机发出请求;(3)服务器接收到此请求;(4)服务器处理请求,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机;(5)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

16、成一次会话过程。图3-3是客户机/服务器的一个典型的运行过程。它包括5个主要的步骤:1)服务器监听相应的窗口的输入;2)客户机发出请求;3)服务器接收到此请求;4)服务器处理这个请求,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机;5)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一次会话过程。图图3-3 客户机客户机/服务器运行过程服务器运行过程3.1.4因特网的接入方式接入接入nPSTN(PublicSwitechedTelephone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是使用时间最长的网络接入方式。方式。接入接入nISDN(IntegratedServiceDigitalNetwork)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简称,它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IDN)

17、为基础发展而成的,能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它除了提供电话业务外,还能够将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在同一个网络中传送和处理,并通过现有的电话线提供给用户,它可以在一条电话线上连接八部相同或不同的通信终端,并能使两部终端同时使用。图图3-5 通过通过ISDN路由器接入路由器接入Internet 企 业 局 域 网 通 过ISDN接入因特网方案主要有3种,代理服务器、账号共享器、路由器。通过代理服务器由软件实现,不需其它硬件设备,但不太稳定。账号共享器由硬件实现,稳定性较好,需要帐号共享器与TA兼容。路由器由硬件实现,速度快,稳定性好,其结构如图3-5所示。接入接入nDDN是数字数据网(Digit

18、alDataNetwork)的简称,它是采用数字信道(如光缆、数字微波和卫星信道)来传输信号的数据传输网,为用户提供全数字、全透明、高质量的网络连接、传递各种数据业务。接入接入nDSL(DigitalSubscriberLine,数字用户线路)技术可以分为非对称DSL(如ADSL)和对称DSL(如SDSL、HDSL)。DSL的主要特点有:(1)传输速度快。(2)多个设备共享一条线路。(3)使用方便。接入接入n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即异步传输模式,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标准。在ATM中,话音、数据、图象等所有的数字信息都要经过切割,封装成统一格式的信元

19、在网中传递,并在接收端恢复成所需格式。6.6.帧中继接入帧中继接入n帧中继(FrameRelay)是在用户网络接口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它是以帧为单位,在网络上传输,并将流量控制、纠错等功能,全部交由智能终端设备处理的一种新型高速网络接口技术。7.7.光纤接入光纤接入n光纤接入方式是利用光纤传输技术,直接为用户提供宽带(B-SIDN,可达155Mbid/s)的双向通道。8.8.无线接入无线接入n无线接入技术(WirelessAccessTechnology)是以无线技术(主要是移动通信技术)为传输媒介向用户提供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业务服务,它包括移动式无线接

20、入和固定式无线接入(FixedWire1essAccess,FWA)。n无线接入网在整个通信网中的位置如图3-6所示。图图3-6 无线接入网在整个通信网中的位置无线接入网在整个通信网中的位置3.2常用的因特网服务3.2.1 电子邮件(E-mail)3.2.2 文件传输(FTP)3.2.3 新闻组(Usenet)3.2.4 BBS 3.2.5 万维网(WWW)3.2.1电子邮件(E-mail)1.1.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n电子邮件(ElectronicMail)亦称E-mail。它是用户或用户组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发信息的服务。nE-mail系统由E-mail客户软件、E-mai

21、l服务器和通信协议三部分组成。nE-mail服务器主要采用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协议来传送电子函件。n图3-7显示了电子邮件收发的基本过程。图图3-7 电子邮件收发的基本过程电子邮件收发的基本过程 2.2.电子邮件地址格式电子邮件地址格式n电子邮件地址由三个部分组成:用户名、“”符号和用户所连接的主机地址。3.3.电子邮件的格式电子邮件的格式n一份电子邮件由两部分组成:邮件头(MailHeader)和邮件体(MailBody)(参见图3-8)。4.4.邮件列表邮件列表 n邮件列表有两种基本形式:(1)公告型(邮件列表)。(2)讨论型(

22、讨论组)。图图3-8 电子邮件格式电子邮件格式3.2.2文件传输(FTP)工作原理工作原理nFTP(FileTransferProtocol)是文件传送协议的缩写,它是在因特网上传送文件的一个重要协议。主要用于两个主机之间的文件传输。的基本功能的基本功能1)沟通功能。FTP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与系统集成的客户端程序和非集成的客户端程序。典型的非集成客户端程序使用的是三窗口界面,分别显示本地文件、远程文件系统和辅助信息(参见图3-9)。图图3-9 CuteFTP()界面()界面2)匿名FTP服务。FTP把用户分成两种类型,特许型和匿名型。特许型用户在文件传输服务器上有自己的账号(需要缴纳费用),可

23、以得到充分的服务。匿名FTP服务时,所有的用户使用统一的一个用户名:anonymous,用户的口令可以是任意的使用匿名服务是免费的,但是必定具有某些限制。3)批量文件传输。只要文件名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有相同的文件扩展名,即可使用FTP进行批量文件传输。3.2.3新闻组(Usenet)nUsenet是由多个讨论组成的一个大的集合体,包括世界上万种不同类型的讨论组和数以百万计的用户。每个讨论组都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开展讨论。nUsenet建立了一套命名规则以便人们方便地找到他所感兴趣的专题讨论小组。n这套命名规则第一部分确定专题小组所属的大类,称为顶级类别。n名称的第二部分表示顶级类别中的不同主题。n

24、主题之下进一步细分出特定的领域构成了专题小组名称的第三部分。n在计算机和科学类中,常常还有名称的第四部分。n表3-1显示了讨论组中常用的一些顶级类别。表表3-1 讨论组中常用的一些顶级类别讨论组中常用的一些顶级类别 Biz(Business)商业类商业类 Sci(Science)科学类科学类 Comp(Computer)计算机类计算机类soc(Sociology)社社会会、文文化化、宗宗教教类类News 网络新闻类网络新闻类Talk 辩论类辩论类 Rec(recreation)娱乐类娱乐类 Misc(Miscellaneous)杂类杂类Usenet本身本身Alt(Alternative)可供选

25、择的类别可供选择的类别3.2.4BBS(BulletinBoardSystem)nBBS即“电子布告栏系统”,最初是为了通过电话线远程传送文件和信息,后来发展到讨论区、信件区、聊天区、文件共享区等多种服务领域。目前各类BBS的主要功能有:(1)选择阅读感兴趣的专业组和讨论组内的信息;(2)定期检查是否有新消息发布并选择阅读;(3)用户可在站点内发布消息或文章供他人查询;(4)用户可就站点内他人的消息或文章进行评论;(5)免费软件的获取,文件传输;(6)同一站点内的用户互通电子邮件,实时对话。3.2.5万维网(WWW)nWWW(WorldWideWeb)是一种基于超连接(Hyperlink)的超

26、文本(Hypertext)系统,是最为流行的信息检索服务程序。nWWW是一种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服务器是用于提供信息服务的web服务器,客户机是运行在客户段的客户程序,又称为WWW浏览器。n在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通过HTTP(HyperTextTransportProtocol)的协议进行web网页的传输。nWWW之所以能够在因特网上广泛使用在于:图形化、超媒体的信息发布和获取系统;与平台无关;分布式;交互式;动态。3.3TCP/IP协议3.3.1 TCP/IP的概念 3.3.2 TCP/IP的分层结构 3.3.3 网络的互联 3.3.4 因特网的地址结构 3.3.1TCP/IP的概念nTCP/

27、IP协议是一个协议集合,它包括TCP协议(Transport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协议(InternetProtocol,因特网协议)以及其它一些协议。nTCP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它向应用程序提供可靠通信连接。nIP协议是国际网络协议,它提供了能适应各种各样网络硬件的灵活性,而对底层网络硬件几乎没有任何要求。nTCP协议和IP协议是互补的,两者结合保证了Internet在复杂的环境正常的运行。3.3.2TCP/IP的分层结构nTCP/IP具有一个分层结构。n因特网的TCP/IP协议是基于4层结构的协议,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访问层。因为网络访问层又可分为

28、数据链路层和物理链路层,所以也可以说TCP/IP协议是基于5层结构的协议。n图3-10显示了TCP/IP的分层结构。n表3-2列出了TCP/IP网络模型中每一层可以实现的功能。图图3-10 TCP/IP的分层结构的分层结构表表3-2 TCP/IP各层功能各层功能TCP/IPTCP/IP功功 能能 描描 述述应用层应用层由用户可访问的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网络组成。由用户可访问的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网络组成。因特网在用户应用程序级别上遵守的所有协议都属应用层协议,如因特网在用户应用程序级别上遵守的所有协议都属应用层协议,如文件传输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F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

29、议(SMTPSMTP),远程连接协议),远程连接协议(TelnetTelnet),以及),以及WWWWWW系统使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系统使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TTP等。等。传输层(传输层(TCPTCP层)层)使使用用传传输输协协议议传传输输数数据据,将将对对应应层层传传递递过过来来的的用用户户信信息息进进行行分分段段处处理理,然然后后在在各各段段信信息息中中加加入入一一些些附附加加的的说说明明,如如说说明明各各段段的的顺顺序序等等,保保证证对方收到可靠的信息。对方收到可靠的信息。网络层(网络层(IPIP层)层)管管理理数数据据在在网网络络间间的的寻寻址址和和传传递递,将将传传输输层层形形

30、成成的的小小段段信信息息打打成成 IPIP数数据包,在报头中填入地址信息,然后选择好发送的路径。据包,在报头中填入地址信息,然后选择好发送的路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管理跨越物理网络的数据传递,解决数据的正确传送问题。管理跨越物理网络的数据传递,解决数据的正确传送问题。物理链路层物理链路层安安装装网网络络硬硬件件,描描述述物物理理链链路路参参数数,如如信信号号的的幅幅度度、宽宽度度、链链路路的的电电气和机械特性等。气和机械特性等。3.3.3网络的互联n互联(Internetworking)和互连(Interconnection)在概念上不同。n从网络的角度来看,互联主要指网络之间逻辑上的连接,

31、这种连接是通过应用软件和协议体现出来的。n互连则是网络之间实实在在的连接,是指连接介质间的连接。n从TCP/IP的分层结构来看,互联是不同协议的转换。这种协议的转换必须在相同的对应层之间实现,才能保证网络间的互联。3.3.4因特网的地址结构地址地址 n计算机间互联在层次上有明显的划分(图3-12)。nIP地址在设计时考虑到这种层次特点,将号码分隔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以便能唯一地指定每一台主机。图图3-12 互联网层次结构互联网层次结构 nIP地址是一个逻辑地址,用32位二进制数标识计算机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nIP地址可以写成4个用小数点分开的十进制数,每个十进制数表示IP地址中的8个二进

32、制数每个IP地址由网络标识(NetID)和主机标识(HostID)两部分组成,分别表示一台计算机所在的网络和在该网络内的这台计算机。n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常用的IP地址分为A、B、C三类(参见图3-13)。每类地址规定了网络ID、宿主机ID各使用哪些位,因此,也就定义了网络可能有的数目和每个网络中可能有的宿主机数。图图3-13 IP地址模型地址模型 2.IPv62.IPv6下一代下一代IPIP地址地址nIPv6的设计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地址几乎可以视为无限,同时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如点到点IP连接、服务质量、安全性、移动性、即插即用等。特性特性IPv4IPv4IPv6IP

33、v6地址长度地址长度3232位位128128位位地址空间地址空间理理论论上上提提供供4343亿亿个个网网络络地地址址,实际要少得多实际要少得多非非常常多多,可可以以为为地地球球上上每每平平方方米提供米提供10001000个网络地址个网络地址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无服务质量保障机制无服务质量保障机制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安全性安全性有有几几种种方方法法,但但复复杂杂性性高高,管理复杂管理复杂内内建建标标准准的的安安全全方方法法,例例如如虚虚拟专网等拟专网等移动移动IPIP不不能能满满足足全全球球移移动动终终端端的的需需要要能够满足移动终端的需要能够满足移动终端的需要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网

34、络多样,管理和升级复杂网络多样,管理和升级复杂网络一致,管理方便网络一致,管理方便表表3-3 IPv4和和IPv6的主要特性比较的主要特性比较 3.3.域名地址域名地址n域名是互联网络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相对应。n域名一般有三到四级,其通用的格式如图3-14所示。图图3-14 域名地址的通用格式域名地址的通用格式n一级域名往往是国家或地区的代码。二级域名往往表示主机所属的网络性质,三级域名是自定义的,通常为机构、公司全称、全称的缩写或商标名称。四级域名四级域名三级域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二级域名一级域名一级域名域名域名域名域名意义意义意义意义域

35、名域名域名域名意义意义意义意义comcom商业组织商业组织商业组织商业组织storestore从事商品销售的企业从事商品销售的企业从事商品销售的企业从事商品销售的企业eduedu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教育机构rec rec 强调消遣和娱乐的实体强调消遣和娱乐的实体强调消遣和娱乐的实体强调消遣和娱乐的实体govgov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webweb与与与与wwwwww特别相关的实体特别相关的实体特别相关的实体特别相关的实体milmil军事部门军事部门军事部门军事部门infoinfo提供信息服务的实体提供信息服务的实体提供信息服务的实体提供信息服务的实体netnet网络支持中心网络支

36、持中心网络支持中心网络支持中心artsarts强调文化和娱乐的实体强调文化和娱乐的实体强调文化和娱乐的实体强调文化和娱乐的实体orgorg非盈利性组织非盈利性组织非盈利性组织非盈利性组织nom nom 个个个个 体体体体 或或或或 个个个个 人人人人firmfirm商业、公司商业、公司商业、公司商业、公司int int 上述以外的机构上述以外的机构上述以外的机构上述以外的机构n常见的二级域名含义如表3-4所示。表表3-4 二级域名含义二级域名含义 4.4.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n在Internet网中寻找“被叫”时用到IP地址,有一种叫域名服务器(DomainNameServer,DNS)的设备,

37、专门从事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翻译工作。域名地址本身是分级结构的,所以域名服务器也是分级的。n下面举例说明Internet中的寻址过程,假设一个国外用户寻找一台叫的中国主机,其过程如图3-15所示。图图3-15 互联网寻址过程互联网寻址过程 3.4域名申请3.4.1 域名的商业价值3.4.2 域名应用策略3.4.3 域名的申请、变更与注销 3.4.1域名的商业价值n域名地址是比IP地址更高级、更直观的形式,实际使用时人们通常采用域名地址。n由于域名在因特网上是唯一的,一个域名注册后,其他任何企业就不能再注册相同的域名,这就使域名与商标、企业标识物有了相类似的意义,因此有人也把域名称为“网络商

38、标”。n事实上,企业在因特网上注册了域名、设立了网站,就可以被全球亿用户随时访问和查询,从而建立起广泛的业务联系,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商业机会。n域名在商业竞争中不只是一个网络地址,还包含着企业的信誉。3.4.2域名应用策略1.1.分散域名策略分散域名策略n产品多样化或者产品个性强的时候,公司必须为某些品牌独立注册域名,以培养、尊重和强化消费者的消费忠诚度。n分散域名也有弊端。最明显的就是网站建设强度增大,管理力度分散,从而造成网站成本增加。2.2.单一域名策略单一域名策略 n单一域名策略最大的好处是使公司有很强的整体感,容易以公司整体的信誉去推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节省站点建设开支,既便于管理

39、,也便于统一推广和宣传。3.3.三级域名策略三级域名策略n企业域名的一般形式为:“产品名.企业名.com”,即所谓的“三级域名”。n“三级域名”最适合于公司推出新产品时使用,既可以借助公司信誉推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又可以表示产品的个别性,以试探市场反应,然后再确定是否应该把产品品牌独立出去。3.4.3域名的申请、变更与注销1.1.获得获得IPIP地址地址 n第一种方法是对于提供接入服务的ISP,可以向APNIC申请成为其会员,直接从APNIC获得IP地址和AS号码n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已成为APNIC会员的接入ISP申请(如ChinaNet、吉通公司等),同时这些单位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n第三种方

40、法是加入一个IP地址和AS号码分配联盟(以下简称分配联盟),通过分配联盟的召集单位向APNIC申请IP地址和AS号码。2.2.中国因特网域名体系中国因特网域名体系 1)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n我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中各级域名可以由字母、数字、连接符(-)或汉字组成,各级域名之间用实点(.)连接,n我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中在顶级域名“CN”之外暂设“中国”、“公司”和“网络”3个中文顶级域名。n顶级域名CN之下,预先设置“类别域名”和“行政区域名”两类英文二级域名。“类别域名”6个,说明域名持有者的属性(参见表3-5);“行政区域名”34个,适用于我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组织(参见图3

41、-6)。表表3-5 我国的类别域名我国的类别域名域名 意义AC适用于科研机构COM适用于工、商、金融等企业EDU 适用于教育机构GOV适用于政府部门NET 适用于Internet网、接入网络的信息中心(NIC)和运行中心(NOC)ORG适用于各种非盈利性的组织。表表3-6 我国的行政区域名我国的行政区域名n2001年后,我国cn开始使用,企业在顶级域名下可以直接申请注册二级域名。例如,原来的如果注册二级域名成功,将被简化成。从而使我国的域名长度大大缩短。2)中国因特网中文域名体系 n中文域名是含有中文文字的域名,是中国域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推进中文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快中文域名的应用

42、,CNNIC中文域名系统于2001年正式提供注册服务。CNNIC中文域名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兼容。(2)繁简转换,两岸互通。(3)兼顾多种标准,符合国际趋势。(4)使用方便,适用面广。图3-16是使用中文域名体系所需要的配置。图图3-16 使用中文域名体系所需要的配使用中文域名体系所需要的配置置3.3.中国域名注册中国域名注册1)在中国注册英文域名(1)填写注册申请表并递交(由申请者完成)。(2)系统语法检查(由CNNIC完成)。(3)检查是否申请者申请的域名已经注册,递交申请材料(由CNNIC和申请者完成)。(4)注册材料的审核(由CNNIC完成)。(5)缴纳域名注册费用(由申请者完

43、成)。(6)发出“域名注册证”(由CNNIC完成)。2)在中国注册中文域名n用户在注册系统提示下可以同时注册带有CN的中文域名和纯中文域名。例如,可以同时注册“中文域名.cn”和“中文域名.中国”。其中注册“.中国”的用户将自动获得“.CN”的中文域名。n用户在注册系统提示下可以同时注册带有CN的中文域名和纯中文域名。n客户可以同时注册简体中文域名和繁体中文域名。4.4.申请域名的注意事项申请域名的注意事项1)中国Internet域名的申请者必须是法人单位n中国Internet域名的申请者必须是法人单位而不是个人,也就是说必须是依法登记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个人不能申请注册中国域名。

44、2)域名的命名规则n如无特殊原因应采用本单位名称的中英文全称、中英文缩写或本单位持有的注册商标。n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批准,不得使用含有“CHINA”、“CHINESE”、“CN”等字样的域名。n不得使用公众知晓的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名称、外国地名、国际组织名称;不得使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的全称或者缩写。n不得使用行业名称或者商品的通用名称。n不得使用他人已注册过的企业名称或者商标名称。n不得使用对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有损害的名称。3)域名注册其他应注意的情况5.5.变更域名步骤变更域名步骤(1)填写并打印注销表。(2)重新返回进行新的域名注册,获得新域名的申请表。(3)向CNNIC递交原域

45、名证书、域名注销表、依法登记文件复印件、新域名申请材料。6.6.域名注销步骤域名注销步骤 (1)将原注册信息打印,写明注销,加盖公章。(2)将以上文件连同域名证书一起邮寄给CNNIC。3.4.4域名管理 2002年9月30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1)信息产业部负责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工作。(2)域名管理采用逐级管理方式。(3)域名注册服务遵循“先申请先注册”原则。(4)域名注册申请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络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遵守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制定的域名注册相关规定,并提交真实、准确、完整的域名注册信息。(5)域名争议由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仲裁机构、人民法院处理。第三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